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説《牲畜林》《半張紙》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説《牲畜林》《半張紙》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第六單元 結構

教學目標

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

2、體悟好的小説結構所應具有的特點, 瞭解長篇小主與短篇小説在結構運用上的異同。

3、認識情節與結構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異,瞭解結構的構成方式。

4、考察層層推進的結構, 瞭解“生活的橫斷面”是如何作為一種小説結構方式的。

5、瞭解現代小説以人物的心靈乃至小説敍述者的心靈作為中心結構的特色。

課時安排:2課時

《牲畜林》教學設計

一、導入: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生活給我們提供的信息是如此龐大,不可能都寫下來,一個好的結構就是一個合適的容器。那麼,今天我們來《牲畜林》結構特點。

二、學生閲讀課文,思考。

1、複述故事情節: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戰爭的題材,小説描寫了一個傳奇的故事: 農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個德國兵引入眾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 德國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樣, 不斷地放下這個牲畜, 去抓另外一個 , 而朱阿舉着獵槍不敢開槍, 生怕誤傷了牲畜。… .. .

小説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 連“可憐的吉魯米娜”也獲得了補償。縱觀全文, 只有這個“游擊隊員”和小説開頭的“掃蕩”兩個詞透露出抵抗的色彩, 其餘的, 好像是那麼自然而然。 “牲畜林”這個充滿自然和諧的地方, 似乎擁有自淨能力, 經過一番小風浪, 它就又回到生活本來的軌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這種民間故事般的神奇, 成為這篇小説結構和主題上雙重的要點。

2、結構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説主題的要點, 也是小説結構的要點。

從外貌來看, 男主角朱阿是個近乎小丑的形象, 他還是嗜酒過度的酒鬼、不可救藥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 而是一個穿針引線的人物, 就像在馬戲表演中, 小丑銜接起節目與節目。是朱阿把一個德國兵間接引到“牲畜林”中來的(直接把他引來的, 還是一頭牲畜: 母牛“花大姐”, 也是朱阿的拙劣射術, 使得各種牲畜有與德國兵輪番接觸的機會, 並最終使德國兵在樹林的野貓和懸崖面前喪生。小説結構的要點是“牲畜林”, 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節則將其豐富為一個完整的結構。

3、《牲畜林》表現了人們戰勝法西斯的樂觀精神, 其中使用了幾次“延遲”? 這樣的“延遲”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牲畜林》 , 多次使用“延遲”, 其中較大的有六次。這樣的“延遲”使得原本緊張激烈的情節節奏舒緩下來,牲畜林裏的各種動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 戰爭的陰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諧自然擠到一邊。

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擊, 其中五次準備射擊卻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發射。但這又不是簡單地照搬民間故事的寫法, 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內。首先, 小説的結構和主題的要點, 都在於“牲畜林”這一意象。延遲法的反覆使用, 使得各種 牲畜( 只有最後的野貓不是家畜) 接連出場, 成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們可不管你是德國兵還是什麼, 它們只管在林子中間跑啊、跳啊, 彷彿這是一場盛大的狂歡節。正是這種歡樂的景象所藴涵的精神, 把嚴酷的戰爭這一“歷史真實”融化到自然和諧的“文學真實”中來。其次, 戰爭的嚴酷性也仍然從中顯露出來。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財產花大姐要被帶走, 便不寒而慄, 同樣, 那頭粉紅色的小豬是那兩個小孩的惟一財產, 那隻“光禿禿沒剩幾根毛的母雞”也是老太婆吉魯米娜的惟一財產, 本來就已十分窮困, 一旦失去這點財產, 生活將更加悲慘。

