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並能正確口算有關0的除法。

2、初步理解並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二)過程方法:

1、經歷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的計算過程。

2、在對比中發現豎式的簡便寫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2、滲透學會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

2、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的簡便寫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引入課題

1、口算:

48+00﹢2532—00×93×0

2、出示:0÷5=?設置懸念

3、引入課題板書: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含義

1、創設故事情境,激發興趣,引入主題圖

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李老師給你們講過豬八戒分西瓜的那個故事嗎?今天李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聽嗎?

唐僧師徒4人去西天取經,途中酷暑難耐。走着走着,孫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買來了4個西瓜,準備分給大家吃,你們看(課件出示主題圖)。孫悟空説:“4個西瓜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吃1個。”豬八戒搶着説:“師兄,這樣分不好,你們去休息吧,我來分。”豬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塊,他一邊分一邊嘗,嘴裏還不停地説:“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氣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後躺在地上睡着了。孫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氣,孫悟空氣憤地説:“啊?你全吃光了,我們3人怎麼分呀!”

小朋友們,你想對豬八戒説什麼嗎?(豬八戒你太貪吃了,你應該分給大家吃。我們要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有什麼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學會與別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顧自己舒服而不管別人的感受。)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們,孫悟空説把4個西瓜平均分給4個人,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嗎?平均每人分到幾個西瓜?而實際上,這4個西瓜都被貪吃的豬八戒吃光了,這時還剩幾個西瓜?一個也不剩了我們用什麼來表示?把這0個西瓜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到多少?誰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把0個西瓜平均分給3個人?那0

除以3等於多少呢?如果把0個西瓜平均分給48個人呢?誰會列式?等於幾呀?

3、引導學生髮現並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請你認真觀察上邊的兩個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發現了什麼?由此我們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為什麼要強調“不是0”呢?也就是説被除數可以是0,但除數不能是0,為什麼要規定除數不能是0?等明年你們讀到四年級就知道了,這個知識點在四年級下學期的數學書裏。

還記得課前的那道關於0的除法嗎?現在你知道0÷5等於多少了嗎?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1、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小朋友們,北京光明小學今年六一兒童節要舉行跳繩比賽,三(2)班的很多同學都想參加,他們正在舉行預賽呢,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情境圖)。從這幅圖裏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怎樣才能知道他們誰跳得快?

2、引導學生探索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1)我們先算張明每分鐘跳多少下。怎樣列算式?你會算嗎?趕快拿出草稿紙試試看。誰願意到黑板上來算一算?怎樣才能知道你算的結果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課件動畫演示筆算過程)。

小朋友們,我們來看紅色框內的數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都是0?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寫呢?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餘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這種算法既簡便又節省時間。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為什麼?

(2)剛才我們算出了張明每分鐘跳203下,接下來我們算李紅每分鐘跳多少下。怎樣列算式呢?你還會算嗎?趕快動手試試看。誰願意到黑板上來算一算?怎樣才能知道你算的結果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課件動畫演示筆算過程)。

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紅色框內的數能省略不寫嗎?為什麼呀?你們真聰明,一學就會了。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餘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這種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們在以後的學習在要經常用它好嗎?小朋友們,請你想一想:商個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為什麼?

3、引導學生觀察商的特點,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它們的商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他們的商都有0,一個是商的中間有0,一個是商的末尾有0,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小朋友們,在筆算這種除法時要注意什麼呢?(課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筆算除法時,如果遇到被除數哪一位的數是0(而且前一位沒有餘數),就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分別算出了張明和李紅每分鐘跳繩的次數,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看他們誰跳得快。

三、課堂回顧,總結提高

小朋友們,今天的新知識我們就學完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誰願意説給大家聽聽?

四、課堂練習,內化新知

小朋友們,你能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嗎?李老師這兒有兩道練習題,敢不敢接受挑戰?

