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八篇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八篇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風吹綠了大地,璀璨了五彩繽紛的花,喚醒了記憶深處那一幕幕讓人難以忘懷的往事。

夕陽·書

又一次回到了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小院,葡萄葉依然翠綠,石榴樹更加葱蘢,一幢白牆紅磚青瓦的房子兀立在院中。推開門,書櫥上的書井井有條地陳列着,仔細一看,書櫥浮上了一層灰塵,好像要將那昔日的歡聲笑語塵封……

抬頭望見那本最最熟悉的書——《唐詩三百首》,我的眼眶濕潤了,淚水欲滴。一縷陽光斜射進來,是那樣的慘紅,我驚覺了,那是夕陽啊!夕陽在朦朧中勾畫出兩個輪廓,一大一小,手棒那本書,念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琴瑟半江紅……,忽而,那個大影子站了起來,撫摸着我的頭説:“蕾蕾,你要好好學習,多看書,多動腦,這些書都是你的……”

往事如昨,歷歷在目。但我親愛的爺爺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只留下一個迷人的小院,一本本書。

房子·書

5歲,進城,上幼兒園,識了字,常常纏着爸爸給我買書,家裏書多得放不下,便買了一個書櫥,立在牀頭。

父母忙,無暇照顧我,我整日面對着空蕩蕩的房子,白牆刺痛了我的眼,此時,與我相伴的,只有那滿滿一書櫥的啟蒙故事書。一打開書,如飢似渴地讀着,忘了世界,忘了寂寞,忘了自我,讀書就像嚼口香糖一樣津津有味。在書中,我與白雪公主一起對抗惡毒的繼母,與“壞小子“一起關愛米蘭老師,與愛麗絲一起漫遊仙境……

但是,我更多的時間還是偷偷地跑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玩!讀書,漸漸成了奢侈。

改變·書

爺爺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裏,手裏總是捧着一本書,認真地讀着,不知疲倦。我問爺爺為什麼那麼喜歡讀書,爺爺笑呵呵地説書中有寶貝,書還可以治療病痛。自此,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又坐在書桌前,開始讀那本《唐詩三百首》,比賽背詩。然後,爺爺又一本本精挑細選他書櫥裏的書讓我來讀,並且絮絮叨叨地説那些書現在就能讀,那些書上幾年級後才能讀,這些話至今言猶在耳!

雖然爺爺病逝了,但是他熱愛讀書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伴我遠行。

愛上了讀書,萌發了要寫小説的念頭,想要投稿,甚至做着自己要成為一名女作家的美夢。我懷疑以前那個瘋瘋癲癲的我為何如今變得文靜起來了?為何不再去探險了?

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爺爺生前的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還有他留給我的那些書默默地改變了我,讓我脱胎換骨,與之前判若兩人。是呀,讀書,的確能改變一個人,它不僅可以淨化心靈,還能開闊視野,從書上了解一個全新的世界。正所謂:給我一根網線,我可以看到全球,給我一本書,我可以瞭解全球,可以改變自我。

夥伴·書

手中捧着一本書,永遠比拿着遊戲機有用多了。對此,我深有體會!

從每天玩!玩!玩!玩到瘋!到時後來的看!看!看!看到晚!讀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羽毛使鳥美,知識使人美。

我愛書,是因為在書的海洋裏,我感受到了爺爺的舔犢深情,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美感,學到了從未學過的知識,瞭解到了從未了解過的世界!我承認,一本好書,行遍天下。

我驕傲,我有一位好爺爺,讓我懂得與書為伴,與書作友的道理,書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夢想·書

爺爺生前是一位教師,一位知識淵博的教師。他疼愛所有的孩子,他更疼愛自己的孫女,他想讓孩子們成為有知識的人。從我呀呀學語開始就教我背古詩,年復一年,從未間斷。但我非常淘氣,玩的時間多,背詩的時間少。爺爺非常有耐心,不厭其煩地教。我總是背會了又忘,忘了又背。

爺爺患病的日子裏,祖孫倆又重温了呀呀學語時的那一幕,背詩,一首又一首地背詩;讀書,一本接一本地讀。在爺爺的薰陶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歡詩,喜歡書,喜歡書裏那股淡淡的清雅的墨香,喜歡那些美妙的文字。

爺爺走了,沒留下一分錢,但留給我們可以享用一生的好東西——書。愛書,讀書,成為一名有知識的人,是爺爺的遺願,也是我的夢!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就快到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下面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了解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吧!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吃着手中的月餅,不知道關於月餅的知識怎麼行?

