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1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仁愛比聰明更難做到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

全球最大的網上書店亞馬遜公司的總裁傑夫·貝索斯小時候,經常在暑假隨祖父母一起開車外出旅遊。

10歲那年,貝索斯又隨祖父母外出旅遊。旅遊途中,他看到一條反對吸煙的廣告上説,吸煙者每吸一口煙,他的壽命便縮短兩分鐘。正好貝索斯的祖母也吸煙,而且有着30年的煙齡。於是,貝索斯便自作聰明地開始計算祖母吸煙的次數。計算的結果是:祖母的壽命將因吸煙而縮短16年。當他得意地把這個結果告訴祖母時,祖母傷心地放聲大哭起來。

祖父見狀,便把貝索斯叫下車,然後拍着他的肩膀説:“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仁愛比聰明更難做到。”祖父的這句話雖然只有短短的19個字,卻令貝索斯終身難忘。從那以後,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誨做人。

你可以失去你的財富,但是你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原美國布朗大學校長,現任卡內基基金會主席瓦爾坦·格雷戈裏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區將他帶大的。

格雷戈裏安的祖母也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由於戰爭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雖然命運對她十分不公,但她卻並未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為了讓格雷戈裏安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祖母經常教導他説:“孩子,有兩件事一定要記牢。第一是命運,那是你無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麗,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財富,但是你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祖母的這句話在格雷戈裏安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如果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沃爾特·克朗凱特是美國著名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他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對新聞感興趣。並在14歲的時候,成為學校自辦報紙《校園新聞》的小記者。

休斯頓市一家日報社的新聞編輯弗雷德·伯尼先生,每週都會到克朗凱特所在的學校講授一個小時的新聞課程,並指導《校園新聞》報的編輯工作。有一次,克朗凱特負責採寫一篇關於學校田徑教練卡普·哈丁的文章。由於當天有一個同學聚會,於是克朗凱特敷衍了事地寫了篇稿子交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凱特單獨叫到辦公室,指着那篇文章説:“克朗凱特,這篇文章很糟糕,你沒有問他該問的問題,也沒有對他做全面的報道,你甚至沒有搞清楚他是幹什麼的。”接着,他又説了一句令克朗凱特終身難忘的話:“克朗凱特,你要記住一點,如果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在此後70多年的新聞職業生涯中,克朗凱特始終牢記着弗雷德先生的訓導,對新聞事業忠貞不渝。

“上天給你的生命不過是許多分鐘,你必須好好利用每一分鐘”科特·漢密爾頓是美國著名花樣滑冰運動員,他的母親原來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但她十分珍惜時間,充分抓住每一分鐘刻苦自學,後來終於成為鮑靈格林大學婚姻家庭系的副教授。她經常對漢密爾頓説:“上天給你的生命不過是許多分鐘,而且是有限的。從你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你就只有這麼多分鐘的生活,因此,你必須好好利用每一分鐘。”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每天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如何處理自己所擁有的每一分鐘。你既可以把它消磨在咖啡屋和酒吧裏,也可以將它花在研究室或運動場上。由於受到母親的影響,漢密爾頓也十分珍惜時間,抓緊每一分鐘訓練。辛勤的汗水,終於換來了豐厚的回報,他在1981—1984年連續4次獲得世界冠軍。

你應該拿出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麼都要這樣卡羅斯·桑塔納是一位世界級的吉他大師,他出生在墨西哥,17歲的時候隨父母移居美國。由於英語太差,桑塔納在學校的功課開始是一團糟。有一天,他的美術老師克努森把他叫到辦公室,説:“桑塔納,我翻看了一下你來美國以後的各科成績,除了‘及格’就是‘不及格’,真是太糟了。但是你的美術成績卻有很多‘優’,我看得出你有繪畫的天分,而且我還看得出你是個音樂天才。如果你想成為藝術家,那麼我可以帶你到舊金山的美術學院去參觀,這樣你就能知道你所面臨的挑戰了。”

