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愛蓮説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愛蓮説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蓮説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蓮説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愛蓮説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能夠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閲讀文章,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合作與探究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喜歡花草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説出理由。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蓮花

過渡語:蓮花,也是我國曆代文人墨客的鐘愛之物。“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中仙子並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等等,這些詩句可謂寫盡了六月蓮花盛開之態。而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宋代文人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鍾!在夏秋之交,蓮花盛開之際,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悠遠,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這篇千古佳作——《愛蓮説》。今天,我們就來品讀這篇文章。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介紹本文的作者、寫作背景及體裁。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學家。任職南康郡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説》,借花述志。“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疇,可以直接説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2.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根據註解疏通文意;

(2)教師範讀;

(3)學生齊讀,感情充沛,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三)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並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師總結: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描寫蓮花的。他把蓮花比做君子,賦予了蓮高潔、質樸(潔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達理)、美名遠揚、端莊令人敬重(儀態莊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麼他把菊花比作什麼?把牡丹比作什麼?寫菊、寫牡丹的目的是什麼?

師總結:菊是隱逸者,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羣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徵三種生活態度。既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又通過菊的正面襯托和牡丹的反面襯托突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説説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蓮,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讚美君子形象,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借贊花來贊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或託物言志。

歸納主題: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逐富貴的世風。

(4)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

師總結:對偶,排比,比喻,擬人。

(四)遷移拓展

(1)請欣賞幾幅蓮花的圖片。學生再讀課文,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後有哪些收穫呢?在寫法上,《愛蓮説》具有“説”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託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其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寫作中可以運用這樣的寫作手法,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劃,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願。採用託物言志,關鍵是志與物要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使物能達意而志為物核。

(2)積累古詩文中描寫蓮花的詩句,嘗試背誦課文。

(五)作業小結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作業: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採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託物言志的散文。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愛蓮説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2、 理解託物言志的寫法。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託物言志的寫法。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 導入課文。

二、 解題,揭示學習目標。作者借描寫蓮來抒發感情,並説明道理,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

1、要理解所託之物的含義;

2、要理解作者怎樣託物?如何言志?

三、 自讀課文,

疏通文意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讀通字詞。

1、 檢查自讀情況(看小黑板,提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頤( ) 可愛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漣而不妖(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陶後鮮有聞( )請同學們齊聲把這些詞句朗讀兩遍,注意朗讀動作。

2、 疏通字詞的形、義,並逐句翻譯。(前後左右可以討論,實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記號。)3、 請兩位學生翻譯課文。

四、 研讀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請同學們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2、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學生討論,教師引導)

3、總結。4、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再齊聲朗讀一遍,注意把握蓮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1、 分析“菊”正襯的作用。 (學生討論)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學生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理解。

3、請同學們齊聲把第一節朗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態度。(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1、就表達方式來説,第一段側重於記敍、描寫,提問:那麼第二段呢?2、體會作者對三種花的不同生活態度。

3、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噫、鮮、人的讀法)

4、 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志在堅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誦全文。

六、 總結課文1、結合板書總結全文。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七、 佈置作業 熟練背誦並默寫課文

愛蓮説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誦讀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學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2、能 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德 育:學習蓮花的高貴品質。

4、重點目標: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

5、目標難點:以花喻人的含義。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上一課字詞

(二)由檢查預習導入 新課

讓學生讀自己查閲的關於讚美蓮花的文章或片斷(5分鐘)。教師總結的基礎上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説》(板書課題和作者),看他是怎樣抒發對蓮花的讚美之情的?

(三)作者簡介(見課文下注釋)

(四)解題:“説”,是一種古代文體,用於闡述作者對問題的見解,很講究辭采,跟現代雜文或雜感相近。作者到底抒發了對蓮花的哪些喜愛之情呢?

(五)請聽課文朗讀的錄音,給生字注音。

(六)學生自讀課文,提出疑難字詞,理解文意。

“甚”“蕃”“獨”“予”“濯”“清漣”“妖”“蔓”“益”

“淨”“植”“褻玩”“隱逸”“鮮”“宜乎”

(七)學生讀一句原文,翻譯一句。

(八)分析課文。

1、課文第一部分寫的是什麼?“予獨愛蓮?

① “我”為什麼獨愛蓮?因為蓮的形象和品質。蓮有怎樣的形象和品質?比喻了怎樣的人格和氣節?

7個短語

讓學生先翻譯這7個短語,再説比喻意。

教師歸納:文中對蓮的描寫包括7個短語,句句寫蓮,而又語語喻人。寫蓮的可愛形態,也就是寫君子的高尚氣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的是蓮花的潔身自好,不以妖豔取悦於人。比喻了人既不於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寫蓮莖挺直獨立,決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達正直,不結黨營私。

“香遠益清”——寫蓮的芳香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而越發清香撲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亭亭玉立,纖塵不染,任人觀瞻,而有凜然不可侵犯的風姿。喻人的莊重儀態,高尚氣節,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這7個短語從七個方面寫蓮,合起來描寫蓮的整體形象。充分説明了“予獨愛蓮”的原因。同時也為下一部分抒發感慨作了有力的鋪墊。

②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可聽一句朗讀錄音跟讀一句)

③再引導學生開展背誦競賽,3分鐘背下的加分。

2、學習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寫了什麼?蓮花的比喻意義。

②運用什麼手法來寫的?襯托手法。從菊的“隱逸”來旁襯;從牡丹的“富貴”來反襯。 ③概括蓮花高尚品質的一句是什麼?

