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哪條路最長》教案

《哪條路最長》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哪條路最長》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哪條路最長》教案

《哪條路最長》教案1

活動背景:

《門前的路》是幼兒最熟悉又喜愛的題材,商店、學校、書攤、車輛……,每天經過都會有新的發現,但是,説到要畫出這些題材幼兒卻時常犯難,那些千姿很多程式化的圖式時常妨礙幼兒的創造和想象。

本次活動就是引導幼兒擺脱符號式的籠統繪畫,從觀察比較客觀對象的基本外形與差別入手,關注每一個物體的諸多細節,從而形成更為豐富的繪畫方式,充分自己的周圍環境的認識與體驗。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周圍的環境,有興趣地表達個人的感受。

2、初步嘗試運用圖形組合的方式表現客觀事物的基本部分與主要特徵。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1、圍繞“門前的路”,發動幼兒做各種路邊的收集,

2、欣賞畫面:周圍的小區

3、各種圖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方形,長方形,以及圖形組合成的房屋、車輛。

4、長條形淺色色紙、各種圖形色紙、記號筆、報紙、蠟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圖形變變變

1、在一條路上長着一個大園和一個小園,它們會是什麼?

2、小小園添上花瓣、花莖和葉子,就是一朵小小的花,大大的園添上樹幹和葉子,就是棵樹。(請幼兒參與添畫)

3、當然,路上不可能只有一朵花,樹也有很多。

4、很多人都想造房子在這裏生活,房子是什麼形狀?長方形豎起來變成高高的房子,橫過來變成寬寬的房子。

5、房子想找漂亮的圖形做屋頂,許多圖形都來報名,(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能不能把它們都用上。

6、高高的房子變成了住宅樓,寬寬的房子變成了商店、醫院和學校。

7、嘀嘀嘀,什麼開來了?卡車為大家送來的貨物,卡車是哪些圖形拼成的呢》用圖形拼的卡車證實一下。

8、原來這是一條熱鬧的路

二、拼拼畫畫

1、你家的路有這樣熱鬧嗎?它是什麼樣的呢?

2、用拼拼畫畫的方法來畫一畫自己家門前的路。

3、房子可以有不同的屋頂,樹也可以有不同的樹冠,當然還有其他的東西,只要用圖形拼一拼,社麼都可以畫出來。

4、畫好了,畫上一條線,表示你可以怎麼走,在線上鋪上報紙,就會變成一條彎彎曲曲、更漂亮的路。

5、説説這條路的名字,請老師寫上。

三、大路連小路和朋友的圖連一下,看一看哪條路能走得通。還能找到其他方法使更多的路連起來嗎?連得有多長。

活動延伸:

玩一玩走走跳跳看朋友的遊戲,有沒有辦法用最近的辦法走到朋友的家門口。

反思:

1、本次活動是一個整合活動,再簡單的幾何圖形上裝飾,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整個活動以遊戲化,情節化的形式展開,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

2、活動中,通過講一講,想一想,畫一畫等環節。幼兒興趣極高,能大膽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塗色,活動效果不錯。

3、對顏色的認識可能有點兒過細,個別幼兒拿油畫棒的姿勢還需要加強教育

4、在活動中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幼兒能夠掌握了塗色的基本方法。

《哪條路最長》教案2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繼續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教幼兒初步學會將測量的次數用記錄的方式記錄,並進行簡單的統計。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用種子測量鉛筆的大致長度。

活動難點:幼兒理解種子(量具)的長短(或大小)與測量的結果有關。

活動準備:

教具:用泡沫製成放大的鉛筆、白雲豆種子、花生種子各一;

學具:兩種不同的種子若干白雲豆、花生(選擇種子時顆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記錄卡、記號筆、鉛筆與幼兒人數相同;幼兒已有測量的初步經驗。

活動過程:

一、探索“看看桌上有什麼?”(鉛筆、白雲豆、花生)“請你們拿一種種子來量一量這隻鉛筆的長,用多少種子表示鉛筆的大致長度。”教師析:通過讓幼兒自由探索用種子來測量鉛筆的大致的長度,給幼兒提供一個探索、交流

