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膠柱鼓瑟的成語故事

膠柱鼓瑟的成語故事

膠柱鼓瑟: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絃。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小編收集了膠柱鼓瑟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膠柱鼓瑟的成語故事

 【成語】: 膠柱鼓瑟

【拼音】: jiāo zhù gǔ sè

【解釋】: 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絃。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成語故事】:

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人從趙國來,瞭解到是怎麼回事,覺得這個齊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成語膠柱鼓瑟原意就是用膠把柱粘住,使音調不能調整,後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造句

1、哪有人如此膠柱鼓瑟,不知變通?

2、這個例外,説明了家族成分的複雜性,也提醒我們晁氏道德家法只是就其總體表現而言,千萬不要膠柱鼓瑟。

3、若不論病之是非,而議藥之可否,寒者畏其泄,熱者畏其燥,醫者紙上談兵,膠柱鼓瑟,病者以耳為目,惡直好諛,則病必不可愈也。

4、人們不敢平視經典,人們總是仰視古賢,從而希望達到王羲之的境界,苦苦地心摹手追,膠柱鼓瑟,卻往往苦不可及。

5、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膠柱鼓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6、這是一種正常且積極的文化流播和傳承現象,不應膠柱鼓瑟地用是否與克羅齊原來思想相一致來判斷得失,而應看到其靈活吸收外來文化,着眼學術創新的積極意義。

7、有些情況需要變通的,無論什麼樣的譯者都會變通的,決不會膠柱鼓瑟,弄出不通的中文來的。

8、古人之言固然有不少精采處,但到底時空不同了,一味執着就是膠柱鼓瑟。

9、但是,這些理論家的吃力工作多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他們設計的定義總是掛一漏萬,或者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10、若非公孫杵臼,焉得趙氏孤兒,既以遇難避仇,不必膠柱鼓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0vzw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