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關於成語故事作文錦集7篇

關於成語故事作文錦集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有名無實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老朋友韓宣子。韓宣子是當時晉國的六卿之一,職位很高。但他見了叔向,不住地唉聲歎氣,説自己很窮。不料叔向聽他這樣説,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賀。韓宣子不解地問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沒有卿的實際,無法跟大夫們相比。我正為此犯愁。你為什麼要祝賀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為你貧窮才來道賀的呀!窮,不一定是壞事;你只要回憶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韓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這件事。最後他又説:“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樣貧困,就想到您已經有了他那樣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賀。不然,我只會擔心,哪會再向您表示祝賀呢?”韓宣子聽了叔向的話,頓時愁雲消散,向叔向行禮説:“多謝您對我的指教,要不我連自己將走向滅亡也不知道呢。”

【釋讀】表示空有虛名,而無實際內容。光有空名,實際上並不是那樣。

【出處】《莊子·則陽》:“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國語·晉語八》:“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中華成語故事》,看完後我受益良多,有幾處甚至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這本書可謂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它讓我領悟到了許多哲理,更讓我明白為人處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這個成語描述的是:從前有一個老人叫愚公,他們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於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神,神派人把山移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持之以恆就可以成功!像我們的沙漠綠化工程,工人們在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如今的大沙漠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綠化帶在向外擴散,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我們很快也把沙漠變成綠洲。為人類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沙塵暴風沙肆意給人們帶來不便,惡劣的環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樣,綠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樣,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平。

書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恆,還教會了我“鐵杵也能磨成針”的耐性。《鐵杵成針》這個成語説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很調皮,直到一天,李白看見路邊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後來李白受到啟發,刻苦努力,最後成了大詩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會獲得成功。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玩拼圖,,媽媽給我買了一張一千拼的奧特曼拼圖,我一點兒也不會拼,弄得心煩氣燥失去耐心索性一扔,把它扔在一邊再也不管了。自從我看了這個成語,感受良多想起那張我半途而廢的拼圖,心想我應該把它拼好。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最後我把它拼成一張奧特曼的全家福。過年了,親戚朋友們見了,第一句話就是:“喲,磊磊挺厲害的嘛,這麼亂的拼圖都能拼出來,挺有耐性的嘛!”其實我心裏知道這都是《中華成語故事》的功勞。

這本書裏還有許多哲理,我只能説到這了,如果你想看也去圖書館找找這本書吧。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防微杜漸

東漢和帝時,竇太后親臨朝政,並由太后的兄長竇憲掌握大權,官員們爭着逢迎巴結,因此政局混亂不堪。

竇氏家族仗勢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沒有人敢揭發他們的惡行。當時的司徒(相當丞相)丁鴻藉着日蝕出現的機會,向和帝密奏説:"太陽是君王的象徵,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蝕出現,是象徵做臣子的侵奪君王的權力,陛下千萬要小心。在歷史上記載,日蝕出現了三十六次,國君被臣子殺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為臣子的權力太大了!"他控訴竇憲仗着太后的權勢,包攬朝政,獨斷專行,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接着他又説:"日蝕的出現,是上天在警誡我們,我們就應該注意危害國家的災禍發生。穿破巖石的水,一開始都是涓涓細流,長到天上的大樹,也是由剛露芽的小樹長成的。人們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陛下能親自處理朝政,從小地方着手,在禍患還在萌芽的時候消除它,這樣就能夠安定漢室王朝,國泰民安。”

漢和帝聽從了丁鴻的建議,革掉竇憲的官職,消減竇氏家族的勢力。朝廷除去了隱患,國勢便開始有了好轉。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説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説,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説:“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説:“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説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説:“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西施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她天生麗質,長得非常漂亮。她家住在村子的西邊。在村子的東邊也有一位姓施的女子,長得很醜,人們叫她東施。

一天,西施上街,突然,覺得心口非常痛。於是,便捂住胸口,皺起眉頭坐在椅子上,人們覺得很好看。東施見了便情不自禁地去問西施:

西施,你怎麼了?

西施有氣無力地説:我的心口不知為什麼那麼痛?

