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上下五千年》教案範文

《上下五千年》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上下五千年》教案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上下五千年》教案範文

《上下五千年》教案1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初步瞭解《上下五千年》和作者。

2、瞭解《上下五千年》對弘揚中國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貢獻。

3、通過導讀,讓同學繼續學習讀整本書的基本方法,培養讀書做筆記

教學重點:

瞭解《上下五千年》對弘揚中國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貢獻。

教學難點:

讓同學繼續學習讀整本書的基本方法,培養讀書作筆記的習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路,激發興趣。

1、請同學介紹自身讀過哪些中國歷史故事,選擇你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請一兩個同學講中國歷史故事。

3、小結並過渡:

在我們祖國近5000年的漫長歲月裏,發生了多少曲折動人的故事啊!在我們的課文中學過的就有不少,如:《大禹治水》《卧薪嚐膽》《三顧茅廬》《鄭和遠航》等,這些故事只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其實,這些故事就是老師手中拿這本《上下五千年》書裏的。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璀璨的故事啊。你知道哪些故事?你知道哪些課文之外的故事?你又想起哪些課文學過的故事?(這兒提到的不算)

二、簡介《上下五千年》和其作者。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閲讀其中一個個歷史故事,就能使我們具體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麼的悠久,祖國的文化是多麼璀璨。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資料,加以組織和裁剪,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以鋪敍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上下五千年》按歷史順序編寫,涉和的時間從遠古到清朝的****戰爭前。

2、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漢達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語言學家,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在寫歷史故事方面,是下過一番工夫的。他把歷史故事作為對:“新語文的嘗試和對舊故事的整理。”他所寫的歷史故事“風格獨特、膾炙人口”。

三、教師講《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進一步激發同學興趣。

四、明確讀書要求,制訂讀書計劃。

1、明確讀書要求: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瞭解一點中國的歷史。瞭解祖國的過去,才幹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將來。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發生過許多有意義的事件,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人物,把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瞭解了可以開闊眼界,啟發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鍥而不捨,讀完整本書。

2、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自身的書: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隨手記下自身的感想和體會。

借來的書:在自身的讀書筆記上作記錄,也可自抽讀書卡片,謄寫點明故事寓言的語句。採用各種方式隨時留下自身的讀書考慮痕跡。

3、制訂讀書計劃,鼓勵同學做到每天必看,根據自身的情況大體的、規定一個時間表,一般可在一個月左右完成。

五、課外延伸,深化閲讀效果。

在全班同學都讀完《上下五千年》後,組織同學交流心得體會,聯繫具體故事談談自身讀了以後的感受,有哪些心得,獲得怎樣的思想啟迪,對“我讀書我快樂”有哪些體會。

《上下五千年》教案2

教材簡析:

教材分為三個部分,導讀先以我們課文裏學過的一些歷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後介紹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説明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中華民族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

閲讀《上下五千年》,旨在落實《標準》關於“少做題目,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和享受讀書的樂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智慧,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和愛國熱情。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瞭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瞭解《上下五千年》對弘揚中國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2、通過導讀,讓學生繼續學習讀整本書的基本方法。

3、通過自讀,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教學重點:

激發閲讀興趣,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與享受讀書的快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

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讀書做筆記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學生各買一本《上下五千年》;

學生各準備一本讀書筆記;

課前預習:

選擇閲讀《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個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説出故事的大概內容。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舊知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一學期學習的朝代歌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好嗎?(幻燈演示)

2、過渡:五千年曆史長廊,風雲變幻;

五千年文化長河,源遠流長;

五千年人物長幅,千姿百態;

五千年戰爭長卷,硝煙瀰漫。

就是這樣的五千年,演繹出了多少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了多少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蹟!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就有這些歷史故事嗎?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學生講,老師可相機演示:《大禹治水》《卧薪嚐膽》《李廣射虎》《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三顧茅廬》《鄭和下西洋》《虎門銷煙》等故事的幻燈。)

3、這麼多的歷史故事,串成了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其實,它們還只是這長河裏一朵朵小小的浪花。還有更多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都匯聚在一本書裏,知道是哪本書嗎?

(板書:《中華上下五千年》)

二、簡介《中華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這樣一本好書,相信有許多同學已迫不及待地對它進行了瞭解,能説給大家聽聽嗎?

