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大班科學教案(集合15篇)

大班科學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集合15篇)

大班科學教案1

教學意圖:

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把吃剩的蟹殼帶來,他們説: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螃蟹》。為幼兒提供進距離接觸螃蟹的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

3、勇敢探索,積累生活經驗。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螃蟹生活基本常識。

教學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每人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教學過程:

1、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麼?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今天我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師:玩得快樂嗎?(快樂)

師: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7、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以蟹螯為切入點,以蟹螯的功能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讓幼兒與同伴盡情的觀察與交流,讓他們與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適時的點撥引導,這樣才能激起孩子持續的探究慾望,發現有價值的探究點。

教學點評:

整個活動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小百科:絕大多數種類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區,也有一些棲於淡水或陸地。它們靠母蟹來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會產很多的卵,數量可達數百萬粒以上。螃蟹是依靠地磁場來判斷方向的。

大班科學教案2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紙環

活動目標

1、在設疑——猜想——驗證的過程中,發現莫比烏斯環現象。

2、在多次操作嘗試中,激發探究的慾望,體驗科學操作的樂趣。

3、初步瞭解莫比烏斯環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各種紙環、紙條、膠棒、剪刀、記錄表、筆、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變變變”。

用大拇指和食指變成一個圈、變成兩個圈

二、操作嘗試,發現莫比烏斯環現象。

1、操作比較沒擰過和擰過一次的紙環剪開後的區別。

1)(出示紙環)紙環也來做遊戲。怎樣把一個紙環變成兩個紙環?

示範:紙環對齊捏一捏,先在中間剪個口,再把剪刀伸進去,咔嚓咔嚓剪到頭。

2)幼兒操作。

你剪出了幾個環?(一個、兩個),將紙環送回家(兩處)

為什麼有的剪出來一個,有的剪出來兩個?發現了什麼祕密?(沒擰,擰過一次)

3)請兩名幼兒上前操作。

小結:沒擰的紙環剪過以後變成了兩個環,擰過的變成了一個大環。

2、操作比較擰過一次和擰過兩次的紙環剪開後的區別。

是不是隻要擰過的紙環都會變成一個大環呢?

1)幼兒再次操作擰過的紙環。

你剪出的紙環是怎樣的?(將紙環送回家)

同樣是擰過的紙環,為什麼有的剪出了大環,有的卻剪出了相扣的兩個環?

2)教師分別演示擰一下和擰兩下的紙環。

3)請兩名幼兒上前示範操作。

出示記錄表記錄並小結:擰一下的紙環剪過以後變成了一個大環,擰兩下的變成了兩個相扣的環。

3、猜測擰過三次或四次的紙環剪開後的區別,並自主操作驗證。

擰三下的紙環剪開可能會變成幾個環呢?擰四下呢?

1)幼兒猜想、記錄

2)幼兒操作:先擰、再剪。

3)交流操作結果,並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三、瞭解莫比烏斯環現象發現者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今天我們玩的紙環有趣嗎?這是一種神奇的科學現象“莫比烏斯環”。早在150年前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現了這種神奇的紙環,人們就用他的名字將這種現象命名為莫比烏斯環。莫比烏斯環在生活中有許多運用:過山車、立交橋、機械傳送帶、打印機色帶等。(鄒虹)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綜合活動: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鋭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藴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為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後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瞭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慾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麼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瞭解影子與光線的關係。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個別幼兒演示並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誌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誌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製作影子鍾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台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説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科學活動:繩子的用途

1、瞭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説一説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幹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瞭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裏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裏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裏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瞭解常見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氣象與軍事的關係。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裏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麼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麼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瞭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瞭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並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麼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瞭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温度、穿衣指數等)

四、瞭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温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麼?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温度、温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水果的特點,嘗試歸納及區分。

2、知道水果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家長資源:事先聯繫幼兒媽媽。

2、幼兒對水果的外形特徵有一定的瞭解。

3、各種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説説水果

(價值分析:對活動感興趣,瞭解各種水果的名稱、功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孩子們,今天我帶來了許多水果寶寶,看看都有誰?

2、你最喜歡吃哪些水果,為什麼?