東施心想:西施的舉動這麼漂亮,我做起來是不是也很美呢?於是,她便學着西施的樣子一隻手捂住胸口,一邊還皺着眉頭,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富人剛出門看到東施這個樣子,嘴裏喃喃道:這個人是不是生病了,一副抽風的樣子。於是,走進家門把門緊緊地鎖上了。一位窮人在和自己的孩子上街買菜,看到東施向她們走來便對賣菜的人説:這個人是不是神精病,我看病得不輕,你看,這五官都扭曲了。

買菜人説:我看像。

於是,這個買菜者抱起自己的孩子就跑,遠遠避開了東施。

東施很疑惑,自己皺眉為什麼不美,而西施卻很美呢?正在這時,一位老人對東施説:年輕人,我勸你再也不要學西施了,西施天生麗質,本來就很美,這種美來自自然天成,你再也不要去盲目的效仿別人了,如果再這樣你會鬧出更大的笑話。老人説完之後,笑了笑,走開了。東施的臉像刷了一層紅漆,同時,她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宋國有個農夫,是個急性子,他種了一大塊地,經常去田裏幹活,巴望着禾苗長得快一些,他一天又一天的去田邊看,覺得禾苗一點也沒有長高,心裏非常焦急。

他在家裏走來走去,想:怎樣才能讓禾苗在最短時間長高呢?絞盡腦汁想遍了所有的辦法都覺得不好。一天,他靈機一動,想出來了一個好主意,就興沖沖的跑到田裏,把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他看到拔過的禾苗都張高一截,越拔越高興,儘管累得滿頭大汗,也不肯休息一下,從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幹得他筋疲力盡總算幹完了,才樂呵呵的回到家裏。

回到家裏,他興致勃勃地對家人説:“今天可把我累壞了,不過力氣沒有白費,咱們家的禾苗棵棵都長高了一大截,我們家一定能早點收穫糧食。”

他的兒子很納悶,心裏想:老爺子究竟有什麼高招啊?可以讓禾苗很快長高,明天我一定要去田裏看個究竟。第二天,兒子來到田裏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禾苗現在都無精打采的枯萎了。看到這個情景,兒子急忙跑回家裏告訴他爸爸説:“爸爸,你怎麼搞的呢?咱家田裏的禾苗都枯死了!”農夫聽了不相信,説:“你不要瞎説,我昨天明明看見都長了一大截。”兒子説:“你現在快去田裏看看吧!”

農夫趕忙來到田裏,果然看見禾苗都橫七豎八的倒在地裏,他急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説:“怎麼會這樣呢?”目光裏一點表情也沒有,他兒子説:“你把禾苗的根從土壤裏拔起,這樣根就不能再吸收水分和營養,不枯死才怪呢!”農夫快要哭了,他説:“禾苗都枯死了,收不下糧食,我們全家可吃什麼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見賢思齊”這個成語出自一個故事。故事主人公南先生是一位堅守自己原則和本分的人,他是為了堅持“君子”本分而拒絕吃娃娃魚的。成為一個堅守原則的人,這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遵守自己本分,才不會有貪圖錢財的想法,才不會因釀成大錯而走進監獄,誤了終生。從古至今,有多少位榜樣為我們示範去怎樣做一位真正遵守原則的人。祁黃羊,曾是中軍尉的他,為了國家的未來,竟舉薦自己的殺父仇人懈狐接替自己,處處為國着想。他,也是一名“君子”。如果説能夠堅持原則就能被大家稱作“君子”的話 ,那現實生活中的“君子”還可真不少呢。

保安,一個平常不過去又很少引人注目的職業,但是他們不管颳風下雨,一直都堅守在崗位上,密切關注任何一個人的安危。雖然你可能會説:這是他們的職業,很正常。但你換一個方式想想,堅守崗位是保安叔叔的本分,如果他不想堅守本分,幹什麼要在炎炎夏日裏辛苦的工作呢?所以,保安叔叔是一名“君子”。

醫生,一個在人們眼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職業,她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是處變不驚的戰士!他們總是不求回報地救治着危重病人,甚至和死神擦肩而過。日日夜夜的付出,都是為了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他們,也是稱職的“君子”。從古至今,“君子”有很多很多呢,小到站崗的保安叔叔,大到晉國的中軍尉,都是見賢思齊的“好君子”!

標籤: 錦集 成語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gn3p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