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必備】美德作文彙編9篇

【必備】美德作文彙編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德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美德作文彙編9篇

美德作文 篇1

在圖們江畔的美麗校園裏,有一個自強自立的男孩他叫樸哲。他自信樂觀,活潑進取,興趣廣泛,勤懇好學。他平時沉默寡言,只是默默的完成老師教給他的任務,上課認真聽講,在學校他是勞動能手,只要是有需要清掃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這個愛勞動自強的孩子出生在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出走,至今未歸,家裏只有身患癲癇病的母親和長期卧病在牀的爺爺,母親一天發病數次,失去了勞動能力,根本不能照顧家裏的日常生活,加之爺爺卧牀不起,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這個十五歲的小男孩的肩膀上,家裏的經濟來源僅靠爺爺的微薄退休金,可以想像出他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每天可以按時上學對他來説又是多麼的不易。很小的時候,他就要比同齡的孩子懂事很多,未成年的他成為了家務一把手,燒飯、收拾屋子,照顧母親和爺爺……生活雖然艱辛,但他從未耽誤過學習,他從小懂事孝順,深知自己的家庭狀況從不向家裏要零花錢。生活的苦難讓這個男孩比同齡人更多了一份對生活的感悟,不幸讓他對生活更加憧憬。

陽光總在風雨後,樸哲用他的智慧、自信和頑強不斷地追求着心中的夢想。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未來會越來越美好。

美德作文 篇2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父母從小告訴我,做人要善良。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

偏僻,但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説: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十分生氣,但又委屈地説。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説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説:孩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右手,那道傷,令我十分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説: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到那些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

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的時候,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説,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到我,我覺得這就是從中培養出來的。

我也有錯的時候呀!六歲那一天,一個舅舅家的小男孩來我家玩,玩了許久,舅舅便把他拉了出去,在家裏的沙發上,一個玉像項鍊落在了那裏,眼尖的我馬上跑到那裏坐下假裝看電視。摸到項鍊後我馬上回房間把項鍊藏好,在晚飯後,我心中忐忑不安。爸爸媽媽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反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吞吞吐吐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媽媽。我馬上把項鍊接給我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説: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裏撿的也要還給主人,不然主人一定會擔心的。媽媽把項鍊還給我小男孩後,他連聲謝道:謝謝姐姐。

而我卻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無論怎樣面對多大的誘惑也要想想後果。

美德作文 篇3

母親節前一天,朋友請我陪她去購物,説是母親節到了,為母親做點什麼。我答應了。

一位朋友説買點首飾之類的,另一位則想為母親買一件衣服。我心想,反正也不知道母親節為母親買點什麼,不如和他們一起去,順便幫我也選擇一下究竟為母親買點什麼,於是就答應了。到了城裏,我們首先去買衣服,轉了好長好長時間,也沒買着合意的。我們又賺了幾家精品店,一位朋友説,媽媽每天在烈日炎炎下工作,我就買頂帽子為媽媽遮陽吧!另一位賺了好長時間,看了一個小玩具,説買回讓侄兒玩。而我則沉浸在為母親買點什麼而發愁。

我們賺了很多個店,最後我們竟把鑰匙丟了,沒法回家了。我們把我們去過的地方找了找,並不那麼理想,我們沒找到。這彷彿是上天特意為我安排的一個場面,車子剛好停在一家配鑰匙的門前。我們説鑰匙丟了,能不能配一把,店主給我們的答案並非滿意,購物還沒購好,就出了這檔子事,我們心裏都很不是滋味。尤其是我,當我看到她們臉上的笑容時,似乎明白了很多……

她們不想打電話去打擾母親,也更怕這次驚喜泡湯,就自己在那想着辦法。配鑰匙的終於好了,我們可以回去了,雖然我並沒有為母親買到什麼,但我自己覺得我買到了更珍貴的東西:對母親那濃濃的愛以及對事物的冷靜沉着!

