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有關語文教案合集五篇

有關語文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語文教案合集五篇

語文教案 篇1

商鞅南門立木教學目標

1.認識“鞅”字,學會“孝、葫、礎”三個字,掌握“葫蘆、基礎”,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等詞義,並積累詞語,

2.讀懂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説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説到做到。

3.根據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瞭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言而有信、説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商鞅變法的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鞅”字,學會“孝、葫、礎”三個字,掌握“葫蘆、基礎”,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等詞義,並積累詞語。 2.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條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教學難點:把握主要內容,理清條理。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商鞅的個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認識人物 1.導語:先人孟子曾經説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從中告誡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和做法,否則無法成功。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為了爭取國家富強,主張變革不適合國家發展的舊的法規,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證變法成功,商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個歷史故事《商鞅南門立木》。 2.板書課題:商鞅南門立木。 3.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認識商鞅(教師補充)。 商鞅: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説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商鞅從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大規模地推行過兩次變法,變法內容主要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十年之後,秦國果然越來越富強。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 4.教師小結導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商鞅變法前,為取信於民而發生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認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從文中找出生字新詞,讀讀認認,聯繫上下文或查閲工具書加以理解。 注意把握以下詞語:葫蘆基礎便宜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誠信守法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惹是生非定斬不饒言而有信説話算數 3.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⑴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⑵教師根據學生自學情況,對重難點處加以強調。 ①字音方面。“便”是多音字。 ②字形方面。“孝”與“老”。 ③理解詞語。 真心實意:真實的心意。 冥思苦想:冥,深。深沉地思考。 惹是生非:惹是非。(注意“是”不能寫成“事”) 大步流星:形容腳步邁得大,走得快,教案《六年級語文教案6》。 喜笑顏開: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嘟囔:連續不斷地自言自語。 鄭重:嚴肅認真。 4.通過初讀課文,談談對課題的理解,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⑴理解課題。 “商鞅南門立木”在文中指的是: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門豎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並掛出告示,下令能把大木柱扛到北門者,朝廷將獎賞他十兩黃金,後來還加到五十兩黃金。 ⑵教師追問:商鞅南門市木,懸賞扛木者是為了什麼? ①學生根據文中內容,發表各自見解。 ②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明白:商鞅南門立木是為了證明自己誠實守信,從而取得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為新法的順利實施打基礎。 ⑶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國戰國時期的改革家商鞅為了在僵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門立木取信的故事,顯示了他變法的決心和意志。) ⑷學生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與第l5自然段內容,加深認識。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全班評議,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提出文中讀不懂的詞句,集體交流解疑,達到讀通課文的要求。 3.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條理。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寫商鞅授權變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寫商鞅南門立木取信於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寫商鞅“南門立木”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四、再讀課文,概括大意 1.學生快速默讀全文。 2.簡要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五、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識字學詞,讀通了課文,又通過分段、概括,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了商鞅南門立木的起因、經過與結果。下節課,我們再來細緻品析文中的詞句,暢談各自的閲讀理解與閲讀思考。