五、課後延伸,拓展應用

P30練習七第1、2、4題。

板書設計:

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會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二、教學過程:

1、創設學習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3、組織學生對所提問題小組討論。

4、交流結果,小組一:12+12+......+12=288(24個12相加)

小組二:12x4x6=288

小組三:12x3x8=288

小組四:12x20+12x4=288

小組五:用豎式計算

5、方法歸類: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連加,第二類連成,第三類是把其中的一個乘數拆成兩數的和或差。

6、總結出方法

7、研究筆算方法

8、鞏固法則

9、總結所學內容,看看學生是否掌握了本節課知識點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表達數量關係的能力、

2、運用數量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自己探求知識的慾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這些數量關係,並在解答應用題的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

教學難點

使學生熟練運用這些術語和關係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算:

30×40=6×40=200×20=80×50=

12×8=32×20=150×4=240÷2=

二、探究新知、

1、導入: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各種數量關係、在乘法應用題中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係?板書:乘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

2、數學例1:認識:單價×數量=總價

(1)例1、鉛筆每枝5角,買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

70×2=140(元)

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

9×4=36(元)

(2)引導學生明確:以上三個問題都是買東西用錢的事、

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單價;買了多少叫數量;一共用多少錢叫總價、

第一個問題裏的單價是5角,數量是3枝,總價是1元5角、

第二個問題裏的單價是70元,數量是2個,總價是140元、

第三個問題裏的單價是9元,數量是4千克,總價是36元、

從例1可以看出,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的關係是:單價×數量=總價

(3)反饋練習:

①口答:每件商品的價錢叫(),買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錢叫(),它們之間的關係是()、

②請你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數量關係的實際計算問題、

3、教學例2、認識: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1)例2、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

25×3=75(千克)

菜園每畦產菠菜150千克,4畦產菠菜:

150×4=600(千克)

(2)討論思考:這兩個問題都是説的什麼事?這兩個問題中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分別是什麼?從上面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3)學生彙報:這兩個問題都是説有關生產數量的事情、每棵樹收多少蘋果或每畦菜地產多少菜叫做單產量;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數量;把一共收多少蘋果或產多少菜叫總產量、

第一個問題裏的單產量是25千克,數量是3棵,75是總產量、

第二個問題裏的單產量是150千克,4畦是數量,600是總產量,

從上面兩個問題可以看出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之間的關係是: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4)反饋練習:

①回答:每棵樹收多少蘋果或每畦菜地產多少菜叫(單產量),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數量)、

②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數量關係的實際計算問題、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兩種數量關係?

四、隨堂練習、

1、填空:

()×()=總價 ()×數量=總產量

2、判斷下面各題的對錯、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價錢和買的袋數,求總價應用洗衣粉單價乘袋數、( )

(2)生產隊有土地20畝,每畝產糧400公斤,共產糧多少公斤,是求數量的題目( )

五、佈置作業、

1、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2、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一)學前準備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3)提問:鬧鬧向北、向南、向西、向東走分別能尋找到書包、鉛筆盒、水和畫筆四件寶,那麼在方格中還有字典、電腦、跳繩、鋼琴四件寶,鬧鬧怎樣才能拿到呢?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説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着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麼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回顧的內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麼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説一説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麼建築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遊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説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説一説,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麼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25—26頁。

教學目的:

1、記住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係。

2、能正確運用數量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培養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歸納揭示數量關係,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認定目標

1、"小小售貨員"遊戲。(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乘法應用題的一些數量關係。)

2、教師小結:從上面的遊戲我們可以看出,乘法應用題與我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那麼同類型

乘法應用題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口頭展標l、2)。

[評析:通過遊戲把學生要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標及時合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二、導學達標

1、求總價數量關係的.教學。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鉛筆每支8分,買3支用多少錢?

②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多少錢?

③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多少錢?

(以上三道題讓學生自己解答)

(2)討論(出示討論題,四個小組討論)。

①例1中的三道題都説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題裏已知條件有什麼共同點?

③要求的問題又有什麼共同點?

(3)單價、數量、總價含義的教學。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結果進一步説明:像這樣,每件商品的價錢或單位重量的價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單價(板書"單價"):買商品的件數或重量,我們就把它們叫作數量(板書"數量");買商品一共用多少錢叫做總價(板書"總價")。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例子來。

(4)引導學生總結數量關係。

根據例1的三道題的解題規律,請同學們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係。(學生總結,教師板書總結出的數量關係。)

(5)看教材,勾畫重點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②舉出生活中像例1這種求總價的應用題。

[評析: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總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和產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學求總產量數量關係。

(1)按照老師教同學們求總價的方法,請你們帶着以下思考題自學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

例2、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地產萊150千克,4畦地產菜多少千克?

