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小學學作文1200字錦集十篇

小學學作文1200字錦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學作文1200字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學作文1200字錦集十篇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1

在學校的日子,最大的願望就是早點放假;在家的日子,雖然最大的願望不是早點回學校而是快些完成成堆的作業,可也挺想念那段在等待放假的日子。

放假已經十來天了,確切的説只是7天,一個創世紀的時間。上帝用6天的時間創造了我們這個世界: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夜與晝;第二天,他創造了天;第三天;他創造了陸地和海洋;第四天,他創造了太陽和月亮;第五天,他創造了魚兒和鳥兒;第六天,他創造了萬物與人類;第七天,他決定好好休息。

第一天,我很早起牀,開始上網,聊天,卻又在桌上堆滿書,決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二天,我開始重新看《長安亂》,因為上網的時候看到韓寒的採訪,發現有很多東西可以重新品味;第三天,從早上11點出發一直到晚上6點,逛街買衣服,並頗為滿意地購得兩件衣服,兩條褲子,一雙鞋;第四天,決定不能再這麼墮落下去,於是開始做作業了,可在家的效率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平均一天只能完成一張試卷,悲哀;第五天,在寫隨筆的痛苦中掙扎,實在是沒什麼東西好寫,卻又想象着在年前一定要把隨筆全部解決,不得不堅持到底;第六天,實在是閒得慌,便看着窗外發呆,一晃過去了三個小時,後來知道Baby每天早上7點鐘起牀看書,鬱悶得想自殺;第七天,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啥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的《一剪梅》閒愁的是不見夫君的無奈,引用至此,想表達是我真的是很無聊,雖然還有一大堆作業的壓迫,可心裏的空乏還是掩蓋不了的事實。

一天到晚坐在書桌前,不知道為什麼眼前的作業還沒有減少,心中的焦急卻與日俱增。有時候看開點,想想離開學還好久呢,再説吧,可沒過多少時間,又鬱悶來了,以至於我在QQ的留言裏憤怒地寫上:主墩,我要殺了你!!!搞這麼多數學作業幹嗎啊!!!拿來燒面啊!!!滾!!!誠然,我的數學作業到現在也還沒有進展。那天問小藍怎麼辦,她説一天十頁啊,很快的。我數了下頁數,剛好70頁,那麼就要消耗我7天的時間(突然想到,如果前面過去的一個創世紀的時間,我能每天做個10頁,現在就不會這麼慘不忍睹了,後悔啊!)。她看到我的留言,安慰我,不要這麼憤怒,其實主墩挺好的。我想想也是,不過還是回了句,那還是要殺了他。把她搞得鬱悶死。

昨天朋友從杭州回來了,幫我帶來了三本書。和他聊了會天,知道了彼此作業的進展,都是一塌糊塗,便欣慰地笑了。説着要開始大趕作業,可不知道怎麼,説着説着,我們倆又逛起了街,“聽説那裏又開了好幾家店唉”,“是啊”,“那去看看”。於是我們便漫無目的地開始閒逛。我們並不是要買什麼,只是實在不知道該幹什麼,希望在説話間,消磨一個下午。逛了很久的超市,終於在我的軟磨硬泡下,他請我吃了個果凍。後來又無聊地到了一家小店,要了兩碗餛飩,吃飽回家,發現外面已是華燈初上。

荒唐,實在荒唐。

一直知道是快過年了,卻搞不清楚年到底離我有多遠,閒着沒空去關心這些了啊。今天才知道,原來明天就過年了,感歎時間的力量,轉眼間又到了年關。

看了一上午的柯南,發現柯南真的好帥;看了N遍周杰倫《霍元甲》的MV,發現除了喜歡還是喜歡。

韓寒的新書才看了三十幾頁,得抓緊時間看完,不然表哥回來又要跟我搶了。

閒着無聊,把柳永的詞改成了詩:

雨霖鈴(古詩版)

寒蟬悽切對長亭留戀催發淚無聲

此去何年偕白首離別自古多傷情

我在羣裏跟一大羣人説,閒着沒是幹發了愁,就叫做閒愁。

看來我實在是無聊透了,只無奈那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2

【習作要求】

按照書信的格式給不常見面的親戚、朋友寫一封信,把家裏或學校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告訴他們。寫好後,自己把信寄出去。

【習作指導】

寫信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寫信要符合書信格式。信的開頭寫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後面加冒號。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開頭空兩格。要先寫問候的話,再把要説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寫,最好每件寫一段。正文寫完了,要另起一行寫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話。最後寫上名字和日期。名字寫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寫上“弟”“妹”等稱呼。日期寫在名字的下一行。信寫完了,還要寫信封。別忘了一定寫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郵政編碼,把信封好,貼上郵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信封的左上方寫收信人的郵政編碼、收信人的地址,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寫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寫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郵政編碼。

教學課時:兩課時

同學們,最近我們收到了一些同學的來信,信中講述了你們對近一段時間通過網絡學習、電話學習、收看空中課堂等學習方式的感受和體會,有的同學還通過這封信表達了你們對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的敬意,對學校提供的這些學習條件的感謝,對老師的關心、惦念等,這些都讓老師們很感動。我們感到,同學們確實在不斷成長、成熟,學習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些同學對於書信的書寫格式和要求還不夠清楚,今天我們就對“如何寫書信”進行一次輔導。

書信是常用的一種應用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一般書信,就是我們平常經常用的親友之間聯繫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詢問生活情況的書信;另一類是專用書信,例如介紹信,證明信,表揚信,感謝信,慰問信,賀信等。今天我們只講一般書信的寫法。

書信有固定的格式,請看這封信:

親愛的奶奶:

好久沒給您寫信了。您近來身體好嗎?叔叔、嬸嬸好嗎?