記得那天回去之後,恰好看到了一則故事,題目就起的非常新穎:愛只比恨多一筆!文章講的是:一個人父母離了婚,他和妹妹都選擇了跟母親,然而,因為父親的離去,母親有了輕微的神經病,在家裏經常摔壞東西。隨着他的長大,自己結了婚,妻子對於母親的發病也並不吭聲,在他認為這就夠了。日子剛過安穩,父親回來了,那個女的花光了父親的錢,跑了。他妻子説,該養兒子時不見他的影子,快要養老時卻跑出來當爹。他母親則對他説讓父親回來,他像是問母親又像是在問自己:“你真的不恨他了?”在晚上,他翻來覆去,想了很長時間,決定把父親接回來。母親跟着父親生活,很久沒再犯病。他也常常到母親那坐一會兒,但很少説話。他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父親給母親梳頭,很輕很輕,掉的頭髮,他一根根拾起來,放進一個小盒裏,對母親説:“老伴啊,當這些葉子都掉光的時候,我們這兩棵老樹,就也該走啦。”母親微微一笑。看到這一幕,他的心第一次變得寬廣了。那天,他教鄰居家孩子寫字時猛然發現,愛只比恨多一筆。就這麼一筆,寫出的卻是人間的冰火兩重天。

是啊,血濃於水啊!對於父母,我們永遠有道不完的謝謝,可是他們卻不是在意我們的謝。只要我們過的好,他們就感到很幸福了。當我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當我們遠在他鄉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母親節的到來,我也想好了為母親做點什麼,我要多一份樂觀、多一份孝心、多一份“工作”、多一份……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當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是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麪,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我們也許會記得感謝長途旅上給我們一碗水喝的大嬸,也許會記得感謝給我們讓座的大哥哥,也許會感謝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是的,他們當然是我們要感謝的,可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我們的父母,他們是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古語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雖然不信基督,但是我仍感恩,目前感恩父母的唯一途徑就是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兩個的熟悉的字眼,卻怎麼那麼難做到呢?感恩其實並不難,只不過是常陪父母説説話、常回家看看他們、使他們的汗沒白流而已。

感恩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學會去感恩他人吧!

美德作文 篇4

我們身邊有許多的美德少年,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我現在就知道一個美德好少年—孫浩然。

孫浩然是個初二的學生,但它卻做了許多的好事。我就説下他做的三件好事吧,第一是在20xx年5月時,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孫浩然將他存儲的150 元零花錢全部捐出,還主動在班上發起倡議,號召全班同學參與愛心募捐。他説:“想到地震後無家可歸的人很可憐,我就想幫幫他們。”第二是在20xx年8月,我國西南地區發生乾旱時,孫浩然又發動同學們走上大街,在廣場上擺起募捐箱,募集善款1000多元。他説“看見受災地區的災民們沒水喝的照片時,我就於心不忍。”第三是,去年7月的一天,孫浩然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親眼目睹一位騎着自行車的中年婦女被小汽車撞倒躺在地上呻吟,“請大家幫忙打電話報警!”他當即下車將她扶起,隨後,在市民的幫助下,孫浩然將這名婦女送到了醫院……“當時反應太慢了,沒來得及把車牌號記下來,不能讓肇事者逍遙法外。”事後,孫浩然不仗沒有炫耀自己的義舉,還因為沒有“逮住”肇事者而懊悔不已。

我覺得,孫浩然這種做了好事不會驕傲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學習。

美德作文 篇5

人生是一個大花園,花園裏最香的花都是從“美德”花欄裏種出來的,有文明,有禮儀,有謙讓……然而,最讓我賞心悦目,心曠神怡的卻是“誠信”這朵貌不驚人的小花。那麼,誠,為何物?信,又為何物?就讓我採下這朵名為“誠信”的鮮花,來講述這其中的一個故事吧!