小結:原來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營養,外形也不一樣,可以補充我們身體需要的能量。

二、水果找家

(價值分析:瞭解各種水果的營養與特點,嘗試歸納及區分。)

1、這些水果寶寶離開家已經很多天了,他們都很想回家了。讓我們來把他們送回家吧。這裏有三幢房子,第一幢房子是讓有柄無葉的水果住的,第二幢房子是讓有葉無柄的水果住的,第三幢房子是讓既有葉又有柄的水果住的。

2、請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哪些水果應該住在第一幢房子裏?為什麼?先跟自己好朋友説説。

3、哪些水果應該住在第二幢房子裏?為什麼?

4、哪些水果應該住在第三幢房子裏?為什麼?

5、你們是根據什麼來幫他們找到家的?

小結:小朋友們都幫這些水果找到了家,是根據它們對我們人類的不同的作用來找到他們的家的。我們還發現有些水果有兩個家,像琵琶既可以住在第一幢房子裏,也可以住在第三幢房子裏,因為它既有葉又【大班體育教案 http:///daban/tiyu/】有柄。(其它的例子根據實際情況補充。)

三、畫畫找找

(價值分析:進一步拓展其他水果的特徵並嘗試歸納與區分。)

1、孩子們,剛剛我們把老師請來的水果寶寶都送回家了。你們想送自己的水果寶寶回家嗎?

2、幼兒操作

大班科學教案4

設計思路:在運動會跳繩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原因在於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並以此作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蒐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瞭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遊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麼事情?看完錄像後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麼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於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係,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提問:(1)為什麼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如果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實踐,集體分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實踐,邊商討計數方法,並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分享

a.分享探索過程,如:

開始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辦法的?

b.分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c.討論計數注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清楚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着數,並説出最後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願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

5.討論:還有哪些運動項目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戲;體育項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賽等。

6.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比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髮碗筷、取午點等,並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牆上,和同伴分享、交流。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

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探索“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使幼兒從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於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體現了《綱要》和《指南》倡導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持”和“引導”。

大班科學教案5

設計意圖:

為配合“遠離禽流感”的宣傳,我園設計了“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初步瞭解(流感)病毒,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

顯微鏡、錄像、圖片、細菌標本、病毒示意圖、健康小衞士粘貼標誌(幼兒人數相等)。

過程:

一、放錄像(兒童醫院門診及有關禽流感的報道)你們看到了什麼?“文章。出自。"聽到了什麼?——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為什麼會生病?傳染的禽流感?——幼:因為感冒、怕冷、缺少鍛鍊。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幼:病毒

二、播放病毒有關資料

1、在顯微鏡下你看到了什麼?

——幼:細菌?不知道是什麼。

2、你們觀察到的是病毒,那什麼是病毒呢?我們請醫學院的叔叔給我們講解一下好嗎?

三、醫生講解內容病毒是什麼?有什麼危害?病毒並不可怕,科學能戰勝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麼?

小結:科學家本領真大,發現了這麼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沒有想過為了人類的健康,也做一個科學家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幼:不許禽流感病毒進入我們身體內、多鍛鍊、開窗、不到疫區、大預防針。幼兒製作宣傳圖片。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來預防禽流感的傳播,其他的人還不道,你想用什麼辦法來告訴他們?(討論: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給他們看預防禽流感的錄象,可以直接説給他們聽。)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圖片有筆請你們來做宣傳廣告,告訴大家怎樣預防禽流感,好嗎?(分組合作宣傳圖)

結束:現在讓我們來做健康小衞士,每個小朋友貼上標誌,讓我們去告訴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兒拿着宣傳畫出活動室。

大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分辨出不同質地的紙,並探索不同紙張的吸水性。

2、願意嘗試合作進行小實驗,初步學習記錄。

活動準備:

1、用泡沫紙、瓦楞紙、餐巾紙、手工紙、皺紙做的“紙娃娃”每組二套

2、 2人一組,每組水盆1只,記錄表格1張,筆1支

活動過程:

一、引出“紙娃娃”,分辨他們不同的質地。

1、師:今天來了一些小客人,他們做自我介紹。

2、教師以紙娃娃的口吻説話:“大家好,我們都是娃娃,請大家猜猜,我們是用什麼紙做成的?請大家都來摸一摸,然後告訴大家你的發現,好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3、請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師:你發現什麼顏色的紙娃娃摸上去是什麼感覺的?(幼兒討論回答)