叔叔來信説,您經常唸叨着我。奶奶,我已經上四年級了,更懂事了。昨天,爸爸不在家,媽媽下班回來忙着燒菜做飯,我見媽媽忙不過來,就幫媽媽洗菜、切菜。媽媽誇我説:“我的小學長大了!”奶奶,您説我是不是長大了?

冬天到了,爸爸媽媽要我告訴您,天冷要注意身體,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別出去。奶奶,您可一定記住呀!

祝奶奶

身體健康!

  小雪

  11月30日

從這封信我們可以看出,書信由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五部分組成。

1、對方的姓名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處。為了表示對收信人的尊敬和親熱,可以在稱呼前加上“敬愛的、親愛的”等詞語。稱呼後面加冒號,表示請你注意下面我有話要説。

2、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説的話,要談的事都寫在這部分裏。正文從第二行空兩個格寫起,下一行再頂格寫。如果要寫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寫,每段的起行都要空兩個格。一般是先寫問候的話,這封信中先向奶奶問好,再問叔叔嬸嬸好。然後寫要説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經收到對方的來信,然後再寫自己要回答和告訴對方的內容。

3、祝語:一般是寫表示敬意、祝願、勉勵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進步”等。習慣上是把“此致”“祝你”緊接着正文寫,“敬禮”“進步”等再另起一行頂格寫。也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祝你”,下一行頂格寫“敬禮”“進步”等。

4、署名和日期:寫在結尾下一行靠右處。如果是寫給自己親屬的信,只寫名字,不必寫姓,前面還可以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孫女”“學生”等。在署名的後邊或下方寫上寫信的日期。

寫信要求書寫端正,這不僅為了達到寫信的目的,也是對收信人禮貌的表現。

這裏説一個順口溜,幫你記住書信的格式:

稱呼一定頂格寫,

問候話語別忘記。

信的正文分段寫,

另起一行寫祝語。

名字寫在右下方,

緊接一行寫日期。

信寫完了,還要寫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寫收信人地址的郵政編碼,與方格一些距離開始寫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寫具體。中間一行寫收信人的姓名。下邊靠右寫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後一行寫上寄信人地址的郵政編碼。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是不是對書信的寫法瞭解得更清楚了呢?有問題可通過打電話或上網與老師聯繫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3

一、尊重學生的寫作意願,發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的作文進行總結性講評,從學生習作中選出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文,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並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師生共同討論,找到解決方法。比如,講評《童年的趣事》時,筆者首先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類歸納,然後提出問題,指出努力方向:你認為本文的病因在哪,怎樣修改?在記敍的過程中,哪些要詳寫?哪些要略寫?

其次,善於挖掘學生習作的閃光點,如精彩動人的開頭、首尾呼應的結尾、生動優美的句子、恰到好處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等,並在講評時直接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提高寫作熱情。例如,某學生《童年生活真精彩》的比喻式開頭形象生動:童年是什麼?是一片鳥語花香,是一片歡聲笑語,更是一塊調色板,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繽紛。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就像天上閃亮的小星星,總是閃爍在我的心底。

二、關注學生的作文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講評

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因而其作文水平也是千差萬別的。在進行作文講評時,教師應關注和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作文講評,以滿足不同作文層次學生的需要,促使每個學生的作文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一般而言,學生的作文可以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對優等生的作文,講評要從觀察方法,文章的立意、結構等寫作方法予以點撥和指導,並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勵他們寫出更高水平的作文。同時,及時指出他們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明確努力的方向,不斷完善自我和突破自我。對於差生的作文,以改為主,講評要着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方面的指導,如引導學生找出習作中表述不準確或語句不通順的句子,調整、替換不恰當的詞句和標點符號,刪去多餘的字、詞、句,增補漏掉的字、詞、句等,改後要及時寫上祝賀你進步了你是有能力寫好作文的之類的話,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增強寫作熱情,調動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注重講評形式的多元化,提高作文講評效果

