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篇一: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過年時節,每家每户請客都會上一道醬煨蛋,以寄託團團圓圓之意。我們家請客也不例外。

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一大早,我就參與到煮醬煨蛋的任務中。我自告奮勇地去拿蛋,看着那一個個橢圓的淺褐的蛋,它們是那樣的柔弱,只要輕輕一碰就會碎掉。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緩緩地移動着,輕輕地放在高壓鍋裏,雞蛋安全“着陸”,沒有發出一點兒被碰撞的聲音。我鬆了口氣,繼續轉移着蛋,僅僅移動三十個蛋,我卻花費了整整五分鐘。

爸爸端起鍋子,小心地放在水槽裏,擰開水龍頭,“嘩嘩譁!”只見水灑在蛋上,整個鍋子蒙上了一層輕盈的面紗,每一個蛋都無比靈動,每一個蛋都閃閃發光,每一個蛋都光滑漂亮。水沒了上來,淹沒了蛋。爸爸把鍋子放到灶台上,蓋上蓋子,開始煮蛋了。“嗡嗡嗡!”鍋子發出低鳴聲,五分鐘後,響聲變得刺耳起來。爸爸拔掉安全閥,“呲呲呲呲呲!”蒸汽如同火箭一般衝了出來,竟有一米多高,蒸汽源源不斷地衝出來,發出猛虎般震耳欲聾的聲音。我捂着耳朵,向後退了幾大步才停下來。漸漸的,蒸汽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小,噴出的高度也越來越低,直到過了五分鐘,蒸汽才完全消失。爸爸把蛋放到一個盛着冷水的盆子裏。

該輪到我出場了,我捲起袖子,叫上媽媽和奶奶一起剝蛋。因為雞蛋放在冷水裏,是不用擔心燙的。我拿起兩個蛋,用其中一個蛋的“頭”去撞另一個蛋的“腰”,“啪!”“腰”被撞出了一個窟窿。我把碎蛋殼剝開,把蛋裏面的那層卵殼膜剝掉,一切就變得簡單得多了,我順着卵殼膜,在表面一滑,大半個蛋殼就被剝了下來,接下來只要把剩下了的“漏網之魚”解決就行了。似乎是因為好勝心,我和奶奶媽媽開始比賽誰剝得快。媽媽使用的是“粉身碎骨法”,她把整個蛋殼揉碎,輕輕一剝,就大功告成,只是要把整個蛋殼揉碎花費的時間要久一點,而且“漏網之魚”比較多;奶奶使用的是“大搖大擺”法,她把七八個蛋放在一個漏空的籃子裏,然後用力地搖來搖去,讓雞蛋“自相殘殺”,這樣雖然效率高一點,但會“傷筋動骨”,這不,有幾個雞蛋的蛋白也破掉了。

憑着經驗,媽媽和奶奶遙遙領先,眼看我和她們的距離越來越大,我化身“撿漏王”,剝蛋只挑那些已經破碎的蛋。最終我獲得勝利,雖然作弊,但也滿足了我的好勝心;雖然遭到媽媽的抱怨,但我自我安慰道:這也符合蛋的意義嘛,團團圓圓,和家人們一起,開心就好。

輪到爸爸出場了。爸爸把鐵鍋裏的水燒開,放入剝好的蛋,再放入生抽和老抽。“生抽是為了使蛋變得更加鮮美,老抽是為了調顏色。”爸爸邊解説邊放入糖、鹽和香料,説這樣能夠色香味俱全。“至少要燜兩個小時。”爸爸蓋上鍋蓋,開啟小火,推了推我説,“到一旁等着去吧。”

兩個小時到了,蓋子被掀起來了,一股濃稠的香味撲鼻而來,每一個醬煨蛋都閃着油亮的紅光,靜靜地躺在鍋子裏。我飛也似的用勺子舀起一個,不顧燙,也不顧被噎着,就那麼送入口中,幾口就直接吞下去。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好吃。

篇二: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我喜歡吃蛋,今天家裏要做醬喂蛋,我便急忙去幫忙。

第一步,煮蛋。用一口大鍋放水和蛋,用熊熊燃燒的烈火將蛋煮熟。其中要放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言――鹽。第二步,剝蛋。將煮熟的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我十分不解:放在冷水中有什麼用?只是為了讓蛋冷卻一下嗎?如果這樣,只需要將蛋放在冷風不就會變冷了嗎?媽媽告訴我:“如果把蛋放在冷水裏,它就不會粘殼了。”

