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體育教案10篇

小學體育教案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體育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體育教案10篇

小學體育教案10篇1

教學內容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2、遊戲:《捕魚》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以遊戲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創想練習中感受運動的樂趣,獲得運動的心理體驗。

3、初步養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培養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指導思想

1、這是一節根據《課程標準》設計的新教材展示課,嘗試以目標的達成統領教學的內容。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

2、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遊戲的開發、創新,體育文化的傳播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課的設計

一年級的學生對體育課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有較強的表現慾望和競爭意識,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遊戲,是他們的特點。但是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認知比較粗淺,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不太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又是他們的弱點。根據這些特點在設計時以多變的內容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經老師的調控,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下學習、鍛鍊和娛樂。在整堂課中始終把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目標和歸宿,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體驗、創想、感受,達到目標要求。

教學過程

1、第一教材中用歌謠、音樂營造學習氛圍,拉開本課的序幕。

(1)隊列隊形

一年級學生課堂的組織要能放能收。放,能活而不亂;收,能整齊劃一。本課改變了口令指揮式的訓練方式,運用了歌謠的方法進行訓練。

師:稍息!

生:(齊聲背誦)挺胸抬頭向前看。

師:立正!

生:站直不動是關鍵。

師:向右看——齊!

生:小碎步調整好,伸出右手一臂寬。

師:向前——看!

生:老師讓我向前看,我學老師向前看。

運用這種方法,統一了動作,記住了要領,站好了隊伍,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2)遊戲《快快找同伴》

遊戲中學生邊跑邊唱《跳繩》,在歌聲中根據老師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找到同伴。通過這個遊戲,融洽學生之間的友情,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在運作中我沒有在找同伴的時間上過分強調,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有的找不到合適的,還可以和老師組成同伴。有的找得慢了一點,但是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每張可愛的小臉上都有燦爛的笑容。

(3)模仿操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模仿教材中的五節模仿操,然後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根據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動作,創編《金猴操》。老師對學生創編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了歸納整理,最後在《西遊記》主題音樂的伴奏下,師生同做了《金猴操》。

2、第二教材中讓學生在創想練習和遊戲中找到樂趣,師生同唱主角。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這是本課的主教材,運用5種不同姿勢進行起跑練習,還讓學生創編了幾種。學生們以極高的熱情模仿起跑姿勢,老師也採用了他們創想的不同姿勢起跑,以激發其積極性。在教材的處理上,沒有把時間過多地花在各種姿勢的細節上,而是讓他們在線後起跑,不犯規,快速起動,迅速地擺脱靜止狀態,向着目標跑去而不偏離目標。跑的距離分別限定為15米、20米、25米、30米,並且在終點處還拉了一條高1米左右,寬20米左右的橫繩,橫繩間隔1、5米處各有一朵小紅花,每練習一次起跑姿勢,改變一次距離。另外,還運用了胸前貼“紙鴿子”的辦法讓學生練習起跑,教師也參與其中,使課堂顯得輕鬆活潑。

(2)遊戲:《捕魚》

將教材中的遊戲《釣魚》加以改進,更名為《捕魚》,把一個“池塘”改為兩個“池塘”。第一次練習老師扮作“漁夫”,其餘學生散步在“池塘”中當“魚”,被“捕”者站在“池塘”的四角。待學生學會遊戲方法後,再每組選兩名學生扮作“漁夫”,將呼拉圈改制成魚網,比賽中只要“捕”到肩部以上部位,就算“捕”中了。另外,“池塘”中間設立“安全島”,可容納4—5條“魚”休息,但是休息時間不能夠超過10秒鐘。這個遊戲,深受學生歡迎。

3、第三教材中感受藏民族文化的內涵,在優美的樂曲聲和翩翩起舞中進入尾聲,結束全課;

選用藏族“鍋莊舞”作為全課的結束,同學們在《阿東拉依》主旋律的伴奏下,以藏族舞蹈特有的彎腰撅臀、甩袖撩臂、敬獻哈達等動作,跟着老師翩翩起舞,舞動着雙臂,使人彷彿置身於草原上、篝火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鬆。