在小學作文講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評形式的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和自信心,進而提高作文講評的效果,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專題式講評。即圍繞學生作文中出現的某個問題而專門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引導學生有所發現,有所思考。這樣的講評方式往往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以便及時改進完善。比如,許多學生在寫記敍文時,開頭部分要麼過於拖沓宂長,要麼平淡空洞,離題萬里,在進行作文講評時,筆者直接指出學生這一通病,然後針對此情況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如何寫好記敍文開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2.升格式講評。即放手讓學生批改作文,教師當好學生的引路人,指導學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尋找自己或他人作文的不足,如格式是否正確、書寫是否規範整潔、有無病句和錯別字、文章中心是否明確、層次段落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語言是否通順等,讓學生的作文成功地升格成一篇優秀的範文。升格式講評,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寫作的自控意識,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例如,在講評《一件難忘的事》時,筆者將事先選好的代表性文章輸入電腦中,然後提出問題:你認為這篇作文寫得如何?若寫得好,好在什麼地方?若寫得不好,請説明理由,並説一説若讓你寫這篇文章,你會如何寫。有學生回答:這篇作文寫得好,用詞準確,語句流暢,比喻貼切;文章開頭與結尾的詩化語言,充滿想象和韻律之美;古詩引用恰到好處,情感真實流露,真摯感人,讓人願讀、樂讀;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篇文章的題目起得不夠新穎,缺乏新意。

總之,作文講評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起重視,不斷探索有效策略,豐富作文講評,提高作文評價的有效性。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4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大難題,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教師認為作文難教。現就小學生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

一、無內容可寫,存在編、套、抄的現象。

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目,首先想到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書。在記憶中去尋找曾經看過的類似的文章。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內心應該充滿童真童趣,為什麼我們的小學生沒有感受到童年的樂趣?

首先。學生不會發現和觀察。

對學生來説,生活中處處存在動人之處,作文素材到處可見,很多就在學生身邊。有位學生看了同學寫的《美麗的山灣塘》,覺得山灣塘風景優美,景色怡人,可是自己每天都經過這裏,為什麼就沒發現?還有一位學生看到同學寫的作文《第一次流淚》,覺得同學把當時傷心難過的心裏描寫得生動形象,淚水怎樣一顆顆流下來。這位學生收到很深的感動,於是回去也寫一篇這樣的文章,結果寫出來的文章乾癟癟的。連自己都感動不了,更不要説感動他人了。究其原因,是前一位同學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第一次流淚謝了下來,而後一位同學沒有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寫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位學生平時沒有去發現和觀察,沒有處處去留心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到寫作文的時候,隨便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就開開始把作文寫下來。

其次,教師對初寫作文的要求過高。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人為拔高的。他們總希望每個孩子的每篇作文都像作文書上的一樣。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總是強調開頭要怎樣地引人人勝,開門見山。結尾要怎樣意味深長。中間應怎樣具體,甚至每篇文章都要有各種描寫,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其實《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只是提出讓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跳出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思維被限的死死的,學生本來就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就更無話可説,自然就要去編、套、抄。

二、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存在假、大、空的現象。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説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説假話、空話、套話。本來孩子的嘴裏最容易出直言,可我們學生的作文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

造成兒童話語言的缺失,出現文章假、大、空現象,我們即要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少,觀察能力差等方面找原因,也要從教師的作文教學上找原因。

首先。學校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整天呆在教室裏或家裏,沒有生活體驗,沒有生活的樂趣,沒有觀察的興趣,沒有發現的時間,怎麼能有時間和興趣去表達真情?

其次。學生的作文更多的是充滿虛化的情感,極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話的語言。喪失了學生的自我,如寫幹家務,就一定會寫父母如何辛苦,寫難忘的人,就一定會寫老師。

第三。教師遠離學生的生活,遠離學生的情感,遠離兒童生活。使得教師的成人化語言,心態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該作文時,不能理解學生的個性化的語言。學生寫打遊戲的樂趣時,就會被批不該學生沉溺於遊戲中……這樣一來,學生覺得有趣的、可寫的又不知能不能寫。老師理想中的文章有實在離他們的生活和情感太遠。事實上,小學生的作文存在着思想不成熟,中心不明確這樣的現象應該是政策的,如果每個學生的作文都像優秀作文書那樣,就不是小學生的作文了。也不要我們這樣的老師來教了,我們應該用放大鏡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要放過一字、一詞、一句的肯定機會。真誠而不吝嗇地激勵學生,通過尊重、關心、鼓勵來解放學生的思維,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在作文中真正能“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使得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

三、作文修改認識不夠。

學生對作文修改不夠重視,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文修改習慣,只重視作文得的分數和等級,怎樣修改習作想都不想。更不要説作文修改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加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地去教學作文的修改,所以重視程度不夠。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5

零碎的雨,淋盡了暑意,斷續的風,吹遍了離殤。

沉寂於這時節交替的山雨,一絲絲的滴落,落在樹梢,落黃了葉;落在屋頂,落綠了瓦;落在池塘,落白了水。只需要就這樣靜靜地,靜靜地待在一個小角落,看着眼前這韻動的天地,讚賞、感歎、亦或惋惜……而山間的秋雨仿似有魔力般,騰起一片無邊際的薄霧,給你一個模糊的世界,紊亂了時間,淡化了空間,卻拉長了思念。