4、教生小結:這些紙娃娃有的是用瓦楞紙做的、有的用餐巾紙、有的用泡沫紙、有的用手工紙、還有的用皺紙做的。

二、講“紙娃娃”的故事,引導幼兒實驗記錄。

1、紙娃娃出海旅行了,你們猜猜會發生什麼事情?(會遇到大風浪、會濕)

教師繼續講故事——原來紙娃娃一個個都跳進海里游泳了,咦,紙娃娃們能不能游泳呀?為什麼?(幼兒自己發表意見

2、到底紙娃娃能不能游泳,我們來試試看。(幼兒到準備好的水盆邊,教師引導幼兒實驗,交代任務:2人一組,把5個紙娃娃都一起放到水裏試試,看看能不能游泳。)教師巡迴指導。

3、交流實驗結果。每組派一位幼兒介紹,説説不同的意見。

4、小結:剛才我們用小實驗的方法,發現有的紙娃娃會游泳,有的不會,這是為什麼呢?(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紙張的紙娃娃在水中有不同的`吸水性。

5、剛才我們知道紙在水中會吸水,慢慢的沉下去。那麼到底哪些紙娃娃吸水快,先沉下去?哪些紙娃娃吸水慢,後沉下去呢?現在讓我們再試一試,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好嗎?(引導幼兒用數字記錄吸水快慢)交代任務:沉的最快的用數字“1”來表示,依次記錄下順序,一組請一人記錄。

6、幼兒第二次操作,記錄吸水快慢的情況。

7、交流分享實驗結果,每組派一位幼兒介紹

三、繼續講故事,引發幼兒再次探索的興趣。

1、娃娃剛才都遊過泳了,身上濕漉漉的,小船長請紙娃娃來烤火。——紙娃娃能不能烤火呢?

2、怎樣才能幫紙娃娃晾乾呢?(個別幼兒回答:曬太陽、做運動、風吹乾)

3、現在我們就把紙娃娃帶到外面晾乾吧。(幼兒隨律動音樂出活動室)

 四、活動結束。

會游泳的紙娃娃

請小朋友在浮着游泳的紙娃娃空格處打“ √ ”,沉着游泳的打“ × ”。

不同紙張的紙娃娃

浮着游泳的打“ √ ”,沉着游泳的打“ × ”

給紙娃娃沉得快慢排序

大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科學探究活動,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2、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喜歡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體驗遊戲快樂。

難點: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

投影儀、音樂《雨中旋律》、幼兒具備"影子"相關經驗(事先準備好的尋找影子視頻)、人站在太陽下影子圖片一張、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有每位幼兒影子造型的長軸紙卷一個、蠟筆。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音樂律動) 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 後,我和他説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們很棒,都猜對啦!我們的影子這麼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着幾個任務去看,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麼情況下找到的) 第二個:我們去了什麼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為什麼?(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瞭解光與影子的關係(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後,物體後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發現光和影子的關係)好,下面張老師就帶着你們一起來玩影子游戲好不好?第一個遊戲:手影遊戲(老師先做出幾個造型示範,幼兒猜並模仿,再請7--8名幼兒分別在投影儀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邊做造型邊學小動物叫聲,其他小朋友來猜並模仿)第二個遊戲:給影子塗色(教師將每位幼兒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畫在長軸紙上,請每位幼兒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給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

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欣賞影子作品並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飪方法,感受麪食的多樣性。

2.探索、感知麪糊、麪糰的形成,體驗自制麪食的樂趣。

3.瞭解麪食的營養,喜歡吃麪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感知過麪粉的特性。

2.麪粉、和好的麪糰。

3.各種麪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盤子、碗、錄音機、磁帶、錄像機、錄像帶等。

5.幼兒洗淨雙手。

 活動過程

一、回憶麪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麪粉加水後的變化。

1.猜一猜:在麪粉里加水會有什麼變化?

