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巴東三峽》學案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

《巴東三峽》學案 (語文版八年級上冊)

 【課題】 第一課時 

 課型:新課型      執筆:艾湘    審核:     執行日期:

班級----     組名:         姓名:        完成情況:     組長簽名:      

【今日警句】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易卜生

【學習目標】

 1、字詞過關,理清文章脈絡,掌握遊蹤順序。

 2、品味文章的語言。

【學習重點】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學習難點】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2、提問:

    ①這首詩所寫的地點在哪裏?

    ②他是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行呢?你的理由是什麼?

    ③白帝城是處於長江中的哪個地段嗎?

    3、掛出立體地理教學掛圖,請地理科代表指出“三峽”的位置。

    4、以前我們學過一篇文言文--酈道元寫的《三峽》,文中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句話?

    二、明確出示目的 

 1、字詞過關,理清文章脈絡,掌握遊蹤順序。

 2、品味文章的語言。

三、 預習導學檢查,(用時5分)

1、 朗讀課文 ,積累字詞,給生字注音:凝(  )望   崆( )嶺  浣( )粧  秭( )歸   瞿( )塘峽   夔( )門灩澦( )( ) 古剎( )  玲瓏( )( )  裊裊( )( )   單( )於2、説説作者按什麼方向遊三峽

四、高效課堂

自主學習點撥(用時10分鐘)

(一)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1、根據課文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文章採用先總寫後分寫,以時間順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總寫三峽險惡。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第三部分:(10自然段)寫走完三峽後的心情。2、作者由宜昌到重慶逆流遊三峽,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船從宜昌上駛 開始是西陵峽,共分四段:黃貓峽、燈影峽、崆嶺峽、米倉峽,出峽有香溪。 船過姊歸和巴東,進入巫峽。 過巫山即入瞿塘峽。 過瞿塘峽則到白帝城,最後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遊蹤順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慶逆流遊覽三峽)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 [ 中有黃陵廟 ] 、崆嶺峽 [ 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 ] 、米倉峽、(香溪)--秭歸、巴東--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夔府的江岸 (二)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在三峽中,最吸引遊客的應該是巫峽。聽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讀錄音,找出這兩段所寫的內容,看看巫峽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   (這兩段主要寫了巫峽的江水、山和雲。) 2、自由讀七、八段,分別找出一個排比、擬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這個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灘”等詞,突出了江水的險。 ②擬人句:“這個峯很高,那個峯還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後面還有一排,後面的後面,還有無數排,一層一層地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這個句子突出了山峯的特點--高。運用擬人法描寫巫峽山的高峻,非常生動,將羣山寫活了。③巫的雲“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有盡有”。這個句子生動地寫出了雲霧的奇幻多變。 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 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通過從側面寫飛鳥飛不過峯頂烘托山峯的高峻。五、拓展練習:

由學生自由發言,談談今天的三峽。

六、  當堂訓練(15分鐘)

認真閲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表: 

景  物  名 稱             景物特點

★★景物特點         詩、諺、典故 感覺 ★★總説三峽:       險惡、最為險惡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驚異 西陵峽: ★黃貓峽               山高不險、水急不峽 緊張 ★燈影峽               江北山險峻而乾枯無味,江 作者即景詩 輕鬆、悠閒 南山玲瓏秀麗樹木青葱可愛。崆嶺峽 牛肝馬肺峽:山象刀劍削成, 青灘葉灘不算灘 極為可怕成窄門。 崆嶺才是鬼門關崆嶺灘:水從高處倒注 ★米倉峽              水沒以前急,山更險峻 王昭君浣裝(典故)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巫峽:             水險、山妙、雲奇 有情趣 ★瞿塘峽:          山勢稍低平、水勢仍險急 劉皇叔託孤 淒涼 白帝城、孫夫人廟; 松樹、八陣圖、鐘聲 ★★走完三峽:        山勢平敞些、江面寬得多水勢也平得多。 輕鬆 小結:三峽是我國的風景勝地,神奇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它的人文景觀都令我們神往,希望同學有機會能親身感受三峽的神奇風光。 

課後記

我很快樂!你快樂嗎?

