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數學思考:經歷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過程,發展歸納、概括的能力 解決問題: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經歷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

能正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

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為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依據現代認知科學理論,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創設情景法,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思維的動機。教師精講,學生多練,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

教學相長,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動手操作,自主探求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學生的認知思維規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讓他們在具體情景中進行獨立思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首先出示課本第2頁的主題圖,學校要組織植樹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小樹。學生認真觀察圖片,提出問題:從中您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並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有3捆小樹,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這一環節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展開教學,不但拉近了數學和學生的距離,而且可以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向新知識轉化,使學生易於接受新知,並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我設置了3個活動

活動一

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有3捆小樹,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列出算式並嘗試計算。

學生可能列出算式20 X 3 或則20 + 20 + 20,並計算得出答案是60棵。 接着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算式“20 X 3”,讓學生結合問題情景,在小組內説一説這個算式的含義,再説説計算的方法。

小組派代表發言,算式20 X 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這樣的小數,60就是表示有60棵小樹。學生有可能想出以下的幾種計算方法

1、20 X 3就是3個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

2、可以把20看成2個10,這樣20 X 3可以變成6個10,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後面的“0”,2×3=6,乘完後再在6的後面加一個“0”,所以就等於60。

比較算法:以上算法你認為哪種更簡單?

由於學習過乘法的意義,所以學生會根據已有的經驗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選擇第三種方法。而第三種方法是本節課希望學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應抓住機會及時總結、強化:在整十數的乘法算式中,在乘的時候先不看乘數末尾的“0”,乘完以後再在積的末尾添上同樣多的“0”。

師生共同將題目補充完整,教師板書為學生做好示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解決問題後,繼續追加問題:4捆小樹有多少棵?5捆呢?

運用剛剛優化口算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完成題目進一步強化口算的方法。

活動二

在學生掌握整十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後,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第2題。

學生通過獨立計算,得出算式的結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幾組題目,找一找豎列算式的規律,用自己的話説説發現了什麼?學生能夠發現,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的末尾依次多一個“0”,積的末尾也多一個“0”。學生已經把整十數乘一位數的方法遷移到整百數乘一位數,此時進行方法的強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計算的方法,既訓練學生的思維,又發展學生的語言。

活動三

學生在總結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後,完成“試一試”第三題。

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情景來解釋算式的含義,學生在理

解了算理的同時,加強了口算的方法。

這一環節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對比發現的學習方式,使新學到的知識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將分3個層次進行練習。

1、基礎練習

完成課本第3頁練一練的第2題。

在這一練習中,要求學生利用口算方法進行計算,鞏固核心知識。

2、提高練習

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3題。

讓學生獨立看圖,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列式計算。

通過這一練習,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

3、發散練習

同桌之間合作完成第三頁的數學遊戲。

選擇圖中3張卡片,並拼成一個正確整十數的乘法算式。

學生在遊戲的同時鞏固口算方法,並能發散學生的思維。

這一環節的三個層次的練習,是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體現數學學習服務於生活的理念,既概括學生的思維,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總結評價,全課小結

回顧這節課,評價下自己:你學到了什麼知識?學習的快樂嗎?你還有什麼疑問?

以上教學流程設計,以學生的學習心裏和知識起點為基礎,通過引導學生嘗試、積極的探討和合理的歸納,使學生學到新知識的同時,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教學會更加有效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在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方面都將得到有效的發展。

小數有多少棵

有3捆小樹,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 X 3=60(棵)

1、1、20 X 3就是3個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

2、可以把20看成2個10,這樣20 X 3可以變成6個10,就是60。

3、2×3=6,20×3=60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2

教學目標:

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出示課件(書本P2的圖片)

師: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信息?

生1:有三捆小樹

生2:每捆小樹有20棵

師:你可以提出用加法或乘法解決的什麼數學問題嗎?

生1:一共有多少棵小樹?

生2:兩捆小樹有多少棵?

生3:兩捆小樹比一捆多幾棵?

師:大家提出的.問題都非常好,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下小樹有多少棵

板書課題——小樹有多少棵

二、探索新知,討論算法

師: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1:用加法

生2:用乘法

師:怎麼計算呢?

生1:20+20+20=60

生2:20×3=60

生3:20×2+20=60

板書算法

師:為什麼20×3=60呢?