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①兩道題都説的什麼問題,它們的條件和問題有什麼共同點?

②什麼叫單產量?什麼叫數量?總產量?

③知道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2)檢查自學情況(投影出示檢測題)。

①例2的兩道題都是求的應用題。

②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或每哇地產菜的重量叫做,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波菜叫做,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③寫出求總產量的數量關係:

④例2中的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各是多少?

⑤舉出生活中像例2這種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評析:學生帶着思考題進行自學,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己也會學習知識的快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結。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係。知道單價和數量,用單價乘以數量就可以求總價;知道單產量和數量就可以求總產量。

三、達標測評

1、將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相應的數量名稱連起來。

(1)皮球每個35元,買4個皮球一共用多少錢?

數量總價單價。

(2)每隻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有5只母雞。每月共下多少蛋?

總產量數量單產量

2、先説出數量關係,再解答。

(1)學校買了4個排球,每個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場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奶15千克,20頭奶牛每天產奶多少千克?

3、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4、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5、把下列應用題補充完整,並解答。

(1)葡萄園每畦產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2)每雙童襪2元,,應付多少元?(補充不同的條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個水果店運來150千克蘋果,平均放在6個筐裏,每千克蘋果2元。每筐蘋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評析:測評題有密度,有梯度,既體現了基礎知識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1、2題是檢查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是否都掌握;3、4題不僅要求學生要有這節課的基礎,而且還要會"選材"和"組裝";5題的第(2)題補充不同的條件,要求學生思路要廣,思維要靈活;6題要求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目的。]

四、全課總結(略)。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2、探索並掌握被除數中間、末尾有0,商中間或末尾也商0的計算方法,掌握豎式的簡便寫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仔細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是0”。

2、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商0的算理和豎式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豬八戒吃西瓜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課件,教師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展開情節,講“豬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現數學問題:

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三個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怎樣用算式表示?(0÷3)

二、列舉實例,獲得結論。

1、0÷3等於多少呢?你怎樣想的?

(1)三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學們還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來説明嗎?

3、做一做。

0÷20÷40÷5

4、觀察後説一説你們發現了什麼?

0除以一個數都得0。

5、質疑討論0÷0=?

明確:0與任何數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確定,因此0不能做除數。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運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結論,來解決除法計算中遇到的新問題。

出示例6。

尋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420÷3=

1、計算309÷3

(1)學生獨立計算。

(2)小組內交流算法。

(3)彙報計算過程,師生共同解決學生計算中遇到的問題。

學生可能出現的豎式:

(4)討論:哪種算法正確?你是怎樣判斷的?(讓學生自己先説,多提問幾名,及時給出肯定和表揚)

交流得出:a、b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c算錯了,因為309÷3的商是三位數,而不是兩位數,十位上0除以3得0,這個0寫在十位上,如果不寫商就是兩位數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師強調: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這個0一定要寫,0起佔位的作用。

(5)説一説a、b兩個豎式有什麼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寫法,為什麼?

明確:由於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因此,寫豎式時,可省略用0做被除數的這一過程,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得出的豎式要簡便些。

師生共同用簡便的書寫方法重新計算。

2、計算420÷3

(1)先判斷商的位數,再獨立計算。

(2)説出計算過程。問:為什麼個位上商0?0不寫行不行?(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提問學生用語言表達,鍛鍊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探索簡便寫法。

(4)小結: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十位正好除盡,而個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個位上補0就可以了。

四、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609÷3750÷5980÷7

選一組進行筆算。

訂正時,説出算法。

2、練習七第3題。

獨立改錯,彙報時説出錯誤原因。

五、總結收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提醒大家在計算中注意什麼?