二、交流、討論探索結果

(一)交流測量鉛筆的方法

1、教師請2—3個用不同方法測量鉛筆的幼兒大膽地將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訴同伴;

2、組織、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剛才幾位幼兒説的方法誰的最好,最正確;

3、得到幼兒的一致認可後,教師小結測量的方法:第一次測量的結束處,為第二次的開始點,依次接着量;

4、教師利用教具示範,教給幼兒正確測量鉛筆的方法,量時白雲豆的一頭要對齊鉛筆的最頂邊,在白雲豆的另一頭用記號筆做記號(畫一條短線,第二次量時要從記號開始節下去量)量完數一數,鉛筆的長有幾個白雲豆長,提醒幼兒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測量出鉛筆的長度;

析:此時,教師充分調動幼兒學習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將自己的測量方法告訴同伴,既給幼兒提供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為幼兒提供一個敢説、想説、會説的語言交流環境;教師的及時小結和正確的示範,把活動的重點在不經意的環境中教給了幼兒,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和本領。

(二)交流測量發現的問題

1、教師引導幼兒看一看,剛才用不同種子測量鉛筆的長度,所用的種子數量是否一樣多?。"來;自、;老師;教、案;同樣的鉛筆用不同的種子,結果怎不一樣?是不是量錯了?為什麼?

2、引導幼兒用兩種不同長度的種子測量鉛筆長度;

3、體驗量鉛筆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並讓幼兒學習記錄種子的數量,幼兒測量時,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一定將種子一頭對齊鉛筆的頂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測量結束處,開始第二次測量,並請幼兒講述測量的結果,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的長短,什麼樣的種子量出來的次數少?什麼樣的種子量出來的次數多?通過操作讓幼兒發現:白雲豆長量出來的次數少,花生米種子短量出來的次數多。

4、教師小結:測量物品時,物品的長度與測量的工具有關,量具越長(越大)測得次數少,量具越短(越小)測得次數越多。

析:本環節是將活動的難點進行分散教學

三、延伸活動:

幼兒利用其他的東西去量班上的別的物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無論是教材的選擇、目標的制定和教具、學具的準備都能充分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將枯燥無趣的測量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種子”為載體,來讓幼兒學習測量,同時,教師的循序漸進,由用一種種子測量鉛筆長度,引升為兩種種子測量,從而讓幼兒在測量中自然而然地發現量具的不同與測量的結果有關,在活動延伸時,教師還能恰到好處地引出“替換”,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對數學的一些概念有了一個較清楚的認識,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當然,在活動中量具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物品,教師如何抓住教育契機,發揮該教育契機的作用;孩子們能夠在遊戲中發現“一粒白雲豆可以換三粒花生米”、“不能按個的大小換,應按種子的多少來換”等等,這些閃光點和教育契機我們應如何把握都是我們今後探討、研究的方向。

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理解測量物品的長短與量具有關,再進一步,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發現測量物品的長短與量具的關係。的平台,同時教師不急於告訴幼兒測量的方法,而是讓幼兒通過自己不斷的操作、不斷從失敗中尋找原因、積累經驗,自己發現怎樣測量才能把鉛筆的大致長度量出來。與幼兒探索測量鉛筆的方法,幼兒自由探索用種子測量鉛筆的長度自然測量的方法

《哪條路最長》教案3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探索比較路線長短的方法,正確判斷路線的長短。

2、在操作活動中學習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發現錯誤能及時糾正。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數字印章,印泥,記錄單,用四種不同顏色不同數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線模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條最長的路線進行跑步比賽’可是你們眼前的幾條路線都是彎彎曲曲的,哪條路線是最長的呢?他們犯難了。小朋友,你們能幫他們找出這條最長路線嗎?二、比較路線的長短

1、出示路線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裏一共有4條路線,每條路線的長度都不一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條路線最長?

