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蘇武傳》的導學教案

《蘇武傳》的導學教案

【學習目標】

《蘇武傳》的導學教案

1、把握歷史事實,理清文章脈絡。

2、分析人物性格,重點剖析傳主的性格特徵,體會傳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技巧。

4、對傳主的功過得失和價值意義進行討論、評價。

【自學指導】

一、簡介班固及《漢書》

班固(32——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市東)人。東漢著名的史學家。《後漢書?班固傳》稱他“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其父班彪曾續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後傳》,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繼承父業,在《後傳》基礎上,進一步廣搜材料,編寫《漢書》。後因有人向漢明帝誣告他篡改國史,被捕入獄。其弟班超上書解釋,始得獲釋,被命為蘭台令史,經過二十多年努力,寫成了《漢書》。漢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隨竇憲出征匈奴,不久竇憲因謀反案被誅,班固也受牽連被捕,死於獄中。《漢書》中的八“表”與“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馬續續成的。

班固的《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模仿《史記》,但略有變更。全書有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漢高祖,止於王莽,記西漢一代二百三十年間史實。《漢書》評價歷史人物往往從封建正統觀念出發,以儒家的倫理道德作為標準,如對陳涉、項羽加以貶抑,即是顯例。歷來《漢書》與《史記》並稱,史學家劉知幾説《漢書》“言皆精煉,事甚該密”(《史通?六家》),則是其特色。

第一課時:

主要介紹相關背景,理清課文結構層次,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二、預習檢查:正音

當dàng 旄máo節 厚賂 lù 昆hūn邪yé王 廄jiù 窺kuī觀 置幣遺wèi

單于 浞zhuó野侯 沒mò胡中 閼yān氏zhī 徙xī 使牧羝dī 更gēng嫁

三、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把全文分成三部分,並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理清課文脈絡。

明確:課文按蘇武一生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蘇武在胡、漢兩國關係微妙時期奉漢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兩國之好,主要是交代蘇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團的主要成員。

第二部分(3-8):蘇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氣節的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先寫蘇武出使匈奴時遇到的意外變故,再寫衞律威逼利誘,蘇武被幽禁並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來勸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9-10):蘇武返回漢朝的過程。先寫漢與匈奴和親後,蘇武終得重見天日,重歸祖國。

2、分析第一部分,讓學生從原文中找出答案:

(1)蘇武何許人也?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2)當時匈奴與漢關係怎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3)蘇武為什麼要出使匈奴?

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4)蘇武被匈奴扣留的原因是什麼?

①張勝糊塗幫助緱王謀反被發現。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於)胡中,及衞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衞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②匈奴只是因為“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並非真心和好。

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3、這是一篇人物傳記,人物傳記關鍵一點是要突出人物的性格。那麼讀完這篇傳記,你認為蘇武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忠君愛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答案不限)

那麼課文是如何表現蘇武這些性格特徵的呢?——通過人物對比。

第二課時

分析人物

文章並不具體描述蘇武的每一事蹟,而是有詳有略,比如文章對衞律和李陵勸降的部分就描寫得特別詳細,為什麼作者要這樣處理,用意是什麼?

參考:衞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是最能表現蘇武的氣節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面對威逼利誘,面對死亡威脅,多少所謂的英雄好漢都經受不住考驗而變節投降,唯有蘇武始終信念如磐石般堅定,寧死不屈,忠貞不渝。

研讀“衞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這部分,分角色朗讀,務必讀出每個人物各自特有的語氣。

衞律和李陵的勸降有何不同,結果如何?這些語言都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個性 ?

(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 )

衞律:

先是“威逼” ,企圖“殺雞儆猴 ”;接着他又用死亡來威脅蘇武投降;再就”利誘“,想用榮華富貴來打動蘇武的心。

蘇武毫無畏懼,不但不吃這一套,還義正詞嚴地指責衞律通敵叛國的可恥行徑。衞律惱羞成怒,悻悻離去。

衞律——傲慢自大、陰險狡詐,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

李陵:

企圖以情動人,用肺腑之言打動蘇武。先是説漢武帝年高而昏庸,蘇武的兄弟為國盡忠卻枉死,蘇武自己也已是妻離子散;而後他又現身説法,敍述自己剛剛投降時的心情和調整過程。李陵企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肺腑之言打動蘇武。

蘇武始終忠貞如一,不為所動。

李陵見狀,慚愧不已,更加自責於自己的背叛祖國的行為,痛哭而去。

李陵——懦弱和意志的不堅定

把文章裏各種人物的性格和蘇武作一個對比,看看他們的映襯分別凸現了蘇武怎樣的性格特徵。

小結:在各種人物的對比映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立體的蘇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二,長達十九年守節的堅韌不拔。蘇武的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對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攝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糊塗地幫助了緱王的謀反,事情敗露後又經受不住考驗,叛變投降。

(1)張勝:糊塗地幫助了緱王的謀反,事情敗露後又經受不住考驗,叛變投降。

蘇武:清醒地認識到使節行為不當會引起兩國紛爭,欲以死息禍;面對匈奴的勸降始終保持着可貴的民族氣節。

(2)衞律:賣國求榮,陰險狡詐,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蘇武:為國效命,忠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氣,光明磊落

(3)李陵:為一己之私而叛國,懦弱,意志不堅,矛盾,痛苦

蘇武:以國家的利益為先,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無怨無悔

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

詳略得當的情節、

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次要人物的對比映襯。

評價傳主的功過和價值。

圍繞幾個問題對傳主的功過和價值進行討論

(一)問題一:

什麼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誠?晏子認為真正的忠誠是忠誠於國家、人民,而非忠誠於君主。換句話説,就是要忠誠於明君(因為明君善治國),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從君主,為君主作無謂的犧牲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愚忠”,那麼你認為蘇武的忠誠是愚忠嗎?

二)問題二:

前段時間,教育部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教學大綱進行修改,其中備受爭議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裏打架’,有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對於岳飛、文天祥這樣的傑出人物,我們雖然也肯定他們在反對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當中的作用與地位,但並不稱之為民族英雄。”按照教學大綱的説法,蘇武也就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課後作業:

《假如我是蘇武》

假如你正在面對蘇武所面對的局面,作為漢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驕橫的單于,你的一個糊塗的部下參與了匈奴親王的謀反,身為漢使的你會怎麼做?你要怎樣處理這種複雜的外交局面?運用你的智慧,結合你平時知道的歷史和外交知識,看你能否做一個比蘇武更加出色的使節。蘇武傳導學案教師

以上就是語文網小編跟大家分享的《蘇武傳》導學教案的全部內容,導學案中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有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鍼對性的設置。最後,小編祝大家學習愉快!

標籤: 蘇武 教案 導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x4x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