學生可能會説:

1、我瀏覽了一下書目,發現書中的內容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與我們所背誦的朝代歌的時間一樣。

2、《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各種版本。隨着時代的發展,《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了很多版本,時間也延續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國初期。

教師相機演示:

(1)最早版本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內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閲讀其中一個個歷史故事,就能使我們具體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麼的悠久,祖國的文化是多麼璀璨。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裁剪,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以鋪敍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

(2)最早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漢達教授。

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漢達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語言學家,建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教務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在寫歷史故事方面,是下過一番工夫的`。他把歷史故事作為對:“新語文的嘗試和對舊故事的整理。”他所寫的歷史故事“風格獨特、膾炙人口”

板書:林漢達。(學貫中西、著作等身)

三、歸納讀書方法。

(一)你打算怎樣讀這本書中呢?

1、學生彙報自己所學的讀書方法。

(1)讀通故事全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讀懂文章講了什麼內容;

(3)知道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

(4)品味並積累好的語言,好的段落;

(5)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6)常讀常新,讀而不厭,尋找新知。

(7)可以在書上圈圈畫畫,也可以在書上隨手記下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8)堅持寫讀書筆記(隨時留下自己的讀書思考痕跡)。

2、過渡:同學們總結了這麼多的讀書方法,很不錯。但同學們還發現這本書與我們所讀的其他書有什麼不同嗎?針對這本書,同學們還有什麼讀書方法嗎?

可引導同學們再從這幾個方面説: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有許多的歷史知識,跟我們所學的語文知識的關係十分密切。如事情發生的朝代,人物,主要事件等有關的歷史知識,所以我們不但要讀,有時也應記一記。

(2)成語是我們必備的基礎知識之一,很多的成語就源於這些故事,所以我們也應多積累成語的來源,成語的喻義等。

(3)這是一本歷史讀物,展現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又一代,湧現出的許許多多偉大的歷史人物。讀這本書,我想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但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不少像奸臣秦檜、竊國大盜袁世凱那樣的民族敗類。所以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把歷史當作一面鏡子,多借鑑,多思考,因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4)這本書不能作為歷史教材來學,如果還想知道有關具體的事件的介紹,會有許多的資料可查,如:把《上下五千年》這一書中的內容與網絡結合起來,查找收集資料,篩選整理加工成有價值的信息,建立讀書卡片,相信對於這本書來説,也是一種好的讀書的方法。

(二)歸納總結讀書方法:

閲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文章內容應理解

讀書感受能標註

好詞佳句常積累

歷史知識要記牢

多讀多思知識多

四、運用讀書方法進行閲讀

1、過渡語:俗話説“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現在就看看用得怎麼樣了。(板書:課外活用)

2、指導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讀。如:《蘇武牧羊》,《王猛捫蝨談天下》、《王戎評李》、《諸葛恪添字得驢》、《白痴皇帝》、《指鹿為馬》等。

(也可全班學生選擇一個故事,共同閲讀)

3、指導學生選做讀書筆記。

書名篇名

精彩詞語

精彩句子

主要內容

感想體會

4、學生結合所做的讀書筆記彙報讀書所得。

(學生可能會彙報故事的內容、積累的成語、從故事中受到的啟發、提出自己的疑問等方面來交流。)

5、指導學生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五、明確讀書要求,制訂讀書計劃。

1、明確讀書要求: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悠久、燦爛文化的民族。瞭解祖國的過去,才能更加熱愛祖國的現在和將來。只要同學們讀完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紹,一定可以開闊眼界,啟發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恆,讀完整本書。

2、小組討論怎麼有效讀完一本書。

明確目標: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堅持每天閲讀半小時,堅持1—2個月讀完一本書。

(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

3、在扉頁上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

4、鼓勵學生每週精選一篇故事,寫讀後感,持之以恆,做好讀書筆記。

(在歸納方法的空白處補上板書:讀書筆記需堅持)

六、小結:

真高興!同學們能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進行課外閲讀,更多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輝。最後讓我們共勉一句:課內得法,課外活用。

七、作業

課後繼續閲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書中的故事,為《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書交流會作準備。

標籤: 五千年 教案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7nr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