2.幼兒操作感知麪糊、麪糰的形成。

三、瞭解麪食的烹飪方法及其營養。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説説自己所知道的烹飪方法

2.觀看錄像瞭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飪方法。

3.師幼共同總結歸納幾種烹飪方法。

4.品嚐各種麪食。

5.教師簡單介紹麪食營養。

四、製作好吃的麪食。

1.介紹輔助材料:果汁、櫻桃等。

2.討論:你想做什麼麪食?(引導幼兒從造型、口味、顏色等方面考慮。)

3.師幼共同製作麪食。

4.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麪食的烹飪方法,分類後送食堂加工。

 活動延伸

午睡起牀後和幼兒一起品嚐自己製作的麪食。

讓幼兒和家人一起去品嚐各種各樣的麪食。

 活動建議

活動前建議先讓幼兒感知麪粉的特性。

 活動點評

此活動通過操作感知了麪粉的特性;通過觀看錄像瞭解了麪粉的許多烹飪方法;通過製作滿足了孩子的創造慾望。整個活動在寬鬆、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着,孩子們積極、主動,樂學、好學。整個環節步步深入,層層遞進。

大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看看、説説春暉公園地圖,知道地圖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學習看地圖的一些簡單方法。

3.嘗試設計遊玩路線,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春暉公園地圖4-5張、彩筆每組一支、紅外線筆

2.經驗準備:幼兒有去公園遊玩的經歷,熟悉周邊環境、設施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①你們去過春暉公園嗎?春暉公園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②這麼多的景點,有什麼方法讓大家很快就找到呢?

2.觀察地圖

①這張是哪裏的圖?

②看懂了什麼呢?(主要景點標記、路徑、方位等)

3.分組操作

①交待要求:

要求1:5人一組,大家一起商量,選出1人畫你們走的路線。

要求2:統一從西大門進去,遊玩4個景點,最後從西大門出。畫完回到位置上。

②小組設計,教師觀察指導。

4.交流分享

①出示各組的線路圖,每組派一名代表説説路線途經(其他人可補充)。

②檢驗是否按要求進行。

③看看哪組的方法最好,最方便。

小結:有了地圖,我們的遊玩真的方便很多。

5.經驗拓展

①武康有很多社區,春暉公園在武康的春暉社區,那你們在能在春暉社區的地圖上找到春暉公園嗎,在哪裏?

②誰知道我們幼兒園是哪個社區的?我們來看看吉祥社區的地圖吧,找找機關幼兒園在哪裏?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地圖,學會了看地圖。回去請小朋友們再去找找

還有哪些地方也經常會看到地圖,這些地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方便?

大班科學教案10

大班科學教案1:有趣的藕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數數、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徵,體驗藕中有孔這一有趣的現象。

2.樂於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操作情況。

3.在遊戲過程中,發現藕的有趣性。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段鮮藕、藕的圖片一張;

2、吸管、水(裝在小塑料瓶裏)、玻璃絲帶、電線人手一份;

3、焐熟藕、炒藕絲、嫩藕絲每組各一盆。

活動過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徵(出示一節藕)

1.今天我們帶來了什麼?(藕)

2.請小朋友看看、摸摸、聞聞、藕是怎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可以從顏色、形狀還有氣味等方面來説。)

(1)白白的,長長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聞着感覺有點臭。

小結: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內部特徵

1.發現藕中有孔這一現象

師: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裏面是什麼樣的呢? 請阿姨和老師幫忙把藕切開,看看裏面是怎樣的?(當老師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開來時,一陣陣的清香溢滿了整個教室,教師急忙抓住這個契機,再請小朋友仔細聞一聞,現在的藕是什麼味道的,小朋友一陣陣:好香啊!……終於還了藕的“清香”之身!)

(1)裏面有一根長長的絲連在一起。

(2)藕裏面還有孔。

2.數數藕有幾個孔

(1)藕裏的孔排成了什麼形狀的隊伍呢?象什麼? (排成了一個圓形,象一朵花。)

(2)你藕裏面的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呢?(在這個環節中,看得仔細的孩子會發現:藕裏除了有排成圓形的,象花瓣一樣的孔以外,邊上還有很多不規則的,象很多小氣泡一樣的小孔,這對問題“數數藕中有幾個孔”帶來了很大的干擾。為了能排除這些小氣泡的干擾,於是我設計了請小朋友數數藕中有幾片花瓣這個問題,使得每個幼兒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數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數的。)

(3)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結:藕切開來裏面有長長的細細的絲,裏面有孔,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狀,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個藕都有9個孔。

三、試試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師: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

1.介紹材料(玻璃絲線、電線、吸管、水)

2.怎樣才能證明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這個問題的設置,是為了讓幼兒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麼是通,什麼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針對這一標準作出準確的判斷。)

3.請小朋友自由選擇工具,以證明藕的孔是通的還是不通的。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評講:你選的是什麼材料,證明是通的了嗎? (個別幼兒上來示範。)

小結: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細,是短是長,是老是嫩,我們都能用各種材料證明,藕中的每一個孔都是通的。

四、介紹藕的出處和功效。

師:你吃過藕嗎?你吃過的藕是怎樣的呢? (幼兒根據經驗介紹。) 那吃藕有什麼好處呢?