秋雨中朦朧的城,城牆上傾斜的南唐旗,旗下站着穿着紅衣的你,你説再為君舞一曲,念君朝暮終不悔,曲散時,我為囚,你剩魂一縷,縈繞千年,至今未散,<;虞美人》,與美人,餘美人——望簾隨風舞,瀅線牽因果,不是斷腸人,哪堪愁銷魂?忽聞竹笛聲,卻捧琵琶曲,夢憶故鄉人,醒歎離別恨。不是李後主,卻誦虞美人。

臨窗,望着這雨,望着這散亂的秋雨,這散亂的秋雨確實會給人一種仿若穿越的錯覺。我不知道別人,至少我看到一些景,經歷一些事,莫名的會有曾到過,曾經歷過的感覺。雖也有所迷惑,可尋不見“因”,那便是所謂的“果”吧。我想,這應該是虛無輪迴一種具象的表現方式吧!紛擾亂世,燥悶無所不在;斑雜紅塵,浮華遍地叢生。偶爾停下來,停下來仔細觀察,傾聽,感悟,浮躁的內心總會有所平緩。回憶一段過去,許多曾經撕心裂肺般的痛會讓你傻笑,輕歎葬花不是葬花人,年華終逝去;消化一段過往,那些曾難以啟齒的辛酸你會平淡的説出來,卻是舉杯對月月如故,燈影已殘生。秋,是讓人打開回憶大門的鑰匙,是讓人反省自我的契機,是讓人自我昇華的基石,前提是,要有一顆願意傾聽,願意靜的心。秋雨的散動恰恰給人一個相對靜止的時空。只需一人,聽一場,輕雨敲磚的滴答聲,秋雨撫平的又何止是塵世的喧囂?也有內心的燥狂!靜了,停了,望着,聽着,可以想着,也可以忘了,閒適的安寧,難遇的靜情。

雨落倦了,已是黃昏。迎着雨後的清新,踏着鬆軟的山路,去那山峯,去尋一種睥睨的感覺。雨珠沾濕了衣,微風襲來,些許涼意,些許悵然。風吹樹梢,聲漸起,唰唰的自然聲,奏響空靈的韻律,和着律動的節拍,頂峯已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被洗滌過的世界,清新明亮。登高而望,極目遠眺,風起千層浪,一片綠色的海洋躍然於眼中,天際處是青墨色,往近一點變成蒼勁的綠,再近一點,綠的就沒那麼明顯了,絲絲斑雜的黃滲入其中,你不會感覺突兀,反而會感到莫名的和諧。不得不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天造地設的景,讓人融入其中,只是不知道我的冒然探訪,是否會破壞了這一片隨韻的美景?風漸漸大了,萬千光亮透過雲層灑向林間。如果説雨是一場虔誠的禱告,那雨聲就是信徒吟唱的梵音,而這光,就是回饋給信徒的福靈吧!林海舞動的愈加肆無忌憚了,雲,也不甘落後。“大風起兮雲飛揚”,成片成片鑲着金邊的棉花將天空作為它們表演的舞台,為所欲為地四處炫動,時而聚在一起,融成一個大大的棉花糖;時而散亂的不可理喻,像那少女天藍色長裙上的小碎花。其中諸般變化,無跡可尋,聚的快,散的也快,能留下的,只是映在腦海中的殘像。好比走過的這條並不算長的人生路。有些人,初識時,略有幾分拘謹;熟識時,把酒言歡,掏心掏肺:分開後呢?只能歎一句天涯陌路了。終究只是過客,終究淪為熟悉的路人甲,有些情,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甚至是親情,終究敵不過時間與距離的摧殘。受傷害的,只會是念念不忘的那個。我無意冷血,只因温度太低,背叛過,便是零點。天這一幕,已如血,起身,拍一拍風塵,離去時,昏沉,而風,還在低吟。

入夜,忽記起曾寫下“身披往事立斜陽,恍惚時,少了月光”這無言的歎,如今,少了斜陽,也沒有月光,少了羈絆,也少了期盼。往後,也許,秋雨來時,依然會停下來聽聽,秋風來時,偶爾也會抬頭看一看雲。只是不知道,風雨可曾會記起,某日,他們參與了一出青春的葬禮——秋雨落煙雲,古道,長亭。絕塵去,蒼茫,莫行?餘暉偷光陰,昏鴉,老林。大風起,煙消,孤鳴。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6

多年以來,這些純粹的記憶,如秀人的女子,輕盈的迎面緩緩走來,温柔地撫摸我的身心。無論何時何地,都讓在生活的長河裏俯首奔波的我在那一刻駐足,閉目,遐思!----題記

土牆草屋,稻草鋪蓋的屋頂,經過春秋四季的風吹雨淋,檐角漸生出些許不知名的矮小草木,防止雨水沖刷而懸掛在外牆面上的草簾,門口高低不甚平整但卻光滑圓潤且羅列有序的青面石板,遠處是一棵肆意扭曲身姿,皺紋深邃的老槐樹,再遠些是一條幼年時候看起來極為寬闊的小河,伴着我赤腳踏過的叮咚漣漪,兀自在歲月的更替裏恆古地潺緩流淌着。這是我外婆家的老宅,棲息了我八歲之前的童年。

