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的教學教案

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的教學教案

一、課文悟讀

重新創造的藝術天地的教學教案

一代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説: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説,想像是人類最傑出的本領。有了想像,人類的祖先結束了穴居的生活;有了想像,人類變成了順風耳千里眼;有了想象,人類能九天攬月五洋捉鼈想像,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精靈,是人類發明創造的動力。

中華兒女是富於想像的。他們的想像跨越時空,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精騖八極,心遊萬仞。他們憑藉想像,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他們發揮想像,夕陽芳草尋常物,化作筆下皆是詩(袁枚詩句)。是想像鑄就了一代詩魂屈原、一代詩仙李白、一代詩聖杜甫的輝煌,是想像孕育出一代文學巨匠曹雪芹、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的'燦爛。有人説,沒有想像,就沒有文學,就沒有文學家。這話聽起來有點偏激,但我想,沒有想像,就沒有真正的讀者,就沒有真正的鑑賞家。想像對於創作、對於鑑賞,都是極為重要的。鑑賞者在鑑賞文學作品的時候,一定要調動想像力,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再造作者的藝術境界,從而領悟作品的深層意味,昇華作品的審美情趣。想像能激發讀詩的意味,使人越想越美,越想越醉。在想像中讀詩,能豐富詩的內容,能擴大詩的意境,能再造詩的形象,能超越詩人的境界,能使詩的魅力得到無限的擴張。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對這首詩,明代的文學家楊慎在《升庵詞話》中説: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如果真的這樣改,那麼詩的意境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因為千里四百八十寺並非實指,讀者通過這些跨越時空的詞語,能對江南的春色產生無限的遐想。讀詩,不能拘泥於細節的真實,更不能作純邏輯的分析,因為文學與科學在形象思維方面是有天壤之別的,如果用科學的眼光去苛求詩中的細節,那還有什麼詩歌鑑賞可言呢?所以説,讀詩,要領略詩中的意境之美,非調動想像不可。

二、亮點探究

1.怎樣理解詩歌的朦朧美?

棵究學習:從語言的角度看,由於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含蓄,往往避開直説,以少量字詞包孕着豐富的含義,跳動性很大,所以,有些詩歌的字詞句所表達出來的意思難以清晰地把握;從時間的角度看,有些詩歌離我們生活的時代很遠,反映在詩歌裏的風俗人情、社會形態、政治典章、經濟文化等,現在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從讀者的角度看,不同的讀者,由於其修養、個性、經歷和感悟等不同,所以對詩歌的理解也不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qwp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