五、品嚐——品嚐用不同烹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活動延伸:和個別種植藕的家長取得聯繫,帶孩子們到藕池觀看藕的出泥過程,同時培養孩子尊重勞動的情感。(江蘇省蘇州市東山實驗小學幼兒園 邱紅豔)

大班科學教案2: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瞭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慾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麼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瞭解影子與光線的關係。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個別幼兒演示並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誌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誌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製作影子鍾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大班科學活動3:小小橋樑設計師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培養幼兒有順序、有耐性的良好觀察習慣和敏鋭的觀察能力。

2、培養幼兒認識、探索生活中常見事物藴含的科學原理的興趣。

3、通過幼兒自己操作,培養幼兒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小神童電腦軟件、橋樑展示圖、紙、筆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愁不知怎麼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麼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一座什麼橋?在古代人們用什麼來建造橋樑的?小熊喜歡嗎?為什麼?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麼區別?

3、它們來到了現代看見了什麼橋?鋼筋吊橋的用什麼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構上有什麼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麼作用呢?你們現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麼橋?現代立交橋建立在什麼地方?它是用什麼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麼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樑。

三、我們看了這麼多橋樑,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麼?

四、小熊現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橋,我想請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橋樑設計師幫助小熊設計一座橋,好嗎?

五、幼兒設計橋樑。

六、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他的設計作品,最後一起送給小熊。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於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説: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着強烈的興趣。於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瞭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隻小螃蟹,兩隻大螃蟹。

2、二十隻小塑料箱,四隻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裏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麼?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説: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着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説: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麼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隻腳。

幼兒4,不對,有四隻腳。

4、教師説:螃蟹到底有幾隻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範,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裏,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麼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隻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後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後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並沒有什麼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慾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鑑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慾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大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複製的現象,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複製方法,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龍平面圖、拷貝紙、鉛畫紙、複寫紙、印章、白紙。

3、彩紙、剪刀、小筐。

4、複印機、電腦、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認識複製的現象。

1、出示小魚圖。

提問:“這是什麼?老師還需要一張一樣的小魚圖,有什麼辦法?”

2、示範使用複印機操作過程。

師:我就請複印機來幫忙。看,一張一樣的小魚圖出來了。

3、小結:剛才老師操作的過程就叫複製。複製就是做一模一樣的東西。”複製的方法有很多種,剛才老師用的是複印機來複制。

二、嘗試簡單的複製。

1、我還帶來了一些東西:恐龍圖、拷貝紙、複印紙用這些材料能不能來複制小恐龍呢?還有印章、模具,它們能用來複制嗎?請你們動手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鼓勵先完成幼兒嘗試多種方法複製。

3、介紹複製情況。

(1)請個別幼兒來介紹是用什麼材料,怎樣進行復制的?

師:請你介紹一下,是用什麼材料,怎樣複製出這兩個東西的?

(2)請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兒來介紹。

師:有誰也用了這些材料,但不是用這種方法來複制的?

(3)請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兒來介紹複製方法。

師:你是用什麼材料來複制的?請你也來介紹一下。

(4)小結: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來複制的。

(請你們把東西都放回筐裏。)

(當幼兒講到用複印紙等要講解一下操作的過程和要點。)

三、感知、探索快速複製的方法。

1、師:“5月12日,四川發生了大地震,現在那裏的小朋友需要許多純淨的水,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好嗎?”

“你們每一個的筐裏有一瓶水,我們要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複製出更多的水。還有5分鐘,運送水的車子就要開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快速複製。

提醒:廢紙放桶裏。

3、介紹複製方法。

(1)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數複製了多少瓶水。”

(2)請複製的最多幼兒來介紹一下是用什麼方法進行復制的。

(3)請用不同方法進行復制的幼兒來介紹,比比哪一種方法好。如果同一種方法,想想為什麼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小結: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複製出這麼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們。

四、瞭解複製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提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裏,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複製的辦法?”