2、引導幼兒説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斷的理由,並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予適當的引導。

師:你認為哪條路線最長?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幼:綠色的路線最長,因為它最直。

師:直的路線就一定最長嗎?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你們還有什麼看法?幼:藍色的路線才是最長的,因為它彎得厲害。

師:為什麼彎的路線一定是最長的呢?紅色的路線也是彎彎的呀?幼:我覺得黃色的路線最長,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長的路線只有一條。我們隨便看、隨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個辦法把真正最長的那條路線找出來。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出哪條路線真的是最長的呢?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反應給予不同的引導。例如對於那些反應迅速、已經找到正確方法的幼兒,教師可暫時不作任何評價,而是鼓勵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面有難色、一時想不出辦法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如,通過語言啟發:“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幫幫我們呢?”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説明要求。

師:每組都有四個用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來的路線模型,請小朋友按照記錄單上的線段顏色,找到相應的路線模型,並比較它們的長短,把判斷結果標記在與顏色對應的記錄單上。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比較長短的方法,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活動評價

1、展示幼兒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的記錄單表明哪條路線最長,哪條路線最短?你是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文、章出自老師教、案網"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

2、引導幼兒集體驗證。

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幼兒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長短外,還可引導幼兒將玩具排直後直接比較,從而進一步驗證運用數量多少比較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

3、提升與總結。

師:你們幫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了難題,他們很高興。但他們還想問問你們,下次他們再遇到因形狀不同而導致長短不同的路線時,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比較出它們的長短呢?

教師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兒請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應,激發幼兒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回顧與梳理活動的過程。

反思:

一、主題活動的來源中班幼兒對物體多少、長短的判斷,往往會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在他們看來,相對於彎彎曲曲的排列,整齊排列而且筆直的物體一定是更長的。針對幼兒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作出正確判斷呢?經過認真的思考與反覆的探索,我設計了本活動。

二、材料選擇的原則在數學活動中,材料選擇的恰當與否往往會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一般來説,幼兒是通過操作活動材料獲得相關經驗的。因此,如果教師提供的活動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兒某些認識的誤區,又能在最後幫助幼兒獲得正確認識,那麼,這樣的材料就能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哪條路最長》教案4

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探索比較路線長短的方法,正確判斷路線的長短。

2.在操作活動中學習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發現錯誤能及時糾正。

準備:

數字印章,印泥,記錄單,用四種不同顏色不同數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線模型。

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條最長的路線進行跑步比賽,可是你們看,眼前的幾條路線都是彎彎曲曲的,哪一條路線是最長的呢?他們犯難了。小朋友,你們能幫他們找出這條最長的路線嗎?

二、比較路線的長短

1.出示路線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裏一共有4條路線,每條路線的長度都不一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條路線最長?

2.引導幼兒説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斷的理由,並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予適當的引導。

師:你認為哪條路線最長?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幼:綠色的路線最長,因為它最直。

師:直的路線就一定最長嗎?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你們還有什麼看法?

幼:藍色的路線才是最長的,因為它彎得厲害。

師:為什麼彎的路線一定是最長的呢?紅色的路線也是彎彎的呀?

幼:我覺得黃色的路線最長,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長的路線只有一條。我們隨便看、隨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個辦法把真正最長的那條路線找出來。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出哪條路線真的是最長的呢?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反應給予不同的引導。例如對於那些反應迅速、已經找到正確方法的幼兒,教師可暫時不作任何評價,而是鼓勵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面有難色、一時想不出辦法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如,通過語言啟發:“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幫幫我們呢?”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説明要求。

師:每組都有四個用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來的路線模型,請小朋友按照記錄單上的線段顏色,找到相應的路線模型,並比較它們的長短,把判斷結果標記在與顏色對應的記錄單上。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比較長短的方法,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活動評價

1.展示幼兒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的記錄單表明哪條路線最長,哪條路線最短?你是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

2.引導幼兒集體驗證。

【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幼兒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長短外,還可引導幼兒將玩具排直後直接比較,從而進一步驗證運用數量多少比較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

3.提升與總結。

師:你們幫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了難題,他們很高興。但他們還想問問你們,下次他們再遇到因形狀不同而導致長短不同的路線時,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比較出它們的長短呢?