六、作業設計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3.從文中摘抄自己喜歡句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品析文中關鍵語句,深入瞭解商鞅南門立木的用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交流對商鞅南門立木這一做法的看法,從中感受商鞅的膽識與魄力。 3.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言而有信、説到做到”,從中受到誠信教育,並動筆寫下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瞭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言而有信、説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教學準備:摘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名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導語:簡單地説,商鞅南門立木是為了什麼?請從文中找出一個詞語來概括。(立木取信) 3.理解詞語“立木取信”:指的是商鞅在南門立木懸賞扛木者,從而取得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4.導入學文:這節課,我們就來深人體會商鞅南門立木的良苦用心。 二、研讀課文,深入理解 1.研讀第一部分。思考: ⑴這一段共有幾句話?主要寫了什麼?(商鞅授權變法。) ⑵第一句話寫什麼?(總體評價商鞅,説明他具有很高的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 ⑶第二句話主要講什麼?(商鞅到秦國後,説服秦孝公變革舊的法規,爭取國家富強。) ⑷“到……便”表現了商鞅什麼?(表明商鞅主張變法的思想早已胸有成竹,也説明他實施變法的急切。) ⑸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請用原文語句回答)(爭取國家富強。) ⑹第三句話寫什麼?(秦孝公授權商鞅主持變法。) ⑺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統領全文。) 2.研讀第二部分。快速默讀課文第2—14自然段,思考問題: ⑴在當時,商鞅要在秦國實行變法,面臨着哪些困難呢? 一方面一些舊貴族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會真心實意地進行改革。 ⑵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感受到老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請用“”在文中畫出來,並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①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兒,怕是耍人玩兒的吧? 説説這句話的意思,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天底下沒有這麼便宜的事兒,恐怕是耍人玩兒的。”) 議議人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大家認為,把木柱從南門扛到北門,就賞十兩黃金,天底下不會有這麼便宜的事,恐怕是朝廷在耍弄人。人們的想法,表示對商鞅做法的懷疑。) ②從圍觀的人羣中走出一個小夥子,只見他挽起表袖,把大木柱扛起來就走,一邊走,一邊還嘟囔着:“我倒要看看,這位左庶長大人説話算不算數。” 理解小夥子的用意:“我倒要看看,這位左庶長大人説話算不算數。”他為什麼會這樣説? (從小夥子的語言,體會到他認為事情不會是那樣,有反説的語氣。左庶長説話算不算數,試試看吧。表明他對商鞅下的令持的懷疑態度。) 討論:小夥子為什麼會這樣説呢?(從小夥子的動作、語言可以看出,小夥子對商鞅下的同樣持懷疑態度,他之所以要扛這根木柱是要試一試商鞅是否能説到做到。) ③小夥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樓,不一會兒,手捧五十兩黃金,喜笑顏開地走了下來。 從小夥子的表情體會他高興的心理。 議議:小夥子僅僅是因為得到了賞金而高興嗎?(小夥子“喜笑顏開”不僅僅是因為得到了黃澄澄的賞金,還因為他親眼看到了這位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説話算數、有效。) ⑶課文學到這裏,你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麼看法呢?請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①要在秦國進行改革,首先就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 商鞅認識到變法的成功,必須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 ②當扛大木柱的人到達北門後,商鞅立即大聲宣佈:“小夥子,你按我説的'做了,請上來領賞吧!” 商鞅要讓大家知道他。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能説出“海”“山”在詩中的深層含義,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

學習重點:目標1

學習難點:目標2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並讀一讀。

痴()想隱祕()凝()成喧()騰一瞬()間

2.查字典或詞典,弄清楚“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可仿照示

例,仿寫句子。

例:山對海説:你博大遼遠,深邃寬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師。

海對山説,,,。

請學生用楷書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三遍,要工整、規範、力求美觀。

3.學生查閲資料與工具書,瞭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下來。

4.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想一想,本詩講述了什麼內容?“山”與“海”在詩中除了指自然界的山與海外,還有什麼別的含義嗎?

5.孩童時代,誰都有過美好而朦朧的“夢”――夢想(幻想、理想),相信你

也不例外,請用一句話大膽地寫出來。

二.學習·研討

1.導入(由預習.導學導入),簡介作者有關知識(學生答,師做適當補充)。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範讀、自讀、領讀、齊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儘量讀出自己的理解。

指導朗讀,朗讀時語速與情感的關係,重讀與詞語意思的關係。

朗讀要求:放聲朗讀,正確流利,充滿感情。

達到效果:與詩人的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啟示。

⑵讀後討論:

探究質疑:為什麼説“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爬過山就能見到海”,作者借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3.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後,你對這首詩的內容、語句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請列出,我們共同解決(生提問或師引導學生提問,培養其主動探究的習慣,生答或師點撥,培養其合作學習能力)。

示例:⑴為什麼説是“隱祕想望”?

討論並歸納:因為“我”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而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説是“隱祕”的。

⑵“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麼?在這裏有什麼含義?

⑶為什麼説“山那邊啊,鐵青着臉”?

⑷“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是什麼意思?

⑸“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中“種子”指什麼?為何説是“飄來的“?

⑹“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着我的山頂”,你是如何理解詩中“山頂的誘惑力的”?

⑺“因為我聽見海依然在遠方為我暄騰……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句話什麼意思?

⑻“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句話藴涵作者怎樣的情感?

⑼為什麼“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卻“又一次次鼓起信心”?