幾天以後,克努森便真的把全班同學都帶到舊金山美術學院參觀。在那裏,桑塔納親眼看到了別人是如何作畫的,深切地感到自己與他們的巨大差距。克努森先生告訴他説:“心不在焉、不求進取的人根本進不了這裏。你應該拿出150%的努力,不管你做什麼或想做什麼都要這樣。”克努森的這句話對桑塔納影響至深,併成為他的座右銘。20xx年,桑塔納以《超自然》專輯一舉獲得了8項格萊美音樂大獎。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2

一艘輪船在海上不幸遇難,有一個乘客十分幸運地在船沉之前抱住了一根木頭。船沉後,他死死地抱着那根木頭,在茫茫大海上隨波逐流,最後,在漲潮時,他又幸運地被漂到一個林木葱蘢的小島上。

到島上後,他立刻把小島走了一遍,找到了一眼清爽甘甜的泉水,又幸運地找到了一些蘑菇和野果,他把所有能吃的食物全部採擷下來,這些食物足夠他吃一個月。

他很為自己慶幸,大吃了一頓後,他馬上動手用木頭搭起了一個小木屋,讓自己棲身和儲放自己的食物。然後,他就不慌不忙地坐在島上等待那些過往的船隻,但令他失望的是,五六天過去了,他連一艘船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陪伴他的,只是呼嘯的海風和一羣一羣嘰嘰喳喳的海鳥。

有一天上午,下起了瓢潑大雨,海面上烏雲翻滾雷鳴電閃。他冒雨趕到小島另一側的懸崖下去張望船隻,天近中午時,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響雷,把整個小島都震得石破天驚。忽然,他看見遠在小島另一側的小木屋上空升騰起了滾滾濃煙,他大驚失色,急忙爬下山崖跌跌撞撞趕到自己的小木屋前,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他的小木屋已被雷電點燃,幾乎全部化為灰燼了。

他十分難過,自己乘船遭遇沉船,好不容易抱住一根木頭死裏逃生落到這個荒島上,棲身和儲放食物的木屋卻又被燒成了灰燼,這難道不是上帝的意思嗎?既然上帝不允許自己活下去了,自己怎麼苦苦掙扎都只能是枉費心機,他找來一塊白色的花崗石塊,在巖石上寫下自己的遭遇和不幸,然後找一根藤子在樹上吊死了。

傍晚的時候,一艘輪船從這裏經過,船上的水手們望見這座荒島有一柱濃煙,於是馬上將船駛向荒島。但令他們遺憾的是,荒島上的那個人已經上吊死了,大家看了他留在巖石上的那些遺言,禁不住個個扼腕歎息説:如果他能再堅持半個鐘頭,只再堅持一點點,那麼他就可以乘我們的船回家了。

是的,許多關鍵的時候,也恰恰是需要我們再咬牙堅持一點點的時候,你再堅持這一點點,你就握住了成功。你放棄了這一點點,你就可能萬劫不復了。就像黎明前的夜色是最黑的時候一樣,在成功的邊緣,在成功即將到來時,也往往是我們心靈最困難最吃力的時刻,這時,我們最要告訴自己的就是:再堅持一點點。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3

我祖籍山東,出生在上海,後來到了北京。小時候媽媽給我起了一個小名,叫老悶兒。什麼意思?就是我話少。

但是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我的性格基本形成是當兵之後。1970年,我十九歲,加入了四十集團軍野戰軍工兵連。十年的`基層連隊的從軍經歷,見識了很多生死場面,徹底改變了我的性格。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我以工兵連指導員的身份再次參加搶險。7月28日地震發生,我們7月29日開拔,是第一批進入唐山的部隊。當時天氣非常熱,趕到搶救現場我們才發現身邊全部都是開始腐爛的屍體,我帶領士兵拼命清理,吃飯、睡覺都是在屍體堆的旁邊。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堅強,在讓人眩暈的酷熱中,年輕的士兵們吃着變質的食物,呼吸着惡劣的空氣,基本喝不上水,但是大家都在拼命。當時,我有一個體會,我們為生命尊嚴做得越多,我們的人格就越完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崇高感,感動着自己,也感動着周圍的人。