生:可以先不看20後面的“0”,因為2×3=6,乘完後再在6後面加一個“0”,所以就等於60。

師:這是個好辦法,大家覺得三種方法哪種最簡便呢?

生:20×3=60 這個方法最簡單

師引導學生掌握整十數乘一位數的計算以及運用

三、基礎練習,應用新知

師:我們再來看看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生答

師:看看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80×4 6×7

80×4 6×70

800×4 6×700

讓學生找相同與不同

四、拓展練習,應用新知

試一試第3題,練一練第1題、第2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知識,你收穫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練一練第2、3題,作業本。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3

一課時

教學內容

小樹有多少棵。(教材第30~31頁)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難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小樹的問題,有興趣嗎?

【設計意圖:藉助談話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請看下面的情境圖,説説從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情境圖)

學生可能會説:

我知道每捆楊樹有20棵,圖中有3捆楊樹。

我知道每車裝有楊樹500棵。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麼問題呢?

生:3捆楊樹一共有多少棵?

師:這個問題你會解答嗎?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生1:可以用加法計算,每捆有20棵楊樹,3捆就是3個20相加,即20+20+20=60(棵)。

生2:我們也可以根據乘法的意義用乘法計算,3個20的和是多少,就是20×3;根據乘法口訣“二三得六”,知道3個2是6,可以推算出3個20是60。

師:你喜歡用加法計算還是喜歡用乘法計算?為什麼?

學生可能會説:喜歡用乘法計算,因為用乘法計算簡便。

師:4捆楊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嘗試自己計算,教師巡視瞭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對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

師:園林工人運走了3車樹苗,一共運走了多少棵?

生1:已知每車樹苗是500棵,3車就是3個500相加,500+500+500=1500(棵)。

生2:求3車樹苗有多少棵,就是計算3個500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即500×3,根據5×3=15,可以推算出500×3=1500(棵)。

師:算一算下面的式題,説説你發現了什麼。(課件出示教材第30頁最下面式題)

學生嘗試獨立計算,討論發現了什麼,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只要學生説得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彙報,經歷探索多種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三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可能會説:我學會了整十、整百數與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我知道可以用表內乘法來解決很多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教學反思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而引導學生探索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這是整個單元內容學習的起點,要格外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重視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歸納。

3.這節課的教學對學生來説並不難,是在以前已經學習的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4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了數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大慶市薩爾圖區東新一小學位於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屬於市區重點學校,教學條件較優越,具有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三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愛新教材及配備的學具,新教材圖文並茂,學生之間可以親自動手操作和交流。學生愛説、敢説、愛做、敢做,學習數學始終處於一種樂於探索、積極主動的狀態,在計算方面也能夠在多樣化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同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後和同桌説説你看到了什麼,(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節,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後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説一説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説説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於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着解決,然後小組內交流,全班彙報。

三年級數學小樹有多少棵教案5

教學內容:

P2P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 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

教學難點:

掌握計算的方法

教學方法:

歸納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 師生一同複習乘法口訣。

2、 教師向學生出示口算乘法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二、 新授

1、 小樹有多少棵?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並提出問題:小樹有多少棵?

2、 將學生的方法板書到黑板上,並讓學生説説20×3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3、 學生完成本道題

4、 教師再提哦出問題: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 完成P1第2題,並説説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6、 完成P1第3題,做完説説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三、 練習

完成練一練第1~3題

1、 1~2 學生獨立完成。

2、 第三題前兩問可讓學生先討論怎樣算,然後再做。最後一問有開放性,學生要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解答。

四、 數學遊戲。

教師先向學生説明遊戲的規則,並演示幾次,讓學生明白玩法後,再互相進行遊戲。

五、 小結

這節課你學了什麼? 學得怎樣?

學生互相背誦,接力背誦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學生聽算,寫在練習本上,做完後集體訂正。

學生可能出現兩種方法:

1、 20+20+20=60

2、 20×3=60

學生互相交流20×3的計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將答案寫在書上。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自己完成,最後在小組內與同伴交流。

學生做完後在全班交流自己發現的計算規律,説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確,教師都給予肯定。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題先認真看圖,明白圖意,然後再解答。

第二題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可以兩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課堂外及放學後進行。

學生互相説一説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掛圖

20+20+20=60 20×3=60(2×3=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gdlx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