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精選火燒雲教案3篇

精選火燒雲教案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火燒雲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火燒雲教案3篇

火燒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段。

2、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觀察天上的雲,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4、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複習生字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同學默寫的詞語,這位同學是個馬大哈!寫字總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錯別字的詞語。

師:你們這些小老師們誰來幫幫他?

2、指名到前面來修改。

(設計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在樂趣中記住了詞語的寫法。)

3、齊讀。

二、複習第一段。

1、回憶第一段講了什麼?(板書:上來了)

2、齊讀。

三、教學第二段。

過渡:火燒上來了,地面上的一切都變了,真神奇呀!那火燒雲又是如何變化的呢?(板書:變化)

1、默讀第二段。

思考: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寫火燒雲的變化?

(板書:顏色

形狀)

2、教學第二自然段。

(1)聽錄音。(觀察圖片)

(2)聽了這一自然段,火燒雲的變化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板書:多

快)

(3)從哪兒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嗎?(指名圈出)

出示:照樣子,找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

紅通通

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

__________

__________

(講練結合,拓展延伸,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能學到課堂以外的知識,掌握運用知識的方法。)

(4)

又從哪兒看出顏色變化快呢?(一會兒

一會兒)

(5)

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中的燒可以用什麼詞語來換呢?那作者為什麼不用

,而用燒呢?(燒寫出了動態,表示了顏色,點明瞭課題。)

(讓學生反覆推敲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體會精確的語言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

(6)指導朗讀(喜悦語氣)

3、教學第35自然段。

過渡:火燒雲的顏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斕,瞬息萬變,那麼它的形狀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1)指名讀

思考:這3年自然段寫火燒雲形狀的變化,那它變成了什麼形狀呢?(板書:狗、馬、獅子)

(2)齊讀第3自然段,思考:

a、馬出現時是什麼樣子的?

b、馬是怎樣變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學第4、5自然段。

(4)檢查自學情況,師生共同交流。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本處設計讓學生自學,與老師共同交流,體現了這一點。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5)聽錄音,小結。

誰能用《黃山奇鬆》中的一個詞來概括火燒雲的狀變化?(板書:千姿百態)

(回憶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四、指導背誦

師:火燒雲真是太美了,讀了課文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麼美的景觀你們願意背誦下來嗎?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景色背誦下來吧!

(此處設計是為了調動學生背誦課文的積極性,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變教師要求的被動為學生自己選擇的主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1)學生選擇背誦。

(2)指名背。

五、作業

觀察天上的雲,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寫一段話。

(作業的設計,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寫法,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

板書:

上來了

顏色

火燒雲

變化

形狀

千姿百態

下來了

(板書設計簡單易懂,能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

(本課的教案設計,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氛圍。)

火燒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課文生字詞。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特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火燒雲顏色的圖片,填空題的幻燈片。

【作業設計、安排】

1、課內做火燒雲顏色、形狀變化的填空。

2、課外做火燒雲的樣子,用一段話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起興趣

1、師出示火燒雲的圖片,問: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麼?

2、出示課題的'圖片,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火燒雲”。

3、關於火燒雲,你知道一些什麼呢?

4、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

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

(出示生字卡片)

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雲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

三、精讀,積累語言

1、學習課文第3小節:

⑴ 我們先來看第三小節美在什麼地方?

⑵ 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⑶ 你們想看這麼多的顏色嗎?

⑷ 師出示,要求學生自己看像哪種顏色。

⑸ 看了這麼多,這麼美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

(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⑹ 既然顏色這麼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

(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⑺ 這麼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

師出示幻燈片,課文填空。

2、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雲的什麼呢?

(板書)

⑴ 分組自學4、5、6節,要求:

① 你認為哪一節寫得好,為什麼?

② 你能把它讀好嗎?

⑵ 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⑶ 這麼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⑷ 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雲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雲寫活了,下面教師要讓大家學着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⑸ 學生看圖想象。

(先自己説,再小組説,最後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雲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麼?

