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音樂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教案設計

音樂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教案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教案設計

一、指導思想及理論依據

音樂劇是一門新型的綜合藝術實踐課,它以講故事的形式將時間、地點、事件諸多要素構成情節,用以展開衝突、塑造形象,最終還要表現一定的人文主題,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其構成要素幾乎囊括了音樂、文學戲劇、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它的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是通過愉悦功能或是附着在愉悦功能上得到實現的。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獲得審美愉悦的同時培養多樣性的藝術能力,從而促進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有助於他們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新課標指出:“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還説:“強調藝術學習的個性化、主張開展具有遊戲傾向的藝術活動。”

二、教學背景分析

在我們國家,音樂劇的受眾羣及收看率還很低,尚未普及。大家感到這種綜合的藝術形式高不可攀,不知如何下手指導。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下冊中有一課小小音樂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根據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的一篇詩歌所改編,故事內容學生早已瞭解。但是如何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音樂劇,還要將它引入到課堂中來,最終能讓學生把它完整地表演出來,應該説這種帶有時尚感的音樂課型應成為一種寶貴的教學契機和資源。首先教師要表現出對錶演藝術的熱情、興趣,要有發自內心的激情與表演慾望。其次,要根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表演慾強等心理特點,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展開想象,積極創編台詞、創編歌曲、表演及舞蹈動作等,充分發揮各自特長,允許個性差異,積極地參與課堂表演,多思路、多體驗、多實踐。以往的音樂課,學生能真正盡情在課堂上展示自我的機會很少,學生的藝術潛質得不到開發、施展,許多極具表演天賦的學生被埋沒。但在這種課中,學生個人展示、分小組展示,台上展示、台下還展示,多渠道、多思路地將音樂劇進行到完美,最終讓每個孩子提高審美品位的同時啟迪他們各個方面的思維。

三、本課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技能: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演唱劇中的幾段歌曲及教會學生初步的表演技巧及瞭解音樂劇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歌唱、欣賞、創編台詞與設計表演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鍛鍊學生説、演、唱、創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的音樂表演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多樣性的藝術能力,促進人文素質的全面發展。使學生懂得不勞而獲及貪婪的人是不會獲得快樂和幸福的。

4.教學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學唱劇中三段歌曲並和老師共同再為劇情需要創編兩首很短的新歌。

第二課時:創編並表演序幕及第一幕。

第三課時:創編並表演第二幕、第三幕。

第四課時:創編尾聲並將音樂劇完整表演。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第二課時教案

一、瞭解劇情、劃分劇幕

1.師:同學們,我們上次課已經瞭解了《漁夫和金魚的故事》,老師這裏有五張圖畫,看看誰能按照故事的劇情把它們按順序排列出來?

2.學生到台前將畫貼在黑板上。

3.師:今天我們來將這個故事改編成一個小音樂劇,為了讓觀眾看得清楚明白,我們需要把它劃分出幾幕來演,你們覺得把它編成幾幕比較合適?

4.生:五幕,一幅圖就是一幕。

5.師將五幅圖略做介紹。

二、複習劇中的主題歌曲

師: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這部劇中的主題歌曲,我們一起來唱唱,好嗎?

1.唱主題歌曲。

師:誰能感受到這段主題音樂具有哪個民族的音調特徵?

2.簡介主題歌曲。

師:這個故事是俄國詩人、作家普希金創作的,這段小調式的主題曲也確實具有俄羅斯民族音調特徵。

3.再唱一遍主題歌。

師:音樂是音樂劇的靈魂,這段小調音樂在這部劇中要多次出現,但在每一次出現時都應該做出一些變化來,做出怎樣的變化,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變化?我們排練過程中請同學們自己去體會、去思考。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一下音樂劇。

三、瞭解音樂劇的表現手段

1.請同學們看音樂劇《貓》錄像片段

思考:出自哪一部劇?在上演音樂劇時,除了音樂和演員的表演外,還可以通過哪些手段或方法來增強表現的效果?

2.生答:音樂劇可以通過變化的場景、道具、燈光、服裝、音效等手段推動劇情的發展。

師加以總結:音樂劇是把音樂、舞蹈、文學、朗誦、繪畫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呈現在舞台上,展示給觀眾看。當然我們在課堂上表演,不需要太煩瑣。

四、創編序幕

1.師:好,讓我們一起來創編《漁夫和金魚》這個故事中的序幕。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序幕中出現了幾個人物?(兩個,老漁夫和老太婆)

2.場景是什麼?(大海邊、一間破屋子、舊木盆和在架子上的破漁網。)

3.如果有燈光來渲染,我們用明亮的還是昏暗的?為什麼?

(昏暗的,因為破舊與貧窮讓老漁夫和他的妻子心情不愉快。)

4.師:説的很好。音樂劇屬於戲劇的一種,它在表現人物性格時同樣要鮮明、生動。我們看老漁夫和老太婆的性格是怎樣的?

