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欣賞作文 >

有關欣賞作文四篇

有關欣賞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欣賞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欣賞作文四篇

欣賞作文 篇1

“唯分數論”之殤

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牽動着無數中國考生的心。於此,筆者深有感觸的同時不禁歎惋,何苦系一家之憂樂於區區之分數?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數論”,且讓孩子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口號雖喊得震天響,但長久以來家長以及學校仍難逃“分數至上”觀念的桎梏。且説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區區兩分便能評定孩子素質高下嗎?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實在不合情理。再看那從55分進步到61分,鼓勵與表揚理所應當,然而孩子若拼盡全力考得55分家長也不應苛責,分數與素質間從來沒有天然的等號,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

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壓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長的陽光。“分分分,學生的命根,”流傳多年的戲言折射出中國兒童的現狀,來自考試的壓力讓孩子逐步犧牲掉娛樂時間,緊盯着試卷上鮮紅的分數,千方百計的爭論分數,而來自家長的壓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補習班、奧賽班、堆積成山的輔導書……在“分數至上”的大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壓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繼地坐在書桌前刷題。反觀國外,歐美從不以分數作為評定高下的唯一標準,主張順應兒童天性,鼓勵孩子發展個人興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讓他自由發展,健康成長。不以分數論成敗,還孩童以快樂童年,此當今之急也。

當分數成了風向標,學習目的偏離了求知的本質,也削弱了孩子的創造能力。錢學森曾問到:“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創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國考生,汲汲於分數,則必將標準答案奉為圭臬。以分數為學習的終極目標,必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卻鮮少跳出標準答案的桎梏、審視、質疑答案,也難怪中國缺乏創新型人才了。不如將灼灼目光從分數上移開,關注點放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上,那創新型社會、中華之復興可計日而得矣。

誠然,從中國現狀來看,考試仍是選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但“唯分數論”之弊甚多矣,我們是不是可以逐漸消去一昧追求分數的功利之心,而漸漸以更多元的角度評價兒童?

蔡元培曾説:“若想有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從現在、從身邊做起,拒以分數論成敗,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

欣賞作文 篇2

其實,我們這個年紀本不該讀回憶錄的,因為當你過早的看透一些東西,過早的釋然以後,就失去了青春該有拼搏......

自從三歲上幼兒園,這十六年,我放棄過太多的東西唯獨沒有放棄過踏上這條不歸路後頑強的走下去。有時想想真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呵呵。那些年拼命地考大學到底是為了什麼?過程?亦或結果?

或許就像那個放羊的孩子所説的:放羊是為了什麼?娶媳婦。娶媳婦是為了什麼?生娃。生娃為了什麼?放羊......,周而復始。

在問問我們:上學為了什麼?----找個體面的工作。----賺錢----男娶女嫁----然後生娃----生了娃繼續上學,...,周而復始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一個電影、一段故事

----等我們變老,帶着微笑,坐在搖椅上慢慢聊......

我們這個年紀,能寫的不多,能回憶的,在青春裏便戛然而止了。

看了宋丹丹的《幸福深處》,我覺得其實人不是生而不同的。丹丹在人生的道路上,也同樣拼搏,同樣努力,黃宏説她是個極其聰明、極其懶惰、極其善良、極其多變的女子。在感情裏有着她的快樂和悲傷,她有過五年轟轟烈烈的初戀,經歷過感情的背叛,有過一段一年短暫的婚姻,十年難忘的婚姻,以及現在這個幸福家庭,每一段婚姻都會使她成長,使她更懂如何去愛。她説關於婚姻沒有誰配得上做誰的楷模,有緣時隨便怎樣都好,緣盡時一切都灰飛煙滅......呵呵,有時候我覺得人就是這樣,活着的時候有人還念着你,死了或許就真的沒人在想你了,正如一場舞台劇,落幕便也結局了。所以珍惜生命中每一個相識的人......

等有一天我們變成一位老者,或許那時,我們拿着現在所寫的東西再看時就如同我們現在去看十年前自己的作品一樣,充滿着青澀和可笑......

欣賞作文 篇3

今天看到一好友分享寫婚姻愛情的文章,看了以後我真的覺得惋惜。太多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愛,更不知什麼是愛情,也不知為什麼所謂的愛情怎麼會帶來傷害,都説原來的承諾是謊言,我想説是我們自己不知真象與不接受現實。

愛是沒有自我,完全的關注對方,知道什麼是他需要的,知道什麼是他應該經歷的,能體會此時此刻彼此的心情。能給對方最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我想猜的他需要的東西。

對方説永遠愛你,彼此承諾私守終身都是真實的感受,都是真實的承諾,只是這個真實只是存在於此時此刻,是我們想要把那一刻保存永遠。我們卻不知時間,空間是每一秒每一刻都在變化,我們的心情也是每一秒每一刻的在變化,我們能保證我們的心情永遠如陽春三月那樣的美好嗎?既然一切都在變化,那麼我們又怎能要求我們美好的一刻永存呢?並且我們總是活在過去的美好或者是悲傷的片段中沒有出來,總是用過去的標準和要求來衡量此時此刻的一切,所以才會有人控訴愛情的虛無,與那時那刻的一切都是謊言。

我想説世界上有愛情,愛情不是物質,沒有保質期,愛情就是我們此時此刻的一種美好感覺。世界上沒有愛情謊言,因為那話在那時那刻都是內心真實的流露。是我們太傻太笨,看不清當時的環境與心情而給自己帶來的痛苦。我們不是痛惜那個人不再愛我,而是痛惜那時那刻的不再回來。我們要的不是那個人,而是要那個感覺。

欣賞作文 篇4

我的一家可都是“大臣”,爸爸是“財務大臣”,媽媽是“購物大臣”,婆婆是“勞務大臣”,而我和弟弟只是無名小卒。

我家的“戰爭”雖不多,但也不少。就拿我們家的“電視大戰”來説吧。我們家裏財務大臣和勞務大臣喜歡看新聞,購物大臣喜歡喜歡看電視連續劇,我們這些無名小卒愛看動畫片。有一天晚上,我們這些無名小卒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動畫片,財務大臣和購物大臣拎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回來了。財務大臣見我們無名小卒正在看動畫片,就問我們:“作業做完了嗎?”“寫完了。”無名小卒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誰叫你們看動畫片?快!快!快!給我們調到《新聞欄目》,我等不及了。”“為什麼調到《新聞欄目》,連續劇也開始了。”購物大臣邊放下手中的拎包邊説:“我要新聞!”“我要看連續劇。”……財務大臣和購物大臣爭得不可開交,而我們這些無名小卒正坐想其成,坐收漁翁之利呢!“快!快!去睡覺!,明天還上學呢。”勞務大臣趕來了。你不知道,我們家最大的既不是財務大臣,也不是購物大臣,而是勞務大臣。現在勞務大臣下了聖旨,我們這些無名小卒誰敢違命!所以大家只好乖乖睡覺去了。第二天早晨,我發現財務大臣和購物大臣都成了“熊貓”,原來他們在熬夜看重播。

這就是我的一家,你覺得有趣嗎?

標籤: 四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xinshangzuowen/e7jw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