小結: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在今後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4.回讀課文,根據你對詩歌的理解,選擇你最欣賞或喜歡的一段詩句或全文來讀一讀,要求讀準語氣、語調。

三.鞏固·延伸

1.檢查“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2.課外練筆: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髮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區別形近字。

2、認讀5個生字,培養認字的多種途徑。

3、在讀詞語、背詩歌的過程中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兒歌,感受祖國的領土遼闊,培養良好語感。

5、能以“六一“兒童節的慶祝活動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並在口語交際中做到講文明,有禮貌。

6、通過展示課外識字情況,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7、學習正確運用音序查字法。

【重點、難點】

1、複習鞏固所學漢字。

2、學會正確運用音序查字法。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髮現“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區別形近字。

2、認讀5個生字,積累詞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認讀形近字:

⑴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認讀:

生字卡片:令 今 烏 鳥 廣 廠

⑵ 仔細觀察、比較,發現本組漢字的規律。

⑶ 學生歸納,教師小結:這組字中的“烏 今 廠”比“鳥 令 廣”少了一筆。

⑷ 教師出示另一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生字卡片:日 白 田 目 電 旦 舊 由 甲 申

⑸ 仔細觀察,比較,發現這組漢字的規律。

⑹ 學生歸納,教師小結:這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這個字上,加了一筆。

⑺ 反覆認讀這兩組生字卡片。

⑻ 教師小結:這就是“加一加,減一減”的識字方法。

⑼ 拓展練習:在你學過的漢字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

2、我會認:

⑴ 反覆朗讀“我會認”中的漢字。

⑵ 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夠記住這五個字?

⑶ 拓展練習:

給“口”字加兩筆,能變成________。

二、日積月累

1、我會讀:

⑴ 出示詞語卡片。

⑵ 學生自由練讀。

⑶ 採用多種形式檢查讀。

2、我會連:

⑴ 出示漢字卡片,認讀生字。

⑵ 出示音節卡片,認讀音節。

引導學生區別聲母:z──zh c──ch

⑶ 連線。

⑷ 檢查連線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兒歌,感受祖國領土的遼闊,培養語感。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確地。

〖教具準備〗

字典、小黑板、中國地形圖。

〖教學過程〗

一、讀讀背背

1、藉助拼音朗讀兒歌

注意引導認讀:祖(zu) 嶺(ling) 盛(sheng)

2、再讀兒歌。思考:短詩中描寫了哪些地方的什麼景色?

3、在地圖上指出這些地名的位置。

4、這時,你有什麼體會呢?

5、再次練習朗讀兒歌,試着背下來。

6、小組合作練習背誦。

7、展示背誦效果。

二、展示台

1、識字加油站:

⑴ 説説你喜歡讀的課外書的名字。

⑵ 把從書上收集下來的生字,在小組裏交流。

⑶ 説説看,在小組內交流,你又學會了多少個生字。

2、比比誰最快:

⑴ 複習26個漢語拼音字母。

⑵ 練習找頁數。

⑶ 學習音序查字法。

① 老師認真指導“寬”的查字過程。

② 學生練習查找“愛、往、解、準、樓”。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完成“口語交際”的練習,激發學生説話的慾望,培養學生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2、在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具準備〗

1、提前佈置同學想一想,班裏怎樣迎接“六一”兒童節。

2、準備小禮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祝“六一”的活動錄像,啟發提問:錄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

二、討論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跟同學交流交流。

三、討論

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你們想怎樣迎接?

1、小組討論。

2、派代表進行班級彙報。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評議哪一小組提議好而且可行。

四、明確目的,各小組分工合作

五、同學之間互贈節日禮物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部分課文內容。

2、能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千姿百態、瓊枝玉樹”等詞語。

3、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

三、教學難點:體會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第二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領學生念九九歌,三九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時期,此時大地是怎樣的呢?(多媒體示句:三九嚴寒,大地冰封。)齊讀。此時你會有怎樣的感覺?生:好冷啊!全班同學都覺得冷嗎?做給老師看看。

(二)新授:

學習第一自然段:

1、但是,如果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旅遊,你們就一定會忘記寒冷了,想不想去啊?(多媒體示錄像)

2、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3、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霧凇?