小學體育教案10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

2、培養學生對本次課的興趣

3、培養學生快速、果斷的能力

內容

1、律動組合:學做解放軍

2、遊戲:小鴨子奪旗

順序

內容

達成領域目標

教法

組織

1課堂常規

對本課內容表現出興趣

教師講解

圍教師散點站坐

2集中注意力練習大小手指

提高協調能力及快速反映能力

1、講解練習的方法和示範

2、喊口令指導學生試做

3、集體練習

3律動組合:學做解放軍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模仿能力

1、放音樂、領做

2、分組表演

3、讓學生分組創編動作並練習

4、放音樂讓學生自我表演、創編動作

4遊戲:小鴨子奪旗

培養學生快速移動能力

1、組織學生學鴨步走

2、組織小鴨子奪旗遊戲

3、改變遊戲方法,教師示範兩人一組奪旗的方法,讓學生自選一種方法(1)正面(2)側面(3)背面

5放鬆總結

1、放音樂,讓學生自由放鬆

2、總結本課情況

3、佈置歸還器材

4、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教案10篇3

學習階段:

水平三

學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掌握跳長繩的多種方法,並在學習中學會體驗合作與助人的快樂,提高跳長繩的方法。

學習內容:

跳長繩

學習步驟:

一、積極遊戲樂活動

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進行遊戲活動,注意安全。

學生活動: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學習向左轉走隊列要求。

3、全班分兩組進行大漁網遊戲,積極地參與遊戲活動,充分活動開。

組織:四列橫隊、分組遊戲

二、合作探究跳長繩

重點:不同的跳長繩的方法。

教師活動:1、提出分組要求,組織學生分組練習8字跳長繩。

2、由8字跳長繩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跳長繩動作,並巡迴指導學生練習。

3、組織學生進行展示,為學生提供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

4、引導學生進行小結,瞭解學生在練習中的問題。

學生活動:1、根據自己跳長繩的動作掌握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小組進行練習,在練習中相互幫助改進動作。

2、積極思考,大膽地嘗試多種跳長繩的方法,並樂於向別的小組學習,學會在觀察中學習。

3、積極地參與展示活動,努力把自己的學習表現展示給大家,並在展示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學人之長,補己之短。

4、積極地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和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組織:分組練習

場地器材:操場、長繩

小學體育教案10篇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圍繞《新課標》三維總目標的要求,力求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多種活動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求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同時養成團結協作的習慣,並發展其力量、靈敏和協調性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體育遊戲這一體育教育的好途徑,通過遊戲規則要求,教師言語激勵,評價反饋等,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公平競爭,實事求是,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和優秀的體育道德作風,在鍛鍊身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體現體育的教育性原則。

二、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於水平二階段,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普遍存在已經懂得學習和鍛鍊的態度與行為,但對課堂常規未養成良好習慣的現象。他們一般具有依賴性強、模仿力強、好奇心強且自我約束能力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齡特徵,對於相對直觀、易模仿的體育課興趣較高。

三、教學目標:

認知:使學生了解上體育課的方法,為今後上好體育課打下基礎。

技能:使學生身體在靈敏、力量、柔韌、協調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情感: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

2、保護與自我保護的方法

五、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採用語言誘導法、

講解示範法、分組練習法和遊戲比賽法來組織教學。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因為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疫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音樂進課堂,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説明這節課的內容。

1、準備部分:學生在班級坐好,師生問好,然後進行室內操練習,做好後續練習的準備活動

2、基本部分:良好的體育課常規習慣的養成是本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講解和遊戲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新課的教學。這樣可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達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目的。本部分分為一注意安全;二服從老師的指揮,認真觀察老師的示範動作;三做好保護與幫助和素質練習等幾個方面。

3、結束部份:學生邊放鬆邊聽講解,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

七、場地器材:

多媒體設備、錄音機。

八、強度密度

本課的平均心律:80——100%

練習密度:30——35%

小學體育教案10篇5

教材分析

投擲實心球是一項需要一定力量的比較枯燥的運動。是以練習活動為主要手段,發展學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體的協調素質。通過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只有發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術才能充分發揮,並取得良好的成績。

學情分析

本課參與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辨別思維和動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較強,並對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認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學習新知識速度快模仿能力強,具備一定的探索知識自主創新的能力。本課採用設疑解答等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師生之間心理互動,增強學生對上好體育課和樂於參加各種技能學習信心。

教學目標

1、學生建立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完整的動作概念。

2、學生安全地進行身體練習,領會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時的動作要領,並體會和感悟到擲實心球時上下肢用力協調的重要性。

3、學生能樂意聽老師的講解,認真觀察教師的示範,善於思考,通過身體練習,解決問題,找到答案。

4、體會參與是學習的前提,體驗並感悟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和感悟由下而上的動作用力順序,並熟練掌握。

