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名人故事帶感受

名人故事帶感受

名人的成長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很多經歷都值得我們學習,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名人故事要有感受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名人故事帶感受

畫家李苦禪年輕時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不僅畫藝精湛,而且人格質樸。他長於畫鷹、竹、蓮、梅等題材。鷹是陽剛的傾向,竹是剛正不阿的象徵,蓮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梅則表現了堅貞不屈的品格。畫品如人品,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實寫照。他常説:人,必先有人格,爾後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李苦禪心地寬厚,待人誠摯,尤重信義,言出必行,不計得失。

有一次,李苦禪在家中正忙着作畫,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來訪,他趕緊放下畫筆,請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倆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舊事,甚是歡娛。末了,老友將要起身告辭,才不好意思地説:不瞞你説,今天我是來求畫的,不過我看你作畫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實在難以啟齒不待老友説完,李苦禪爽朗地笑了起來,老兄何必這樣客氣呢?憑你我的交情,一幅畫算得了什麼?不日即可奉上,還請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興得連聲道謝,揖手而別。

可是隨着李苦禪名氣越來越大,他的應酬也越來越多,因為事務纏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兒子突然登門,臂戴黑紗,淚流滿面地告之其父已於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禪驚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託之事尚未如願,悲傷之中又禁不住滿懷愧疚。應人之事未了,而所應之人已去,如何能讓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靜之時,李苦禪在書房裏神情凝重,他緩緩地鋪展開一張潔白的宣紙,細細地研好墨,然後揮毫作畫,時而運筆如風,時而精雕細琢,整整畫了一百枝卓爾不俗的蓮花。畫罷,他又鄭重地題上了老友慧鑑的跋款,並蓋上了平時自己最喜愛的印章。之後,李苦禪攜畫來到後院中,滿上兩杯水酒,點燃一支高香,灑一杯酒在地,雙手舉畫。對天遙祭道:吾友見諒,苦禪疏懶,未得一了心願卻驚聞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蓮圖》,焚之以追償所願,老兄在天有知,苦禪豈敢無信?拜完後,划着火柴,將精心製作的畫作,化作了一團鮮紅的火焰。

李苦禪的奇怪舉止驚動了他的兒子,他跑出來問父親發生了什麼事,李苦禪歎了口氣,詳述了事情的經過。兒子聽後有些不解地問:您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給他畫。再説,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畫了畫給他,他也無從知曉了啊?聽兒子這樣説,李苦禪抬起頭,正色道:過去孔子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應人之事,豈可食言?老友無知,而我心有知。

事後,李苦禪一再囑咐兒子説: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禪大師看來,誠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誠字,就是強調對信的遵守關鍵在於自己的內心。這種誠信能夠超越時空與生死的界限,應之於心,遵之於心,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內心的釋然。

誠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簡單地有信於人,更要有信於己。

篇二:名人故事帶感受

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出生在—個貧寒演員家庭,—歲時父母離異,他跟隨母親生活。

他母親16歲就開始在劇團演主角,卓別林認為,“她有足夠的資格當—名紅角兒”。但是她的嗓子常常失潤,喉嚨容易感染,稍微受了點兒風寒就會患咽喉炎,—病就是幾個星期,然而又必須繼續演唱,於是她的聲音就越來越差了。

卓別林5歲至B年的—天晚上,他又—次和母親去—家下等戲院演唱。母親不願意把他—個人留在那間分租的房子裏,晚上常常帶他上戲院。

那天晚上,卓別林站在條幕後面看戲,只見他母親的嗓子又啞了,聲音低得像是在悄聲兒説話。聽眾開始嘲笑她,有的憋着嗓子唱歌,有的學貓兒怪叫。他糊里糊塗,也鬧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噪聲越來越大,最後母親不得不離開了舞台,並在條幕後面跟舞台上管事的爭吵起來。管事的曾看到卓別林表演過,就建議讓卓別林上場。

在—片混亂中,管事的攙着5歲的卓別林走出去,向觀眾解釋了幾句,就把卓別林—個人留在舞台上了。面對着燦爛奪目的彩燈和煙霧迷濛中的臉,卓別林唱起歌來:“—談起傑克瓊斯,哪—個不知道……可是,自從他有了金條,這—來他可變壞了……”

卓別林剛唱到—半,錢就像雨點兒似的扔到台上來。他立即停下,説他必須先拾起錢,然後才可以接下去唱,這幾句話引起了鬨堂大笑。舞台管事的拿着—塊手帕走過來,幫着他拾起了那些錢。卓別林以為他是要自己收了去,就把這想法向觀眾説了出來,這—來他們就笑得更歡了。管事的拿着錢走過去,卓別林又急巴巴地緊跟着他,直到管事的把錢交給他母親,他才返回舞台繼續唱。台下的觀眾笑的.笑,叫的叫,吹口哨的吹口哨,氣氛更為熱烈……

受到這種鼓勵,卓別林也來了勁,他無拘無束地和觀眾們談話,給他們表演舞蹈,還做了幾個模仿動作。有—個節目是模仿他母親唱支《愛爾蘭進行曲》:“賴利,賴利,就是他那個小白臉叫我着了迷,賴利,賴利,就是那個小白臉中了我的意……那位高貴的紳士,他叫賴利。”在唱歌的時候,他把母親那種沙啞的聲音也模仿得惟妙惟肖,觀眾被這個5歲的小男孩逗得捧腹大笑,又扔上了很多錢。

卓別林後來回憶説:“那天夜裏在台上露臉,是我的第—次,也是母親的最後—次。”正是那次表演,卓別林找到了自己的座標點,確定了自己的位置,從而走上了—條成功之路。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即人生座標。誰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座標.誰就取得了成功的優先權。

標籤: 名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rvgp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