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對新課程下教案的反思範文

對新課程下教案的反思範文

以往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是來自於“教參”。不管“教參”對教材分析的深與淺,不管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基本上是教學參考書的具有一定格式的翻版。課改後,有改觀,但是新教案主要還是關注怎樣教。新課程理念下,教案究竟應該如何寫,怎樣把教和學很好的結合起來,又該如何妥善處理學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呢?思考很長時間,查找一些材料有些清晰的想法了。

對新課程下教案的反思範文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在領悟“課標”與“教參”的基礎上,思考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理論思考:以往的教案缺乏“理念性設計”,它按照基本的設計套路,缺乏理論指導、學情分析和學法指導、缺乏創新。這類設計和相應的教學活動,只是教師所從事的一般性簡單重複性勞動,不利於教師發展。所謂“理念性設計”是指每一篇教學設計都有一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發展需要,具有人文性、主體性、生活性、互動性等特點。這類設計和相應的.教學活動,體現了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如“主體性學習”“合作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實踐性學習”等,都是新課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具體設計某一課教學方案時,應依據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本班學生認知起點和實際學情,思考在教學中應重點體現出哪一基本理念?是以“合作學習”為主線,還是以“主體性學習”,“體驗學習”為主線,甚至是以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為主?教師在備課之前,需作認真地思考,使教學設計具有理論支撐。

(二)學生思考: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教案設計是為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學習服務的。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思考“本班學生的認知基礎,所選用的教學方法,對本班學生是否適用?”此外,在設計教學流程時還應該對某些教學環節要作必要的學情預測和設計説明,如“學生對某一問題可能會怎麼反映?”“出現意外的學情反映時,教師應怎樣應對?如何科學調控和處理、駕馭課堂?”等內容。在教學設計中設置“學生思考”的主要意圖,是為了儘量營造與學生對話的親和環境,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資源思考:教師在設計某一課的教學方案時,要認真思考除教材“教參”這些主要教學資源外,還有哪些可供該課教學利用的且有價值的資源?如學生課的生活經驗(包括家庭的、社區的)、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資源、聲像資源等,有些資源是要求教師或學生在課前認真蒐集整理的,或是製作的等等,還要特別思考如何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多元整合,有效地利用,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在教學過程中與教材資源的互補作用。

(四)教法和學法思考:教法:要根據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認真思考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為最宜,“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情景體驗法”“故事分析法”“實驗發現法”“榜樣激勵法”等,無論什麼樣的教學方法,都要有利於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學法:學習方法的知識是學生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學法指導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前提和保證,第多斯惠曾深刻的提出:“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因此在教案編寫中,學法線貫穿始終,如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隨着知識網絡的形成,學法指導也構成科學完整的體系,為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供和創造必要的條件。

挺起腰板走路,有較充足的想像與創造的時間。

教無定法,教案的編寫也應該具有開放性。開放性表現在:

(1)編寫,不只是教師個人,也有集體的智慧;不只是教師一方的精心設計,也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它是一種合力。我們現在缺的是學生的參與。

(2)設計要體現多種能力的綜合訓練。包括觀察、傾聽、思考、動手操作、動筆書寫,它應該突出實踐能力。

(3)開放性應該把自由發展的時空還給學生,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發展,學生得以自由和諧的、生動活潑地成長。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思維,使其智力活動多樣化、豐富化。

(4)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解題思路、方法、技巧,不應只停留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層面上,應涵蓋思維和認知加工的不同層次和水平。現代課堂教學除了讓學生知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還能夠怎樣”,也就是説不能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唯一”的框框內,而是努力去引導學生探索發散思維和輻合思維。不唯答題結果的對錯,重在思維過程。

中學生思維雖然有較大的發展,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還需要教師的有力指導。一般年級越低,教師的導學作用越強,年級越高,教師的導學作用越弱。這為我們實施主體性教學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實踐依據。依據學生自學存在的疑難問題和提供的反饋信息,確定教學目標和師生教學過程、活動設計,針對性的展開問題討論,依據問題討論效果,教師隨機備課,精講點撥,指導學生解決重點、難點、疑點和三易點(易錯、易漏、易混的知識點)。師生共同總結,梳理知識結構,形成網絡,理出規律,最後強化訓練(如鞏固性練習、分層練習、拓展練習等),當堂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的思維全在接受激烈的碰撞,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於觀察和引發這種碰撞。所以,課堂教學必須不斷地調整教學設計,使課堂永遠朝着引導學生思考,激起學生的創新慾望和靈感的方向發展。

(5)但真正的教學設計往往從教學反思那裏不斷獲得"問題"意識。而且,教學反思進入教學設計之後,它使問題不斷地被追蹤而轉化為"課題"。可見,有效的"教案"不僅需要"教學設計",而且需要增強"教學反思"意識。簡要的表達就是:"問題-設計-行動-反思……"進入"教案"之後,將引起"教案的改造"。

有了“設計理念”“教學思路”;有多維而具體的“教學目標”;有深刻的“教材分析”和切合實際的“學情分析”;有教師、學生共同所做的“教學(課前)準備”;有遞進、對稱式的且映稱主標題的板塊型“教學流程(過程)”;有反映教學得失和有待努力改進的“教學(課後)反思”等內容。每個環節都附有設計意圖説明。這類設計可讓教師在課堂上輕車熟路、靈活多變地駕馭教材、駕馭課堂、駕馭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課學習中都有收穫,都有發展。教案也就將成為"教學設計和學情分析指導和教學反思"的作品。教案將獲得真正的改造和解放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教案設計的改革與創新,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每位教師要自覺加強現代課程理論的學習,以科學設計教案為突破口,快步走進新課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q0j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