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道之行也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大道之行也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八年級上冊語文《大道之行也》導案 (教師版)  

●學習目的:  

1、熟讀成誦,把握字詞。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聯繫生活,理解提升。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教學設計:  

一、理想社會,交流引讀。文人筆下的理想社會,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陶淵明: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范仲淹: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同學們,我們看了桃花源記中的安樂生活,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呢?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熟讀成誦,積累理解。  

1、  讀一讀:  

①給下面這段文字加標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②學生讀古文並注意文中停頓:   a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語氣讀,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領以下四句,其後均當作一頓。最後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  c“不必為己”後停頓稍長,收一層文意  d“故外户而不閉”後停頓稍長   e末句是全文結論,要一字一頓,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2、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a大道之行也:施行  b選賢與能:通“舉”  c講信修睦:培養  d故人不獨親其親:獨,單獨。親,以---為親  e矜:guān老而無妻的人  f皆有所養:供養  g男有分:fèn職分,指職業  h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i不必藏於己:私藏 j謀閉而不興:發生 k盜竊亂賊而不作: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3、理一理:將全文依據“總--分--總”的思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總領全文。  第二層: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徵。  第三層:總結全文  

4、議一議: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天下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1、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麼特點?    a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b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c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滿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2、怎樣實施“大道”,實現“大同”?   天下為公;選賢任能;講信修睦。  

3、文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 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桃花源記》比較閲讀,找出本文與《桃花源記》相對應的句子。

(1)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故人不獨親其親..皆有所養 (2)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3)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講信修睦 (4)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歸  

四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儘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們更要加強國防建設,以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  

2、課外延伸:  

①    背誦默寫課文。  

②    請説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後選小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附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養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物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户户)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寫出表現人人都能關愛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關愛、能安居樂業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獨(17)親④其親(18),不獨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19),男有分,⑥女有歸。

7,《大道之行也》中與“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相關成語

成語 天下為公

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解釋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出處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示例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萬古千秋業,~器。 ★陳毅《湖海詩社開徵引》詩

近義詞】:天下一家

【反義詞】:天下為家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近義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成語 老有所終

發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解釋 年老者能有個合適的歸宿。

出處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示例 《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成語 矜(鰥)寡孤獨

發音 guān(guān) guǎ gū dú

解釋 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讓年老的各有適當的歸宿,年輕的各有一定的用處,年幼的各有應得的成長條件,鰥寡孤獨和廢疾人,都有受到贍養的權利。這是儒家設想的所謂“大同世界”的景象。)

出處 《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概況 

釋義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只有實現天下為公,徹底剷除私天下帶來的社會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光明,百姓得到幸福。 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編輯本段 古今異義

男有分,女有歸 (歸 古:女子出嫁 今:返回,回到本處)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獨 古 :老而無子的人 今:單一,只有一個)

盜竊亂賊而不作(賊 古:害人 今:小偷,竊賊)(作 古:發生 今:作為) (亂 古:造反 今:“雜亂”,“搗亂”等含義)

大道之行也 (大道 古: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寬闊的路)

是謂大同 (是 古:代詞“這” 今:常用語判斷詞,或與“非”相對。)

編輯本段 通假字

〔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

〔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

編輯本段 詞類活用

1.故人不獨親其親 〔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

2.不獨子其子 〔子〕名詞,用於意動,以.......為子

3.使老有所終 (老) 形容詞作名詞,老年人。

4.壯有所用 (壯) 形容詞作名詞,壯年人。

5.幼有所長 (幼) 形容詞作名詞,幼童。

 請説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後選小組長為本組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o4p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