月餅,又稱宮餅、豐收餅、圓餅、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中國風俗辭典》講過一個傳説:唐高祖李淵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廚師製作彩色圓餅,讓大家食之,以慶祝手下大將軍李靖北征取得的勝利,而李靖則先捧圓餅祭拜明月,並説“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後,八月十五日吃圓餅,就變成了一個習俗,而後的唐明皇寵妃楊貴妃則把“胡餅”更名為“月餅”。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葉等各種花色的月餅。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並在民間逐漸流傳。清代以後,月餅的製作更加講究,無論質料、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和創新。隨着時代的發展,月餅後來漸成為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和互相饋贈親朋的禮品。月餅,原本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拜月結束後,全家人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賞明月。吃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對沒有回來的家裏人,家長要把屬於他的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嚐,故月餅又稱“團圓餅”。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餅作為吉祥物,除了象徵閤家團圓、歡聚之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餅祭月、拜月還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滿之意。舊時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説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滿幸福。此外,月餅還有象徵豐年之意。中秋節正值五穀豐登的季節,吃月餅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餅又成了豐年的象徵,借月餅來慶祝豐年,祈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節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讓我們聽聽中秋節的傳説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鑿齒、九嬰、大風、封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於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於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於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餘的太陽,殺死??,將修蛇斬於洞庭,在桑林逮住封?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後來,大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説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裏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説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於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説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其實,關於中秋節的知識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慢慢了解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最美……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中秋團圓節,親人齊歡聚。兒女回探望,雙親心中喜。美味佳餚備,舉杯慶佳節。宴散皆歸去,父母忙辛勞。心中多感慨,提筆留記錄。願與君分享,共醒大家身。

都説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每個孩子過生日好像理所應當他們就是主角,他們就應該幸福的度過、快樂的享受,現在看來不光是孩子過生日勞累的是父母。其實,依據中國傳統,過節就是團聚日,孩子都會回到父母身邊,一家人熱熱鬧鬧。一聽説孩子要回來了,父母心中那叫一個樂。他們會早早地做準備,想想這個愛吃啥,那個好哪口,一切都盡着孩子的口味,用父母的話來講,他們工作忙,一年才回來幾次呀,回來一次就儘量讓他們吃得飽,喝得好。他們的心思全讓孩子佔據着,做的飯也不管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動,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這些他們從不會刻意去想,哪怕是一個閃念也不曾有過。

從清早起來就開始忙碌準備,手不停,腳不歇,眼還不時地盯着門口,期待着兒女突然就出現在自己眼前喊一聲“爸”,喊一聲“媽”,這會讓他們等待的心更踏實,更滿足。為讓孩子好好回家享受,他們是數了又數,算了又算,總希望把兒女想吃的愛吃的都搬上桌,這樣他們準備時就好像滿漢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擺得滿滿的,盛不下的鍋台邊,廚櫃上也擠擠,再不行就撂着放。從這大樣小樣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長時間,費了多少心思,他們有多期待這樣的團聚,這似乎也在告訴我們自己有多長時間沒回家探望父母了。假設一樣菜代表父母的一次期待,那這滿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

終於飯菜好了,大家圍坐一圏,邊高興地吃着,邊開心地聊着,氣氛非常温馨。一頓飯父母只顧得看我們了,看我們放下筷子,他們就給我們夾菜,不讓夾還不行,為順從父母我們吃飽了也要硬往肚裏咽,因為看我們吃他們就會很滿足;聽我們聊得歡暢,雖然他們有時會聽不懂也插不上話,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當聽眾,但只要我們高興他們怎樣都無所謂。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永遠無怨無悔地為兒女們付出,永遠無私無畏地為兒女們奉獻。

酒足飯飽之後,孩子們湊在一起玩樂,剩下的一切都是父母在收拾,雖然有時我們也會

伸手幫忙,可總被父母“你們好不容易湊到一塊,好好去玩吧,這些活我們倆一會兒就幹完了。別把衣服弄髒了,不用你們。”這些看似很充足的理由拒絕了。心中總覺得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客氣,既然父母都説不用了,我們也就不再堅持,就理所應當地去玩了。

