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高中語文合作教學初探--第三冊《詞七首》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合作教學初探--第三冊《詞七首》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湖南省資興市第一中 謝書鳳

高中語文合作教學初探--第三冊《詞七首》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一、理論探究: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合作學習,是為了提高全體合作效率,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幫助學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傾向,使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活動,學習正確自如地表達,敞開自己的心扉,同時也學習傾聽他人的意見,吸納他人的意見,深入到別人的內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標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協作和分享,學會寬容和溝通”。語文教學既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但環顧我們目前的教學情境,小組合作學習的現象還不多見,師生互動仍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在教學方式上,老師的講解分析充斥着語文教堂,學生仍然還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師的主導地位發揮到了極致,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卻不見蹤影。怎樣才能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呢?又怎樣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學生作為現代人必備的合作素質呢?古人有“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認識,現代人也有“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論述,這些無不告訴我們,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勢在必行,語文教學是其重要途徑之一。合作學習雖不是唯一有效之舉,但至少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措施。

合作學習是學生裝在小組中為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有競爭的互助學習,又稱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活動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美國;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中小學教學。合作學習固然有其侷限性,它不是萬能的,甚至存在方方面面的誤區,但也有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發揮小組的羣體功能,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2、 發揮小組全體的互動功能,讓優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鍛鍊,後進生得到幫助,從而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3、 運用小組羣體的交往機制,培養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競爭等現代意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係,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因此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教學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參與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的發展。

二、實踐設想:

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八課《詞七首》所選七首詞都是詞園地中的精品。《虞美人》是李煜的絕筆詞,通過對故國往事的追憶,表達故國之戀、亡國之痛,愁情形象可感,筆法起伏跌宕。《雨霖鈴》是柳永的代表作,該詞上片寫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都門外長亭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情景;下片是詞人想象別後羈旅生活的情狀。全詞虛實相濟,融情於景,集中反映詞人的複雜內心。《念奴嬌 赤壁懷古》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的代表作,寫

於蘇軾謫居黃州期間。詞中借詠史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鬱悶心情。《鵲橋仙》的內容源於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説,原是個老題材,但秦觀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歎悲泣之態,而着力歌頌這對情侶之間純潔而高貴的愛情。詞的上片寫這對情侶奔赴鵲橋時急切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寫他們將別時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詞風淡雅而富情韻,語雖平易卻耐咀嚼。《聲聲慢》通過殘秋景色的描寫,表現詞人李清照國破家亡、丈夫病逝、飽經憂患離亂的愁苦生活和悽慘心情。《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多處用典、借古諷今,表現詞人辛棄疾對英雄業績的嚮往和對南宋王朝的憤懣,憂國憂民,忠義可鑑。姜夔的《揚州慢》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感慨昔盛今衰,痛惜祖國山河破碎,人民苦難深重。

本課的教學比較適宜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動設計使學生不但課內互動,還有課外互動,讓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補中提高,從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目標。

將全班分為三大組,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六項比賽,實行“組內合作,組際競爭”以積分多少定名次的比賽。

比賽項目及積分表如下:

讀 抄

寫 質

疑 講

解 背

誦 填

詞 成果

展示 總

一 組 ( )人

二 組 ( )人

三 組 ( )人

操作説明:

1、每組選出領頭雁(組長)一名,召集本組成員,組織活動,調動成員積極參與;每組兩名評價員,一名參與項目評分,一人着重評價本組組員表現:發言人至少兩人,代表本組參與講課,陳述本組觀點意見,展示本組成果:記錄員一名,記錄本組長活動的詳細情況,積累資料備用。

2、每項以10分為滿分計分。

計劃課時為七個課時:

第一課時:佈置學習任務,説明本課學習方式為“小組合作學習”:講解詞的相關知識,以

《虞美人》為例作示範講課。

第二課時:朗讀比賽。組長抽取後首中的任意兩首,第一步小組齊讀競賽,評分員當場亮分:第二步,每組派兩人代表上台朗讀比賽。

第三課時:抄寫,練習書寫,熟悉課文內容,由老師評定得分;預習思考並提出問題,由組長課外召集討論,彙集本組問題上交老師,由老師評分。問題由學生在講課時解答。抽籤決定講課內容,每組兩首,課外備課,老師檢查教案。

第四課時:講課比賽,由學生評價,教師點評,並查缺補漏,作補充講解。

第五課時:同上一課時。

第六課時:背誦比賽。每組推選個人上台隨機抽取篇目背誦,然後小組齊背,分兩項亮分。再按位置行列抽取學生以同一首詞背誦比賽。佈置作業,填詞練習,任選一詞牌名填寫,平仄不限,但要押韻。上交由教師評價。

第七課時:成果展示,可不計入總分。小組自評互評,教師宣讀每組至少一篇佳作。宣佈名次,表彰先進,鞭策後進。告訴學生合作學習並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還要提倡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思考怎樣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效率,只選對的,不選“廢”的。

三、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真正把學的權利交給了學生,講台不再是講壇,而成為學生展示的舞台,學生在活動中聽説讀寫各項能力得到了比較全面的訓練和提高。用學生的話:“這次活動打破了傳統教學觀念,使我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取,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大大促進了我們聽説讀寫、講背各方面的進步,使我們充分體會到了--老師並不把我們當作等他灌充的空瓶,而把我們當作等他點燃的蠟燭。”

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備課講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同樣一篇《雨霖鈴》文科班學生講得情茂,透徹詳細,從別離詩入題,質疑、釋疑“師”生互動好,突破重點句,課文結構板書詳細工整,歸納手法,總結全文,最後在翻譯中讓學生領會詩歌意境。理科班思維理性,着重引導學生抓詩歌意象,透過意象分析情感。翻譯一人一句接力賽後,“教師”總述內容意思,設計出三個問題要同學分組思考討論:第一,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第二,思考文中通過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第三,文中最能突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在齊讀聲中結束課文講解。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師生角色的互換,讓教師收穫不少。體驗了學生聽課的滋味,更深入地瞭解了學生,也照出了自己平時上課的一些不足之處,也就是在和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取得了教學相長的雙重效果。深深意識到了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學生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做教師的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組織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從而促使他們更全面的發展。

合作學習成為受歡迎的教學理論並不是偶然的,在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學生間的雙向交流,改善課堂心理氣氛等方面,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難怪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里斯和福茨説:“如果讓我們舉出一項真正符合改革這個術語的的教育改革的話,那就是合作學習”。儘管合作學習不是每一堂課的唯一形式,但我們還是可以推而廣之,比如建立語文課外活動小組,作文訓練或評改中的分組合作,甚至上升到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蔡建紅《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研究報告》

張嵐《美國合作學習的理理念與模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ove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