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伊索寓言》教案參考

《伊索寓言》教案參考

教學目標

《伊索寓言》教案參考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

2、體會文章幽默反諷的效果。

教學重點

透過句子表面,品位句子的深層意味。

教學設想:

①順着“糾正淺薄的見解”一説到底,然後點破它,以期有頓悟的效果。

②對文中許多頗有意味的難句,不在理解內容時一一碎講,待點明作者意圖後集中看,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容

(一)、課前預習

1、 注意下列字詞的音形義。

嫉忌 憐憫 譬如 年輩 幼稚 思慕 衰朽 發跡 歷程 衣錦還鄉 風雅

索性 經濟 吝嗇 笨坯 心術 果報 狂吠 蝙蝠 軸心 閲歷 淺薄 下野

2、蒐集有關作者、作品以及《伊索寓言》的介紹。

3、閲讀課文中的九則寓言,聯繫生活實際,試評論錢鍾書針對每則寓言所闡述的觀點。

(二)、課堂教學

一、導語:

(拿着書或指着投影)《伊索寓言》作為一本寓言故事集,通過簡單的故事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我們普通人讀它,在若有頓悟之時,也許只會一笑了之。然而,文豪錢鍾書卻讀出了自己獨到的東西,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讀〈伊索寓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錢鍾書,走近他的《讀〈伊索寓言〉》

二、展示有關錢鍾書的介紹資料。(投影顯示有關圖片、文字,力求做到簡潔與豐富的'統一)

三、1、這樣的一位人物,他對人生肯定有着自己獨特的看法。課文開頭,他首先表達了自己怎樣的觀點?

(錢鍾書對人際交往的認識,詳見板書)

2、第二節談的是對歷史的看法。(詳見板書。這裏要順便交待一下錢鍾書新穎的思維,即把古代竟比做小孩子)那麼,由年輩想到了歷史,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閲歷的深淺,人們的態度)這樣,便構成類比。(板書:類比)

3、作者想到了人,想到了歷史,想到了我們對人,對歷史的態度,這些感想是由偶爾翻看《伊索寓言》引起的。至此,才切入讀後感。作者沒有像我們往常寫讀後感一樣,一上來就:“今天讀了《伊索寓言》,我的心中感觸頗深”,而是先花了些許筆墨,先把體會談一下。(板書:先談體會)

四、放映課件中關於《伊索寓言》的介紹。

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被釋放的奴隸伊索所編,收集有古希臘民間諷喻故事,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經後人陸續加工,以詩或散文形式發表,共350餘篇。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及生活教訓、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間的關係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壓迫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五、看完開始講解。因為:它是一部古代的書,一部能夠反映古代生活的書,所以,能給我們帶來三重安慰(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

標籤: 寓言 伊索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y29x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