冷卻了一會兒後,終於可以開始撥了。我捲起袖子,撈起兩個蛋相互一撞,其中一個仍舊完好,另一個蛋身上有了一處凹陷。我就把這個蛋“打成遍體鱗傷”,輕輕一剝,就把殼剝下了,一層白的透亮的蛋白,閃了我一眼。我不由自主地挖下一小塊,“真好吃。”

我又撈出一個雞蛋,與剛才完好的雞蛋相互撞擊,破裂者,繼續挨剝。這真像“打擂台”,如果這樣下去,就可以決出“蛋王”啦,不過,最後“蛋王”也難逃“魔爪”的,被我輕輕一敲就“死”了,我得意洋洋地邊剝邊想着。

我把剝好的蛋,交給爺爺。爺爺將蛋放入大鍋,放入水,又放入醬油,這樣,水的顏色慢慢變深了。爺爺蓋上鍋蓋,點火再煮。當鍋蓋打開時,我看到蛋已經和水變成了同一種顏色——一種誘人的醬油色,濃郁的醬香也撲鼻而來。撈起一個,一口咬下去,全是醬香,再看蛋白蛋黃,也微微變色,十分誘人。

這就是家鄉美食——醬煨蛋。媽媽説,醬煨蛋不僅好吃,還不容易變質,放個十天半月也沒關係,而且會越放越香,越放越好吃。

篇三: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今年是我奶奶六十大壽,她老人家要印一種叫壽桃的食品分給親朋好友們吃,説這是老底子傳下來的規矩。奶奶需要一個幫手,於是我就去給奶奶當幫手了。

奶奶説,印壽桃第一步是揉生粉。奶奶在一個大盆裏放上大半盆白花花的生粉,然後在中間挖出一個大坑。奶奶説,挖的時候,是不能把生粉挖通的,坑底還要留一層生粉。奶奶向生粉坑裏倒温水,温水一跟生粉“見面”,便一溜煙地鑽進生粉裏,不見蹤影。奶奶繼續倒温水,直到温水不再亂跑,開始願意乖乖地呆在生粉坑裏,就用一雙筷子,順時針方向攪拌水和麪粉。奶奶説,這叫“打漿頭”。“漿頭”打好,就正式開始揉生粉了。奶奶把這些“漿頭”集合在自己手下,開始用雙手去按壓它們,邊按壓,邊用暗力滾動它們。不一會,奶奶手下便出現了一個橢圓形的,光溜溜的大面團。奶奶繼續邊按壓邊滾動着麪糰,將一些散落的生粉收集在這個麪糰上,真神奇。我説我也來試試看。奶奶就將這個麪糰交給我,我學着奶奶的樣揉了起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奶奶手下柔軟乖巧的麪糰,到了我手裏卻成了倔妹子,每一次,我都得把整個人的力量都壓下去,它才懶懶地翻個身,不情不願地去接收散落的生粉。

現在要開始蒸粉了。奶奶説,這蒸粉要特別講究火候,火候不到,蒸不熟透,過了火候,要“過水”。奶奶邊説,邊動作麻利地在鍋子裏倒水,放上蒸架,在蒸架上攤一塊紗布,然後把那一大團生麪糰摘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均勻地放在紗布上。

蒸了一會兒,奶奶側耳在鍋子邊聽聽,説,熟了,就打開鍋蓋,搬起蒸架,將熟的麪糰倒在剛才的大盆裏。奶奶説,現在還要再揉一次熟的麪糰。我馬上伸向這些熟麪糰,可我的手碰到這些熟麪粉就縮了回來,一看,發現整隻手都被燙得通紅了。奇怪的是奶奶卻像沒有事一樣揉起了這些滾燙的麪糰,真是鐵掌啊!不一會,這些一塊一塊的熟麪糰,又神奇地在奶奶的手下組合了起來,成了橢圓形的大面團。

奶奶拿出桃形的模具,模具由“底”和“面”兩塊長方形木板組成。模具的'“底”上鐫刻着代表喜慶吉祥的圖案,模具的“面”上漏空了一個桃形。奶奶將模具的“底”和“面”合在一起,拿起一個糰子,放入模具裏,用手掌心壓了幾下,保證每個角落的麪糰都“到位”了,才打開模具,輕輕一掀,一個“壽桃”就印好了。

我看着奶奶印,覺得很簡單,就跟着奶奶做了起來。可是印出來的壽桃,有的花紋模糊,有的邊角不到位,有的很厚,有的很薄,不像奶奶那樣印得厚薄均勻,花紋清晰,起稜起角。我有些沮喪。奶奶説,熟能生巧,做熟就好了。果然,我後面印的壽桃,比起先的要好看多了。

等到所有的壽桃都印好了後,我在壽桃尖頭上點一點紅,壽桃更加喜慶了。

篇四: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老媽今天又準備“施工”做早餐了,這十幾天中,她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菜餚,然而沒有一樣成功的。一次次的“試吃”,讓我對老媽的早餐徹底死心了!