2、“複製的方法對人們有什麼好處?”(方便、速度快)

延伸:瞭解電腦複製,結束活動

1、出示小兔圖。“這是誰,小兔一個人覺得怎麼樣?”“怎樣幫助她?”(複製的方法)“老師也來幫助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師電腦複製小兔。

“原來電腦也是可以用來複制東西的,家裏有電腦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們平時發現了不同的複製方法,再來告訴小朋友和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促進其個性發展,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導入新課時,將畫好的蝴蝶進行復制粘貼操作,學生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激動,覺得自己學到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本領,都想躍躍欲試,然而真的放手讓他們動手的時候,很容易忽視選定目標這一步,只顧着要進行復制粘貼,時不時會舉手問我:老師,為什麼我的複製菜單是灰色的??告訴他們之後,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課上要求他們複製三到四隻蝴蝶,他們會每次都重複複製這一步驟,其實只需要操作複製一次粘貼多次就可以了,因為蝴蝶這個圖片一直保存在粘貼板中!課上學了複製粘貼這個本領後,學生很容易驕傲,老師是及時壓一下,提出更難的問題:能不能讓蝴蝶翻個跟斗呢?這樣留個疑問之後,很容易為下一課留下伏筆,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個回家的

大班科學教案12

設計意圖:

兒童是天生的大自然和科學的愛好者,自然界中的無窮奧祕、生活中的奇妙現象都藴含着深刻的科學道理,是孩子議論的永恆主題。《綱要》中提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師要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吹泡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他們童年時期最好玩、最難忘的遊戲之一。通過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樣性和可變性,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及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科學素養。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洞洞和縫隙的工具能吹出泡泡。

2.嘗試改變物體,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3.體驗吹泡泡的樂趣,萌發探究慾望。

活動重點:

探索發現有洞洞和縫隙的工具能吹出圓圓的泡泡。

活動難點:

嘗試改變物體,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鑰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樹葉、泡泡液、盆、毛巾等。

2.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基本部分:

激趣導入:

出示泡泡液,教師吹泡泡,幼兒觀察,感受吹泡泡的樂趣。

師:泡泡是怎麼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發現能吹出泡泡的材料的特點。

1.猜想

出示鑰匙、雪花片、牙刷、梳子、毛根、樹葉,幼兒認識並大膽猜測哪些工具能吹出泡泡,教師與幼兒共同記錄猜測結果。

2.驗證

(1)提出操作要求:

五人一組進行實驗,並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在吹泡泡時,嘴巴不要碰到泡泡液,不要對着同伴的臉吹泡泡。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全面觀察,及時給予支持與幫助。

3.小結

(1)觀察對比記錄表,講述操作結果(對有異議的工具請幼兒現場試驗。)

(2)交流:為什麼有的材料可以吹出泡泡,有的材料吹不出泡泡呢?(幼兒交流原因,教師引導發現鑰匙、雪花片上都有洞洞,所以能吹出泡泡;而牙刷、梳子上雖然沒有洞洞,但有縫隙,所以也能吹出泡泡。)

(3)教師小結:只要有洞洞和縫隙的物體都能吹出泡泡。

(二)嘗試改變物體,動手製作泡泡器。

1.激發幼兒製作泡泡器的慾望。

2.交流方法(引導幼兒將學會的經驗加以運用,把這些不能吹出泡泡的東西變成能吹出泡泡的吹泡器。)

3.幼兒動手製作,教師觀察,給予有困難的孩子幫助。

4.交流分享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小結:今天我們使用各種工具吹泡泡,知道了生活中許多有洞洞、有縫隙的東西都能吹出泡泡;還知道了有些材料本來不能吹出泡泡,但經過小朋友動腦筋,也能變成好玩的吹泡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物品都能變成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們回家後繼續找一找,試一試吧!