2、火燒雲上來了……火燒雲下來了……

五、想象,知識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火燒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能抓住課文中表現敍述順序的句子瞭解敍述順序。瞭解課文是按火燒雲的“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敍述的。並懂得課文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雲變化“多”與“快”兩個特點。

3、學會6個生字:積累11個詞語;會用“必須”一詞造句;會照樣子寫“ABB”形式和用某種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詞。

4、體會排比句在課文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能抓住課文中表現敍述順序的句子瞭解敍述順序。瞭解課文是按火燒雲的“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敍述的。並懂得課文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雲變化“多”與“快”兩個特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簡介作者、出示課題。

自然界裏有許多奇麗的景象,引動了無數的作家、詩人去描繪它們,讚美它們。今天我們學習的《火燒雲》是已故的優秀女作家蕭紅的作品。

誰來簡單介紹一下蕭紅。(蕭紅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過魯迅先生的關懷和幫助。)

天空中的雲來去匆匆,我們只覺得它美,但很難把這種美景寫下來。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紅卻以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燒雲圖景。今天,我們隨着作者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紛繁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憑藉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檢查生字詞,指生讀,小組讀。

3、讀後反饋:

a、指名分節朗讀。

b、説説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圖片(投影)並作歸納,理清文章思路。

教師歸納: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籠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態多變。火燒雲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讀課文,品味語言

1、反覆吟讀,要求邊讀邊想象畫面。

2、晶讀,説説作者是怎樣表現火燒雲的美?

引導學生在閲讀中發現(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連用?個“……了”的句式,寫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萬物都改變了自己的顏色,也寫出了當時人們的歡樂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種不同形式的詞語寫出了色彩的紛繁;4、5、6三個自然段,分別用跪着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三幅圖寫出火燒雲瞬息萬變,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後不見了的變化過程……)

3、人們為什麼將一種雲稱為“火燒雲”?課文中的哪句話點明瞭題意?

(第一段第2節)

出示: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4、自由反覆朗讀這句話,從詞入手,請你談談你讀懂了什麼?(同桌討論)

①從這句話看出火燒雲有什麼特點?(紅)

②“燒”的意思和作用?

(“燒”字寫出了火燒雲的顏色、速度(動態)、範圍以及“火燒雲”名字的由來。)

③除了“燒”字寫出了火燒雲的特點,這句話中還有哪些詞也表現了火燒雲的紅?(紅彤彤、一直、燒、好像……着了火)

5、邊朗讀邊體會這些詞的作用。

四、品讀感悟

1.個別朗讀第一節、思考:紅紅的火燒雲的形成需要怎樣的條件?你從哪裏看出來?(傍晚——晚飯過後;夏季——乘涼)

2.引讀: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了——,老爺爺的鬍子變成——。

(1)它們的顏色為什麼都變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為什麼黑母雞變成了“紫檀色”?

(黑+紅=紫,紫檀木就是那樣的顏色,看彩圖左上角。)

(4)出示課後題3:

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動物的顏色都變了。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

紅公雞變成金的了。

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像這樣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緊密關聯的短語或句子連成一串的修辭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讀第一句,一人讀二、三、四句,比較、體會。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顏色變化的奇妙。)

3.人們對火燒雲的出現是什麼態度?(“笑盈盈”)

4.請你帶着笑意朗讀第一段。

以“變”為主線的,描寫了火燒雲變化的“多”和“快”兩個特點。

(一)出示自學題:(分組學習)

1.小組朗讀第二段,找到分別描寫顏色和形狀變化的小節;

2.小組討論,完成課後題1/②,用直線劃出有關詞語;

3.獨立完成:把顏色歸類,每一類再另外寫幾種

(二)大組交流:

1.指名小組朗讀描寫顏色的小節,填空並歸類:(出示課後題1/②)

顏色變化(多):紅彤彤金燦燦……

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2.四個“一會兒”構成了排比句式,齊讀,體會作用。

師提示:除了表示變化快外,還表示了什麼?

(突出了顏色變化之多,之快。)

討論:一般情況下,“一會兒”表示時間短,為什麼在這裏能表現出“變化多”呢?

3.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4.指名小組朗讀描寫形狀的小節,填空。

出示:形狀:變化(多):馬狗獅子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着一轉眼

5.自由朗讀4-6節,體會馬、狗、獅子的變化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見了)

6.小組分配朗讀,兩人讀描寫形狀“清晰”的句子,兩人讀描寫形狀“模糊直至不見了”的句子,並圈出描寫“清晰”和“模糊”的詞語。

文章中哪句話可解釋“恍恍惚惚”,齊讀。這句話也説明了火燒雲變化多。

補充板書: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師引讀: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

最後一句也説明了火燒雲變化快。

3.背誦這段。

四、總結並朗讀全文。

火燒雲下去了,將迎來一個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這樣,此起彼落,彼落此起。無限循環,變化萬千。不但詩人、作家熱愛它,我們每個人都熱愛它。

標籤: 火燒雲 精選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xpw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