“蓮,花之君子者也。”

小結: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寫法,以“花之君子”一語貫穿全文。表現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對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九)作業 :192頁二、三;默寫全文

三、目標形成性檢測內容,實施手段及方法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投影):

可愛者甚蕃; 濯漣清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陶後鮮有聞; 宜乎眾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為什麼説“蓮,花之君子者也”?(7個短語)

蓮花的這些品質比喻了哪些人格?

四、板書設計(佈置作業 )

愛蓮説

周敦頤

(總提)

可 愛菊———“花之隱逸者也”——鮮有聞

愛 愛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眾矣

者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甚 愛蓮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

蕃 不可褻玩

潔身自好

愛蓮説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説》,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蓮花嗎?

生:沒有。

師:不要遺憾,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蓮花圖片:妙筆生花、一 枝 獨 秀、獨 擎 燭照紅裝、世人皆睡我獨醒、小荷才露尖尖角、夢、沉魚落雁……

生:感覺怎樣?美極了。

師:綜觀歷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將蓮作為描寫的對象。有唐代詩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唐代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 代薛濤--風前一葉壓荷蕖……。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説》,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並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讚美它的美。那是為了什麼呢?請看課文。

二、介紹作者和題目含義。

1、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一四十餘丈寬的蓮池(後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説》,借花述志。

2、題目含義

“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疇,既可以説明,也可以議論,還可以用來記敍、抒情。

含義:就是説説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習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五步閲讀法

大聲朗讀明確字音→仔細閲讀理通文意→分析閲讀體會形象→講解閲讀品味意境→背誦閲讀加深理解

1、聽讀課文錄音,注意字音。生聽讀--散讀--正音(處理講義、播放幻燈)--齊讀。

2、默讀全文疏通文意。

學法指導方法:先重申翻譯要求:

(1)儘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學生默讀--自己翻譯(處理講義)--同桌交流--教師提問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 。“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研討課文,進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藝術。

⒈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兩朵盛開的蓮花,將答案填寫在上面。

明確:比作君子;

具體描寫:環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習性--濯清漣而不妖;體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淨植;;氣味--香遠益清;氣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純真自然無媚態--通達、正直--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獨立高潔--令人肅然起敬

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文章題為愛蓮説,為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

回答:還寫了菊和牡丹。 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補充: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志向高潔,隱居避世)

富貴者呢?因為牡丹花十分濃豔,從唐朝起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貪慕榮華,追名逐利)

用作陪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

襯托: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對照和比較。

小結:作者讚美蓮,其實是要讚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種特徵,來象徵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潔的蓮花自喻,表達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遠、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五、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為它-----------------。

我愛 梅花,因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堅貞頑強,鬥志昂然的勇士 。

六、總結:

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現人的高潔,作者刻畫蓮花,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達自己鄙棄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現,歌頌德行高望的君子行為。

同學們,當我們學習這兩篇短文的時候,我們也許為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堅貞的節操所感動。歷史已發展到今天,時代已今非昔比,但世間污濁之氣,腐朽之風也會傳宗接代,仍有待我們去抵制,去清除。我們應當向古代賢者學習,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遠離物慾的誘惑,做一個品格端正、志趣高尚的人。

七、佈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將剛才的造句練習擴充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習本上。

愛蓮説教案 篇5

⒈朗讀、背誦《愛蓮説》,並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⒉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⒊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學習本文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理解文章的主旨。

多媒體

自主、合作、探究

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上課前播放音樂,上課開始停止播放,開始導入。)(幻燈片1)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學習一篇優美的文章。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讀課題《愛蓮説》。(幻燈片2)

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作是美麗聖潔的象徵。我們一起先來欣賞一下蓮的形象,然後我要同學們説説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按鍵播放蓮花組圖。)(幻燈片3至幻燈片6)

問題你覺得蓮花美在哪裏?(學生各抒己見,學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幻燈片6)

解説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深的人們的喜愛,因此它很早就出現在文人的筆下。如楊萬里有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幻燈片7)蘇軾的“荷盡無遮雨蓋”;

(幻燈片8)屈原的“制芰(jì)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幻燈片9)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蓮的喜愛。不過,人們常常欣賞的都還只是蓮花外形的美,其實真正值得讚揚的還是它的內在品質。我們今天學習的《愛蓮説》,就是一篇讚美蓮的品質,從而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瞭解作者體裁。

在分析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體裁。

⒈(放作者圖像)指名朗讀。(幻燈片10)

(用課件打出周敦頤的介紹)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峯前,峯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

周敦頤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闢一四十餘丈寬的蓮池(後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説》,借花述志。

⒉瞭解本文的體裁。(幻燈片11)