大班科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1.蜜蜂是昆蟲中典型的益蟲,對幼兒有很大的認識價值。然而,由於蜜蜂不宜捕捉且形體細小,影響日常認識效果。而現代傳媒手段錄像卻為幼兒認識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不僅能讓幼兒真實地看到外形,還能逼真地讓幼兒看到蜜蜂奇妙的生活情景,對極大地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吸收大量有益的知識是不可多得的形式。

2.在實踐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對動物的認識錄像教學效果是最好的,孩子被整個教學活動深深地吸引。此活動在骨幹教師展示活動中獲一等獎。

活動目標:

1.瞭解蜜蜂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

2.有探索自然界小動物的慾望;

3.豐富相應的詞

活動準備:

蜜蜂的錄像帶一盒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觀看一段蜜蜂活動的無解説詞錄像,重點觀察蜜蜂的外形特徵。

①讓幼兒帶着問題觀看:你看到了誰,它屬於什麼動物類型?(昆蟲)還有誰和它同類?(蒼蠅、蜻蜓、蟬……)相比之下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腿上有毛、嘴上有刺、翅膀振動的聲音等等)

②出示圖片,根據幼兒的回答用簡單的圖示概括蜜蜂的特徵和其它昆蟲形象。(三對足、兩對翅膀、複眼、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等等)

2.觀看第一段有解説錄像:蜜蜂的種類

①帶着問題觀看:蜜蜂有哪幾個種類?

②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圖示。(工蜂、雄蜂和蜂后)

3.觀看第二段錄像:母蜂產卵工蜂採蜜

①觀看前提問:一窩蜂裏的蜜蜂都做同一件事嗎?(工蜂採蜜母蜂產卵)它們是怎麼做的?

②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圖示,並小結。

4.觀看第四段錄像:跳舞蜂

①看前啟發:蜜蜂像我們人一樣會説話嗎?它是怎樣告訴別的蜂事情的?(跳兩種舞:太陽舞和搖擺舞)。

②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圖示,並小結。

5.觀看第四段錄像:蜜蜂的蟄

①觀看前提問:蜜蜂有什麼特殊的武器?(蟄)什麼情況下會用?用了後他自己會怎麼樣?(五臟六肺都拉出來了,死掉)。

②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圖示,並小結。

6.集體小結:

①你今天看了蜜蜂的錄像獲得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老師在圖示上打鈎。

②教師啟發:原來小小的蜜蜂身上有那麼多的祕密,你覺得大自然奇妙嗎?激發幼兒的自然的探索欲。

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瞭解螺絲旋轉上升的特性。

2、通過操作活動,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3、瞭解螺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不同直徑的螺絲。

2、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螺絲的結構

1、“今天,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有趣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請你們拿出前面的螺絲,看一看,玩一玩,試試能不能把它分開?”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螺絲能不能分開?你們有沒有看仔細,螺絲長什麼樣子的啊?”(出示課件介紹螺絲各個地方的名稱。)

教師小結:這是一枚螺絲,這個可以拿下來像帽子一樣的東西,叫螺帽。這個長的長長的東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紋,有螺紋的地方叫做螺桿。除了螺桿上有螺紋,螺帽裏面也有螺紋,因為有螺紋,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2、幼兒操作,匹配螺絲。

3、交流。

“你們一組一共配對了幾個螺絲啊?”(請幼兒介紹螺絲配對的方法)小結:我們給螺絲配對的時候,要選擇一樣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才算配對成功。

(三)操作試驗,總結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螺絲,也和螺絲玩了一玩,現在,我給你們介紹一些其他的材料,他們是細鐵絲,繩子,雙面膠和透明膠。請你們選用籃子裏的一種材料,把中間有孔的積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嗎?”(遊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放在四個容器裏,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

2、幼兒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麼材料來固定的?”(把5種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別展示出來)

比較“我們來比一比,那種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結實的,螺絲的本領真大。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1、“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裏或者別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

2、幼兒自由發言。

3、小結。

出示課件總結“螺絲被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們的剪刀是用螺絲固定的,爸爸媽媽戴的手錶裏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固定,我們的電視機中間用到了螺絲固定,爸爸的汽車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今天我們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問一問,還有什麼地方用到了螺絲。除了我們今天用到的這種螺絲,還有什麼樣的螺絲?”

