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鋪路課堂教案與反思

鋪路課堂教案與反思

《鋪路》

設計意圖

鋪路課堂教案與反思

我們《綱要》用提出關注各項活動,強調整合教育幼兒園課程要做到生活、遊戲、學習的一體化。從而在設計該教案時,考慮到語言領域的禮貌用語,社會領域的樂意幫助他人的社會性行為。 同時通過一次親子活動,我發現幼兒對石頭很感興趣.這一情況讓我想到,我充分利用大自然給我們的資源。對這大自然特殊的材料的利用,從而考慮到科學領域的認識石頭特性和按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等綜合能力。 不斷形成對幼兒的新的刺激,增加環境的豐富性。這個課程整合,能更進一步讓幼兒整體、和諧地發展。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按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分類。

2、培養幼兒禮貌用語,發展幼兒的數數與相應的形狀對應的綜合能力。

3、樂意參與各種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願意幫助他人。

二、教學準備

1、石頭若干,每人一個筐

2、兩隻大筐,貼有小老鼠和小兔子頭飾的兩座房子玩具,兩張較寬的長凳

3、布偶:小老鼠,小兔子

4、相應的三角行,方行,圓形,心形及時貼

5、比較寬敞的場地

三、教學過程

(一)以體育遊戲引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介紹場地

1)我們小朋友你們仔細看,這兩座房子都是誰的家呢?(小兔子、小老鼠)

2)你們又是怎樣知道呢?(因為房子上面貼着它們的樣子。) 林老師告訴你們,在小兔子和小老鼠的房子前面都有一條路,可是現在沒有路,只有空地。空地前面是兩座大橋,橋的那邊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石頭。

2、老師介紹遊戲方法。 今天,我們一起幫小老鼠、小兔子鋪路。我們小朋友鈴着一個小筐,經過大橋之後,小耳朵仔細聽老師的命令撿石頭,聽到鈴鼓響起趕快回到空地上,放下小筐。

3、撿石頭:能數數撿石頭(數量控制在5以內)。

1)聽口令撿石頭。 小朋友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的數數,老師數幾下,小朋友就撿起幾塊石頭。(1,2,3,撿3塊)、(1,2,3,4,5,撿5塊)

2)聽拍手聲撿石頭。 這一次,小朋友不僅要豎起耳朵,還要睜大眼睛。老師拍幾下手,小朋友就撿起幾塊石頭。

3)拍碰鈴聲撿石頭。(出示碰鈴) 這一次是聽什麼?有是怎樣?(對,碰鈴碰幾下,就撿幾塊石頭。)

4)鈴鼓發出聲音,回到空地,放下筐子。

(二)出示布偶:小兔子、小老鼠,進行情境表演。

1、引導幼兒運用禮貌用語,進行社會性行為。 大家好!我是小兔子,我是小老鼠,我們謝謝小朋友幫我們撿這麼石頭。謝謝小朋友! 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説呢?(不客氣!) 2、觀察石頭,感知石頭的各種性質:硬、光滑、粗糙,以及形狀。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許多)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那麼硬。有的滑滑的,有的糙糙的。)

3)教師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的粗糙,有的光滑。石頭的形狀也都是不一樣:有的圓形,有的三角形,有的方形等。

3、按照光滑,粗糙進行分類。

1)以布偶對話引入。 (合)小朋友説得很對,石頭是各種各樣的。(兔子)我是小兔子,我喜歡光滑的石頭。(老鼠)大家好!我是小老鼠,我喜歡粗糙的石頭。(合)這麼多的石頭,誰願意來幫助我們把石頭分類一下?(我願意!我願意,老師!)

2)認識粗糙與光滑圖示。 出示粗糙的圖片 ,這圖片的石頭上有一點點,表示摸上去糙糙的,不平整。這是什麼圖片?(粗糙石頭的圖片)

出示光滑的圖片 ,這圖片的石頭上什麼也沒有,表示摸上去滑滑的,很平整。這是什麼圖片?(光滑石頭的圖片)

3)幼兒自我操作,進行分類。 我們把粗糙的石頭放在貼有粗糙圖片的大筐筐裏面,我們把光滑的石頭放在貼有光滑圖片的大筐筐裏面。

4)教師檢查並表揚分類正確的幼兒。

4、按照相應的形狀,進行鋪路。

1)出示布偶,再一次引導幼兒運用禮貌用語,進行社會性行為。 (布偶):太好了,謝謝小朋友。謝謝你們幫我們的石頭分類! (小朋友):不用謝!

