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實用的貓教案4篇

實用的貓教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貓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貓教案4篇

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遊戲歌曲。

2、通過聽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動,創編遊戲動作,學會遊戲的玩法。

3、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詼諧、幽默的愉快情趣。

活動準備 :

木偶道具:老鼠、貓、一條肉、一擔魚, 磁帶、圓舞板或木魚。

活動過程:

⒈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噢小老鼠告訴我它準備去幹一件事,它要去幹什麼去?我們一起去看看”。

⒉根據歌詞操作木偶講故事,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熟悉歌詞。(木魚伴奏)

⑴講故事前半部,提問:“小老鼠去幹什麼呀?” “他送的什麼禮?一手?一手?” “你們猜猜它送禮給誰?”“我們接着往下看”。

⑵講故事中間部分,提問:“它送禮給誰?它為什麼要送禮給小花貓?它怎麼説的?” 説完18小節提問:“猜猜貓會怎麼説呢?”

[3]講故事後半部分

⒊帶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看完了,我們一起來説説”。

⒋創編動作 ,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曲內容。

“我們和小老鼠一起去送禮好嗎?”

⑴“小老鼠的禮物準備好了你們的呢?”引導幼兒做邊拎肉邊挑魚的動作。

⑵“你是小老鼠你怎麼求小花貓?” “它求的時候心裏怎麼樣?”(表情), 引導幼兒創編老鼠求貓的樣子。

[3]創編貓得意的動作。

⑷完整地用動作表演一遍,鋼琴輕聲伴奏。

⒌學唱歌曲。

⑴“剛才的旋律你會哼嗎?我們一起用 La來哼唱一遍。” 幼兒哼旋律。

⑵“請你們把剛才的故事加到這旋律裏,我們來試一試。”幼兒和教師一起唱。

⑶重點掌握“它求小花貓呀別再吃自己”等附點的節奏。

⒍遊戲 。

⑴手指遊戲:(唱到最後一個字—‘你’)請貓抓老鼠的手,老鼠將手背在身後。

⑵在座位上游戲:同座兩人遊戲兩遍,一人當貓,一人當老鼠。“在音樂的什麼地方抓老鼠?”(唱到最後一個字—‘你’)請貓抓老鼠的手,老鼠將手背在身後。

⑶教師當貓,幼兒當老鼠,歌詞唱到“它求小花貓別再吃自己”時,老鼠要走到貓面前,歌詞唱到最後一個字—‘你’時,老鼠才能跑回家。

⑷教師當貓或請一名幼兒當貓,其餘幼兒當老鼠,進行遊戲。

⑸請3—5名幼兒當貓,其它幼兒當老鼠,進行遊戲。引導幼兒做小花貓得意的樣子。

⒎活動結束(小結或在遊戲尾聲中走出活動室)

貓教案 篇2

主要領域:

遊戲。

活動目標:

練習輕輕走,並注意傾聽成人的指令。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0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遊戲的快樂。

難點:掌握遊戲的玩法。

玩法:

教師扮演老貓,幼兒扮演小貓蹲在老貓四周,齊説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向外瞧,小貓小貓愛遊戲,輕輕走到外面去!老貓佯裝睡覺,小貓輕輕得走到場地四周躲藏起來。老貓看小貓藏好後,睜開眼睛説:老貓睜眼看一看,不見小貓怎麼辦?瞄瞄,我的小貓快回來。”小貓聽到叫聲後要迅速跑到老貓身邊。遊戲重新開始。

規則

1,小貓等兒歌唸完後才能跑出去,等老貓呼喚才能跑回。

2,老貓等小貓藏好後再呼喚小貓。

教學反思

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為老師應該有敏鋭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遊戲時顧正浩總喜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聽到“貓媽媽”的召喚,總是跑回位子,不到媽媽身邊來。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輕一點”,然而這種干涉並沒有起作用,於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關注。現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為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隻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媽媽面前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要求,又間接影響了他。

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不同的動作及貓與老鼠角色的變化。

2、藉助觀察的經驗,嘗試根據歌詞內容創編不同的老鼠動作造型,在教師動作的提示下,有節奏地做老鼠跑、吃米等動作。

3、在教師的提醒下知道遵守遊戲規則:扮演老鼠時,蹲下後不隨便移動,等大家唱完最後一句時,才能跑回座位。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觀察過老鼠之類的小動物,並用動作表現過他們的造型。

2、幼兒用書:《貓和老鼠》。

3、貓和老鼠的頭飾各一個。歌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回憶原有了解老鼠的造型。

1、幼兒回憶以往觀察的經驗,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老鼠的造型。

2、教師反饋幼兒的典型動作,引導幼兒用手部動作和身體的屈伸,來表現老鼠跑、吃米、睡覺。

二、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邊唱歌邊學習表演2―3遍,並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不同的動作。

1、引起幼兒對歌詞內容的關注。

教師:小老鼠出去幹什麼?讓我們聽聽歌裏是怎麼唱的?

