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

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

導語:樂此不疲形容對某事特別專心愛好而沉浸其中,從而做起事情來不覺得疲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該詞的成語故事及解釋,歡迎查閲,供參考。

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

【漢字書寫】:樂此不疲

 【漢語注音】:lè cǐ bù pí

【成語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光武帝紀》:“每旦視朝,日仄(zè)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閒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成語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樂此不疲的意思】:樂此:樂於此;不疲:不覺疲勞。形容對某事特別專心愛好而沉浸其中,從而做起事情來不覺得疲勞。

 【樂此不疲的近義詞】:樂而忘返、樂此不彼、沉迷不醒、樂不思蜀、專心致志、廢寢忘食、流連忘返;

【樂此不疲的反義詞】:心不在焉、心猿意馬、三心二意;

【樂此不疲的故事】

漢朝時期,劉秀帶着部隊南征北戰,始終保持着勤勉的作風。在戰場上劉秀跟將士們同心協力,衝鋒陷陣,在戰略上跟謀士們通宵達旦的研究戰術,運籌帷幄,常常是廢寢忘食。劉秀當了皇帝以後更是日理萬機,每天都在忙着治理國家的大事,對於戰爭則放在一旁。有一回皇太子向他請教打仗的策略,劉秀對皇太子説:“衞靈公曾經向孔子請教攻戰的問題,孔子對衞靈公説:我常常能聽到人們談到祭祀禮儀的東西,對於帶兵作戰那我真是個門外漢。孔子專注於治理國家方面的`事情,你應該向他學習,儘量少研究戰爭的東西。”東漢建立以後,劉秀對朝政都要親自過問,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皇太子見劉秀這麼辛苦對他的健康十分擔憂,他藉着劉秀休息的時侯勸諫劉秀道:“您這樣辛苦操勞,有了賢明的品格,卻少了修身養性的境界,您還是應該多一些娛樂,少一些工作,愛護好自已的身體呀。”劉秀聽後笑着説:“我自已早就習慣了,一點兒都不感覺到疲勞,並且樂於這麼做。”皇太子聽後覺得很感動,也在劉秀的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

【樂此不疲例句】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更兼這位老先生,天生又是無論什麼疑難,每問必知,據知而答,無答不即詳且盡,並且樂此不疲。”

蔡東藩《民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袁總統歎道:‘鬆坡果樂此不疲,我也可高枕無憂,但恐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借此過渡,瞞人耳目呢。’”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十四:“我對這幾位美國青年朋友所最敬佩的,是他們吃了許多苦頭,對於工作卻絲毫不放鬆,絲毫沒有消極的意思,仍是那樣興會淋漓,樂此不疲地向前幹着。”

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一種是教人對於職業要發生興趣,一有興趣,就無論什麼事,都樂此不倦了。”

【樂此不疲造句

儘管人言可畏,但他卻仍然我行我素帶着他的小情人樂此不疲地到處遊山玩水。

資本市場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讓他忘了套牢的前車之鑑,在股市裏樂此不疲地衝進殺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0qlx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