一天的辛苦,一天的勞累,精心準備了滿滿地一桌,最後還是一桌,因為生活好了,大家肚裏都有了油水也吃不了多少,父母的心意也就這樣被“糟蹋”了。我們吃過新鮮的飯菜走了,殘羹剩飯只待父母去收拾,這一吃就是好幾天,有的變味了他們也不捨得扔,這就是我們回家一次製造的“麻煩”.雖然如此父母還是希望我們常回家。我們就是父母永遠的債主。一頓飯吃的是心意,吃出的是感慨。

孝道、感恩、愛父母,這樣的話題我們時時在提,刻刻在談,可我們只是把它掛在了嘴邊,寫成了文字,而實際行動呢?有,我們是在努力做,可還遠遠不夠。

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父母給予子女的是百分之百,而子女回報父母的總要打些折扣。”想想的確是這樣,我們對待父母做不到父母對我們那樣細心、無私和容忍。都説愛是輪迴的,我們在長大,父母在變老,我們要與父母的角色進行互換,我們不能再一味地索取父母的愛,他們現在應該享受我們的愛,這份愛不用有多大,也不用有多深,這份愛就在生活地點滴處。只要我們多回家一次,多給父母端一杯水,多打一個問候電話,多做一次家務,少讓父母勞累,少讓父母擔心,少讓父母牽掛,這是多少錢和物都換不來的,這樣的孝才實在,這樣的愛才貼心,這樣的感恩回報才讓我們心安。願我們多一份細心,多一些耐心,讓我們的父母都能在我們愛的籠罩下過幸福的日子--開心地笑,快樂地活。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十歲那年中秋,看到大人們張羅一桌子美食,我卻難過得要命,因為我的一隻雞的殉難。而今,又是一年中秋即將來臨。我感歎時光。

我的孩子喜歡養小雞,掐指算來,餵過好多茬了。

但僅有兩隻長到成年,一隻因為生性好鬥,便趁孩子不在家時送到了姥姥家的雞舍裏,沒成想樹挪死雞挪活,去了之後便做起了領導,儼然一窩之主,好不風光;另一隻則身世悽慘,長到孩子奶奶衡量的標準(能吃得着)的時候,便趁我們不在,給秋後問斬了,做了香噴噴的菜餚,孩子找不到雞哥,急急得來詢問,便索性沉痛地説,給老鼠拖走了。

大多數雞寶寶都沒有逃離夭折的命運,孩子小小的年紀目睹了死亡的無奈,於她,是幸事嗎?不得而知。

前一陣子,我回家便聽得小雞的雀躍,知道又來了新成員了。我看不出小雞與小雞存在的外貌的區別,孩子卻已經給他們分別取了名字了。我質疑,小雞不可以帶到樓上養的,於人於雞都不是好事,還是放到奶奶家的小院裏更適宜,孩子這次卻堅決反對,大有“雞留我留,雞走我走”之勢。無奈,只好在早上出門前備好三隻小雞一天的口糧,下班回來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探望他們,然後繼續為其加餐加飯。老公一日突發奇想,説這雞子最好放養,然後不顧我的反對,出門前把三隻雞子從籠子裏放了出來。看他們嘰嘰喳喳歡蹦亂跳,也只有默認了。下班回家,打開房門的一刻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遍地雞屎如盛開在地上的墨綠色的花,滿屋子飛揚的是刺鼻的臭烘烘的味道。頓有五雷轟頂之感,繼而納悶:家裏怎麼這麼安靜?肇事的雞子呢?沒有來得及找尋,那三隻壞東西聽到動靜,雀躍着一下從視聽櫃底下跑了出來,在我腳底繞了一圈,接着又撒丫子狂歡了,我感染了他們的快樂,怒氣全消。沒有來得及打掃“雞舍”,我立刻旋進廚房,找來剩下的米粥,飛快的跑出來的時候,一隻小雞竟然扎着翅膀跟在我後面跑了起來,我便也進入了角色,來來回回跑了好幾圈,那小雞便也執着得跟隨着我的腳跟跑啊跑。老公圍觀,笑道:他把你當做雞媽媽了。這陣勢,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老鷹捉小雞,媽媽在前領跑,“雞子兒們”躲在身後,不離不棄。真拿我家當雞舍了啊。以後沒再敢這樣放養,而是該做晚上回來給他們放放風。孩子要一隻只抱他們出來大練兵,這樣走了那樣走。看小人和小雞同樂,也真算作一景。

最近幾天,孩子回家每看到她的小雞朋友都會驚呼:媽媽,小雞長大了。是啊,長在背上的翅痕日見明顯。這幾天翅膀已經威風凜凜得架起來了呢。腿兒也拉長了,尖尖的嘴巴也更加堅硬了。