“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疇,可以直接説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那麼課文標題“愛蓮説”可以怎麼解釋?(幻燈片12)

明確就是説説愛好蓮花的問題。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説作者究竟為什麼愛蓮花?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等一會將要討論的問題。

三、朗讀訓練。

⒈我們先聽一下課文的錄音,大家注意讀課文的語氣。(幻燈片13)

⒉錄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輕聲跟讀,體會一下怎樣朗讀文言文。(幻燈片14)

(檢查聽讀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學生讀出它的音。)(幻燈片15)

蕃(fán)頤(yí)濯(zhúo)淤(yū)漣(lián)

蔓(màn)褻(xiè)噫(yī)鮮(xiǎn)有聞

⒊請同學們自己輕聲把課文讀一遍,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⒋齊讀課文。這一遍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讀通課文,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教師小結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回答後總結)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的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可以讀得更舒緩一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先要充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礎上去讀。

四、出示學習重點。(大屏幕投影)(幻燈片16)

⒈託物言志的寫法。

⒉襯托的寫法。

⒊掌握“蕃”“染”“植”“鮮”等詞的意義。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小聲讀,並看看註解,理解句意,讀懂課文,互相可以討論疑難之處。(不懂之處進行提問,共同解決。大屏幕出示檢查合作學習結果)(幻燈片17)

⒉請同學們根據註解,將課文翻譯成現代文。(大屏幕投影)(幻燈片18至幻燈片21)

六、理解本文的託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幻燈片22)明確

⒉課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幾種花?(幻燈片23)

明確蓮花、菊花、牡丹

⒊這三種花分別有哪些人喜歡?(幻燈片24)

明確蓮花(周敦頤)、菊花(陶淵明)、牡丹(世人)

⒋這三種花的象徵意義?(幻燈片25至幻燈片27)

明確菊花,花之隱逸者。牡丹,花之富貴者。蓮花,花之君子者。

⒌陶淵明為什麼獨愛菊花?(幻燈片28)

明確因為菊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品格高潔。菊花又是花中的隱士,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這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度。寫菊是為了正面襯托蓮的形象。

⒍文中為什麼要寫牡丹?(幻燈片29)

明確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徵。“世人甚愛牡丹”説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⒎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麼態度?

明確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有德者鮮

惋惜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無

讚美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趨利者眾

諷刺

板書(幻燈片30)

映襯手法陶淵明愛菊

鮮(正襯)世人愛牡丹

眾(反襯)予獨愛蓮

無(突出)

小結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種特徵,來象徵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幻燈片31)

例如

蓮花

君子

七、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託物言志的方法造句。(幻燈片32)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為它。

⒈背誦課文。

⒉將剛才的造句練習擴充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習本上。

愛蓮説教案 篇6

一、導入新課:

出示蓮花圖,提問:這是什麼花?大家喜歡不喜歡這種花?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讚美過它,並把它當作高潔脱俗品格的象徵,藉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説》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 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説》。“説”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説明一個道理.“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那麼《愛蓮説》這個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呢?(“談談愛蓮花的道理”) 。作者借描寫蓮來抒發感情,並説明道理,這就是託物言志的寫法。學習此類文章,一要理解所託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託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請同學們看小黑板,老師讀一遍。

教學目標:

1、識記疑難字詞: 頤 蕃 濯 褻 逸 鮮

2、理解 蓮花的高潔品格。 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授課

1、朗讀:請兩位同學給這幾個字注音,頤 蕃 濯 褻 逸 鮮

大家齊讀兩遍。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課文的錄音朗讀,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2、譯文並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結合書下注釋,也可以利用工具書,疏通字詞的音、形、義,並理解句子的意思。(前後左右可以討論,實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記號。)

3、檢查譯文:請幾位同學翻譯下列句子: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b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c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 菊之愛, 陶後鮮有聞。

4、理解內容:

(1)這篇文章題目是愛蓮説,蓮有哪些可愛之處值得作者喜愛呢?

討論歸納: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蓮的這些特點寫在了黑板上,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蓮花的?

淤泥和青漣是蓮的生長環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指蓮花的莖挺直獨立;香遠益清指蓮花的香味;亭亭淨植是蓮花的形態;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是從觀賞者的角度寫出蓮的品質。

(3)小結:這些描寫,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作者在這短短的文字中能夠如此細緻的描繪蓮花,難道他僅僅是喜歡蓮花的外形嗎?(不是,是借花喻人) 書中把蓮花比喻成了什麼?(君子)

(4)舉例説明:既然蓮是君子的化身,那麼兩者有哪些相似之處?同桌互相討論,然後找同學回答。

濯清漣而不妖 純真自然,不顯妖媚

中通外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淨植 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5)歸納主旨:作者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於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四、佈置作業:

A(學優生): 你喜歡什麼花草樹木?仿寫愛蓮説,以愛------説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點明所託之物,所言之志。

B:(中等生):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並説明理由。

C:(後三分之一學生):整理筆記;完成練習冊。

反思:

板書:

愛蓮説

周敦頤

正襯 反襯

菊 —— 蓮 —— 牡丹 託物

隱逸者 君子 富貴者 言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ylk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