小母牛花大姐倔強地不聽德國兵的使喚, 反而領着他進入密林深處, 使他( 包括後面悄悄跟着的朱阿) 鼻子被荊棘劃破, 雙腳陷入小溪。而朱阿則是思前慮後, 本來就雙手發抖, 瞄不準, 現在又如此激動……他使勁瞄準, 但顫抖的雙手使槍口不停地在空中轉動;從山洞裏跑出的一隻小羊, 被德國兵抓住之後, 則是聲嘶力竭叫喚着。出來懇求朱阿瞄準點的是二位白鬍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懇求之後, 簡直給搞糊塗了, 連扳機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了 --對於朱阿的猶豫和顫抖, 第一次是用較多筆墨直接描寫, 第二次是比喻( 借喻) , 第三次則使用誇張的修辭。朱阿當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機在何處, 但誇張的手法則把他的尷尬 ( 他也想瞄準, 但是心有餘力不足) 寫得更鮮活; 下面的一隻火雞更有趣, 它自始至終都沒有被德國兵抓住, 逗引着對方一層一層地往樹上爬, 最終壓斷樹枝摔了下來, 而它自己卻 挺着胸脯, 一直保持着開屏的姿勢。來給火雞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 半帶利誘半帶威脅地對朱阿説話, 使得朱阿羞得滿面通紅, 手中的獵槍像烤肉的鐵叉一樣在眼前轉動起來。把獵槍這樣兇惡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極濃的烤肉的鐵叉, 這也是作家想像力豐富、聯想、無拘無束的表現, 而這種自由聯想, 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對戰爭陰冕的反抗; 接下來出場的是一隻兔子, 它圓鼓鼓的, 比野兔肥實, 聽到響聲不但不跑, 反而趴在地上不動, 被抓住之後吱吱亂叫、左右扭動( 與小豬的拼命掙扎又不間, 一詞之異, 體現出作家用詞的準確性) , 使德國兵不得不高舉手臂, 跳來跳去。並且, 這一段只寫了朱阿被懇求, 至於懇求之後的情, 則省略了。這大概也是為了避免重複的考慮。

然後是第六次, 這次是一隻光禿禿沒剩幾根毛的母雞。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個太鮮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説裏交付到死亡的命運中去, 從而安排了一隻人們再也不可能見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雞。 朱阿終於要射擊了, 這次是躲在他臨時堆砌的掩體後面。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槍了, 就算把那沒毛的母雞打死, 也沒什麼關係。這句話暴露出朱阿更深層的心理活動前面不開槍, 不僅是因為怕誤傷那些牲畜, 而且也是怕沒有打中德國兵, 反被對方開槍還擊。這一點心理很隱蔽, 作者的寫法也很隱蔽, 但卻是情節推進的一個小小扳機。

小説的高潮出現在朱阿終於開槍射擊之後。但是他的子彈一顆也沒有打到德國兵身上 , 而是全部交給了那隻衰老的母雞。作家把最後的任務交給一隻兇惡的野貓, 它不是牲畜, 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敵人(專門捕食飛禽, 有時甚至到村子裏偷雞吃勺, 它和德國兵在廝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讓邪惡與邪惡同歸於盡, 善良的人連手都不要弄髒。

三、作業:

1、閲讀話題:結構

2、閲讀《半張紙》

3、完成練習冊中的閲讀。

《半張紙》教學設計

一、導入

由《牆上的斑點》導入。

二、閲讀話題內容:

要求學生結合學過的小説來分析結構的內容。

三、分析小説:

1、主題:

寫一位剛剛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離過去的住所之前對生活的一些追憶,表達了對人世無常、幸福易逝的感歎,但同時又積極地表達了幸福對人的意義,肯定了人在命運無常之中對幸福的指著追求。