又一日,廚房裏的我卻聽到孩子的悲呼:媽媽,這隻小雞的眼睛掉出來了。我心裏一驚,跑去看時,卻看到那隻小雞眼睛下方突起了一個紅紅的疙瘩,有潰爛之勢,我不能確定,這只是不是前幾天跟在我身後飛跑的那隻。我心中難過,嘴上安慰孩子説,沒有關係,很快會好的。我又找來一個新的紙盒將生病的小可憐搬了進去。再之後,就發現小病雞形銷骨立,不再歡跳。直到一晚,習慣晚睡的老公拍醒我,説,那隻小雞死了。我睡意全消,心頭壓抑。第二日一早,我説孩子去看看你的小雞嗎?孩子看了,納悶的問我,我的貝貝呢?我説,貝貝昨天死了,爸爸把他埋到土裏了。她竟然沒有很吃驚,只是説,變成土了?我默認。看孩子神情黯然,我説,剩下的兩隻我們更要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長大好嗎?然後,轉移話題,孩子知道三減去一等於幾嗎?孩子説,二。

是啊,我們的人生就是在做減法,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消減,童年的歲月,青春與面龐的榮光。。。。。。概莫能外。清清楚楚的記得那年中秋,我阻止大人們殺雞的執着以及失敗後決堤的眼淚。又是一年中秋了,卻覺得,這節分,既叫團圓又叫別離。

很多東西,熱熱鬧鬧的來了,輕輕悄悄地走了。我們的日子嗎?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讚美中秋圓月。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並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曆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後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説。人們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徵團圓。在中秋節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在現代,中秋節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着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着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紮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中秋節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日氣氛。

古人説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全國統一放假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爸爸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年邁的姥姥。剛開始我有些不樂意,因為我想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經不住媽媽的“深刻教育”,我同意了媽媽的決定,因為我也想知道老家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剛上車,我就開始盤算着到姥姥家幹什麼,後來忽發奇想:今年是豐收年,一定要回老家的田野裏看看豐收的景象。我不由自主的蹦了起來,可沒有想到剛一蹦起來,就“咣噹”一聲,我感覺腦袋發暈,我才想起了這是在車裏,真是樂極生悲呀!,

雖然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但回老家的路途比較遙遠,枯燥的旅途仍然不能讓人興奮起來,媽媽看到我悶悶不樂,就説:“兒子,媽媽給你講講中秋的來歷吧!”於是我欣然同意,親愛的媽媽就娓娓動聽地講了起來:

“傳説,天空中有十個太陽,后羿射掉了九個,黃帝知道了便勃然大怒,就把后羿與嫦娥一家貶下了人間。后羿夫婦過着人間最普通的生活,后羿每天出去打獵,突然有一天,后羿撿到一包成仙的藥,逢蒙知道了就起了歹心,就在一個月光明朗的夜裏去把仙藥偷出來,不料被嫦娥發現,於是二人便搏鬥起來,為了不讓仙藥落入壞人手裏,在萬般無奈之際,嫦娥就吞下仙藥,飛到了月球上,因為嫦娥飛月的那天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所以人們把這天稱作中秋節”。

不知不覺就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門前有一塊菜地,種着各種各樣的蔬菜,但是去我卻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姥姥耐心地告訴我菜地裏各種蔬菜的名字,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認識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豆角等許多蔬菜的名字,並且知道了它們是如何開花、結果的。我在聽姥姥講解蔬菜的生長時,就幫姥姥摘菜,就這樣半天時間一晃而過,太陽眼看就要落山了,我也戀戀不捨地同姥姥道別,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晚上,我和小夥伴們在院裏綠茸茸的草坪上一起邊玩邊觀看月亮,今晚的月亮真圓啊,真是美麗極了。仔細一看,似乎中間有身影在晃動,還有一棵小樹,我想:那應該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吧。

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的月亮,因為這天讓所有的親人像圓月一樣能夠團圓,讓遠在天邊的人更加思念家鄉。

5難忘中秋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農曆八月,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穫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每當中秋之夜,人們一邊欣賞玉盤般皎潔的明月,一邊吃月餅、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豐收的喜悦。據説這月餅還有一段非凡的來歷了:

月餅有着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據説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慣,還有賞月背詩的習俗。當人們吃過晚飯,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陽台上,熱熱鬧鬧的享受天倫,欣賞着皎潔的明月,隨後背誦帶月的詩歌,一派人間聖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絕唱。

難忘中秋!

