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圓明園遺址》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圓明園遺址》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國有世界著名的景觀,比如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這些景觀至今保存完好,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遊客前去參觀遊覽。但是還有一處奇觀,雖然已經被毀壞,但我們不能忘記,因為它曾經是那麼美麗,也因為它記錄着中國所受的恥辱,它就是--圓明園。有沒有人去過圓明園?你看到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的?

同學們,上一週我們學習了法門寺,季羨林先生在文中表達了對祖國燦爛文化遺產的自豪和如何對待文化遺產的思考,引導人們應該正確對待古代文化遺產。在我國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七次大的古代文化遺產流失,其中圓明園罹難的嚴重破壞性讓我們記憶猶新。

1860年,英法聯軍搶掠、焚燒了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大火連續燒了三天。圓明園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所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10萬尊以上,自此悉失;圓明園文源閣所藏《四庫全書》收典籍3503種,計79337卷,自此悉失;圓明園所藏商周青銅器、歷代瓷器精品、古籍孤本、名人書畫等等逾千逾萬,無以勝計,自此悉失。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再次遭殃,包括《永樂大典》在內無數宮廷所藏的珍貴文物和古籍遭列強洗劫。經此浩劫,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 

圓明園經歷了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的焚燒、搶掠,淪為一片廢墟。那麼圓明園成為廢墟之後是什麼樣的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紹圓明園遺址的。

二、請大家快速閲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 朗讀黑板上的幾個字詞:

薈萃  鳥瞰  闓  卐  廓  瀛(yíng)  甲胄(zhòu) 悲愴(chuàng)

“卐”,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標誌。顯現金光,如來佛胸前有卐字。伴隨着佛教的東進一起傳入中國,一開始,“卐”字是“德”音和“卐”音一起混讀,到唐代武則天時期,則定音為“萬”。義為“吉祥萬德之所集”。佛經中又寫作“卍”。中國佛教對“卍”字的翻譯也不盡一致,北魏時期的一部經書把它譯成“萬”字,唐代玄奘等人將它譯成“德”字,強調佛的功德無量,唐代女皇帝武則天又把它定為“萬”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卍”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右旋,-種是左旋(“卐”)。佛家大多認為應以右旋為準,因為佛教以右旋為吉祥,佛家舉行各種佛教儀式都是右旋進行的。同學們仔細看看,這個被佛教徒視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祕色彩的符號,與德國法西斯納粹黨旗標誌是不是很相似啊?這個標誌是希特勒親自設計的,它是紅底白圓心,中間嵌一個黑色“卐”字。希特勒對他們設計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象徵”。他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説:"紅色象徵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徵民族主義思想。‘卐‘字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鬥爭的使命。"後來,希特勒還為他的衝鋒隊員和黨員設計了“卐”字臂章和“卐”字錦旗。 

希特勒選“卐”字做標誌的原因,有幾種説法。一種主流説法是根據納粹黨名設計的。納粹黨的意思是“國家社會黨”,在德文中“國家”和“社會”的字頭都是“s”,兩個字頭交錯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狀。不過,佛家“卍”是金色,納粹“卐”是黑色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

劉霆昭,1952年出生於北京,是我國第一位記錄中國遠洋走出去的記者,他的光輝之旅被記入中國新聞年鑑,被喻為“中國新聞界的鄭和”。 他,是北京新聞戰線的一位老兵。在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工作多年,並積極創辦了《北京電視》和《北京現代商報》等報刊。他自號為鐵木,在記者生涯中他最難忘也最危險的當數在對越自衞反擊戰期間進行戰地採訪的那段經歷。在廣西雲南邊境時發現了一種劈不裂、摔不碎、泡不腐、砸不爛的堅韌植物。有感於心,他便立了鐵木二字做號。他熱衷於民生新聞的採寫和創作,將記者心中的筆昇華為解決人民羣眾問題的利器。先後創作了《能不能少挨點擠》、《中草藥變垃圾,誰之過》、《取奶户的苦惱》、《53個單元哪去了?》、《靜心齋應向遊人開放》、《為什麼年年栽樹不見綠》、《北京東南郊污染調查》、《管管北京站前的黑車》、《火車鳴笛擾民問題亟待解決》等關注民生的報道,他不僅準確反映了民生問題,而且還會多方走訪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最後往往能夠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積極支持,最終能落實下來。

2、《圓明園遺址》是一篇寫景説明文,作者採用新聞人的獨特視角,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遺址概貌。

三、請同學們再仔細閲讀課文,並説説課文分別介紹了哪些內容?

1、全文共八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3)概括介紹造園時間、園林盛景及園毀慘況。

第二部分(4-7)按空間順序依次介紹了圓明園遺址主要景區的方位、景點。

第三部分(8)以李大釗詩作結,痛斥毀園賊寇,激發讀者的愛憎感情。

1)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段,看作者是怎麼寫文章開頭的。

這篇課文的開頭跟我們昨天學習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也沒有直接寫圓明園遺址,而是從圓明園的修造時間寫起,從康熙開始修建,先後營造150多年。從造園時間之長,可見規模之大。並引用清代詩人王闓運的詩句及英國牧師的驚歎語,讚美圓明園的盛景。然而就是這樣先後營造了150多年的“萬園之園”卻毀於八國聯軍的焚燒,毀於侵略者的入侵,淪為廢墟。

2)文章的題目是“圓明園遺址”,作者開頭卻從造園時間之長、園中景色之美寫起,這樣安排材料,有什麼用意?

作者意在通過當年盛景與現時廢墟形成鮮明的對比,引起讀者強烈的愛憎,從而使得讀者從後文介紹圓明園景區及景點的字裏行間,既驚歎於圓明園當年的瑰麗景色,又充滿對侵略者毀園的醜惡行徑的切齒痛恨。

3)圓明園雖遭洗劫,但青山仍在,遺蹟尚存,並且“近幾年來,經過圓明園管理處職工的辛勤修整,一些主要景區已初露眉目”

作者這樣寫就使得讀者在痛惜盛景被毀之際,心理上得到些許安慰。

 

周煥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dm0x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