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老山界》課堂教學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老山界》課堂教學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課文,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感悟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重點

難點 1、重點 掌握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2、難點 掌握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教學

方法 誦讀法、自學指導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

用具 多媒體、黑板

板書

設計

                         決定翻山

          時                               走路難

          間         翻山經過         睡覺難      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順                               吃飯難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序                                處境難

                       翻山以後

教學過程設計 個性化補充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紅軍長征路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正是紅軍精神的真實寫照。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研讀陸定一的《老山界》一文(板書),進一步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強意志和樂觀主義精神。

二、揭示目標、明確任務。

1、整體感知課文,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文章層次的方法。 

2、初步感悟紅軍戰士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三、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自學指導(一):(5分鐘)

(1)速讀課文,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老山界是長征中走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

(2)寫文章首先得有條有理,順序清楚。本文以什麼為順序安排內容的?(提示:在文章裏勾畫出表明時間、地點的詞語)

自主學習後合作交流。

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自學指導(二)(5分鐘)

(3)老山界是長征中走過的第一座難走的山,紅軍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難事?                  

走路難(山路險峻,懸崖峭壁)

難    睡覺難( 路窄不平,寒氣逼人)

事    吃飯難(糧食奇缺,肚子飢餓)

                  處境難(敵人追擊,設備笨重) 

自主學習後班級合作交流

(4)瞭解事情經過填表説明紅軍翻越老山界的經過。(5分鐘)

段落 時間變化 地點轉移 記敍內容 文章主旨

2-11節 當天下午至天黑

山溝-山腳 同瑤民的攀談 表現紅軍不怕困

難、艱苦奮鬥的

堅強意志和革命

樂觀主義精神。

12-23節 天黑後至黎明前 山腳-山腰 爬山的艱苦以及在

雷公巖前露宿

24-31節 次日黎明至下午兩點多

雷公巖-山頂 攀越雷公巖

32-33節 登上山頂以後

山頂-山下 下山的情景

自主學習後小組合作交流.(2分鐘)

五、當堂訓練,拓展提高。

完成導學案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與

練習 朗讀全文,熟讀描寫的段落

教學

反思

 

易永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9wl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