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分道揚鑣成語故事分享

分道揚鑣成語故事分享

分道揚鑣這個成語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知道它是怎麼樣由來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分道揚鑣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分道揚鑣成語故事分享

分道揚鑣成語故事【1】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幹,很有文才,被任命為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採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按照當時的封建禮節,官職低的元志應該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肯避讓。他們兩人爭執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説:“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為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該搶道。”元志説:“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凡是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統編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範圍之內,我為什麼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生爭執,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説:“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道揚鑣(biāo)。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説,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那麼就把路分開作為兩部分,你們各自驅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後,誰也不要搶佔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後,馬上用標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後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為成語,比喻志趣、目標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鑣,馬*口;揚鑣,舉鞭驅馬前進的意思。

分道揚鑣成語解釋【2】

[釋義]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語出] 《北史·河間公齊傳》:“(元志)為洛陽令;不避強御;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孝文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摺尺量道;各取其半。”

[正音] 鑣;不能讀作“lù”。

[辨形] 揚;不能寫作“楊”;鑣;不能寫作“標”。

[近義] 各奔前程 風流雲散

[反義] 志同道合 並駕齊驅

[用法] 多用於書面。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和“各奔前程”都有“由於志向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於~偏重於“分手”;多用於人;“各奔前程”僅用於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pn24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