六、佈置作業。

反思:

整節課下來,整體來説是還可以,至少對於我這樣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師來説。但是還是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太清楚。各個環節設想的很好,但在實際上課時不能很好的靈活貫徹,缺乏根據學生課堂實際進行合理的調控,以後在這方面要多備教法、備學生、儘量形成成熟、機智的課堂教學。

在商中間和商末尾用0佔位的時候,還強調的不夠多。在一節課的後半節,學生的注意力就已經不集中了。所以學生的反饋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後一定要把握好重難點,多敲多點,同時注意調控學生學習狀態,計時引導糾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1)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係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並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關鍵:

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我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存在着各種數量關係,這些數量關係在以前解答各種應用題時都已經遇到過,只是沒有加以概括總結。今天我們來學習常見的幾種數量關係。

二、新授。

1、揭示課題:來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

2、教學例1。(題略)

(1)分別出示例1的3道題。

①分別出示每道題。用幻燈投影每道題的題意圖。

②要求全班學生默讀並想一想各題的兩個已知條件是什麼?問題是求什麼?

(2)學生默讀題目後,把3道題獨立地解答出來。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然後板書算式。

①鉛筆3支用:8×3=24(分)=2角4分

②籃球2個用:28×2=56(元)

③魚4千克用:3×4=12(元)

答:(略)

(4)提問:

①同學們觀察這3道題所説的事情都是哪一方面的?

②3道題中的已知條件有什麼共同點?

③3道題中的要求問題有什麼共同點?

引導學生説出這3道題都是説購買商品的事,都知道每件商品的價錢和買多少,求一共用多少錢。教師進而指着3道題的第一個條件。告訴學生“每件商品的價錢”。我們叫它單價。(板書:單價)接着指第二個條件,告訴學生“買了多少”,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一共用了多少錢”,我們叫它總價。(板書:總價)

④再問:單價是什麼意思?總價是什麼意思?知道了單價和數量怎樣求總價?

引導學生回答後,根據這3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係,總結出:

單價×數量=總價

⑤再問:請同學們想一想每道題中的單價是多少?數量是多少?總價是多少?

指名學生回答。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都要遇到買商品的事,掌握了“單價×數量=總價”這種數量關係後,買東西時只要看商品的單價和我們買的數量,就可以用單價乘以數量求出要付的總價了。

3、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的題目。

①讀題。理解題意:符合例1所説的數量關係,也就是説已知條件是單價和數量,去求總價的實際計算的問題。

②指名學生口述例舉的問題,並解答。

(2)講出下面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①每個保温瓶20元,買3個用:

②每千克豬肝16元,買5千克用:

③每千克大葱2元,買12千克用:

④每套同樣的童裝50元,買4套用:

(2)乘法應用題和物價、產量數量關係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並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運用,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掌握用數學術語表達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關鍵:

常見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略。

1、教學例2。(題略)

(1)教學例2的第一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一道題。

幻燈投影:第一道題的圖,在每筐蘋果邊加畫蘋果樹一棵。教師講解每筐蘋果是從相對應的蘋果樹上採摘下來的,平均每棵採摘25千克。

②全班學生看題、圖後獨立解答。

(2)教學例2的第二道題。

①出示例2的第二道題。幻燈投影出菜園的一排菜畦、教師講述菜畦的意思,每畦可收菠菜150千克。

②學生獨立解答。

(3)指名講述解答方法,板書算式。

2、棵蘋果收。25×3=75(千克)

3、畦產菠菜:150×4=600(千克)

答:(略)

(4)提問:

①剛才例2的兩道題中的第一個已知條件都是講什麼?引導學生回答都是講平均產量。即單產量。

②兩道題中的問題都是求什麼?引導學生回答出都是求總產量。

教師歸納、例2的兩道題中的“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和“每哇收菠菜的重量”,我們叫它單產量。(板書:單產量)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畦”,我們叫它數量。(板書:數量)

“一共收多少蘋果或產多少萊的重量”,我們叫它總產量。(板書:總產量)

(5)再問: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指名學生回答後總結出: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6)小結:我們掌握了“單產量×數量=總產量”這個

關係式,平常在解答求總產量的應用題時只要找出單產量和數量,然後用單產量乘以數量就求出總產量了。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26頁“做一做”的題目。

問:誰能舉出已知條件是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實際計算問題呢?

指名學生口述實例,並解答。

(2)試練。解答下列各題後,再分別指出每道題的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各是什麼?

