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2021年全國甲卷作文

2021年全國甲卷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全國甲卷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全國甲卷作文1

從“可為”到“有為”關鍵在於“為”

討論“可為與有為”這一話題必須弄清楚“可為”與“有為”這兩個詞的含義,可,值得;能夠。可見“可為” 在這裏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值得做的”即有價值的事,二是“能夠做的”,即有能力做的事。相對於“可為”,“有為”就簡單得多,在這裏是有作為之意。每個人都希望成為大有作為的人,想大有作為首先要知道哪些事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事,哪些是值得做的事,另外要有能力做這些事。這還不夠,關鍵還在於“為”,要去做,臨淵徒羨魚,不如去結網。

每個時代都需要有為者,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的時代大有作為,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為者呢?我想這個觀點不會有人反對——面對應為且能為事必為之,是謂有為者。以此標準來進行判斷,李大釗、夏明翰、方誌敏、楊靖宇等革命烈士,他們處在中國生死存亡的關頭,救亡圖存是歷史交個他們的使命,是那個時代最值得做的事,並且他們都有能力,比如李大釗是早稻田大學的高材生,他是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之一,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這條救中國的道路,可以説有能力去做值得做的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就是對大釗先生 “可為”的高度概括,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努力去“為”了,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去“為”,犧牲時李大釗38歲,夏明翰28歲,方誌敏36歲,楊靖宇35歲,可以肯定的説,他們是那個時代的有為者,同樣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時代楷模也是社會主義建設年代的有為者。

誠然“可為”“為”都是“有為”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們不能等待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之後再去“為”。革命烈士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明知不可而“為”之,在革命尚在“星星之火”時期,他們勉勵而為之,甚至為之獻出生命。只濟濟於自己的利益得失的才會“坐等條件成熟”,沒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時代才會“內卷”“躺平”,從“可為”到“有為”關鍵還在於“為”。

我們處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時代是命題者,我們是答卷者,人民是閲卷者。我們怎樣才能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培植遠大的家國情懷,不斷增長自己的本領,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去“為”,則“有為”目標可期矣!

全國甲卷作文2

執“可為”之手,與“有為”偕老

時值仲夏,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曆程。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五四”青年節、歌曲《義勇軍進行曲》、詩詞《沁園春·雪》、革命烈士李大釗、榜樣雷鋒等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血脈和靈魂。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應執“可為”之手,與“有為”偕老,把自己的未來融匯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鬆”。如果自己是一棵普通的小草,那就把蘭花當成榜樣;如果自己是一棵普通的樹木,就把松樹當成榜樣。蘭和鬆在李白的心裏是一種美好的象徵,是成才的代表,是良好的德行,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應該擁有的“可為”之願。勇於抗爭,敢於創造,不怕犧牲,頑強不息,這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精神。在西方神話中,神創造一切,安排一切,且神不容置疑。而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遠古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創造生存環境;女媧煉石補天,化解自然天災;燧人氏鑽木取火,方能控制自然;神農氏遍嘗百草,結束饑荒時代;伏羲創歷結制,中華文明由此開始;后羿彎弓射日,才有適宜天氣……這些神話的核心就是抗爭、創造和犧牲。這些“可為”的精神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魂魄,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之中。也正是擁有這種“可為”的精神,中華文明才成為唯一保存至今的文明,中華民族才能在近代遭受重大屈辱後迅速屹立世界。我們應執“可為”之手,志存高遠,化目標為行動,把夢想變為現實。
“種竹交加翠,栽桃爛漫紅”。杜甫的這一詩句裏藴含了一種人生的追求,就是我種桃花的時候要把桃花種得“爛漫紅”,我種竹子的時候要把竹子種得非常的翠綠。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有為”青年,簡單地説就是種花我就把花種好,種竹子就把種竹子種好,我不談漫無邊際、崇高遠大的理想,也不談那麼虛無縹緲、遙不可及的未來,我談的就是眼前的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這就是“持於志”後的“成於行”。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所有驚天動地的奇蹟,無不始於每一件小事、每一項任務、每一份職責。一羣羣快遞小哥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織就了世界最大的物流運輸網絡;一支支科研尖兵埋頭枯燥的儀器與數據,創造出“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的成就;一位位基層幹部和貧困羣眾一起“汗珠子摔八瓣”,書寫下“最成功的扶貧故事”……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在新時代的逐夢路上,我們要與“有為”偕老,注重苦幹、實幹和巧幹,充分發揚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
“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中庸》認為我們要對整個社會負責,我們要對全人類負責,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要儘可能地為大家服務,所以説,為社會負責、為人類負責,這樣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建立功業。2004年《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曾寫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袁老常説自己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早已變成現實,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等國家大面積種植。為了實現夢想,袁老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從未停止過探索的步伐。美國一位學者説,袁隆平讓“飢餓的威脅在退卻,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這是中國科學家對人類、對世界的貢獻,也是對歷史、對文明的貢獻。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心間!在當下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裏,我們作為一名新一代的青年人,應執“可為”之手,與“有為”偕老,努力成為一個為社會負責、為人類奉獻的“勇為”青年。