2、提問歌詞內容教師:小老鼠跑出去幹什麼呢?應該唱快些還是唱慢些?吃完米幹什麼?應該唱快些還是唱慢些?讓我們大家唱一唱。

3、教師唱歌曲,同時帶幼兒邊唱歌邊表演。引導幼兒用創編的動作表現歌詞內容。

三、啟發幼兒猜測第四段歌詞並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

教師出示貓圖片,啟發幼兒猜測歌詞並學習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

四、一起來表演。

活動反思:

《貓捉老鼠》是一首充滿童趣、富有情景、節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處於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定的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遊戲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覆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提高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貓捉老鼠》一共分為四段,除了歌詞有所變化外,其餘的節奏和速度上沒有變化,而且整個歌曲特別的緊湊,速度也很快,作為一個小班遊戲課,是比較難的。於是我大膽創新內容,在保證原有音樂元素不變的前提下,將音樂設計成了幾個分開段落,分別是老鼠跑、吃東西、還有貓來了三個段落,為了使音樂更生動,我在《貓來了》的前面加上了歌劇中的一段貓叫,並且讓配班老師扮演老貓,使遊戲更加的逼真,形象,最大限度的調到了幼兒的積極性,啟發了孩子的興趣。

貓教案 篇4

一、兒歌部分動作建議

1-2小節:雙手手指相對,合成圓圈形狀,並且隨着兒歌歌詞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大。

3-4小節:模仿小貓走過來。

5-6小節:模仿小老鼠害怕團團轉的樣子。

8-9小節:“小老鼠”四散躲起來。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念讀兒歌,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2、聽辨音樂的開始與停止、感受音樂速度的快慢。

3、遵守遊戲規則,知道小老鼠什麼時候在逃,什麼時候不動了。

【活動過程】 l、模仿貓和老鼠走路: (1)教師演唱歌曲《小老鼠》,請幼兒欣賞。

(2)問:歌裏唱的是哪個小動物?它是怎麼走路的?

請個別幼兒模仿小老鼠走路。

(3)問:小老鼠最害怕什麼動物?它是怎樣走路的?

請個別幼兒模仿小貓走路。

(4)引導幼兒思考小貓和小老鼠腳步聲的不同,模仿小貓和小老鼠走路。

2、聽辨節奏,念讀兒歌: (l)教師用手在地上拍慢、快兩種節奏,請幼兒聽辨哪個像小貓的腳步聲,哪個像老鼠的腳步聲。

(2)問:哪個聲音像小貓的腳步聲?

當幼兒回答正確時,教師在地上拍節奏,引導幼兒念讀相應的兒歌。

(3)如上方法,學習念讀小老鼠的兒歌。

3、分析貓叫,感受強弱: (l)問:小貓從遠處走過來,越來越近,它喵喵喵的叫聲也會越來越小,逐是越來越大?

引導幼兒邊用手做動作,邊模仿小貓的叫聲(參考兒歌部分動作建議l-2小節)。

要求:動作由小變大,聲音由弱到強。

(2)邊做動作邊念讀一遍兒歌。

4、圖譜學習: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用圖譜表示兒歌內容。

①問:兒歌裏小貓走過來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演奏的?是怎麼拍地板的?

用哪張圖能表示小貓走過來?

引導幼兒用小腳印來表示小貓走過來。

②依次提問,請個別幼兒選擇圖片,粘貼到黑板上。

問:用哪張圖片來表示老鼠嚇得團團轉?

小貓從遠處走來,聲音越來越大,可以用哪張圖片來表示小貓的叫聲?

吱溜一聲又用什麼圖片來表示?

③教師以故事語氣出示完整圖譜:

喵喵喵,小貓走過來(貼上小貓的圖片),老鼠嚇得團團轉(貼上小老鼠),吱溜,快點躲起來(貼上小房子)。

(2)引導幼兒看圖譜,念讀兒歌並表演。

①教師手指圖譜,指揮幼兒念讀兒歌。

②分組分角色念讀兒歌,加深記憶。

③請幼兒分別扮演小貓和小老鼠,邊念讀兒歌邊模仿貓和老鼠進行表演。

5、音樂聽辨與遊戲: (1)播放音樂,請幼兒聽辨哪段像貓,哪段像老鼠。

(2)教師:小貓走一走,停一停,四處看看有沒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師邊説邊模仿小貓,給予幼兒動作提示;請幼兒聽音樂模仿小貓。

(3)續聽音樂,請幼兒聽辨老鼠的音樂,模仿小老鼠的樣子。

(4)教師創設遊戲情境,引導幼兒模仿貓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餓了,悄悄出來找食物,它們東瞧瞧西望望(引導幼兒模仿老鼠表情、動作),看看食物在哪裏。找到食物了,真開心、快吃啊!突然,聽到了貓的腳步聲,快躲起來,不要讓貓發現了,我們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樂玎以躲在門後面、躲在角落裏)一動也不能動,千萬不要發出聲音。共同模仿貓的動作,伸個懶腰,喵喵叫,揉揉肚子,豎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裏有老鼠。

(5)互換角色,玩遊戲:

教師扮演小貓,幼兒扮演小老鼠,聽音樂玩遊戲。

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自然地感受音樂的快與慢、開始與停止。教師在與幼兒一起做模仿時,適當給予語言提示、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模仿,但是語言運用要少,聲音要輕,以免影響幼扎聽辨與遊戲。

三、友情提示 本活動在小班、中班上學期均可開展。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情境,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如:老鼠裝死、偷油。

標籤: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zkn2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