我跑進廚房,媽媽正切着一塊大年糕。她先切成條,再切成塊。但是每一塊都切得歪七扭八的,一點也不好看。我嫌棄地撅着嘴問媽媽:“今天要做什麼啊!”媽媽偷樂着,説:“佳佳,這是糖炒年糕,媽媽小時候吃的,但就因為太費油了,所以很少吃……”哦——糖炒年糕,説起來,我還真沒吃過哩!

我滿懷着好奇心看着媽媽。她一連舀了好幾勺子的油,這用的油可比平時燒一個小菜費多了。趁着燒油的時候,媽媽倒了一些糖在另一個碗裏,用滾水沖泡,然後把它遞給了我,我一臉茫然地看着媽媽。媽媽笑着説:“幫我攪拌好,這個是糖炒年糕的精髓呀!這雖然是以後才要用的,但是一定要提前準備,這才來得及!”

油熟了,媽媽小心翼翼地倒進年糕,鍋子裏馬上“炸開了鍋”了,為了防止“殃及池魚”,她的身體離鍋子很近,頭卻已經下腰似的躲得遠遠的,直到油停止舞蹈的時候才復原。她用鏟子炒着小年糕們,引得它們“哈哈大笑”。炒了一會兒,年糕寶寶的本色暴露了,它漸漸變成了奶白色,一個一個粘在了一起。我一看可急了,這可怎麼辦?用鏟子也鏟不開……沒想到,一旁的媽媽卻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架勢,只見她慢慢悠悠地拿起一雙筷子,輕輕往兩個頑皮的小年糕中間一掐,兩個年糕就乖乖聽令,馬上分開,就這樣一掐一雙,一掐一雙……

最後就倒入閃閃發光的糖水,年糕滋啦滋啦地作響,彷彿是在為歡迎糖水姑娘的到來而歡呼雀躍着。媽媽再為年糕穿上它們黑白色的晚禮服——芝麻!這一糖炒年糕就大功告成了。

我以美食家的口氣對媽媽説:“嗯,這回的面相甚是不錯,乃不知味道如何?”我用筷子夾起一塊年糕,立馬塞進嘴裏,甜滋滋的味道在脣齒之間瀰漫着,年糕酥酥的味道在在心中流淌……

媽媽看着我,欣喜若狂,嘚瑟道:“嘿!我終於成功了!”

篇五: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祖先開始種植芋艿,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祖先開始吃毛芋艿,更不知道是哪位祖先,為我們人類增添了一份美食,我只知道自己無理由地喜歡吃毛芋艿。

今天,奶奶又為我做了美味的毛芋艿。今天的我可不同往年,只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等待這美食。我要走進廚房,看看奶奶是怎麼燒毛芋艿的。可我看了半天,也只看到一個熱氣騰騰的鍋子,其他什麼都沒看到,只好問奶奶。奶奶邊比劃邊説:“芋艿要放在麻袋上曬上好幾天,要拔毛,燒的時候要放水,放點醃菜汁,要燒長遠點。”奶奶説了好一會兒,我才聽懂個大概,但關鍵的地方還是不明白。我將奶奶的話進行了整理,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一問奶奶:

“奶奶,是先拔毛還是先曬呢?”

“奶奶,為什麼要放在麻袋上曬呢?”

“奶奶,燒毛芋艿時,水大概要放多少呢?”

“奶奶,醃菜汁大概要放多少呢?”

“奶奶,到底要燒多長時間啊?大火燒還是燜?”

幾個回合下來,我終於明白了毛芋艿是怎樣製作的。

芋艿的香開始直往我的鼻子裏撲,迫不及待的我早已站不住了,不停地問奶奶“好了嗎?好了嗎?”奶奶的耳朵都被我吵得都要生繭了。終於,新鮮美味的毛芋艿出鍋了。我隨手拿了一個:“好燙!“奶奶拿了兩張餐巾紙,讓我包住它,慢慢剝來吃。這軟軟的口感,還帶着微微的幽香,真美味。

篇六:舌尖上的美食六年級作文

吃糖蛋是桐鄉當地習俗之一,媽媽生了小寶寶,要吃糖蛋補身體,女婿到丈母孃家做客,丈母孃會燒一碗糖蛋給女婿吃。以前生活艱苦,吃糖蛋是一件奢侈的事;現在大家生活好了,工作之餘嘴饞了,煮一碗糖蛋吃吃也是常事。