中秋難忘!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裏,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我的家鄉是南方的一個小城鎮,依山傍水,風景旖旎。一條美麗的、翠竹滿岸的貢江把城鎮分成南北兩部分,有一座搖晃的索橋、一座古樸的石樁橋、一座新建的拱橋,連接南北。索橋旁有一座宋朝時的古寺,遠遠地可以看到頹破的寺頂有小灌木和盤旋的小鳥,朦朧的晚霞或晨霧。拱橋南端是城郊,緊依一座險峻的鬱鬱葱葱的'山嶺,有寺廟藏在裏面。我從沒去過,但那裏傳來的悠遠的鐘聲總是準時的,我每天上學時七點鐘到橋邊,便會聽到鐘聲傳來。

家鄉人的民俗觀念很重,幾個重要節日必須象模象樣的過。這幾個重要節日,一是除夕,一是端午,另一個就是中秋。除此之外,其他的節日好象都不那麼重要。

除夕時是城鎮最安寧的時候,因為家家都在團聚。在炊煙和寒風的詩意中,在間或一陣的爆竹聲裏,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只有少數趕路回家的人,清清泠泠的可以聽到自己清脆的腳步聲。

端午時卻是最熱鬧的時候。周邊鄉村的人都趕着進城,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江面上停泊了無數綵船、龍舟、漁船、機帆船,主船上的鑼鼓從中午就敲個不停,激動人心。南岸邊的樓房窗户裏、樓頂上,北岸邊灘塗上、竹林裏、榕樹下,到處擠滿了人。三座橋是封禁的,所以在北岸佔到一個有利的位置,是孩提時的我在端午節的一大樂事,當然還可以親手包粽子、煮糯米、薰菖蒲。

説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裏,在我家的枇杷樹下襬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圍着餐桌,品嚐滿桌的水果和月餅、小吃。我和弟弟嘴讒得流口水,拼命往嘴裏塞,直撐到小肚皮溜圓。父親靜靜地呷着鄉家親戚捎來的老黃酒,母親問我們學業上的事情,啟發我們怎麼用語句形容這樣的夜景。我在晚風的愜意中抬着頭看天,透過婆娑的樹葉,注目漫天的雲,巧時可以看到銀盤般的月,在雲朵間躲迷藏。相應地,時而有樹影投下,時而回復安靜的夜色闌珊。

但實際上那樣的月夜很少見。中秋時的家鄉,幾乎總是陰天,厚厚的雲層,涼爽的秋風,難得一見暖日,更別説明月了。但這絲毫不減家鄉人的興致,提前一個月就購置好了月餅。有一種叫“羅漢酥”的月餅非常受歡迎,薄薄圓圓的,撒着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時候,我家買了一洋瓶的“羅漢酥”,連着一個月,我每天放學回家後,搬一個小板凳,拿一個“羅漢酥”,坐在自家院子裏看書。一個月後,中秋節到了,母親打開輕飄飄的洋瓶,驚訝地問,都上哪去了?我會用舌頭舔着最後一隻餅留在嘴角的碎屑,眨着調皮的眼睛説,被老鼠吃了。然後母親歎氣又好笑,對我説,你這隻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沒有月餅,只好吃果子過節了。

我總是會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鄉的果子在中秋節是最豐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擺成琳琅滿目的一大堆,讓人垂涎三尺。

有老鄉新從果園摘下的柑橘、臍橙和柚子,還帶着清新的氣味。柑橘是鬆軟的,慢慢地剝開吃,母親會一瓣一瓣地掰開,分給我和弟弟。臍橙如果早熟,中秋時可以吃到,切開,特別甜。柚子樹很常見,但好吃的柚子還得果園裏摘下的,象葫蘆的形狀,用手指一層層剝開,淺紅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當然還有棗、梨、柿子、栗子,都是家鄉特產,都在中秋上市,給中秋消夜的人們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棗是青棗,特別甜,不見一絲澀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樣不好看,但特別中吃;同樣,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課本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類似西紅柿;栗子有兩種,一種大板慄,煮熟了可以當飯吃,另一種小野慄,用沙鍋炒熟了,用牙輕輕咬碎殼,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滿嘴。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中秋佳節到了,月到中秋作文。晚飯過後,我牽着媽媽的的手,來到經緯府邸賞月。

瞧,一輪明月早已懸掛在碧藍悠遠的夜空中,又大又圓,像個熟透的沙田柚;像塊又香又甜的月餅;更像一面清澈明淨的銅鏡。柔和的月光如水一般瀉滿大地,給大地披上一層銀白色的輕紗。遠處的樓房,近處的燈光,還有人們的笑臉都浸在溶溶的月色之中。

我目不轉睛的遙望着“白玉盤”。明月,脱俗的美,超然的寧靜。讓我不禁生出無限遐想。月亮裏有一團黑色的影子在晃動,一定是廣寒宮裏的嫦娥走出來三信吧!“唉——”我彷彿聽見了她悲哀、長長的歎息聲。在這團圓夜,她又思凡了?