①每噸甘蔗可以產糖120千克,5噸甘蔗可以產糖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馬鈴薯收140千克,4畦收馬鈴薯多少千克?

③每噸海水可曬鹽2千克,1000噸海水可曬鹽多少千克?

二、課堂綜合練習。

請指出下面各題分別屬於哪一種數量關係?每道題中的兩個已知數分別是什麼量?問題是什麼量?(學生回答後,再解答出來。)

1、每雙童襪2元,買同樣的6雙應付多少元?

2、每隻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5只母雞每月共下蛋多少個?

3、蔬菜小組每平方米平均收大白菜25千克,一畦8平方米的菜地能收大白菜多少千克?

4、排球每個25元,學校買回4個用了多少錢?

三、課堂作業。做練習六的第1—4題。

(3)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係中,並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40×805×50300×20xx×50

15×424×30150×8320÷2

2、先説出下面各題的數量關係,再解答。

(1)每個熊貓玩具15元錢,幼兒園買回5個要用多少錢?

(2)每棵柑樹平均收柑75千克,8棵柑樹共收柑多少千克?

二、新授。

1、教學例3。

(1)出示例3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後,指名學生口述解答方法,然後板書算式。

汽車每分行750米,4分行:750×4=3000(米)

小強每分步行66米,5分步行:66×5=330(米)

(2)提問:這兩個問題有什麼相同點呢?這兩題都是知道每分走的米數和走了多少分,求一共走多少米路。像這兩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那樣,都是每小時(或每分。每天)行的路程,我們叫它速度。(板書:速度);像第二個條件那樣,都是知道小時數(或分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算出一共行多少路,我們叫它路程(板書:路程)。

(3)再問:速度是什麼意思呢?時間是什麼意思呢?路程是什麼意思呢?

(4)再問:根據例3中兩道題,看出已知速度、時間怎樣求路程呢?

引導學生回答之後,根據例3中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係,總結出:

速度×時間=路程

(5)誰能説一説上面每道題裏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路程這種數量關係,只要知道了速度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路程了。

2、鞏固練習。

(1)指出下面每題中的速度是多少?時間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①小華每分走60米,6分能走多少米?

②輪船每小時行駛35千米,2小時能行駛多少千米?

③聲音在空間每秒傳播400米,7秒能傳到多少米遠的地方?

(2)完成教科書第27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3所説的數量關係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可以編出:步行、自行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的速度、時間和所行路程的實際計算問題。

(4)乘法應用題和行程、工作量數量關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8頁上的內容,練習六的策5—9題。

教學目的:

通過實際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係中,並能在解答應用題和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術語表達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3、教學例4。

(1)出示例4的兩道題。要求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學生解答完後指名口述解答方法,然後板書算式。一台織布機每小時織布3米,8小時織:

3×8=24(米)

編籃小組每天編竹籃16個,5天編:

16×5=80(個)

(2)教師講述上面的兩道題中,每一小時、每一天完成的產品的多少,我們叫它工效[工效的意思是工作效率,簡寫為工效,是在一個單位時間裏(如一分、或一小時、或一天、或一星期、或一個月)做的工作量。一個單位時間裏做的工作量多,就是工效高。](板書:工效);所用的小時數、天數,我們叫它時間(板書:時間);一共完成的產品數量,我們叫它工作總量。(板書:工作總量)

(3)提問:上面的每道題中什麼是工效?什麼是時間?什麼是工作量?知道了工效和工作時間怎樣求工作總量呢?

引導學生回答後,根據例4的兩道題的實際找出三種量之間的關係,總結出。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4)小結:我們掌握了速度×時間=工作總量這種數量關係後,只要知道了工效和時間,就可以用乘法求出工作總量了。

4、鞏固練習。

(1)説出下面每題中什麼是工效?什麼是時間?什麼是工作總量?

①一台碾米機每小時碾米500千克,3小時碾米多少千克?

②一架磨粉機每分磨粉15千克,5分磨粉多少千克?

③李師傅每天生產熊貓玩具7個,8天生產多少個?

(2)完成教科書第28頁的”做一做“題目。

問:誰能舉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例4所説數量關係的實際計算問題。

啟發學生説出已知工效和時間,求工作總量的題目。

三、作業。做練習六的第5—9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lln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