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蘇軾讀書的故事

蘇軾讀書的故事

自幼聰明過人的蘇軾七歲知書,十歲能文,常常出口成章,發言為詩。許多年長的人都來蘇家向小蘇軾請教學問,漸漸蘇軾的名聲就傳出去了。

蘇軾讀書的故事

聽多了眾人的誇獎,再加上自家書房中已經找不到沒讀過的書了,蘇軾漸漸驕傲起來,他覺得自己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大賦、唐代詩歌都很精通,可以説到了“學富五車”的程度了。在這種自滿的情緒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書房掛了一幅自己寫的對聯:

 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就在小蘇軾自滿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天,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拿着一本書上門求教。他對小蘇軾説:“我問了好多文人,但他們都不認識這本書上的字。聽説你博學多識,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認識,所以我走了好多路專門來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蘇軾一聽很自信地接過老人手裏的書,心想:“不就是字嗎?我肯定行!”但他翻開書看了一會兒就呆了,這本書不但沒看過,就連名字都沒聽過,而且書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認識。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話的意思了。對着老人滿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慚愧地搖了搖頭。

通過這件事,蘇軾覺醒了,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以前那麼驕傲實在不應該。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臉紅的對聯,於是蘇軾連忙回到書房,準備扯下來。但就在動手的一瞬間,他忽然停住了,只見他略一思索,拿來筆墨,在上下聯的前面各加兩字,然後端詳一番,滿意地攤開書本又發憤用功去了。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親看得很清楚。於是她來到書房,只見對聯變成: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母親微笑着點點頭。

蘇軾從小就是這樣,在學問上嚴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一定會提出來,即使對方是老師,也會直言不諱。正是從小養成的這種認真對待學問的好習慣,成就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也讓他受用終生。

拓展閲讀

1.王安石出題三難蘇東坡

王安石出題三難蘇東坡,在文壇傳為佳話。其第三難是出句成對,共有三句。第一句雲: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因為那年恰好閏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確是“兩度春秋”。東坡雖是才子,但這上聯出得蹊蹺,一時尋對不出。不過後人已代蘇東坡對 了出來: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王安石考東坡第二句對是:七裏山塘,行到半塘三裏半。

原來蘇州金閶門外至虎丘這一段路叫做“山塘”,約有七裏之遙,中間有地名半塘。東坡不久前路過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難他,東坡果然被難住了。不過,後人假託乩語,也把此句對了出來,對雲: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鐵甕城西,金玉銀山三寶地。

潤州(今江蘇鎮江市),古名鐵甕城,臨於大江,其地有金山、銀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當時蘇東坡恰好剛遊覽過,王安石便出了這一題。東坡尋思多時,不能成對,只得謝罪而去。這第三句至今未見有人對出下聯,諸君不妨一試。

2.蘇東坡向王安石認錯

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是翰林院學士,人們都稱他為蘇學士。蘇東坡才華橫溢,文章寫得好,詩詞也作得好。但知識再豐富的人也不可能會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時候也不免要出點差錯。

有一天,蘇東坡拜見當朝宰相王安石。相府僕人把他領進王安石的書房,説是宰相大人外出辦事,馬上回來,請蘇學士用茶稍候。等了一會,主人還不回來,蘇東坡便信步走到書桌旁,見桌上攤着一首詠菊詩。這首詩沒有寫完,只寫了兩句:

“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蘇東坡看了,心裏不由暗暗好笑起來:“西風”明明是秋風,“黃花”就是菊花,而菊花從來就敢於頂風傲霜,最能耐寒耐凍,説西風“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大錯特錯了?想到這裏,蘇東坡詩興大發,不能剋制,就提筆蘸墨,信手續寫了兩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説與詩人仔細吟。”

蘇東坡擱下毛筆,又待了一會,見主人還不回來,便起身告辭了。再説王安石回家後,到書房見了蘇東坡的那兩句話,只是搖了搖頭,並不與蘇東坡計較。

後來蘇東坡降到黃州去當團練副使。

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將近一年。到了九九重陽天氣,連連颳了幾日大風。一天,風停歇後,蘇東坡邀請了幾個好友到郊外賞菊。只見菊園中落英繽紛,滿地鋪金,一派西風蕭瑟的景象。這時,蘇東坡猛然想起了給王安石續詩的事情來,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説不出話來。他恍然悔悟到自己過去鬧了笑話,連忙提筆給王安石寫信認錯。

3.蘇軾帶兒遊石鐘山求實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不僅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暢,在家庭教育上也別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鐘山記》就是他“教子求實”的佐證。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擔當團練副使。這是一個閒差使,43歲的蘇軾得以有閒經常與長子蘇邁一起讀書作文,説古論今。有一天,父子倆不知怎的竟談到了鄱陽湖畔石鐘山的名稱由來。蘇邁從《水經注》等古書中找出許多説法,如“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止響騰,餘音徐歇”。對這些説法,蘇軾都覺得是牽強附會,實不可信。蘇邁想找其它書,蘇軾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學問、考證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憑道聽途説就妄下結論。看來,石鐘山這個問題,還必須實地考察求實才能解決呢!”

“石鍾名稱由來”這一問題,在蘇軾父子倆的心中一懸就是5年,一直到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才有瞭解決的機會。是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今江西省鄱陽湖東)擔任縣尉,48歲的蘇軾送他到湖口,順便帶着蘇邁一起考察石鐘山。白天,廟裏的和尚叫一個小童拿着斧頭,在亂石間挑了其中的一二塊石頭來敲打地,父子倆當然不相信。月光明亮的當晚,父子倆乘着小舟來到山的絕壁下,沿着山腳尋找。尋到一個地方,只聽見一陣陣清暢高揚的聲音,“噌 如鐘鼓不絕”,原來,這裏的'山腳下遍佈石竅,大小、形狀、深淺各不相同。它們不停地受到波濤撞擊,所以才發出各種不同的音響,宛若周景王的無射鍾,魏莊子的歌鐘,龐大樂隊中的鐘鼓齊鳴一般……父子倆此刻終於恍然大悟:這才是“石鍾”名稱的由來啊!

難能可貴的是,蘇軾能抓住父子倆同探石鐘山這件事,諄諄告誡兒子蘇邁:“石鍾”名稱由來,此事本不難明白,只須實地考察就行了,由於一般人不肯去下這功夫,寧願到書本里去尋找答案,而淺薄的人又往往附會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來解釋,最終以訛傳訛,使本不難明白的事千百年來不得明白。你應當切切記住,“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是不可能找到正確答案的!

為讓兒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實”的重要性,蘇軾又提筆撰文。於是,蘇邁乃至後人就讀到了出自蘇軾筆下的名篇《石鐘山記》。

標籤: 蘇軾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738on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