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範文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範文

導語:讀後感就是你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哪怕只有幾句話之後的感想。讀後感也叫讀書筆記,是一種應用文體。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上下五千年讀後感範文,希望有所幫助!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範文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在暑假我讀了一本有意義的書,名叫《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講述了中國歷史進程,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其中故事的感人情節常常吸引了我,特別是《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和《陸遜火燒連營》等等中的一些片段,讓我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寫的是楚軍被晉軍打敗後,整天在皇宮飲酒作樂,輕歌曼舞。三年過了,大夫伍舉給楚莊王猜了個迷語:“一隻大鳥樣了挺神氣。可是落在地上一停三年,不飛不叫,非常奇怪,您説這是什麼鳥?”楚莊王心裏明白伍舉的意思笑着説:“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隻鳥啊,它三年不動是為了磨練意志,不飛也是養長羽翼,不叫是為了觀察民間情況。”伍舉聽了高興地退了出去,他明白楚王會出兵攻打別的國家,幾年後楚王帶兵攻打陳國和宋國,陳國向晉國求救,可還是被打敗了,從此陳國就滅亡了,晉國和楚國平分天下。

讀了《上下五千年》,讓我明白了讀書也要跟打仗一樣,一個人光有聰明才智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種精神,一種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即使在遇到困難時也一定能趕走困難,取得勝利。我也要向楚莊王一樣,養精蓄鋭、一氣呵成,爭取考上自己理想的中學。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俗話説,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倘若把一個國家的歷史比作一個人的年齡,我們的國家已經有五千歲啦!在這片美麗富饒的黃土地上,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當再次翻開這本書——《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的內心又浮想聯翩……

悠悠華夏五千載歲月,沉積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寒假裏,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讓我瞭解了更多更多的史事,對豪情萬丈的英雄人物的敬佩,對奸詐狡猾的反派人物的鄙視,讓我時而激動高昂,時而沉思氣憤,我想,生活中也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這個處處存在心機的社會上,有不惜代價為人民服務的人民領袖,也有貪圖小利的卑鄙小人,情景交融,才有了我今天的心得體會

從傳説中的盤古開天闢地,如此精彩的一幕就是引領我駛向我中華歷史道路的航船,傳説中,天地還是一團混沌,但有了盤古的出現,他一斧把這團混沌劈了開來,從此以後,便有了天、地。

以後天就一日比一日高,地也一日比一日厚,大約過了十萬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後來,盤古氏死了,他的身體的各個部分就變成了高山、河流、星星、月亮等等,雖然這是神話,不是真正存在,但這始終是我走向歷史道路的“開篇之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將相和》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在戰國時期,趙國發生的事情,那時,藺相如靠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當了趙國的相國,老將廉頗卻看不慣,覺得一個文官,只會説些花言巧語,就比他的官職還高,十分不服氣,於是就想找個機會去羞辱他。藺相如聽説了,便處處躲着他,門客都以為是藺相如膽小不敢相見,而藺相如答道:“現在秦國不敢輕易動兵攻打趙國,就是因為知道趙國有文官藺相如,武官廉頗在,倘若讓秦國知道文武兩官關係破裂,趁這個機會來攻打我們,我們就會被吞併。”後來廉頗知道了藺相如所作所為用意何在,十分羞愧,親自上門揹着荊條請罪,這也就是負荊請罪的由來。

悠悠五千年,彈指一揮間,《中華上下五千年》真是一部古代人民的傑作,也正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承載着一段段令人歎為觀止的文明,雖然現在是21世紀,科技也十分發達,但我們依然要把我們祖國五千年的歷史牢記在心中,它是華夏子孫不可磨滅的記憶!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只要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無論多困難的事,都會被我們的恆心所打敗,多麼不可超越的難事,都會被我們所解決,《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本很好的讀物,這本書裏藴含了許許多多的奧祕,它就像放電了一樣,麻醉着我,希望大家也去讀這本藴含古代人民智慧結晶的好書!將中華歷史永遠銘記於心!

上下五千年讀後感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像飛鴻一樣,我們都多多少少在歷史的雪泥地上留下自己的爪印。雖然爪印對於飛鴻自己沒有任何作用,可是對於“後鴻”卻起着不可思議的作用,它告訴了鳥兒們下一步要飛向哪裏。所以,人們將歷史記錄下來,撰成史書。

《中華上下五千年》就記錄了從商朝到新中國,從皇上到百姓的372個生動故事。其中,我對石崇王愷鬥闊印象尤為深刻。石崇在家中造了一個玲瓏的小樓,斗拱、瓦片上都塗滿了香料,裏面還有幾個用五斗珍珠買來的歌女在跳舞!王愷則更過分,他每天用糖水洗鍋,還用珍貴的絲線編成五光十色的屏風。讀到這個故事時,我並不羨慕他們窮奢極侈的生活,只是不解為何這樣荒淫腐化的人物也可以被史書記載。也許,作者是希望後人可以看到那些在歷史的玉璧上留下的污點,避免重複他們的錯誤吧。

但是,“歷史留名”真可能成為一個黑洞,用逃不脱的吸引力抓住人們的心,誘惑他們不計一切千古留名。比如書裏記載的荊州刺史桓温,他手握大權,三次北伐兩次成功,卻企圖篡位。他曾説過一句話:男子漢哪怕不能流芳百世,又何妨遺臭萬年?他這種想法和西方的黑若斯達特斯不謀而合。黑若斯達特斯為了被後人記住而火燒阿爾忒彌斯神廟。他們都成功了,成功地被後人唾罵了幾千年。可是,這種留名千古卻損害了他人。石崇除了自己搜刮民脂民膏外,還縱容部下到處敲詐。桓温則辜負了一向信任他的皇帝。黑若斯達特斯把精美的建築化成了讓人心碎的廢墟。

其實,許多流芳百世的人卻並不是為了歷史留名。那只是後人對他們的獎勵。孔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認為我們是為自己而活,做了好事就是好事,不需要別人來評頭論足,所以他説“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在他看來,為了在他人那裏留下好名聲去做好事是很好笑的事情。如果孔子一昧地追求“流芳千古”的話,人們還會稱他為聖人麼?

因此,歷史的雪泥上留下爪印固然很好,可是,我們不應該一昧追求“名聲”,否則,我們不但會活得很累,還容易成為歷史的污點。這就是上下五千年告訴我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4or2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