這篇小説雖短, 主題卻比較複雜和微妙。半張紙在作品中, 不僅是年輕房客兩分鐘內情緒發生轉換的契機, 也對主題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主人公未注意到電話機旁牆上的半張紙以前, 面對空空的房間, 想到就要離開這裏, 一種人去樓空的失落感襲上心頭, 他徘徊着, 顧盼着, 尋覓着, 給作品蒙上了一層淡淡的哀愁, 這種哀愁使主人公決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 他決心要忘卻這一切。但是, 當他發現了這張紙條 , 取下紙條, 只用了兩分鐘就讀完半張紙上的十幾個電話號碼一一重又度過他一生中的兩年之後, 作家筆鋒陡轉, 作了這樣的描述他拿起這淡黃色的小紙, 吻了吻, 仔細地將它摺好, 放進胸前的衣袋裏。此時這張險些丟棄的半張紙, 竟成了年輕房客彌足珍重的紀念物。他吻着這淡黃的小紙, 實際上是吻着他的愛人和嬰兒; 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張紙給了他那麼多的人生歡樂, 給了他那麼多精神慰藉, 他不能拋棄它, 不能忘卻它, 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將帶着半張紙給他的人生啟迪, 去開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為這一個原因, 他才能在離開公寓時, 不垂頭喪氣, 不徘徊惆悵, 而是高高地抬起了頭, 像是個驕傲的快樂的人。因為他知道他已經嚐到一些生活所能賜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 可惜, 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這精妙的結尾, 不但與開頭呼應,而且一掃兩分鐘前的哀愁, 半張紙使得主人公以一種更為積極的人生態度, 奮然前行。

2、結構分析:

1)學生分析,師生共同討論。

2)明確:小説《半張紙》結構藝術的絕妙之處就在於作家緊緊圍繞半張紙進行佈局選材。作品先以半張紙引出主人公對往事的回憶, 接着又以半張紙連綴起回憶中一個個生活片段, 最後又通過半張紙表現主人公情緒的變化, 深化作品的主題。半張紙成了小説中貫穿始終的結構線索, 成了小説的靈魂。

作品採用倒敍的手法, 通過半張紙被注意, 引出了主人公對以往兩年間全部悲歡離合的回憶, 使得小説的佈局別具一格, 饒有新意。小説開始於搬家車輛的離去, 男主人公被獨立留在曾經的家裏, 作最後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緩的筆調, 描寫主人公即將離開這居住兩年的房間時的複雜心情:哀婉留戀, 若有所失。它給讀者造成一個懸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麼東西遺漏了--僅僅是如此嗎? 也許更深的, 還是對這裏的眷戀, 故意找個藉口再待一會兒; 馬上一轉, 説沒有, 沒有什麼東西遺漏, 沒有什麼了--連續重複, 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鎮定, 這是寫淺層心理;接下去, 敍述他決定再也不去回想在這裏的往事決定一詞, 更是顯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 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 還需要如此鄭重其事地決定嗎? 往事就像元孔不入的空氣, 又豈是一個所謂決定能夠阻擋得了的; 下面, 用一個但是, 把鏡頭轉向我們更本質的主人公那半張記錄電話的紙條。這樣簡單的幾句話, 表面上波瀾不驚 , 而內裏卻意義搖曳, 語言非常有層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説中, 作家卻不惜筆墨, 精細地描繪了半張紙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 甚至連紙上的字跡也一一作了説明, 這樣, 半張紙便凸現出來, 像電影特寫鏡頭似的強烈地吸引着讀者。 而主人公也被這小小的紙頭強烈剌激着, 他決心要忘卻的一切都記錄在這張紙上半張小紙上的一段人生事蹟。因為那上面濃縮了他一生中兩年裏的最美好的時光。然而愛之愈切, 痛之愈深, 竟然使他決定要忘卻。

3、討論練習三:

《半張紙》所記述的故事持續了多長時間? 這種安排有什麼意義 ?

引導學生理解半張紙作為結構的要點, 使得小説的敍述時間和主人公的記憶閃回時間發生較大的交錯, 從而得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半張紙》所記述的故事從外部而言只持續了幾分鐘的時間, 但是從內部深層而言, 持續了兩年的時間。這使得人生如夢、人世無常的主題得到有效表達。

四、作業:

1、試用 100--300 字描述自己最喜愛的一部中長篇小説的結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8vz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