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

2、 體會詞中藴含的人生感悟。

3、 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通過朗讀、想象把無形的意境轉化為有形的畫面,以此來品味詞的妙處;借用多媒體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積極鼓勵學生互助學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設備、蘇軾圖片、古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並展示“學習目標” (投影): 

一首詞的意境往往是由畫面構成的,我們要學會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每一首詞都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我們今天要體會的是詞中藴含的人生感悟。

二、蘇軾及背景介紹;教師範讀全詞:

1、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先自由發言,後教師總結:

蘇軾又叫蘇東坡,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性格直率開朗,而政治道路不順。他寫這首詩的時候便是因“譏諷朝廷”被貶官至黃州。

2、 教師問:“這樣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們心裏會怎樣?”

引導學生答:“憤懣、抑鬱、淒涼。”

4、 教師由此發問:“然而蘇軾是用何種心態去面對這種艱難處境的呢?”

學生沉思中,悠揚的古曲響起,屏幕上出現蘇軾的畫像及全詞內容。教師用抑揚頓挫的語調範讀全詞。

三、全體學生在樂曲聲中初讀全詞:

四、整體感知全文:

1、 學生自由朗讀全詞,並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討論幫助。然後請學生髮言,大家共同補充完善。教師提醒重點(投影):

子規-布穀鳥;白髮-代指老年;黃雞-代指時光流逝。

2、 再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內容。

參考:詞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蘇軾的心境引入畫面賞析:

1、 教師提問:“大家覺得蘇軾在遊清泉寺時心情是怎樣的?”

對學生各種不完全的回答,教師隨機引導。

2、 教師引導:“如果我們能體會出這幅畫面的意境,也許我們就能體會出詞人的心情。下面請大家伴隨着悠揚的樂曲,走進這幅畫面,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一會兒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

3、 向學生介紹畫面賞析的方法(投影):反覆誦讀、抓住特徵、調動感官、聯想想象。

六、學生聽曲賞畫,評點詞的意境。

學生口頭交流所看到的畫面,也可用投影展示學生所寫的畫面。學生老師共同評點,最後點出這首詞的意境是“清淡幽靜”。

七、全體、個人配樂朗讀全詞。

八、由畫面意境引出詞人心情:

1、 教師提問:“一個人在什麼樣的心情下,筆下的景物才會如此清淡幽靜?”

學生討論後答:“平靜、寧靜。”

2、 教師緊跟着問:“蘇軾面對挫折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這體現了他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學生答:“曠達樂觀。”

3、 教師再設置疑點:“那麼蘇軾會不會就此放棄世俗的一切,不再執着於自己的理想了呢?”

學生可在老師的提示下,看詞的下片,從而得出否定的答案。

教師補充:“事實上,蘇軾在屢遭貶謫的晚年仍敢怒敢罵,可見他的堅毅執着。”

九、朗讀下片,理解含義。

1、 學生自由暢談對下片的理解或所首啟發。

2、 教師結語:“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指引我們積極樂觀,奮發向上,對人生充滿信心。尤其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勇往直前。我們還應抓緊時間努力學習。同學們,你們説對嗎?”

十、全詞小結:

全詞情景理交融,充分體現了蘇軾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

展示板書(投影):

情--寧靜自適

景--清淡幽靜    情景理交融

理--曠達樂觀

十一、學生自由背誦全詞:

十二、拓展練習(投影):

描述以下句子表現的畫面,説出其中包含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1、 夕陽無限好

(對美好晚景的戀惜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對美好事物的留連,對時光易逝的悵惋,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希望。)

十三、佈置作業:

1、 背默全詞。

2、 積累藴含人生哲理的詩詞句五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kq9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