“可為”誠可貴,“有為”價更高。曾國藩曾説,人要想做成大事需要有兩個基本的心態,第一規模遠大,第二綜理密微。我認為這兩件事情缺一不可,畢竟作為一名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三學子,我們理應執“可為”之手,與“有為”偕老,知行合一,做一個“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的新青年。

全國甲卷作文3

承可為時代,做有為青年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中國共產黨在過去的100年征途中,徹底改變了自近代史之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其中,伴隨着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絕對性貧困問題已經畫上了歷史性的句號,這是一個象徵着人民當家作主的里程碑的事件。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國,以綏四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全中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自此,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物質生活方面,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入學、就業、醫療和養老保險,將更加正規有序管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再是空話。在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方面,人文素質將有逐步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表現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羣眾得到實惠、社會安定和諧,但背後也是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的全面大幅度提升的體現,使我國大踏步趕上世界現代化的時代潮流,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之後,北洋軍閥政府將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巴黎合約。消息一經傳播,北京大學的學生們立即聯合各高校推出代表致電中國外使力爭山東主權,並組織展開愛國遊行活動,但此行為卻遭到了北洋軍閥的嚴厲鎮壓,700名學生被捕,引起了人民的憤怒。不僅如此,在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大力支持下,這場青年愛國運動迅速擴大到全國,全國學聯成為了這場鬥爭的先鋒隊。陳獨秀的入獄,對這場愛國救亡運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最後,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開始慢慢覺醒,這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道德經》言:無為而有為,無為而有所不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中國的新青年,是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這是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對青年提出的六條標準。面對抗擊新冠疫情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青年更應站出來與國家共進退,實現民族復興,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強國,這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肩負的責任,更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的責任。

作為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應篤學敏行,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讓中國更精彩。更應以英雄為榜樣,燃青春之年華,助泱泱之大國。切勿狹隘自私,佛系人生,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己!

全國甲卷作文4

可為相伴有為

時光荏苒,鞭策了千年歲月。天下路唯可為之人敢闖,天下夢唯有為志士築造。可為與有為,是新時代青年追逐的夢想。

可為,就是希望年輕人對自己的人生設定一個正確的目標,在複雜環境中不會迷茫; 有為,就是希望在工作中要積極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對建設美好家園努力奮鬥,在確定的方向中盡力做到最好。如果説“有為”是結果,那麼“可為”就是信心。因為相信“可為”,於是變得“有為”,並且戰勝“不可為”。所有完美,都是從發奮努力,拼搏向上開始。

作為一名中國人,就要積極奮鬥,樂觀,做一個有為青年。努力向上,永不止步。引領潮流。可為就是要為人民服務,為之前,想想能不能為?要做好事,不做壞事。不能躺平,要努力奮鬥,就算沒有多大的希望也要努力,因為努力了就會有希望。美好的國家,美好的時代,需要有為青年。青年一代是早晨的太陽,是祖國的希望。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蝸牛當賽車冠軍,小人物成曠世英雄,並不只是好萊塢的專利。在我們的文化中,填海的精衞,挖山的愚公,追太陽的夸父和射太陽的后羿,都曾是我們心目中的偶像。它們不只存在於我們的睡前故事中,而是融入到整個民族的血脈中。這種頑強,是我們中華文明中一抹令人感動的底色。我們偉大的祖國國泰民安,社會穩定發展,欣欣向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無數的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經歷了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終於成立了新中國。這一切,都為我們青年一代創造了“大可為”的條件,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年齡不應當成為“有為”的必要條件,袁隆平爺爺即便到了晚年仍然拼搏不止,為國家的大米高產奮鬥一生。但我們應該承認,一個人最美好的年華,就是青年時代。青春朝氣,博聞強識,熱血沸騰,志向高遠,正是人生最美好、大有“可為”的時光,這就是“可為”的第二個客觀條件。

一條紅途路,踏過萬水千山,歲月蒼天終不負。莫鬆懈,莫等閒,個個把關青山夢,植新路,奮力圖,千秋萬代,代代相傳,不負韶華不負卿。願我們每一個熱血青年都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從“可為”到“有為”,今天的我們勤奮努力,奮發圖強,每個青年人邁出的堅定步伐,終將融匯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有了“有為”的一代,中國夢指日可待。

可為與有為,是新時代賦予青年一代的使命。祖國為你我創造了“大可為”的條件,我們就應該奮發“有為”,不負青春不負卿。

標籤: 甲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33zvg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