糖蛋十分好吃,又香又甜,營養豐富。

糖蛋的製做方法十分簡單。但把水倒入鍋中加熱到沸騰,拿雞蛋在鍋的邊緣輕輕一磕,一定要磕出一道裂縫才行,然後兩個大拇指順着裂縫把雞蛋打開,讓蛋清和蛋黃落入滾燙的開水中。這一步十分重要,一不小心蛋黃就有可能破碎,裏面的汁液就會與水融為一體,會影響糖蛋的外觀和口感。去殼的雞蛋在開水裏煮,直到蛋清發白,蛋黃表面變成固體的淡黃色,就可以撈出放入碗中了,這時的蛋只是普通的水煮蛋,還不是糖蛋。要把它變成糖蛋還要在起鍋前,預先準備好一隻碗,碗裏放好桐鄉。起鍋時,將煮讀的蛋連同湯水一起盛入碗中,鑊餈、紅糖和白糖與蛋完美融合,香氣撲鼻。這樣,一碗正宗的糖蛋才算完成。

糖蛋的製做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就會鬧笑話,出洋相。傳説有個性急丈母孃,女婿來了,手忙腳亂,一邊燒火一邊磕蛋,準備給女婿燒糖蛋。誰知因為性急,磕得重了些,蛋清蛋黃一股腦兒地漏到了風箱邊。還有個呆頭阿木(媳婦)燒糖蛋,她在冷水裏打入雞蛋,然後拼命燒,結果雞蛋全部散開了。民間流傳的關於燒糖蛋的笑話還有很多,大概是因為糖蛋不僅僅是一樣吃食,更具有豐富傳統意藴的緣故吧。

【舌尖上的美食——搭米酒】

浙江省桐鄉市洲泉實驗小學603陳思佳

星期天,聽説外公要搭米酒了,我滿懷着好奇心向外公家走去。

外公正聚精會神地為鍋子圍圍巾——在鍋沿圍一圈抹布。外公圍得很用心:用熱水把抹布打濕,細細圍在鍋沿,又用手掌密密地拍。外公説,這樣就不會漏氣了。又拍了一陣,外公才喊道:“小佳,幫我拿一下餐桌上那個大蒸籠!”

外公把蒸籠端端正正地放在大鍋上,又在蒸籠上面攤上一塊薄布。等大鍋裏的水“咕嚕咕嚕”冒熱氣的時候,外公就把在水中浸了整整一夜的糯米倒在蒸籠裏,用大火蒸。

一會兒,鍋子又“咕嚕咕嚕”地響了起來。“外公,是不是糯米已經蒸熟了?”“早着呢!蒸糯米啊,一定要滾了之後再悶十分鐘,這樣才香。”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外公找來一個大盆子,在上面搭了一個田字型的大架子,當鍋子裏的香味越來越濃時,外公掀開蓋子,端起蒸籠放在田字架上,舀起幾大碗冷水,澆了下去。冷水透過蒸熟的糯米飯,漏入了下面的水盆。外公又將水盆裏的水,重新舀起,再澆到糯米飯上……反反覆覆,直至滾燙的糯米飯變涼。

外公交給我幾個酒藥丸,叫我把它們磨碎,説這是搭米酒的重中之重。我受寵若驚,一絲不苟地把五六個酒藥丸子磨成了粉末,放在一個大碗中,讓外公“驗收”。外公伸手抄了抄酒藥粉末,滿意地笑了。望着這“巨大的成就”,我得意極了:“嘿!這酒搭出來,我的功勞可有一半呢!”

外公又帶着我,將酒藥粉末均勻地拌在糯米飯裏。外公在一口大缸裏鋪一層糯米飯,就讓我撒一層酒藥粉。當糯米飯鋪完時,酒藥粉也正好撒完。外公開始在飯上揉來揉去,我也學着他在飯上揉來揉去。糯米飯的表面越來越光滑了,外公就在糯米飯中間挖大坑,我也學着他的樣子幫忙挖坑。

外公用一個比缸還大的塑料膜把大鍋緊緊地捂起來,再用粗繩子扣住,蓋上稻草,説:“第一步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過幾天,還要在缸裏下水。”

“下水?下多少水啊?”

“一般是‘斤下斤’,就是有多少斤米,就放多少斤水。”

“外公,這叫1:1的比例。”我得意地説。

又一個星期天了,我惦記着米酒,又去了外公家。老遠,就聞到了米酒的香味,我似乎看到了亮晶晶的米酒,看到了外公眯着眼品米酒的情景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0xmw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