印象中的那簇陰涼和愜意,隨依賴和陪伴的慢慢消逝,揮散殆盡。唯有槐樹花開的時節, 滿村飄香, 花兒嫩白如玉,馥郁的芬芳氤氲人間,襲了我兒時的流年。 抹不去滿眼槐花的潔白,花瓣綴滿枝頭, 一簇簇,一串串, 隱蔽在翠綠的樹葉間,隨風搖曳,浮浮沉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嬌韻,羞紅了多少路過樹下素面朝天的村裏姑娘。花開堪折直須折 ,跟在表哥表姐們身後,上躥下跳,或是3,5個人合力舉起稻叉,伸進樹杈間,折斷一些枝椏,採上一些槐花,咀嚼入口,絲絲甘甜。若是採的多了,外婆會騰出半天時間,給我們蒸幾籠槐花粑粑,或是烙一些槐花餡餅,這便是幼年時候最可口的美食了。當然要打消饞蟲,一飽口福,有時也要付出流血流淚的代價。光打赤腳穿梭在槐樹下,攀爬在枝椏間,難免會被槐樹的尖刺扎破手腳,於是一陣嚎啕聲中便淚眼婆娑了。外婆便將我挽在臂彎裏,應允我多做一籠槐花粑粑,且連一丁點都不分給表哥表姐們,才能讓我無視指尖被扎破的殷紅血跡和隱隱的疼痛。待到灶台鍋蓋揭開的時候,反應遲緩的我往往被蓄勢待發一哄而起的表哥表姐們團團排擠在外圍,任憑我歇斯底里也無濟於事。看着頭頂上方的裊裊蒸汽,聞着槐花粑粑的糯香,我似乎看到他們一個個口水從嘴角留到下巴的樣子。那個時候,屋外的槐樹花正一片片,一瓣瓣飄進我多年以後的每個時光,融進我整個生命的記憶裏。槐樹花落如雪,落在門前青石板的縫隙中,落在吱呀囈語的竹椅上,落在我背頸的領口邊,落在外婆蒼白的髮髻下,也落在我記憶的門檻裏,一層一層,鋪滿一地。外婆和着最原始的歌謠逗我嬉笑:小狗狗偷面吃,大狗狗告訴家婆(外婆),家婆一枴棍,舅媽一榔頭,打得小狗狗嘎嘰嘎嘰嘎嘰…。

仲夏,槐花落盡。清晨的陽光總是在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高高地透過樹椏和綠葉的縫隙間忽閃着我惺忪的睡眼。我懶散地躺着,外婆將我從略顯悶熱的屋內抱來樹下的春凳上,我竟毫不知曉。每每這時,外婆必定是坐在我旁邊的竹椅上,低頭摘揀着剛從菜園裏採來的豆角,韭菜,莧菜之類的,然後抬起頭微笑着説:醒了?快去洗臉,家婆給你留了最甜的一個香瓜。我骨碌翻身下春凳,捧起香瓜,躡足潛蹤一般跑去找尋我的小夥伴,赤腳踏在浸過隔夜露水的石板路,清清涼涼直沁腳底。傍晚,蚊蟲四起,縈繞纏身,滿面汗漬的花臉,被外婆遠遠的吆喝和嗔怪極不情願的牽回,念念不忘還未分出勝負的遊戲。待到坐在木盆裏,被一遍遍上上下下的擦洗,隨而被腋窩夾至春凳,撲上爽身粉。如是這般,才慢慢平復對勝負未定的耿耿於懷。

如此諸多來不及細品的關愛和包容,在歲月的洗滌中,漸漸遁於無形。 日的蟬鳴,夜的蛙曲,以及間歇搖動護我酣然入眠的蒲扇,無數次未經守候便突然輕易地造訪我的腦海。 槐樹花又開,而樹下已不見外婆身影,我只能端坐在記憶的門檻上,靜靜等待那些舊時光的重現,時光啊,能否走慢一些,容我多看你一眼,請慢一些,再慢一些…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7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介紹自己曾經到過的風景優美的地方或家鄉的一處風景名勝。

2.表達清楚,有條理,語言通順。

教學重點難點

能有條理、有順序地介紹一處風景地。

教學準備

學生去過的風景區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激趣:

1.你到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

2.這次習作就請同學們介紹自己遊覽過的一處景點。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此景物美妙的傳説,就更吸引人啦。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在最初是名不見經傳的,説不定經過你們的介紹,會使它成為有名的景點呢!