4、課文的第一段用了這(十里長堤綴滿潔白晶瑩、銀光閃爍)些詞語來寫霧凇,誰來讀聽?----她讀得真準啊。(多媒體示句)

5、“十里長堤綴滿”讓你看到了霧凇怎樣?(很多)“潔白晶瑩、銀光閃爍”讓你覺得霧凇怎樣?(很美)

6、好,誰能讀出霧凇又多又美。

7、一齊來讀,老師要豎起耳朵聽看誰讀出很多很美的霧凇。

8、過渡:啊,好美的霧凇啊,走在這潔白晶瑩的世界裏,讓人忘記了寒冷,還讓我們這些從沒見過霧凇的遊客產生了疑問:這霧凇是怎麼形成的啊?怎麼這麼奇特壯觀啊?請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待會兒請同學扮演導遊向我們遊客解釋解釋。

9、導遊你好,請問這霧凇是怎麼形成的啊?

10、哦,我明白了,是要空氣中有過於飽和的水汽,還要遇冷凝結。(多媒體示圖)吉林霧凇與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同稱為四大自然奇觀,它為什麼出名呢?

是因為每到冬季,吉林的氣温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這時穿越而過的松花江水帶有豐富的熱能,巨大的熱能使其臨寒不凍,當江水在空氣中遇到寒冷,就會凝結在樹木和草叢中,這就形成了奇特的霧凇景觀。只有在吉林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氣候裏才會形成,所以非常難得。

11、同學們看,老師杯子中冒出了水汽,一會兒就不見了,而松花江面上的水汽又是怎樣的呢?(瀰漫着)瀰漫在這裏是指江面上充滿、佈滿了霧氣。(板書:瀰漫)

12、在大冷天裏,從南方來到這裏旅遊的你,本來以為到處都應該結冰了,可是卻看到松花江面上仍然霧氣瀰漫,你心裏會覺得怎樣?(太奇特了)

13、可是,還有讓你感到更奇特的情景呢!當夜幕降臨,江面上瀰漫的霧氣,就像魔術師一樣在神祕地施展它的法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每當夜幕降臨……)這裏有四句話,請每個組讀一句,請同學們邊聽邊想,這些句子描繪的是什麼情景(多媒體示句)?

14、讀出來了嗎?描繪的是霧凇形成的情景。

15、霧凇這位魔術師是怎麼把這些原來是蒼綠的松樹、光禿禿的柳條變成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的樣子呢?(多媒體示圖)

16、同學們一句一句地看,找出有關的詞語:

(1)“隨風飄蕩、湧向兩岸、籠罩、淹沒、蒸騰”這些詞語讓你體會到了霧凇怎樣的美?(形成時的動態美。)(板書:湧向、籠罩、淹沒、模糊)

(2)“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這幾個疊詞特別美,讓你感受到了什麼?(霧凇是慢慢地,輕輕地形成的,就像一位神祕的魔術師在悄悄地變換着法術)讀的時候要輕一些,慢一些,讀出霧凇的變化。

(3)鍍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把它換成貼、加、漆這些詞,好嗎?(板書:鍍上)

(4)隨着時間的推移,霧氣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後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鬆雪柳)了。(課件示)用最初……逐漸……最後……,寫霧

凇形成的過程,很清楚。(板書:最初……逐漸……最後……)

17、這一段文字採用了動態描寫的方法把霧凇逐漸形成的全過程寫得很清楚,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以及最初……逐漸……最後……讓我們知道了霧凇的形成是慢慢的、輕輕的,是很美的。淹沒了、模糊了、蒸騰的、像銀線、變成銀條、全都是銀鬆雪柳這些詞語,也很準確、很美,使人讀了就彷彿能夠看到霧凇逐漸形成時的美麗景象。

18、所以,我們就按照霧氣變化的順序來試着背一背這段文字,看誰記憶力最好。(課件示)

19、經過了寒冷的夜晚,松樹、柳樹,所有的樹木都被霧凇這魔術師變了樣,他們已經不是普通的樹木了,而被美稱為什麼呢?請自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那個詞語。

(1)對,就是瓊枝玉樹瓊。瓊是美玉的意思。在霧凇的作用下,樹木都好像是用寶玉做成的了,瓊枝玉樹這個比喻很恰當。

(2)這些瓊枝玉樹瓊都有哪些姿態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發揮你的想象,待會兒填空:有的有的還有的(課件示)

(3)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姿態,這就是(千姿百態)

(4)置身於這潔白晶瑩的仙境般的世界裏,欣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人們情不自禁地讚歎: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這是引用了唐朝詩人岑參的一句詩,這裏用梨花來比喻霧凇,寫出了霧凇像潔白的梨花一樣美麗。(課件示)

(5)情不自禁就是忍不住的意思,人們為什麼會情不自禁地讚歎呢?

