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發問的精神教學教案參考

發問的精神教學教案參考

學習目標

發問的精神教學教案參考

1.學習“發問的精神”。

2.學習本文引出論題後,先從正面論證自己論點正確,又從反面闡述相反觀點不正確的寫法。

3.學習本文在正反論證過程當中採用舉例和講道理論證的方法。

[學習重點]學習本文在正面論證過程當中列舉事例,歸納出論點的方法。

[學習難點]學習本文在反面論證過程當中講述道理,逐層遞進的方法。

[學習活動]“讀讀、問問、議議、説説、講講”

[學習時數]二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

一、預習(自習時完成)

1.閲讀課文,查工具書,解釋課文詞語。

2.思考閲讀提綱的編寫

二、新課導入

1、總結前課“所學”,引入新課學習。

2、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啟凡(1913-1986),原名賈必陶。湖南人,長期擔任編輯工作。30年代前後,常有文章在《中學生》雜誌等刊物上發表。《發問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從課文有關語句可知本文是作者當年專門為中學生寫的。

3、學習提示:

學習本文引出論題後,先從正面論證自己論點正確,又從反面闡述相反的觀點不正確的寫法;學習本文在正面論證過程當中列舉事例,歸納出論點,反面論證過程當中講述道理,逐層遞進的方法

三、學習活動(一)

1、説説本文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

2、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默讀思考——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討論並歸納: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講道理,設比喻,引出論題“發問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從正面論證發問精神的可貴。

第一層(4段):提出正面論點“發問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動機”。

第二層(5~8段):列舉四位名人的事例,論證了發問的精神的可貴。

第三層(9段):小結,強調人要求知識、明道理,不能不勤於發問。

第三部分(10~14段):從反面論證“何必多問”説法的不正確。

第一層(l0段):提出“何必多問”的反面論點。

第二層(11~13段):從三個方面講道理,逐層深入闡明瞭反面論點的不正確。

第三層(14段):小結,再次強調要能發問,勤發問。

四、學習活動(二)

請同學們從第一部分中提出一個“問題”並請一同學作答。如:

1、第2段用了一個比喻,把什麼比作封鎖在祕庫石室裏的珍奇,把什麼比作鑰匙?

2、運用比喻來説理有什麼好處?

五、學習活動(三)

依次討論下列問題

1、課文第二部分舉了哪些事例論證正面論點的?事例是怎樣與上下文緊密聯繫的?

2、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事例。

3、第9段“我們雖然不一定人人能成為大科學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學家”或別的稱謂呢?

深層探討

第二部分似乎在論證和用詞上有不妥這處,你敢“懷疑”和“發問”嗎?如:

1、你覺得課文第2部分選用這四個例子是否很妥貼?為什麼?

(如果不能,你能為課文補充今人好問的例子嗎?)

2、文中用了“蒙受”一詞,你認為妥帖嗎?

六、小結

本文的第一部分通過講道理,設比喻,引出“發問的精神”的論題,接着第二部分列舉了四位名人的事例,論證了正面論點:“發問精神的可貴”。既然如此,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敢於懷疑,大膽發問。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這節課我們一齊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寫法與第二部分不同,第二部分是先提出論點,然後列舉事例,最後歸納論點。第二部分的`論點是正面的。但是第三部分的論點卻是反面的,是錯誤的,需要你去證明這個論點是不正確的,作者是什麼寫的呢?

二、學習活動(一)

1.課後練習二:第三部分怎麼提出了什麼反面論點的?分幾個層次對反面論點作分析論述,指出其“漏洞”的?又用哪些詞語把幾個層次串聯在一起的?

三、學習活動(二)

師生研讀下列問題

1.第11段是怎樣論證反面的論點不正確的?

2.第12段是怎樣論證反面的論點不正確的?

3.第13段是怎樣論證反面論點的不正確的?

4.提問:第14段的三個問句是什麼問句?它們分別承接哪些段落?

5.提問:本文多處運用反問的修辭方式,請從課文中找出,談談反問句的使用有什麼好處?

6.提問:篇末“那麼,你萬不可忘記帶那把鑰匙”句中的“那把鑰匙”指什麼?它與前文哪些語句相呼應?

三、小結

本文議論了關於發問的精神。作者提倡發問,認為發問精神非常可貴。闡述這些看法,主要採用了提出正面論點和提出反面論點相結合的方法。在提出論題後,先提出正面論點,列舉事例從正面論述,然後提出反面論點,用講道理逐層深入論證,正反結合,強調發問的重要,發問精神的可貴,提高人們對“發問精神的認識。”

標籤: 教案 教學 發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jvz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