大班科學教案15

教材簡析:

本活動是大班主題活動“秋天的暢想”中“好吃的種子”生成的子活動。開展本主題活動我帶領小朋友走進田野,去認識多彩的秋天。他們看到了紅紅的野枸杞,飄飛的蒲公英……小朋友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老師,枸杞為什麼會長在這裏?”“蒲公英要飛到哪裏去呢,是飛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嗎?”“明年它們會在長出來嗎?”……可見幼兒對種子傳播產生了探索的興趣,《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知識是在幼兒的探究之後,在幼兒交流討論中形成的。所以教師應通過提供交流的平台,促進有效的互動,鼓勵幼兒交流發現。由此我設計了《種子寶寶有辦法》這一活動,讓幼兒探究種子是如何進行傳播的。

活動預設:

1、使幼兒瞭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能與同伴共同探究,用適當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培養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感情,產生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瞭解種子不同的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難點:引導幼兒在提問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討論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蒐集關於種子的各種圖片和資料,帶領幼兒到野外實地觀察體驗,收集種子,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

2。實物準備:蒲公英,蒼耳,蓮蓬、放大鏡,臉盆,水,這些實物可以讓幼兒形象直觀的瞭解探究的對象3。課件準備:自己提前製作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興趣發現,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發展特點,我引導幼兒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和討論交流來進行學習的,為幼兒提供鄉土生活的活動材料,讓幼兒動手擺弄,去操作去尋找種子的各種傳播途徑。三個平行的小實驗也將不斷擴展幼兒對種子傳播的認識,教師在引導幼兒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採用觀察法、操作法和交流討論法,進一步幫幼兒梳理思路,提升經驗。

設計思路

兒歌導入,激發興趣——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蒼耳的傳播方式——蓮子的傳播方式——經驗昇華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活動開始

以《蒲公英》這首歌曲導入,歌詞和優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同時聲像結合也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開始活動。教師引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蒲公英吧:“小朋友們,請你輕輕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

二、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

1、外形:仔細觀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目的是讓幼兒對蒲公英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然後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種子特點:取一粒種子觀察、討論:蒲公英的種子有幾部分組成?上半部分是什麼顏色的?捏一捏,什麼感覺?吹一吹這粒種子,想一想為什麼它可以隨風飄揚?師生一起交流總結出,種子長着白色的羽翼,這是它飛翔的工具。

3、風力與遠近:做實驗,請一部分小朋友靜靜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當風的角色,分兩次吹動蒲公英,第吹的時候,用力小一點,第二次吹的時候,用力使勁大一點,讓幼兒觀察蒲公英兩次飄落的位置,在遠近上的差別。教師在充分引導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風越小,種子飛的越近。風越大,種子飛的越遠。幼兒在實驗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並且傳播的遠近與風力有關。

三、蒼耳的傳播方式

1、蒼耳的形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為幼兒分發一些蒼耳種子實物,讓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蒼耳,教師提問,當你摸蒼耳時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發現“有好多刺”。

2、蒼耳的刺: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蒼耳的刺。放大鏡下,蒼耳的刺是什麼樣子?引導幼兒主動交流,對蒼耳的刺能做關鍵性性的描述——有個彎彎的鈎。在看清楚小鈎鈎後,讓幼兒快快動手,“把蒼耳放到你的衣服上吧,別讓它掉下來呀。”接下來問問幼兒“它們為什麼能夠牢牢得黏在你們的衣服上呀?”從而總結出:蒼耳的刺像彎彎的小鈎子一樣緊緊抓在動物的毛上。

3、蒼耳的傳播:以此為基礎,思維拓展,種子依靠動物傳播需要的條件。

四、蓮子的傳播方式

1、漂浮的蓮蓬:教師設疑:你見過蓮蓬嗎,它生活在什麼地方?啟發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小朋友動手進行操作和觀察,將蓮蓬放到水盆裏,看看它是怎樣的?用你的小手指把它按到水裏,當你的手指再次離開的時候,它還在水底嗎?在試驗中得出結論:蓮蓬能漂浮在水中。

2、蓮子的傳播:教師與幼兒一同想象蓮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裏就在那裏安家。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與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後啟發幼兒思考:還有哪些植物生長在水中或水邊,種子靠水傳播。可以出示課件,也可以根據幼兒經驗幫助幼兒提取知識。

五、經驗昇華

《蒲公英的種子》這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節奏明快,讀來朗朗上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關於種子傳播途徑的知識,而且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更重要的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延伸活動:

遊戲:超級大變身(變蒲公英、蒼耳、蓮蓬。。。。。。)幼兒扮成種子去旅行,聽音樂做相應的動作(如教師出示蒲公英幼兒根據蒲公英的傳播方式做飄的動作)讓幼兒想象還可以變什麼?

標籤: 科學教案 大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klo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