故事發生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那時,我正在做我那“該死的”奧數作業,被一道題難住了。唉!該怎麼解呢?我坐不住了,又是用手敲桌子,又是搖椅子的,急得抓耳撓腮。突然,“啪”的響聲“驚醒”了我。原來是我在焦急中,把一支筆摔下了桌子。盯着地上四分五裂[注: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的筆,我的腦海裏頓時一片空白。這可是向奧數班的同學借的筆啊!人家助人為樂借給我筆,我卻違背諾言將她的筆摔壞,我下次該怎麼見她啊!在焦急不安之中,我不禁想起了借筆那時……

“呀嘿,我的筆呢?”在急衝衝跑進奧數教室後,我把書包翻了個底朝天,最後搖搖頭髮表了自己的意見,“不會是忘帶了吧?是就慘大了……”

這時,看見同桌朝我傳來疑惑的目光,我無奈地朝她説了句,“忘了帶筆了。”同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用手肘把桌子上自己的筆推到我這邊,一雙大眼睛像是會説話一般:“你先用我的吧!下次再還給我,別弄丟了!”

“那……你……”我也用眼對她“説”。

又見她拿出了一支筆,我放心了,就把剛才那句話的後半段給收了回來。看了看手上的筆,我覺得同桌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想到這裏,我暗自在心中向她許下諾言:我絕不會弄丟或弄壞這支代表同學情誼的筆!而那邊聽課的同桌,彷彿猜到了我的心中所想,竟向我“回眸一笑[注: 眸:眼珠。轉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那水靈靈的大眼睛裏分明寫着“我相信你”……

我想起我將要違背誓言,心裏就百爪撓心。李老師教導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於是,我便開起了“11路車”——雙腿,穿梭於全市大大小小的文具店。是想要補一枝同樣的筆給同桌這個信念,支撐了我跑文具店,什麼“姐妹文具店”,“五美雜貨鋪”……知名的不知名的,連鎖的單開的商店,只要是有筆賣的,哪一個不是遍佈我的足跡?幾乎每換一批貨我就來這些店一次!也許上帝心情不爽吧,我天天看,天天等,卻一次也沒見着同桌那枝筆。

轉眼間,時光飛逝,又到了上奧數課的時間了,這也是再次與同桌見面的時間。

由於做錯了事,一見到同桌我就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腳。到底告不告訴她呢?我説了她會不會傷心,生氣?唉,不管了不管了!她罵我也好,打我也好,該來的總要來,況且這錯在我,不在她,我一定要向她道歉!

而那邊的同桌,見我又是捶腿又是握拳,好奇極了,走了過來。當看到我翻文具袋時,才想起了借筆的事,隨口問我,她的筆呢?

我聽到這句她隨口而出的話,剛才“堅定”的信念彷彿被一道閃電擊了似的,都不復存在。我又抖了好半天,才恢復了過來,猶豫了一會兒,唯唯諾諾地説出了弄壞筆的真相。説完後,我怕她生氣,不原諒我似的,搶在她説話之前掏出一枝筆,激動地説:“對……對不起!這枝筆……就當做補償……別不開心了……”

“那筆是我自己做着玩的,質量當然不好。至於這枝筆麼,”她微微一怔,指着我手上的筆説,“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既然我們是朋友,又何必太在意呢?”

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麼?當然沒有。誠信的故事就像我倆的友誼一樣,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如果誠信是一顆種子

那麼,請將它播種

當收穫時

定會令你慶祝

如果誠信是一顆種子

那麼,請將它傳遞

當收穫時

定會得到數不勝數的回報

如果

每個人都播種誠信

每個人都以心相交,坦誠相待

那麼

定讓這個世界更加柔和,温暖

美德作文 篇6

那天,我獨自一人乘公共汽車到臨浦清和園讀書,也就是那個時候,我真正明白了美德無處不在。

我乘上不久,一位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上了車,她白髮蒼蒼,只夾着幾絲黑髮,手裏還拿着兩大袋元包,我想,這時她肯定希望有一個座位讓她舒舒服服地坐下來。但可惜的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這時,大家理所當然的會想到:應該會有人給老奶奶讓座。沒錯,這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的確有人讓座。不過,我沒想的是,讓座的人竟然是被我稱作“不道德”的人。