教學難點:球出手的速度和投擲的遠度。

教學過程

準備部分:通過教師安排的活動,活躍氣氛同時達到熱身效果,開發學生積極思考。

基本部分:通過三種不同姿勢的投擲,提出問題,瞭解全身用力的重要性。本課運用“一幫一”互助的合作探究方式學習,完成原地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的掌握。通過師生共同練習技術動作,再分組通過合作交流、互幫互助以及學生展示、現場評價的方式進一步練習,營造出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結束部分:通過肌肉放鬆達到身心共同放鬆的效果,同時評價學生課堂表現,總結技術要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體育教案10篇6

一、教學內容:

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常識。

2、技能目標:知道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方法,學會一些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情感目標:對安全科學的鍛鍊身體有認識,有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體育運動的安全注意事項。

難點: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得到深化,能在今後的體育活動中自發的運用。

四、教法與學法:

1、讓學生自主探索、想象、發現、尋求答案。

2、啟發、誘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以及活動經歷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五、課型:

體育與健康室內理論研討課

六、教學時間:

20xx年3月26日

七、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看過足球比賽麼?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危險呢?(1)學生各變己見。

(2)教師歸納出示課題。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育課與體育活動應該注意那些安全事項?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發表。

(二)學習新知識

1、運動前的注意事項

(1)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①體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③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後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後不久等;

④惡性腫瘤;

⑤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項目鍛鍊(2)檢查場地和器材

要認真檢查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要注意場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場地是

否平整,要清除石頭土塊;檢查沙坑的鬆散度、是否有石子雜物等;檢查體育設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險,確保自身安全。

(3)做好運動準備

要穿運動服裝、運動鞋,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不要攜帶尖利物品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

為什麼要做熱身準備活動?(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內臟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

運動前不重視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不正確、不科學,是引起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內臟、神經系統機能不興奮,肌肉供血量不足,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進行活動,動作僵硬、不協調,及易造成損傷。

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出現心慌、胸悶、肢體無力、呼吸困難、動作失調等現象。

小學體育教案10篇7

教學內容:

1跳躍:蹲踞式跳遠。

2遊戲:推鐵環。

教學目的:

1通過全程跳遠練習,知道跳遠有四個動作步驟,初步懂得丈量步點的方法。

2能做出完整動作,基本做到快速助跑、起跳準確有力、落地平穩,動作連貫協調。

3通過遊戲,樹立自信心和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

教法

1、組織學生分組做15---20米加速跑和集體做原地雙腳起跳與上一步起跳收腹屈膝練習。

2、示範跳遠完整技術動作,講清其動作的四個步驟:“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3、講解確定步點的方法,組織學生兩人一組,助跑15---20米起跳,確定助跑距離和步數,調整最佳起跑點。

4、分組全程練習體會四個動作步驟,做到連貫協調,平穩落入沙坑。重點使會糖果調整步點,不斷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

5、組織學生進行推鐵環的遊戲,注意安全。

學法

1、按老師要求認真完成蹲踞式跳遠輔助練習。

2、通過觀察示範和聽講解,並通過反覆練習,知道並初步掌握跳遠的四個動作步驟。

3、仔細聽教師講解確定步點的重要性和方法。自找夥伴,兩人一組互相配合,確定助跑距離和步點。

4、在全程完整動作練習中,提高助跑與踏跳的銜接連貫性,掌握屈膝緩衝落地的動作,安全地進行活動。

5、積極參與推鐵環的遊戲,學會推鐵環的簡單技能。

三、結束部分:

1、放鬆練習。

2、總結評價。

小學體育教案10篇8

學習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足球動作技術,靈活地在遊戲過程中運用,發展興趣、自信。

2、在練習中關愛同伴、嚴守安全常規和遊戲規則。合作學習與競爭能力有提高。

3、瞭解球類運動和體操運動動作,初步掌握足球基本技能。

4、發展靈敏性和速度體能。

學情分析

1、學生從沒上過足球課,(但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對足球遊戲非常感興趣跟喜愛,有很濃的學習興趣。

2、絕大多數學生不懂足球,不會足球的技術動作。

3、學生足球運動水平區別不是很明顯。

教學內容

足球運球、足球遊戲、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教學過程

一、準備

遊戲:手運球、腳運球

1、師導問:我們班是,有些學生喜愛籃球,有些同學喜愛足球?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試驗,看看籃球用手運球快還是足球用腳運球快?想不想試一下呀?

2、遊戲分組遊戲

3、師小結:踢得比好是因為我們現在腳運球還不熟,這説明我們的足球基本功還不到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足球基本功,好不好呢?