2)引導幼兒説説自己發現的石頭的形狀。 老師發現石頭的形狀好象也是不一樣的,你們發現了嗎?請我們的小朋友來説説你發現的石頭是什麼形狀的?

3)老師小結:石頭的形狀也都是不一樣:有圓形,有三角形,有方形等等。

4)幼兒操作,按照空地上貼有圖形進行對應的形狀鋪路。 很多小朋友已經看到小老鼠的前面的空地上貼着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方形),那麼我們要從哪個筐裏拿相應的圖形?(粗糙的筐裏拿圓形的石頭擺在圓形的圖片上,這樣鋪路小老鼠才會更開心。) 很多小朋友已經看到小兔子的前面的空地上貼着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方形),那麼我們要從哪個筐裏拿相應的圖形?(光滑的筐裏拿圓形的石頭擺在圓形的圖片上,這樣鋪路小兔子才會更開心。)

5)教師檢查並表揚鋪路正確的幼兒。

(三)總結。

太好了,太謝謝我們小朋友了!我們向你們鞠個躬!(布偶做鞠躬動作)太感謝你們了!(小朋友)不客氣,我們願意。不用謝,我們都是好朋友!

反思: 各個部分、要素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它更能讓幼兒全面和諧的在自主的活動中發展,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幼兒成為主動積極有效的學習者。

一、幼兒園整合課程是給幼兒提供融生活、遊戲、學習為一體的整合課程。

整合課程設制的活動內容,體現的是幼兒喜歡學什麼。幼兒對石頭的興趣、科學知識、生活經驗來安排、延伸的。遊戲是孩子生活經驗的反映,他們的學習是在遊戲和生活中實現,只有從孩子的興趣着手,才能讓孩子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在課程整合《鋪路》活動中,教師以幫助小老鼠、小兔子搬運石頭、分類石頭、相應石頭鋪路的遊戲中,進行各領域的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中,根據需要,運用了布偶情境表演。活動中讓幼兒瞭解了石頭很硬的特性的同時,讓幼兒學習從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石頭的形狀。小朋友興致勃勃地發現石頭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形狀説也説不出來…… 在活動中,幼兒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撿起石頭時,由於幼兒的動作有快有慢,導致有的幼兒撿了7,8塊石頭,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這樣為幼兒數數帶來了難度,但不影響後面的分類。根據幼兒實際水平,把活動的重點安排在幫小老鼠、小兔子按不同的知識、相應的石頭來鋪路遊戲上。給幼兒提供融學習、生活、遊戲為一體的自主活動,更進一步強調了學習主體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展。

二、遊戲材料的合理收集、積極開發和有效運用

在整合活動中,如何讓遊戲材料更好地使幼兒積極活動,大膽、想象、自主創造、真正地發揮材料的有效作用呢?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忙着引導幼兒朝預設目標走。在整合課程實施中,教師應該是活動情況的觀察者,應對活動的預計目標、實際玩法、材料的使用,存在不足進行觀察記錄。從而瞭解材料適宜、適時度。同時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發展幼兒與人交往、協作能力,在談話中,讓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在使用材料中的創新表現,並鼓勵幼兒説出活動中運用材料遇到什麼困難。在交流中瞭解幼兒的需求,教師能有的放矢地投放材料,滿足幼兒活動要求。同時教師應通過觀察、瞭解幼兒後進一步進行反思:投放材料的合理性情況;有哪些不足,有哪些要增加或刪減等,使幼兒使用的材料更加合理,面向全體,更有針對性、有效性。

遊戲材料的收集中還可以利用環境資源,在活動《鋪路》中,小朋友親子秋遊時拾了許多石頭,拾來的石頭第二天還帶回幼兒園進行認知石頭活動:找找光滑石頭、粗糙石頭的不同特徵;數學活動:根據石頭的大小、形狀、顏色進行分類、點數活動,也可以延伸活動,石頭按不同特徵進行排序、統計活動;藝術活動:用石頭進行擺放、拼貼遊戲;甚至在表演區活動:裝飾成珠子等表演道具。這些活動即實現了幼兒動手製作,發展了幼兒動手動腦愉快遊戲,又讓幼兒科學解決了活動中碰到的困難,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利用大自然與家庭的資源。讓孩子在豐富的材料面前動手動腦愉快遊戲,通過幼兒自己對石頭的仔細觀察,進一步培養了幼兒主動探究、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能力及與同伴交往的口語表達能力,獲得和諧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nxe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