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新年到社會教案

新年到社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年到社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年到社會教案

新年到社會教案1

設計背景

新年快到了,為了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瞭解過年時都有那些習俗,並讓幼兒知道過年時應注意的安全知識,因此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兒歌,瞭解過年有放鞭炮、吃餃子、穿新衣等習俗。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前講述自己對過年的認識,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3、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説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瞭解過年的習俗,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2、讓幼兒瞭解過年時應注意的的安全知識。

活動準備

1、手工製作的鞭炮

2、用橡皮泥製作的餃子

3、放煙花的影片

4、過年時歡慶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鞭炮和餃子

提問:小朋友,你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鞭炮和餃子)提問:“那我們都會在什麼時候要吃餃子、放鞭炮呀?”新的一年到來了,人們都會很高興的用各種方式來迎接。課件出示(過年時歡慶的圖片)。

2、讓幼兒瞭解過年的習俗,體會節日的快樂。

提問:小朋友,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誰能説一説你在過年的時侯,會吃到那些好吃的?玩那些好玩的?還會收到什麼禮物呀?

3、學習兒歌

(1)教師先朗誦一遍兒歌,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裏都有誰?他們都在做什麼?

(2)幼兒帶着問題聽第二遍兒歌,之後回答問題,並逐步學念兒歌。

4、送禮物

畫鞭炮:讓幼兒學習用短線表現一串串的鞭炮,送給爸爸媽媽。

5、課件出示放煙花的影片

小朋友,我們自己不能燃放鞭炮和煙花。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除了要吃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收禮物之外,還會貼對聯、放煙花,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煙花。

6、講解過年時應注意的安全,而且別人放的時候自己要離遠一點,否則是很容易傷到自己的。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從四個環節出發,第一讓幼兒通過餃子和鞭炮瞭解到新年的到來以及人們的喜悦之情。那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開心呢?新年有哪些事是讓我們覺得開心的?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自由的交談,講述了新年開心的理由:“新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好看的”……;孩子們的積極性高,交流中也看到了孩子們對新年的理解,對喜悦的理解,第三個環節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送禮物,是讓孩子懂得爸爸媽媽這一年的辛苦,在你收到禮物的同時你也送給爸爸媽媽禮物,他們會很高興的,而最後環節觀看禮花,更讓孩子們感受了新年的氛圍,把活動的氛圍也得到了一個提升。

在幼兒學習兒歌時,利用幼兒在新年看到的景象,對聲詞掌握得非常好。但在第二環節孩子的自由講述中,我看到孩子們對新年的認識是多樣的,這裏我只是採用語言的表述,沒有直觀形象的感知,如果在孩子講述中,我結合一些圖片把孩子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從而梳理孩子的經驗,這樣可能讓更多的孩子認識與瞭解。也就可以讓孩子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新年到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與教師、同伴共同念兒歌。

2、知道兒歌的名字和主要內容。

3、藉助畫面的情景和動作的提示,理解並初步記憶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準備好過年時的一些視頻、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及觀察視頻討論過年有哪些開心的事

——小朋友喜歡過年嗎?

(喜歡)因為過年有新衣穿,有糖吃,放鞭炮(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過年真開心,老師也非常喜歡過年,瞧!老師把過年時候看到的熱鬧情景,拍了下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怎麼過年?等下請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過年是和他們一樣嗎?

二、出示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教師手捧大書,用喜悦的語氣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教師:新年到,真熱鬧,這裏還有很多小朋友也都在過年,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是怎麼樣慶祝新年的?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教師:⑴畫面上有什麼?(小朋友、燈籠、鞭炮)

⑵他們在幹什麼?(敲鑼打鼓、開心的大笑)。

三、創編兒歌

1、教師和幼兒討論畫面內容,説到相關內容時,教師自然念出兒歌,加深幼兒對兒歌的印象,如當幼兒觀察到燈籠、鞭炮的時候,教師自然的念出“掛燈籠,放鞭炮”。

2、教師完整而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3、師幼觀察畫面共同創編新年兒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94pd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