 【課題】   1、巴東三峽   第二課時    

 課型:新課型      執筆:艾湘      審核:     執行日期:

班級----     組名:         姓名:        完成情況:     組長簽名:      

【今日警句】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

【學習目標】

 1,技能:整體把握課文

 2,情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

【學習重點】 掌握寓學識、才力和情感於記敍之中的遊記寫作方法。

【學習難點】學習作者根據各個景物的特點而採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二、明確出示目的 

三、 預習導學檢查,(用時5分)

1 畫出作者遊蹤線路圖

2  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在小組交流,推舉代表上台講述大壩建成後的三峽景象 

四、高效課堂

(一)自主學習點撥(10分鐘)

分析所引用用詩句、諺語、典故的作用 1.民諺“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渲染了三峽一帶的險惡、悲涼的氣氛,為全文定下基調。 2. 作者即景詩“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 詩中“江南味”“垂楊”“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黃陵廟一帶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黃陵廟的環境優美的特點 3、諺語“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表現了崆嶺灘的險惡、可怕。前句運用對比手法,突出顯現崆嶺灘,後句中用“鬼門關”形容崆嶺灘,其險可見,令人望而生畏。 

詩句:“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突出讚賞詩中“赴”字運用之妙,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沿江兩岸如羣馬奔馳的山勢,詩的後句也讚揚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劉皇叔託孤” 文章一方面寫白帝城樹木青葱,玲瓏可愛,另一方面寫劉皇叔在此託孤的悲慘故事,突出了三峽景色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更耐人尋味。 (二)歸納總結 自古以來,凡名山名川均與名人、詩、諺、典故結下了不解之緣,呈現出與自然共生共榮,相輔相成,相映成輝的奇特現象。長江三峽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揚四海,一方面固在其為自然景觀,因山水雄、奇、險、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於其眾多的人文景觀,得益於歷代騷人墨客傾情三峽,留下一串串光輝足跡于山巒水畔,寫下一篇篇不朽詩章傳頌於後世,在長江三峽滾滾不盡的激流裏,流淌着多少千古絕唱、千古佳話!三峽給歷代文人以文學的養料和創作激情,而他們則報答三峽以文珍墨寶和名人效應。 (三)、品味語言 思考練習三:學生討論、交流、歸納。 1、作者用十分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江水的險,四個排比短促有力,讀起來給人以窒息的感覺。“窄、急、曲折、多灘”令人不寒而慄。排比句式整齊又稍有變化,讀起來和諧有趣。 2、抓住峯的多與高的特點,語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過一浪,給人以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感覺。運用擬人的手法,以動寫靜,非常生動地表現出了山你追我趕,互比高低的情態,另外還使用頂真的手法“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給人一種循環往復的感受,很有情趣。 3、運用比喻“像牛馬,像虎豹”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巫山雲霧的變幻多姿。另外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巫山的雲比廬山的更有趣。 歸納文章的寫作特點 1、文章按照作者的遊蹤,依次記敍、描寫景物。層次井然。文中開始先總述,然後逆江而上,分別記敍、描寫西陵峽、巫峽、瞿塘峽。記敍最長的西陵峽時,分四段介紹,條理清楚。 2、介紹景物時,能抓住特色,詳略得當。 3、採用多種修辭與寫作手法來描寫景物,生動形象。用擬人、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突出景物的特點,用烘托、對比、反襯的寫作手法突出了三峽的險惡。 4、文中恰當地引用古詩、諺語、及自己的即景詩句,收到了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遊記增添了韻味。 五、拓展練習:

1、學生品析重點文段,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作者的雄奇壯麗的描繪中,飽含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2、由學生自由發言,談談今天的三峽

 當堂訓練(15分鐘)

★ 1、讀第十自然段。、找出游完山峽後,遊客們的心情怎樣?抓出文中關鍵詞語。

      (愉快、輕鬆)

   ★★ 2、聯繫全文,説説在遊覽三峽的過程中,遊客的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

  ★★★  3、本文還引用了許多詩句、諺語、典故,並把它們與景物描寫融為一體。請找出來並展開討論,説説它們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

    

課後記

我很快樂!你快樂嗎?