(1)先在組內交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説給組裏的同學聽。

(2)全班交流。每一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做小導遊,向大家介紹自己到過的風景區或家鄉的一處美麗風景。

要求:①小導遊介紹時,其他同學要認真聽。

②師生共同評議,評出最佳小導遊給予獎勵。

二、指導寫作:

1.翻開書瞭解習作要求。

請同學們先讀讀習作要求,然後小組討論一下,看看這次習作要求有幾方面的內容。

教師指導歸納寫作中的注意事項: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向遊客介紹。介紹前要先想清旅遊景點有什麼特點,旅遊時應注意什麼問題。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點,有條理的説清楚,便於聽者抓住特點。

(3)語言要吸引遊客,富於感染力,並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4)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於家鄉景物美妙的傳説,就更吸引人。

2.出示範文,瞭解寫作結構。

3.將想象的部分講給同座聽,請他提提意見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學聽後可以補充,説説從哪幾方面補充。

作業:將彙報交流內容擬成提綱。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討論交流內容。

二、學生寫作,教師相機指導。

 三、改一改。

1.把寫好的導遊詞讀一讀,對照要求自己修改。

2.提示:

(1)有無錯別字和病句。

(2)是否按一定順序寫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情感是否具體生動。

(4)讀後是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四人一組互改。

 四、評一評。

1.在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導遊詞,互相聽一聽,評一評,看誰寫得最完整。

2.小組長推薦組內同學,讀一下自己的習作,大家欣賞。

3.教師推薦幾篇有代表性的和大家交流。

作文範文:我是小導遊

各位尊敬的遊客你們好!很榮幸可以陪同大家領略拉法山的風光.

拉法山它為於蛟河市的北邊,它以雄偉險峻、古洞清幽、花木奇異、怪石嶙峋、趣味無窮的自然風光而遠外聞名,拉法山呈等腰三角形平地而起,高大而秀麗,它有“七十二洞,八十一峯”之説,在1995年拉法山就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

首先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太和洞,太和洞大概有五間房子的大小,洞內供奉太上老君,在它的左邊是銀爐童子,右邊金爐童子,傳説太上老君騎着青牛來這裏講道,還在太和洞附近的一個洞練制仙丹,仙丹煉成後,香氣繚繞,沁人心脾,人稱它為“遺香”。

然後我介紹的是通天洞,通往通天洞的唯一一條路必須過懸崖走絕壁,人稱“七步險”,雖然近在咫尺,但是腳下的路卻極其艱險,路寬不足一尺,而且還起伏不平,你諾是想要通過,就要像壁虎一樣向前蹭,並且還要跨過一條山澗,跨過山澗就到達了通天洞,通天洞大概有兩間房子的太小,先高後低,它的左上方有一條大縫,露出了一片青天,如你站在通天洞的洞前,就會看見在通天洞山中建有畫廊,在畫廊中記錄了連環畫,畫中講的是紀小堂和黑魚精的故事。

黑魚精,興嬌作怪,得到成仙的紀小堂雲遊到此,紀小堂把黑魚精鎖到了黑魚泡裏,紀小堂怕黑魚精再次出來殘害人間,所以他就住在了黑魚泡裏,所以黑魚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紀仙洞”。

最後我要介紹的是雲罩峯,雲罩峯是拉法山最高的一個峯,它經常雲霧獠繞,所以人稱雲罩峯。

今天我們的拉法山之遊就已經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再次來到拉法山遊玩。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8

那天休息,張孜租來了兩雙冰鞋,我們趕緊穿上。我雖然站起來了,但説什麼也不敢挪動一步。在朋友們的鼓勵下,我總算戰戰兢兢地挪動起來,沒挪多遠,撲通,摔了一個大跟頭。張孜笑着扶起了我,説:“別慌,眼向前看,身子向前傾,步子要邁開。”説完,她牽着我的手,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溜。我心裏想着她講的要領,還真溜起來了,心想,這溜冰並不難哪。我一高興,一加速,心一慌,腳一歪,身子向後一傾,一屁股坐在“冰”上,疼得我叫了起來,把牽着我的張孜甩出去老遠,她也被摔在地上,半晌,我們倆才爬起來。

我看了一眼四周,目光再也收不回來了,一位穿白色短衫和藍色牛仔褲的姐姐吸引住了我。她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和諧地擺動着雙臂,動作由慢到快,由快到飛,又突然自如地旋轉起來,輕盈,優美,像一隻美麗的小天鵝在天上飛。周圍的人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少人停下來,發出嘖嘖的讚歎聲。我羨慕極了,心想,啥時我才能達到這個超人的水平呢?

我一激動,從地上爬起來,下決心,試着一個人滑。我一邊小心翼翼地滑,一邊琢磨那輕快的感覺,怎麼總找不着呢?我還是一次次地摔倒,一次次地爬起來,心想,對,要像小孩子一樣,不摔無數個跟頭哪能學會走路呢!不管它,你摔你的,我練我的,不管摔多重,多慘,我就橫下一條心來練下去!

