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我與地壇》教案4 教案教學設計

《我與地壇》教案4 教案教學設計

史鐵生<<我與地壇>>(多媒體教學教案)

《我與地壇》教案4 教案教學設計

濰坊一中  高雅

 一、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 1、2

三、教學難點 3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談話法、指導自學法

五、教學時數 2

六、教學步聚

(一)   導入新課

    出示史鐵生的圖片和地壇的圖片,介紹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史鐵生 介紹: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清華大學附中畢業後,於1969年插隊延安,1972年因病致癱,轉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廠做工,後主要從事文學創作,現為北京作家協會合同製作家.1979年開始創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別以《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 

    1996年11月,史鐵生的短篇小説《老屋小記》獲得浙江《東海》文學月刊“三十萬東海文學鉅獎”金獎(五萬元)。小説記述他在初殘後工作於街道小廠時的經歷。有人稱譽它:“懷舊但不感傷,沖淡悠遠,充滿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作品呈現平淡質樸而意藴深沉的“散文化”傾向。

    史鐵生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

    “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去向。”這也是對他作品的最好的註釋。

    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於想到了自殺,但最後還是面對困難,勇敢地活下來,並拿起了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人到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對生命展開思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有時我們需要這份沉重。

(二)   字詞

展示部分重點難點字詞如下:

  妥帖          熨帖  (用字用詞帖切,妥帖;心裏平靜)

  請帖          熨燙           

碑帖        坍圮 亙古不變  雋永  恪守  猝然

  炫耀 窸窣祈求  安詳 嘈雜

遐想 瑕疵自顧不睱   鋌而走險 肄業

埋頭   臨近    嘈雜     保障

專心   鄰近    紛紜     保證

(三)   整體把握文章

                  整體感知,列結構提綱

                   

(四)   講解學習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尋了哪幾個問題

          (作者在地壇對人生做的思考)

         我該不該去死

         我為什麼要出生

我應該怎樣活

2、生交流閲讀感受

3、閲讀文中第一段與第五段第一句話,談談作者與地壇的遭遇有何相似之處?作者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怎樣?

4、第五段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1、襯托作者心境

         2、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靜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的思考與解讀。

         4、生反覆朗讀“怎樣活的問題”一段,小組內交流閲讀感受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整體把握了文章,並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對字詞根據自己的情況再加工,能夠自己列出結構提綱,着重體會作者在地壇所做的思考。

八、作業

      閲讀第一部分最後一段的感受 (不少於一百字)

                   

第二課時

一、介紹背景資料

於是,我便想起了史鐵生。他是一位我無比敬慕的作家。他寫了很多作品,但讓我始終難以忘懷的是他的《我與地壇》。最初讀《我與地壇》是在一個黃昏,淒冷的夕陽瀰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紅裏有一種悲壯的色調。我沿着文字翻動書頁,我的淚水也悄悄湧滿了眼睛。史鐵生到延安地區的清平灣插隊時得了一場大病,從此便高位截癱了。當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他的雙腿忽然殘疾了。他從此坐上了輪椅,永遠離開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鐵生的母親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親。每次搖出輪椅動身前,他的母親便無言地幫他上輪椅,母親看着他搖車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佇立在門前默然無語地看着兒子走遠。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然站在原地,還是那樣一動不動地站着,彷彿在看兒子的輪椅搖到哪裏了,對兒子的回來竟然一時沒有反應。 

   她一天又一天送兒子搖着輪椅出門去,站在陽光下,站在冷風裏。後來,她猝然去世了,因為兒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希望兒子能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沒有能夠幫助兒子走向這條路,兒子長到20歲上忽然截癱了。她心疼得終於熬不住了,她匆匆離開兒子時只有49歲。 

   史鐵生在一篇題為《合歡樹》的文章中寫道:“我坐在小公園(指地壇)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熀芫煤芫茫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二、讀第二部分 討論交流

      1.為什麼作者説“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裏總是加倍的”?

    2.母愛是如何表現的?

                  不幸的母親、堅韌的母親

                  從母親對我的理解這個角度來寫母親對我的關愛

                  寫母愛並不是直接表現的,而是通過 自己心靈的對話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樣體現的?(結合文章內容談一談)

 4.16段中“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應是希望作者探索自u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x92g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