【教師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兒請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應,激發幼兒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回顧與梳理活動的過程。】

反思:

一、主題活動的來源

中班幼兒對物體多少、長短的判斷,往往會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在他們看來,相對於彎彎曲曲的排列,整齊排列而且筆直的物體一定是更長的。針對幼兒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作出正確判斷呢?經過認真的思考與反覆的探索,我設計了本活動。

二、材料選擇的原則

在數學活動中,材料選擇的恰當與否往往會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一般來説,幼兒是通過操作活動材料獲得相關經驗的。因此,如果教師提供的活動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兒某些認識的誤區,又能在最後幫助幼兒獲得正確認識,那麼,這樣的材料就能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在設計該活動時,我選擇了幼兒園最常見的拼插玩具,它是一個個的正方體,每個正方體都能拼插連接起來。這一玩具的基本特點是,它既可以組合成直線,也可以組合成曲線。幼兒可以藉助點數正方體的數量,比較發現用這種玩具拼搭出來的路線模型的長短。此外,由於這一玩具可以隨意組合拼插,幼兒也可以將它們拼插成直線,通過直接的比較方法,憑直觀分辨出長短來。

三、環節設計的思路

環節的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由淺入深,逐步展開,以引導幼兒向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就該活動而言,教師應首先了解幼兒的一般認識,即:面對四條彎曲不同的路線,他們是如何判斷其長短的。其次,針對幼兒認識上的誤區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確定判斷的標準。第三,讓幼兒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判斷,以獲得正確的認識和經驗。

四、活動過程的指導

當我展示出由幼兒熟悉的玩具拼搭出的路線模型時,幼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有效地激發出來了。面對四條彎曲程度不同的路線,幼兒在評判哪條路線最長的問題上產生了諸多分歧,並激烈地爭論起來。面對這樣的熱鬧場面,我並沒有急於作出什麼結論。而是引導幼兒討論和動手驗證,找到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長短的有效辦法。在交流的環節,我又繼續引導幼兒運用拉直比較的方法,找出最長的路線。通過這個過程,幼兒最終形成了這樣的認識:比較路線的長短,不能只憑眼睛看,而要通過數一數、擺一擺等實際操作的辦法來驗證,以找到正確答案。

《哪條路最長》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繩子的不同長度,學習比較繩子長短的方法。

2、學習藉助格子圖確定路線的長度。

3、能通過仔細觀察、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重點

學習比較繩子長短的方法。

活動難點

學習藉助格子圖確定路線的長度。

活動準備

1、繩子兩組(參見: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頁《比比誰的長》、第20頁《遠和近》的操作材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比較物體的長短

1、教師出示第一組的兩根錯開擺放的繩子,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猴有兩根繩子,它準備用長繩子編一個大網兜,可是它現在分不清哪根繩子長,哪根繩子短,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2、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集體驗證是否正確,並引導幼兒發現:比較繩子的長短時,應將一頭對齊比較。

師:你來試一試。你是怎麼比較的?

師總結:比長短的時候要把兩條繩放放平,然後一頭對齊,看看另外一頭哪根長?

3、教師出示第二組的兩根打結的繩子,引導幼兒比較。

師:這裏還有兩根繩子,你能分清哪根長,哪根短嗎?為什麼?

4、教師將打結的繩子鬆開進行比較,驗證幼兒的判斷。

師;你有什麼方法來比較兩根繩子的長短?(幼兒想辦法)

師:那我們來把繩子鬆開看一看,放平、對齊,哪根長?

5、引導幼兒發現:比較繩子長短時,還要關注繩子的彎曲程度。

師:所以繩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長就是哪根長?我們還要看一看繩子有沒有彎曲着,彎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長。

二、幼兒操作

1、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比比誰的長。

師:圖上有誰?比一比,誰的尾巴最長、飄帶最長、鼻子最長?請在相應的長短線旁貼上合適的標記。

2、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誰先吃到餅乾。

師:三隻老鼠偷吃餅乾,哪隻老鼠走的路最近,哪隻老鼠走的路最遠?請小朋友在正確的標記上畫圓圈。

三、活動評價

1、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集體驗證。

2、教師表揚在活動中能夠積極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幼兒。

活動延伸:

1.數學區可以提供不同粗細的圓柱積木、不同長短的繩子,讓幼兒自己把繩子繞在積木上,比較繞的圈數的多少,從而體驗積木的粗細對繞繩子圈數的影響。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種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比較,如比較碗的大小、褲子的長短、椅子的高矮等。

課後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梳理總結。

標籤: 教案 最長 哪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nmn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