《巴東三峽》同步練習

一.體會課文引用詩、民諺、典故的好處。

文中引用詩、民諺、典故,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開頭引用民諺“                  ,                   ”,渲染了三峽一帶 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為全文定下基調。

民諺“                ,                 ”,表現了崆嶺灘的_______、__________。前句運用___________手法,突出顯現崆嶺灘,後句中用“鬼門關”形容崆嶺灘,其險惡可見,令人望而生畏。

引用杜甫詩句“                ,                ”,突出讚賞詩中“赴”字運用之妙,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沿江兩岸如羣馬奔馳的山勢。

作者的即景詩句“             ,                    ”,用“江南味”“垂楊”“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黃陵廟一帶山水景色之美。

文中寫白帝城,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突出了三峽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更耐人尋味。

(一)

①船過了秭歸和巴東,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峽,這是一段最奇險最美麗的山水。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山的妙處,在不單調。這個峯很高,那個峯還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後面還有一排,後面的後面,還有無數排,一層一層地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無路,後面也無路。四面八方,都被懸崖阻住。船身得轉彎抹角地從山縫裏穿過去、兩旁的高山,筆直地聳立着,______________,那麼整齊,那麼險峻。仰着頭,才望見峯頂,中間是一線蔚藍的天空。偶爾看見一隻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江水衝在山崖上、石灘上,發出一種橫暴的怒吼,有時候可以捲起一兩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雲,這一次因為天氣晴爽,沒有看到。據一位老先生説,看巫山的雲,要在迷濛細雨的天氣。那時候,望不見天,望不見山峯,只見頂上雲霧騰騰,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有盡有,那情形比起廬山來還要有趣。這一次因為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天上連雲影也沒有,幾個極高的峯巔,我們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愛的,就是在那懸崖絕壁的上面,倒懸着一些極小的紅花,映着古褐蒼蒼的石巖,另有一種情趣。

1.在橫線上填上一句恰當的比喻句。

2.畫橫線的句子與下列哪句話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樣的?(    )

a.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b.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d.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請分別用不超過五個字概括巫峽山、水、雲的特點。

山: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_雲:______________

4.“巫峽”並不是三峽中最長的,為何“巴東三峽巫峽長”?第(2)段中,為什麼只寫三峽中的巫峽?

                                                                         

                                                                               

5.選文第一段主要寫了 ___________               ,文中畫波浪線一句的作用是                                                                     

6.第①段中作者描寫巫峽的江水,突出了一個_______字,抓住江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特點。寫巫峽的山峯時抓住了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突出了巫峽山峯的“高”。

7.①段中在寫山險峻時,寫“偶爾看見一隻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這句話的作用是什麼?請你作簡要分析。

                                                                           

                                                                          

8.文中引用“羣山萬壑赴荊門”這句詩“赴”字用得巧妙,“把那裏的山勢真是寫活了”,請你在下面各句中找出用得生動巧妙的詞語,並説説它妙在何處。

(1)紅杏枝頭春意鬧。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9.作者用    、    兩個詞概括巫峽山水。

10.“偶爾看見一隻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一句運用了________的寫法,反襯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這個峯……咬着你”一句寫出了巫山________的特點。

12.為什麼説“這是一段最奇險最美麗的山水”?

                                                                            

13.巫山之雲,最美的在於它奇妙的變幻,唐詩“除卻巫山不是雲”,把巫山之雲看成是天下一絕,選文中的哪一句與這個意思相近?

                                                                               

《巴東三峽》同步練習參考答案

一.渲染氣氛,畫龍點睛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險惡、悲涼

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險惡、可怕  對比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

劉皇叔託孤

(一)1.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2.b(譯:如果不是在正午和晚上,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因為山高水面狹窄,所以如果太陽和月亮不在正上方是看不到的。)3.山:多、高;  水:險;  雲:奇妙多變(答案不拘,合理就行)4.巫峽的江最曲折,灘流最急,給遊人的感受最驚險,因而在心理上是最長的,以此可以最富代表性地寫出三峽的險惡。在(2)段中只提巫峽,因它在三峽中最有代表性,最負盛名。因此在總寫宜昌到重慶的地勢特點時,着意提到巫峽,目的還是在於給讀者留下三峽山水險惡的特點。                                                                                          5.巫峽江水之險、山峯之奇 ,  中心句,提示了這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6.險   窄  、急    、曲折  、多灘      筆直、整齊、險峻 7.烘托山峯的高峻。                                                                        8.(1)“鬧”,表現出杏花盛開,春意盎然。                                                                         

(2)“瀉”,把月光寫活了。   9.奇險、美麗10.烘托  峯的高峻11.山多12.因為這裏的山高,水險,雲趣。(只要能體現這些要點即可)13.只見頂上……有趣。

 

 

艾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p4q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