(1)生:老漁夫膽小,老實。

(2)生:老太婆貪婪、粗暴。

5.師:給每小組發下一張沒有台詞的劇本,我們分組創編一下序幕的'台詞。在寫台詞時一定要注意語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徵。

6.每組請出兩個代表來讀〈事先準備一下,用三組即可〉。

7.師:我們可以通過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現?(動作、表情)那我們想想我們如何表現老太婆在第一幕中對現實的不滿?每個人在原位上做做。好,誰到台上來表演一下?掌聲鼓勵。(先後找兩個學生,略做評價。)

8.師:聽完老太婆的抱怨後,老漁夫的反應是什麼?誰來表演一下?(先後找兩個學生做,評價)

9.師:好,現在我們將序幕完整的排演一遍。為了讓劇情更為清楚、流暢,我們還要請上一位解説,誰來?劇中的小房子和木盆也請同學來扮演,好嗎?師:你們沒有台詞怎麼演呀?(表情)想做出什麼表情,先悄悄地告訴我好嗎?

10.師:我們把主題歌曲也加上,看在什麼時候唱合適?(節目一開始和旁白一起進入,引人入勝。)那好,我們唱的時候,台上演員先勞動,醖釀情感。音樂一完,對白進,可要一鳴驚人啊。掌聲鼓勵一下好嗎?

11.表演序幕。

五、排演第一幕

1.師:第一幕講了什麼內容?(老漁夫三次撒網只網住了一條小金魚…)

2.師:出現了幾個人物?

3.師:場景是什麼?

4.師:在劇中如何表現出大海的特點呢?(用打擊樂模仿海浪聲)

5.師:用一些簡單的材料也可模仿出大海的浪聲。老師拿來了一些紙張、塑料袋,同學們傳着使用,看看用哪一樣材料為大海擬音最合適?(材料分三組,大家都有機會試)請兩位同學來做擬音師,去配合着準備一下。

6.師:現在老漁夫來到海邊開始撒網了,我們一起來做撒網的動作。

(這網很沉,我們可要用力的把網撒開,這樣才會網住更多的魚。)

7.學生做撒網、收網的動作(師邊做邊説,這第一網下去因為是水草,收網時不需要太大勁,這……)

(負責擬音的同學抖動玻璃紙,效仿出大海的聲響)

8.現在我們和着音樂撒網,注意在有音樂出現的時候,我們的任何動作要儘可能地和上音樂的節拍,也就是要有節奏感、韻律感。現在我們和着音樂練一下。撒三次網。

9.師: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老漁夫第一次和第二次撈上來的全是海藻,第三次撒下後,只網住了一條小金魚,這時可以想象老漁夫的心情怎樣?他又會説些什麼?

10.生:“今天的運氣可真不好,只網住了這麼大點兒的小魚?“

11.師:誰還來編?

12.生:“莫非是老天爺成心跟我作對,想讓我今天空手而歸。”

13.師:這時小金魚被網住了,她會有什麼反映?(哀求),教材上安排了一首歌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注意我們的情緒。

14.師:我們可以用歌聲表達小金魚的哀傷,還可以用什麼?

15.生:用體態和她的表情。如讓小金魚倒在地上,顫抖雙腳,用哀求的眼神表達她的哀傷。(師:你能來表演一下嗎?掌聲鼓勵)

16.師:還可以怎麼表現?同學們可以站起來做做。

17.師:誰來一邊唱一邊表演。

18.師:老漁夫聽到小金魚的哀求後,做出了什麼反映?(學生回答)

19.師:上節課我們一同為老漁夫創編了一首小歌,還起了個名兒叫《小金魚,請你回家吧》,誰來給同學們唱唱。(掌聲)

20.師:小金魚聽後做出什麼反映?(高興的,充滿感激的)會説什麼?(老爺爺真好)

21.完整表演第一幕。

六、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之間表現出的相互配合、共同協作的精神,及大膽的創作意識,豐富的想象力、表演力,令老師十分感動,希望大家繼續努力,爭取下次課能表現得更加出色。

七、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學生學習熱情極高,百分之百的學生參與了表演,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有機會到台上表演。

2.教師與學生的問答激發和促進了學生對錶演及創作的興趣,整堂課始終圍繞着故事情節展開,着重表現出了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上教師能與學生做到有效溝通,師生都感到莫大的愉悦,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分組表演中,觀眾能夠積極的評價總結台上同學表演的情況,及時提出優缺點。

4.在整個表演過程中,學生收放自如,展示出了自己的特長。

5.創編及表演中的亮點

一男生説:“某某同學表演老太婆不到位,她不夠厲害。老師,男生能演老太婆嗎?”

老師問:“誰表演的好,為什麼?”答:“某某表演的好,他表演老漁夫又咳嗽又駝背,還唉聲歎氣的,特別真實。”

6.最後由學生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擬音師,最佳旁白等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kdp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