撤退的時候是10月21日,歷時將近三個月時間的搶險啊,把世上該吃的苦都吃得差不多了。回來之後,我媽説我:悶兒瘦得厲害,兩手十個手指頭的指甲都磨掉了一半,指頭肚上全部結痂。

這些經歷跟我目前乾的行當距離十分遙遠,但是我覺得,這些經歷對塑造人的性格,對培養男人的堅毅有很大幫助。我特別喜歡百折不撓這個詞,無論什麼事情,能做到百折不撓,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4

不知捕捉黃鱔的人將他手中的那個小小的竹籠子申報了國家專利沒有,我覺得那東西完全可以得到一個專利號,。因為它十分巧妙,做起來也不費事,卻實用得很。一束細篾編織成拳頭粗細的籠子,籠子尾部是進口處,一圈輕而簿的篾瓣朝裏形成一個漩渦狀茬口。黃鱔被籠裏的誘餌吸引了,就從那篾縫裏鑽進去,但是它在籠子裏面沒法轉身,於是被收籠子的人提起來,沒有一條能夠逃脱的。其實這籠子什麼機關也沒有,只有進口處那一圈篾瓣。它是利用了黃鱔的尾部特別敏感,只要一觸到硬物整個身體就向前遊動這一特性,斷了黃鱔的後路。假使黃鱔敢於朝後退一步,那麼就沒有哪一條黃鱔能被關進籠子而束手待斃的。

當初黃鱔是怎麼進來的呢?當然是頂着篾瓣鑽進來的,因為那時誘餌在前,就什麼也顧不上了,硬着頭皮往前鑽。等到後退的時候,篾瓣的尖梢一根根紮在尾上,它不知道後面那堅硬的是什麼東西,退下去會有什麼結果,所以一觸即縮,怎麼也鼓不起勇氣朝後退,就只好在籠裏一直呆下去。置身險境而不敢後退一步,這類現象在動物界並不鮮見。然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也常犯這類錯誤,甚至於將自己推上了絕路,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了。

成功_有哲理的小故事5

一次大型人才招聘會上,一家著名的營銷公司在會場入口處擺設了攤位。由於設立的崗位較多,待遇好,立刻引得求職的大學生蜂擁而至,將攤位圍得水泄不通。現場亂成了一鍋粥,抱怨聲、爭吵聲不絕於耳。

學經濟管理專業的雷強也夾在人羣中,被人浪推來搡去。他想應聘人事管理一職,但比起那些重點院校的同學來説,手裏三本的文憑顯得底氣不足,只想來碰碰運氣。

嘈雜聲中,當過學生會副主席的雷強突然想到,這種混亂的場面可能是主管事先沒預料到的,這會使身單力薄的求職者失去機會。他冒出了勇氣,乾脆鑽出人羣,大聲説:同學們,這樣無序地競爭實際上對大家都不好,更不能提高招聘效率。能不能排成一列隊伍,一個個遞上,以體現我們求職者應有的素質?

人羣騷動。短暫的猶豫後,一些人開始挪動腳步,下意識地形成了隊伍的雛形。雷強趁熱打鐵,勸説、引導,整理好隊伍。隊伍最後排成,起碼有300多號人。他上前和主管協商,請一視同仁地給每位應聘者一到兩分鐘提問作答,以顯公平,也使後面的人有盼頭,心裏不發急。主管交換了眼色,微微點頭贊同。

做完這一切,眾目睽睽下,雷強默默地朝後面走去。大家對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夥子表示讚歎,不知誰帶的頭,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

雷強忍着飢渴排隊,輪到他已是下午4點,工作人員已在整理資料,攤位上多出了一位面容和藹的中年人。看過簡歷,中年人頷首微笑,伸出手,説:我是負責招聘的副總。今天的情形我都知道了。有時排在最後也能成功。祝賀!我們正需要像你這樣協調能力強和遇事沉着冷靜的人事助理。

感言

1、以弱勝強,欲蓋彌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2、學歷僅只能代表你的過去求學經歷,學力還能夠提升你的現在應變能力!

3、很多時候,成功是你行動的副產品。一言一行體現個人素質,善言善舉收穫意外成功!

標籤: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o7l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