二、遊戲:停球---傳球—停球

1、師:我們首先學習傳球或停球技術,請同學們嘗試。

2、分小組進行地滾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嘗試。

3、小組展示停球方法。(輕踩、減力等)

4、分組傳球嘗試練習。

5、遊戲:傳停球接力

三、追逐足球、顛球、軟式足球5對5比賽。

1、師:光學會傳球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習和運球顛球的方法。

2、教師講解運球和顛球的方法,提示要點

3、學生分小組自主嘗試幾次,體驗動作要領。

4、優生表演,師鼓勵。

5、師問:在比賽場上,往往會受到阻截,我們進行5對5分組比賽。

6、學生分組。

7、分組對抗。

四、放鬆活動:推球入洞

1、學生分組進行放鬆遊戲。

2、教師小結,師生交流體會,教師進行鼓勵與表揚,師生再見。

小學體育教案10篇9

學習階段:

水平二

學習目標:

進行各種運球練習,並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

學習內容:

各種運球練習

重點:

掌握各種運球的方法和要領。

難點:

在練習中發揚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

學習步驟:

自主活動、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行拿球。

2、集合隊伍,講解該課的學習內容和要達到的目標。

3、帶領學生進行胸前、頭上點撥球練習和頭部、腰部、跨下繞球練習,熟悉球性,激發起學生的練習興趣。

學生活動:

1、能夠有秩序地進行拿球,表現出積極進取的精神。

2、細心聆聽觀察老師的講解示範,對老師的動作有一種慾望,並能積極進行模仿練習,在練習中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儘量不掉球。

組織:

四列橫隊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

掌握各種運球的方法和要領。

難點:

在練習中發揚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

教師活動:

1、由於學生拿到球后,比較興奮,老師先做幾個比較難的動作示範,再組織學生自由模仿練習。

2、老師總結,萬事開頭難,鼓舞學生的鬥志,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再講解示範簡單的動作方法,組織學生練習。(原地左、右手變向運球練習,原地左、右手高、低運球練習,原地左右手交替運球練習。)

3、講解示範運球急停急起練習,組織學生進行嘗試,體驗運動中運動和靜止的變化,應如何做才能較好控制好自己的球。

學生活動:

1.細心觀察聆聽老師的講解示範,積極進行模仿練習。

2.通過老師的講解,對籃球練習充滿細心,鬥志昂揚。

3.練習中能夠相互觀察比較,堅持不懈,認真積極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並且對自己的練習表現感到滿意。

教師活動:

總評此次課上學生的練習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

學生活動:

總結自己的得失,對自己的表現和進步感到愉悦。

組織:

原地運球時隊列同上,行進間繞籃球場進行。

創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師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短繩練習,並回收器材

學生活動:

認真完成短繩的練習,積極回收器材。

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片、籃球36個、短繩36根

課後小結:

學生在籃球活動中,都基本上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相互觀察模仿,比較,表現出了良好的上進心。並且在練習中學生能夠克服痠痛的困難,堅持到底完成學習目標,獲得了極大的快樂。

小學體育教案10篇10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程資源的開發,設計了“武術基本功組合”一課。,通過激趣引導、體驗探究、釋疑驗證,師生共同評價的教學程序,採用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組織方法有效地將感知、思維、實踐活動和能力的提高緊密結合,努力達成本課主要學習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特點:

1、正確進行武術的教育,

學生在電視裏看見的武打動作都是被加工和誇大的,長期以來大多數學生都形成不正確的武術觀念,本課通過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武術素養,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一系列的身體練習,發展綜合能力。

2、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通過創編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團體協作精神。

3、尊重學生興趣差異,學習方式多樣獨特

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創設相對開放的教學環境。根據學生素質能力和興趣差異,採用自主選擇性學習、合作研究性學習、創新拓展性學習等方式,充分體現“人人受益”的體育新課程理念,在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發展、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培養。

三、課的流程:

1、活躍身心階段:通過古代故事“聞雞起舞”的情景設置,在中國功夫的伴奏下,學生散點、自主或兩人組合模仿電影中的武打動作,導入本課課題。

2、學習技能階段:通過教師表演、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武術基本功河基本功組合的學習,採用層層推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初步學習和掌握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發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階段:通過學生分組創編武術基本功組合動作的練習,進一步啟迪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學以致用滿足學生求新、求異、求成功的慾望。

4、身心恢復階段:在美妙動聽的音樂聲中,師生互動翩翩起舞,樂曲、舞姿令人陶醉,達到調節身心之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qg9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