這時,媽媽拍了我一下。“靜靜,快看!”我會過神來。一陣陣涼風徐徐吹過,只見月亮姐姐和雲朵妹妹跑起步來。月亮姐姐跑得可快了,胖胖的身材一扭一扭的,追過了一朵又一朵雲彩。一會兒,風過了,月亮照舊立在原地一動不動。我才明白,原來月亮剛才並沒跑動,而是調皮的雲彩兒不甘寂寞,跑出來捉迷藏。

月亮姐姐可能被我們看的不好意思了,把黑色的面紗遮住了大半邊臉,若隱若現。好幾分鐘過去了,月亮姐姐還不肯露全臉,雲朵着急了,連忙對月亮咬耳朵:“很多人都在欣賞你,可你把臉遮住了,人們怎麼欣賞你?”月亮聽了,悄悄撕下黑麪紗,重新向大地的人們展露清麗的容顏。她又穿着淡黃的紗衣,在天空的舞台上伴着清風起舞。

啊!多美啊!我快樂的奔跑起來,月亮姐姐像個調皮的孩子,也跟着我跑起來……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今天晚上,何校長組織了五(6)班的同學到學校賞月。我也應邀參加了賞月活動,月亮《月到中秋作文》。

來到學校的操場上,那白玉盤似的月亮已升到空中,正對着我們笑呢!她向大地灑下皎潔的月光,那麼温柔,像輕紗。望着那圖畫般的影紋,我的耳畔彷彿響起了奶奶的話:那片大的影子是廣寒宮,裏面住着美麗的嫦娥和一隻可愛的白兔,另一片小的影子是吳剛,他正在砍桂花樹呢!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青雲端。

……

漸漸地,月亮越升越高,越來越亮了,像一塊碧玉鑲嵌在深藍的夜空。過了一會兒,她好象被我們看得害羞了,隨手扯來一片雲彩遮住了臉龐。也許是被我們的歡歌笑語吸引了,過了一會兒又羞羞答答地走了出來。

吹笛子、詩朗誦、歌表演,不知不覺中,賞月活動結束了,身邊的小夥伴都陸陸續續的回家了,我還在望着月亮出神。

我會永遠記住這個美好而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之夜,我從學校匆匆趕回來和家人團聚。走近家門,已晚霞消逝,夜幕降臨,家家户户燈火通明。村頭飄灑着歡聲笑語,農家院裏飄來一縷縷肉香、月餅香,混合着桂花香。

晚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小侄和侄女們嘰嘰喳喳地嚷着、吃着。媽媽頻催我趁熱好吃,我卻沒滋沒味地品着媽媽的手藝,因為心靈的那一方夜空是那樣暗淡,如眼前的中秋夜,儘管有無數輝煌的燈火,但是月亮沒出來,還是不能朗照萬物。“八月十五雲遮月”,今年的中秋月會出來嗎?

從美味温情中走出來,剛跨出門檻,一陣涼風便迎面撲來,送來了谷坪上小孩子的嬉戲聲:“月亮光光,月亮球球,那邊男崽放水牛。水牛過溝,踩死泥鰍……”沿着石砌的小路來到谷坪,見孩子們都右手舉着月餅,左手拉着前面孩子的衣後沿,圍成一個圓圈,一齊喊着,跳着,轉着。這些孩子不管月亮是否出現,都能高高興興、活活潑潑地玩耍,重複着我昨天的故事。而現在,自己已沒了那份天真、爛漫——整天在abc和xyz的黑夜裏摸索跋涉,經常走的是沒有月光照耀的路,是多麼的艱難、困苦、迷惘!

仰望夜空,雲層中朦朧泛白,但仍不見月亮的影子,突然大片大片的黑雲漫過來,隱沒了白雲,像無垠的海上波濤吞沒了空明的礁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7pql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