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素問:經絡論

內經素問:經絡論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現存最早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經絡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

【原文】黃帝問曰: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翻譯】黃帝問道:絡脈顯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的不同,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文】岐伯對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

【翻譯】岐伯回答説:經脈的顏色經常不變,而絡脈則沒有常色,常隨四時之氣變而變。

【原文】帝曰:經之常色何如?

【翻譯】黃帝説:經脈的常色是怎樣的呢?

【原文】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也。

【翻譯】岐伯説: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這些都是與其所屬經脈的常色相應的。

【原文】帝曰: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

【翻譯】黃帝説:陰絡與陽絡,也與其經脈的主色相應嗎?

【原文】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也。寒多則凝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皆常色,謂之無病,五色具見者,謂之寒熱。

【翻譯】岐伯説:陰絡的`顏色與其經脈相應,陽絡的顏色則變化無常,它是隨着四時的變化而變化的。寒氣多時則氣血運行遲滯,因而多出現青黑之色;熱氣多時則氣血運行滑利,因而多出現黃赤的顏色。這都是正常的,是無病的表現。如果是五色全部顯露,那就是過寒或過熱所引起的變化,是疾病的表現。

【原文】帝曰:善。

【翻譯】黃帝説:好。

拓展:

黃帝內經必背內容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温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素問 靈蘭祕典論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素問 六節藏象論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脣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素問 五藏別論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素問 經脈別論

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渡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着而為病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素問 太陰陽明論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卧,上為喘呼;入五臟則瞋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內,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靈樞 本神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

靈樞 營衞生會

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衞,營在脈中,衞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衞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衞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素問 生氣通天論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衞外者也。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馳長。緛短為拘,馳長為痿。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衞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素問 舉痛論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喜則氣和志達,榮衞通利,故氣緩矣。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衞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衞通,汗大泄,故氣泄。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素問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形有餘則腹脹,徑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

血氣者,喜温而惡寒。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素問 至真要大論

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温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温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

靈樞 百病始生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故痛之時息,大經代去,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俞,在俞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腎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着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着孫脈,或着絡脈,或着經脈,或着俞脈,或着於伏衝之脈,或着於膂筋,或着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洛,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素問 熱論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髒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溢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衞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素問 舉痛論

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

素問 痺論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濕氣勝者為着痺也。

故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腎;筋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肝;脈痺不已,復感於邪,內會於心;肌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痺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凡痺之客五臟者,肺痺者,煩滿喘而嘔。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噎幹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痺者,夜卧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痺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痺者,四支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痺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痺論治則——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

帝曰:榮衞之氣,亦令人痺乎?岐伯曰:榮者水谷之精氣也,和調於五髒,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衞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薰於肓膜,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痺。

素問 痿論

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 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宗筋之會,合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

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着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析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靈樞 水脹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何以別之?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卧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鼕鼕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衞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着,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黃帝曰:膚脹鼓脹,可刺邪?岐伯曰:先瀉其脹之血絡,後調其經,刺去其血血絡也。

素問 脈要精微論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夫脈者血之府也。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五臟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此六者持脈之大法。

素問 湯液醪醴論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於內,氣耗於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温衣繆剌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淨府,精以時服;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素問 上古天真論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髮去。

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

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

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標籤: 經絡 內經 素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4nwm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