溜着溜着,忽然前面殺出一個“程咬金”,一位愣愣的小弟弟向我衝來。我頓時慌了神,想“剎車”也剎不住了,只聽“砰”的一聲,整個身子扔到

地上,一隻手疼得動彈不得,腳上的冰鞋也摔飛了。我兩眼冒金星,想爬也爬不起來,好狼狽!好友張孜卻站在一旁譏笑我,説我是個大笨蛋。我不服氣,掙扎起來,想追上訓她一頓。怪了,這不顧一切的一追倒好,我溜得又快又穩了,身子也輕鬆起來,心中甜蜜起來-——我會溜冰啦! 我一高興,一美,身上的疼也忘了,眼睛也知道向前看了,身子也知道微微地傾了;腳底下好像生了風,頭髮也飄起來。我解開了紅馬夾的鈕釦,飛呀,渾身的肌肉都放鬆了,每一個細胞都自由了,一大堆作業的煩惱沒了,考試的壓力也沒有了;我感到的是陽光的燦爛,大地的温柔,人生的美好,花草的多情……

小朋友的文章先寫在朋友張孜的鼓動下來到旱冰場;再寫張孜牽着你的手滑;接着寫看見一位姐姐滑得好,就下決心試着一個人滑;緊接着寫被小弟弟撞倒後,在張孜的激將法下,你不顧一切地追她,竟學會了滑冰;最後寫回到家裏,爸爸見你身上的傷心疼,你卻不在乎。這樣按照學溜冰的先後順序一步一步地寫下來,當然就是有順序啦!

這篇文章是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記敍的,就叫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記敍,許多記事的文章都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記敍。

文中把學溜冰中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做的、想的寫得很具體,特別是內心活動寫得真實感人!比如,剛穿上冰鞋,由於害怕,挪動時是“戰戰兢兢”;剛得一點要領,便自以為“這溜冰並不難”;看見一位姐姐的精彩表演,心裏“羨慕極了,心想,啥時我才能達到這個超人的水平呢”;自己試着一個人溜冰摔跤後爬起來時,便下定決心練下去:“要像

小孩子一樣,不摔無數個跟頭哪能學會走路呢!不管它,你摔你的,我練我的,不管摔多重,多慘,我就橫下一條心來練下去”;聽到好友的譏笑後,便“不服氣”,“想追上她訓她一頓”;發現自己學會溜冰後,便感到“渾身的肌肉都放鬆了,每一個細胞都自由了,一大堆作業的煩惱沒了,考試的壓力也沒有了;”“感到的是陽光的燦爛,大地的温柔,人生的美好,花草的多情……”這就寫出了從不會溜冰到學會溜冰後的內心活動過程,多麼具體,多麼逼真呀!像這樣把自己怎麼做的、怎麼説、怎麼想的以及看到的都具體地講出來,才會給人身臨其境之感,這樣更感人。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9

幾乎每一本書都輕輕地發出一種聲音,扣人心絃,使人激動,把人吸引到奇妙的地方去。這種聲音,時而甜美,時而深沉;時而婉轉,時而慷慨激昂,這種飄渺而奇異的聲音,深深地把我吸引到這個浩瀚而廣闊的世界,這個永遠美麗,春暖花開的地方——書的世界。它的奇妙,它的絢爛,它的深邃,它的豐富多彩,讓我在天真幼稚的童年裏,與它結下了不結之緣。

我與書——這種複雜的關係,我們之間沒有親情可言,我們是朋友,是夥伴。我有我的內容,書也有書的內容,只不過,一個真實,一個虛幻。但是我們是朋友,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最真誠的朋友,它是一輩子的朋友,值得依靠,值得信賴。無論是強健還是病殘,書都會一視同仁,只要需要,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讓我快樂,使我開心。每當遭遇挫折,每當疲憊不堪,每當灰心喪氣,每當孤獨寂寞,也只有書帶給我最大的慰藉,帶給我無言的關懷。然而,那些風雨兼行的日子裏,它總是默默地陪伴在我左右,告訴我人間最美麗的'故事,贈於我最真誠的祝福。我和書的感情,與書的緣分,雖説不是與生俱來,但卻是與生共存的。

不識字的時候,總是喜歡聽媽媽講故事,喜歡看着她微笑着講述着千千萬萬有趣而美麗的童話,看着她手拿色彩鮮豔的薄或厚的漂亮的童話書,我總會無比開心。然而,在我學會了認字的那一天起,書就成為了我生命中格外重要的東西,與我的肉體,和二為一。那些方方正正的字體在我的眼中盪漾起美麗的漣漪,像是天使的羽翼,輕輕地抖動,白色羽毛的飛揚在深藍色的夜空,帶來無限的幻想和思緒,那麼奇妙,那麼美麗。從那時起,我就天真的認為,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當然,現在也是。

我在明淨而透明的藍色天空下一天天的成長,徘徊在那虛幻但又真實的世界裏面,我喜歡那些漂亮而優雅的文字,在白色的書頁上綻放,充滿神奇,充滿幻想。我看見母親無私的奉獻和偉大的愛在冰心的筆下緩緩流淌,看見朱自清對時間的歎息,無奈而空虛,看見高爾基在他艱苦的童年裏堅強的長大,看見《天藍色的彼岸》這關於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字裏行間充滿着人世間最真誠的情感,感動了千萬個善良的魂靈。

“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的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嚐每一口佳餚吧,猶如明天你再不能嗅聞品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這個堅強而偉大的女性,她高高地站在生命的終點,站在即將燃盡的火苗邊,依然昂首挺胸,那麼堅定,那麼頑強,只有她,這失去身體某部分的人才有如此深的體會,如此感人的肺腑之言。