(6)這時,你也會情不自禁地讚歎:

(7)讓我們帶着讚歎地感受讀一讀這段話。

(8)這段話寫出了清晨,人們觀賞着千姿百態的霧凇美景時的感受。

20、許多人觀賞了吉林霧凇,都忍不住作詩來讚美它,老師收集到的詩(課件示):觀吉林霧凇作

霧湧寒江曉日曛,

長堤雪柳正迷人。

非真非幻花如海,

留影留連客似雲。

地借凇花播名氣,

人驚冰魄長。

翻疑天上芳林瘦,

讓與人間玉樹春。

21、學了《霧凇》這課文,你一定會為作者筆下那千姿百態、美麗動人的霧凇所吸引,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吉林去親眼看一看。作者是怎麼把自己觀察到的景象寫得那麼迷人呢?

表達方法提示:

動靜結合,更顯多姿多彩:

課文中描寫清晨及陽光下,潔白晶瑩、綴滿枝頭的霧凇奇景,又能領略到夜幕降臨時霧凇形成的神奇過程。這就是這課文的特點:動靜結合,寫出多姿多彩的霧凇。我們在描寫景物時,也要注意景物的動靜變化。這樣,文章對景物的描寫,有靜有動,動靜結合,寫出了景物多種形態的美,使文章更為生動。

(三)、拓展學習。

1、學習課文的方法一處景物的動靜態變化,如天空的變化。

2、做小導遊,向身邊人介紹吉林霧凇。

語文教案 篇5

課文

兒子長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點兒打蔫兒,就習慣性地摸摸他的頭,在這一瞬間的觸摸中,我知道他在發燒。

“你病了。”我説。

“噢,可能是病了。我還以為是睡覺少了呢。媽媽,我該吃點兒什麼藥?”他問。

我當過許多年醫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裏給治了,他幾乎沒有去過醫院。這次,當我又準備在家裏的儲藥櫃裏找藥時,卻突然怔住了。

“你長大了,你得學會看病。”我説。

“看病還用學嗎?您給看看不就行了嗎?”他大吃一驚。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電話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的。”兒子説。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鐘是一分鐘。得了病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

“媽媽,您的意思是讓我獨自去醫院看病?”他説。

“正是。”我咬着牙説,生怕自己會改變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腦門,不知是虛弱還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車,然後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要買一本病歷本。然後到內科,先到分診台,護士讓你到幾號診室你就到幾號,坐在門口等。查體温的時候不要把人家的體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媽媽,您不要説了,”兒子沙啞着嗓子説。

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説:“媽媽這就領你上醫院。”他掙開我的手,説:“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説我要去找一枝筆,把您説的看病的過程記下來,我好照着辦。”

兒子搖搖晃晃地走了。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後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鍛鍊他,也該領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點指點,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後再按圖索驥。這樣雖説可能留不下記憶的痕跡,但來日方長,又何必在意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時間艱澀地流動着,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雖然我毫無疑義地判定兒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尋找適宜鍛鍊看病的病種,這是的選擇,但我還是深深地譴責自己。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終於,走廊上響起了熟悉的腳步聲,只是較平日拖沓,我開了門,倚在門上。

“我已經學會了看病。打了退燒針,現在我已經好多了。這真是件挺麻煩的事,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兒子驕傲地宣佈。然後又補充説:“您讓我記的那張紙,有的地方順序不對。”

我看着他,勇氣又漸漸回到心裏。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鍊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鍊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麼準確,但聊勝於無。

教案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複習舊知。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説説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説説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交流:a.説説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説。(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説説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閲讀所得。

◆全班討論。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交流後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通過閲讀課文,我與學生一起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她告訴我們母親如何給予兒女“愛”;同時我們也走近了母親的世界,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被愛是同樣的沉重。“學會看病”不僅是我們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對“母愛”的報答。母親對兒女的愛的表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它!課堂上我先讓學生畫出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句子,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我又深情地朗讀了這些句子。我的喉嚨哽咽了,學生也被感動了。

標籤: 教案 語文 五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vz2v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