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假如我有九條命(蘇教版高二選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假如我有九條命(蘇教版高二選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文章語言、理解文章內涵,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習課文獨特的構思藝術和語言風格。

2、引發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學習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學生回憶背誦初二時學過的余光中的詩歌《鄉愁》導入。

------我們通過《鄉愁》這枚小小的郵票認識了詩人余光中,也在吟詠余光中的詩歌中慢慢長大。余光中是載着詩人的桂冠步入文壇的,可是他寫的最多的卻是散文,雖然他寫散文比寫詩幾乎晚了十年,可卻贏得了更多的讀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余光中的散文《假如我有九條命》。

 

二、默讀課文,圈畫思考:

文章開篇就説“假如我有九條命,就好了。”那麼:

1、作者想用這九條命來做些什麼?圈畫有關語句。

2、“就好了”又“好”在哪裏?請你或圈畫或用自己的話概括,然後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一談。

文中,作者以獨特的思維與角度設想了九條命,有的為生計、有的為親情、有的為友情、有的為閒情,娓娓道來,充滿睿智與哲理,使人深思、給人啟發。

在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多讀一讀,從字裏行間去揣摩出作者的情感:(1)可以擺脱現實生活中的塵事俗物。

(2)可以盡到自己的孝心、感受親情和友情的温馨。 

(3)可以修身養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讀書、教書、寫作、旅遊等。

(4)可以從容超脱、不受約束地面對生活。

三、瞭解文章結構特點,體會作者情感:

    第一條命和第九條命在內容上有着一定的聯繫,那為什麼不放在一起寫,而是一個放開頭,一個放結尾?作者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這樣一前一後結構的安排,包括全文通篇的大膽假設,更能表達出人生內容的豐富,缺一不可,表現出作者分身乏術的人生遺憾,在現實生活中作者感到還有許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他都還沒有做好,許多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都還沒有盡到,因此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應對人生,來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四、 再讀課文,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在“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評選中余光中獲“2003年度散文家獎”,期間評委會對余光中的散文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授獎詞中這樣寫道:“余光中的散文雍容華貴,他的寫作接續了散文的古老傳統,也汲取了諸多現代元素。感性與知性,幽默與莊重,頭腦與心腸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他獨特的散文路徑。他淵博的學識,總是掩飾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筆觸,發現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祕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隨意,注重散文的容量與彈性,他探索散文變革的豐富可能性,同時也追求漢語自身的精緻、準確與神韻。”那麼讀了本文後,你覺得最能表現余光中語言特點的是哪幾段?讀一讀,並説説理由。

1、引用了大量的成語、典故、文化知識,頗含文言的神韻。

2、語言洗練,風趣幽默,表達傳神而富有趣味。

 

五、作業

1、練筆:(任選一篇)

(1)、自選一個角度,就本文的語言特色或構思特點作一些點評。

(2)、如果你有九條命,你會嘗試如何安排?仿照課文,用筆記錄下你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

2、課外閲讀:余光中的散文集《左手的掌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8zz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