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

《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十六單元《冬天》中的一篇主體課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歡迎閲讀參考!

《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

一、教材簡析及設計理念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兒歌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的形狀特徵,以生動活潑的兒歌語言講述了一羣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兒歌后部分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兒歌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程標準中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三者間對話的過程。所以一年級的閲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閲讀的樂趣”。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所以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根據本教材的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採用做一做(做遊戲)、看一看(書、圖畫、課件)、比一比(比賽讀)、唱一唱(把課文編成兒歌唱)、畫一畫(畫動物的腳印)、編一編(創編兒歌)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將美術、音樂等學科內容融入在本課教學內容中,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習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通過學習感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在愉悦的氣氛中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二、依據新課程標準,確立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知識目標:

⑴ 認識“啦、梅、蛙、睡……”等11個生字,會寫幾、用、魚這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

⑵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 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3、情感目標:

⑴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⑵ 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朗讀課文,初步識字,感悟課文內容。

第2課時:鞏固識字(識記字形、在語言環境中瞭解字義),寫字教學。

五、過程設計

1、設置情境,揭示課題。

遊戲導入:在撲有白色的粉筆灰的黑板上做手印板畫遊戲,引出“小畫家”再播放課件進一步引出“雪地裏”,學生齊讀課題《17、雪地裏的小畫家》

(抓住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以遊戲的方式導入課題併為學習感悟課文作下鋪墊)

2、層層遞進,引導初讀、識字。

⑴ 師範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字音,然後評評老師讀的怎麼樣。(師生平等對話、互相學習、互動評價)

⑵ 生自讀課文:

① 勾畫出本課的`生字。

② 彙報自己勾畫的生字,教師隨機用多媒體顯示出注音生字。並請學生説説自己平時遇到生字,解決生字的辦法,小結方法:看、問、查、猜……

③ 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學習生字、掌握讀音。(開放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我選擇。)

⑶ 多種方式認讀注音生字:① 學生自願認讀、教讀生字。

② 開火車讀。

③ 齊讀生字。

④ 男女生比賽讀。

⑷ 去掉拼音讀生字:

① 同桌比賽讀

② 師生比賽讀

③ 全班齊讀。

⑸ 認讀帶拼音的詞語:下雪啦梅花有用幾個

為什麼洞裏青蛙參加成長睡着啦(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落實字音教學)

3、朗讀、感悟、背誦課文:

⑴ 齊讀課文,找找這篇課文共幾句話。

⑵ 逐句學習、感悟課文並指導朗讀:

整個過程按:讀了第( )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學生邊讀邊自我學習感悟、質疑的方式進行。

(注重過程、落實教學過程,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能力。)

① 第一句抓住“!”看多媒體課件,引導讀出下雪了小動物們激動、驚喜的語氣。

② 第二句聯繫課文和實際情況重點理解“一羣”(小雞來了是不是“一羣”?小狗來了是不是“一羣”?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都來了來了是不是“一羣”?老師是一(個)人在講課,後面有一(羣)老師在聽我們上課)

③ 第三句是教學的重、難點:

A、教學時藉助課件感悟小畫家作畫,幫助學生理解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為什麼會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知道一些,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繫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為了縮短這段距離,將學生帶入思維最近發展區,可適時播放課件:白雪紛紛揚揚落下,伴隨着美妙的輕音樂,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腳印”,學生看後再讀文。啟發學生,提問:你們讀懂了什麼?這時學生對第二、三句話的理解將豁然感悟:他們腳的形狀不同所以踩出的腳印也不同,小雞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竹葉;小狗的腳中間和腳爪都有厚厚的肉墊,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梅花;小鴨的腳中間有腳璞,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楓葉;小馬的蹄子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月牙)

B、拓展教學: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還能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請你當小詩人來編一編、寫一寫。

④ 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礎上理解這些小畫家畫畫用的是腳在雪地裏踩出腳印,畫的又快又好。

⑤ 第五句聯繫上文理解“青蛙沒參加”是指青蛙沒像小鴨、小狗他們出來到雪地上畫畫。

⑥ 第六句,瞭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點。

拓展:什麼叫冬眠,還有哪些動物也像青蛙一樣要冬眠。(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

(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抓住本班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⑶ 讀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⑷ 背課文:① 播放課件學生據情景背誦課文。

② 學生自編動作背課文。(在活動中學習、在表演中學習,學生用體態動作呈現課文,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使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鞏固知識,又發展語言。)

四、總結全課

1、説一説:學生談談通過今天的學習有哪些收穫?

2、唱一唱:教師事先將兒歌編成歌曲然後讓學生跟音樂節奏一起唱一唱。

3、畫一畫:動手畫,感知本課或學生知道的其他“小畫家”的作品。(兒童好奇、好勝、好動,動手操作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形式,為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下“小畫家”的作品,重温課文內容。)

4、寫一寫:(編成兒歌寫下來)

為了引發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啟發學生思考:

⑴ 雪地裏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出怎樣的作品?

⑵ 還有哪些動物沒參加?為什麼。

標籤: 畫家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4vd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