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我與地壇之二》課堂片斷)(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我與地壇之二》課堂片斷)(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湖北谷城三中 胡文勇

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總是要加倍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我與地壇之二》課堂片斷)(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導言】《我與地壇》第二部分也很精彩,教育意義更好,但太長,也不易抓住重點,如果面面俱到,吃力不討好;如果蜻蜓點水或放羊,會損傷甚至喪失其文學價值與教育價值。我在教學中設置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來交流感受。學生踴躍發言,既抓住了重點,又鍛鍊了能力。

【實錄】

師:史鐵生開始以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後來才明白,母親比自己更不幸.我們閲讀第二部分,找出哪一段的哪一句話寫母親的不幸最有分量?並説出你的理由。

生1:第三段第一句話:“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這句話通過細節描寫,以小見大地寫出了母親內心深深的痛苦。

生2:第三段的“當我不在家裏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這裏用多個詞語充分地寫出了母親的不幸。

生3:第三段“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情願自己截癱,可無法替代;為了兒子能活下去,自己寧願去死,可是卻無法保證為兒子找到一條幸福的活路,豈不是不幸之極?

生4:第五段“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卻不該分享我的一點點快樂?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呀!”母親的痛苦不用我再説了。

生5:第五段“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上帝都認為她苦啊。

生6:“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再不幸,母親的不幸都是加倍的,對比中更能寫出母親的不幸。

師:説得很好。齊讀“那時--”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7:第八段“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視力不好的母親,像尋找海上的一條船一樣尋找兒子,還不想讓兒子發覺,兒子卻躲避着母親,這樣的母親多麼不幸!

生8:末段“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萬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非常含蓄地寫出了母親的不幸是言之不盡的。

師:好。齊讀“我放下書--”

師:有這麼多答案,哪一個是最佳答案?

學生七嘴八舌。

師: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説哪一個絕對最佳。老師選的是“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我的看法和剛才的同學説法是一樣的:對比中更能寫出母親的不幸。你畫一座山,想突出其高大,單是畫山,畫滿屋子,也不如在一張畫紙上用一個小人來襯托,顯得更高大。寫什麼,注意正面寫,還要從側面烘托,或者找個陪襯。

……

【後記】本片斷的教學思路來自於一個學生的作文《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是加倍的》,學生的一篇考場作文,非常真實、感人地寫了她的母親。我一看標題,首先一驚:學生怎麼提煉得這麼好,而我自己怎麼就沒有抓住呢?於是在新的一輪教學中,我首先便想到了這個思路。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wrw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