事情是這樣的,在戴村附近,上車了一位穿着裙子的婦人,她找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然後取出了一包瓜子啃了起來。她隨手把瓜子殼扔在了地上。不過,讓我更看不下去的是她那種不尊重別人的樣子:後來,車上來了一位農村婦女,她剛上車,那個婦人便囔囔起來了:“啊!你的身上怎麼會有股臭味呀!”“不會啊,我沒有啊!你聞錯了吧!”那位農村婦女解釋道。婦人説:“不是啊,你身上明明有種騷味!”農村婦女只好無奈地坐到了座位上。這件事過後,我就對她有種不好的感覺,但我沒有想到就是她給老奶奶讓了座。

那天,我真正明白了美德無處不在,我也明白了愛更是瀰漫在這個充滿真情的人間。

美德作文 篇7

我,一個熱愛讀書,乖巧文靜而又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陽光女孩,生長在一個幸福、和諧的書香家庭。在我剛剛記事時,身為教師的父親便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誦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美德的作品《三字經》。“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温席。……”一字字,一句句,開啟着我幼小的心靈。因此,幼時的我便是那樣的好學而懂事。書籍、畫筆、古箏,成了我最好的夥伴;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成為我的習慣。每次,無論有什麼好吃的,無論是多是少,我都會留下一半給父母。在我的記憶裏,沒有一次像別的小孩那樣,因要某樣東西和父母耍脾氣的現象。平時家裏來了客人,我都會小主人似的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因此,他們都誇我懂事,是個好孩子。平日裏,每每跟隨父母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我的老奶奶家,去看望一下80多歲的老人家,給她送去幾個愛吃的水果,或一個自制的小玩具,一幅幼稚的塗鴉。看到老奶奶樂呵呵的笑臉,享受着被她摟在懷裏的感覺,真的幸福極了。

漸漸地,我長大了。從幼兒園,到一年級,再到四年級,在學校良好的育人環境的薰陶下,在老師們辛勤地關懷教育下,在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下,我更感受到了集體的温暖,同學的友愛,享受到了助人的快樂。

作為已連續多年的老班長,我盡職盡責地當好老師的助手,從組織環境衞生的打掃,檢查紅領巾的配戴,到晨讀的組織、作業的收交;從班級活動的組織開展到學校大型的活動的積極參與,處處以班集體的榮譽為重,以自己的行動為同學們做着榜樣。一段時間,我發現班上學生吃零食的比較多,一天下來,垃圾箱裏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袋,不僅浪費了錢,更影響了班級和校園的環境。於是我組織幾個班幹部商量了一個解決的辦法並取得班主任老師的支持。一方面,對班上花錢的現象進行調查,並利用班隊活動在老師的協助下開展“我們的零花錢從哪來?”“如何使用零花錢”及“吃零食對我們的健康有害嗎?”的討論,在討論中同學們都更深地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以及我們該怎麼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錢。班上垃圾箱裏的食品袋不見了,勤儉節約的風氣在班上慢慢形成。

“助人為快樂之本!”作為一名班長,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主動關心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學。有一名同學,上學期因有特殊情況半學期未能到班學習,這學期他感覺學習很吃力,變得更沉默寡言,對學習更缺乏信心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又是很有限的,於是我便組織幾名成績較好的同學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並做了相應的分工,利用課餘時間對他的學習進行輔導幫助。星期六、星期日,我還邀請學習小組和他到我家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有問題更可向我的老師爸爸請教。在我們一夥真誠的幫助下,熱情的感染下,他的笑容變多了,笑聲變響了,學習成績逐漸提高了。看着他的變化,我打心眼裏高興!