《悲慘世界》、《飄》、《巴黎聖母院》、《聖經故事》……數不清的書帶給我數不清的情感和樂趣。雖然我不能真正理解文字中流露出的豐富的人生哲理和複雜的思想感情,但是我能感受到那些歡快亦或是委婉的節奏,美妙而奇異。我迷醉於書的世界,不管是那種散發着温馨氣息,寄寓人生感慨的抒情之作,還是那些揭示人生真諦、抗議社會不公的作品,我同樣迷醉。

書的世界如同洶湧的海浪,在我的生命裏一浪一浪地打來,如此澎湃,讓我知道了很多,懂了很多,遭遇挫折,長大了的愛麗絲是應該蹲在地上無奈的哭泣還是勇敢的站起來勇敢地前進。

這是不可否認的,與書結下緣分的人必定會幸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錯的,在人生道路上總會有無數的坎坷與挫折,也有燦爛的陽光和美麗的鮮花,多多少少的朋友來了又走了,惟有書可以與你相伴,與你的生命同在。

小學學作文1200字 篇10

梔子花開,so beautifui so white,這是個季節我們將離開,難捨的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陣清香縈繞在我的心懷……秋天,你是多麼無情。

你會閉上雙眼,彈指一瞬間就將夏天的熾熱拋到九霄雲外;冬日,你也如此,使出渾身解數將這燦爛的記憶封凍,角角落落。

儘管清潔工位我們執着地掃去土地上這看似雪白純潔卻灰暗的隔閡。

冬天快過去了,春來了。

這時才隱隱約約想起朱自清的《春》這般寫到:春來了,春風的腳步近了。

這一句耳熟能詳的話真的是無需置疑嗎?春風真的能吹去這遙遠的記憶嗎?不,我不要。

人,一切生命中的悲傷與幸福都是必須存在的,捨去了,這就不是完美的人生了,而是極富有缺憾的。

不是嗎?叩開記憶的大門,這才發現梔子花已開得那麼旺盛,“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我們不再是一個“為什麼?”的精靈了。

我們已經被年齡的造型設計師裝扮成了一位不假的青春少年。

我們必須向他們説:“再見。

”從此,耳邊的歡聲笑語將大大地打上折扣,電話那頭的回答再也不是一個稚嫩的聲音了。

成長的腳步還會一搖一擺嗎?當然是更加堅定穩重了。

而那,也只是温馨的記憶了。

我們要青春的日子充滿陽光;我要我的花樣年華洋溢着藝術的芬芳;我們要在這陽春三月,春光爛漫的時節裏竭力去找夕日童年的那份天真、純潔。

願望是美好的,但並不能全部實現,對待未來的憧憬,如今的少男少女愛把生活想的十全十美,但結果卻害怕吃到青蘋果,就因為他們有了這十幾年來所謂的人生閲歷,也因為他們的思想在進一步地成熟逐步走向成人化。

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不怕,他們雖不知“失敗乃成功之母”卻也猶如懂得似的在一筐滿滿的青蘋果中竭力放入一個紅色的,哪怕一個黃色的,他們也心甘情願。

反之,青春的我們對於此而若大地膽怯,知之而不為也。

這,很可怕!在這種氛圍之下,我們會回想起一切的一切,這美妙,傳奇的童年,猶如神話一般。

童年的我們會對世界的沒一件事物都充滿愛心,充滿好奇。

是否在記得雨天年聆聽大自然的甘泉。

漆黑的夜晚托腮駐足望月思索,寒風刺骨的冬天去堆所謂富有生命的雪人,春意盎然時不遠千里去高山上就是為了摘幾朵心中的七色花……有時候,做一件事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而是由於心中的一時的念頭油然而生猛地去做。

畢竟,我們童心未泯。

“星期天是屬於孩子們的”這句話是常被我們用來與家長們反抗的。

“……光陰好像流水飛快,日日夜夜將我們的青春灌溉……”當我們懷揣着新的希望跨進充滿活力的青春時代時,我們也不願意刻意地去改變它。

不過,我們畢竟要長大成人了,我們可以擺脱我們所謂的父親的束縛,去追求我們的理想目標。

從此,我們可以真正意義的去與父母們面對面交流,溝通。

我們的思想開始成熟,我們開始會去全面地思考問題,從多角度來解決問題。

常言道:杯水可起浪。

雖然我們還不成熟,但我們已躍入了青春這長途軌道,搭上了青春這班車,我們也有自己的小世界了。

但是父母們常教育説:“一屋不掃保可掃天下。

”也是如此,青春期,我們開心,而放鬆了,使自己越了軌,踏上了別人的故障車。

養成了不良的習慣,要知道,好習慣-受益終生。

青春是一枝梔子花,正迎着茁壯的時節,讓人們在一起這一瞬間而對之刮目對待,一睹青春的魅力風采,唱響那娓娓動聽的梔子花開:“……梔子花開啊開,梔子花開啊開,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啊開,梔子花開啊開,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片段歌曲何炅梔子花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nrmp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