這就是我,一個老師放心,同學信任,鄰里稱讚的時代少年——姜藴晗!我將會繼續以我的真心、誠心、愛心去感染、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美德作文 篇8

正如馮驥才所説: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思想都是大地裏開出的花,而真正有價值的花還要結成種子,回落大地。是的,美德之花芳香馥郁,但只有回落大地,才能芳香滿園,讓我們將美德之花結種傳遞,讓他深深植入人們的心田。

美德,猶如陽光,温暖人的心房,猶如雨露,滋潤處處乾涸,傳承美德,傳遞的是美好,也是一種希望,莫要讓美德始於斯而終於斯,結種傳遞,處處都是昂揚,處處都是希望。

微塵,一個本不起眼的公益組織,從個人的單薄力量猶如汩汩清泉最終化為了浩瀚汪洋。我們不是認識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一個人行善變成了一羣人行善,正是美德的傳遞讓他們為人所知。作為青島的一個公益組織,每一次災難都有他們的捨身相助,每一次捨身相助也帶動了更多人的加入。美德,在一次次傳遞中得到了發揚,這些美德之花結滿了種子,回落大地,到處開出了絢爛之花。這便是最好的佐證。

古往今來,總有人為美德的傳遞默默耕耘,默默奉獻。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畢生致力於傳遞自己思想和美德。門下弟子三千,讓儒家之風颳滿了世界大地,正是這些人的傳遞,才讓我們知道了“三人行,必有我師”,讓我們學會“吾日三省吾身”。有人評論他為:“素王”。沒有年號,沒有朝代,,但他樂於傳遞自己的思想態度與情操,讓他真正做到“無冠之王”!今有那位借錢旅行的深圳人,吃苦受累,遭受他人的冷嘲熱諷、懷疑和猜測,只是為了讓人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善良,只是為了傳遞正能量,這些人,雖然屬於個人行為,力量微少,但可影響或捲動起社會甚至世界的浪潮,讓人深思,他們的名字也會因此而不朽,他們的傳遞之舉也會隨着歷史車輪昂揚向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致力於傳遞美德。“感動中國”讓我們得知他人的善行;傳播了愛的力量;“光盤行動”讓節儉之風吹滿各個角落。有價值的思想需要我們的傳遞,高尚的美德需要我們的發揚。誠然,這個世界還存在着黑暗,存在不公及各種弊端,在這些現象面前,美德傳承確實不易,所以,我們必須堅信“人間正道是滄桑”,讓美德照亮每一處黑暗,讓美德之花開遍世界各地並結種傳承。人人種下美德之種,讓每一角落芳香沁人,讓每一角落都灑滿陽光。

讓美德之花結種傳遞,如汩汩溪流匯聚成滔滔江河,使人人感受到他的席捲,它的熱浪!

美德作文 篇9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有很多,列入:尊老愛幼、保護環境等等,作為其中一員,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並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誠信是其中一種美德,所謂“誠”主要是指“誠實”“真誠”和“忠誠”,要心裏想的和實際做的一致,也就是古人説的“誠於中”“形於外”。

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所謂“信”主要是指“信守承諾”,強調一個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所以,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精神財富,如果你不守誠信,不遵守對別人的承諾,那麼你將會被遺忘。就是説誠信是我們中學生必不可使得美德,我們也要將這美德弘揚,讓我們健康成長

助人為樂也是一種美德,俗話説:“助人為樂乃快樂之”,本事實也是如此,幫助別人,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昇華,讓我們感覺到人生有價值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看到別人有困難,能幫的儘量,幫幫助了別人,不僅能使自己快樂,被幫助的人更是快樂;且幫助別人不能圖回報那麼就沒有意義了。

尊老愛幼更是美德,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就要幫助他們,現在,雖然有人幫,但是大多數的人只是當“看客”總以為事不關緊這種是我們不提倡的,作為中華民族的其中一員,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所以弘揚它傳承它,並且伴隨我們將康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我們要繼承它。

標籤: 彙編 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0ml4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