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九篇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九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錦集九篇

清明節的作文篇1

今天是四月五日,我們一家與大伯、二伯以及兩位伯母約好到山上祭拜爺爺奶奶。

在門口等了一會,二伯的汽車便開來了,大伯他們也已經坐在裏面。我向車裏的親戚一一打了招呼,不久,爸爸便拖着一袋泥土走了出來。大家一年沒見,都有很多話要説,於是爸爸便首先和兩位伯伯聊起天來了,我也和堂哥説笑着。聊了一陣子後,時間已經不早,大家便都開始準備出發。按照以往的慣例,由於二伯的車子裝了不少東西,車子最多可容許坐六個人,所以在我上車之後車子便滿座了,爸爸和媽媽只好另外騎車去了。

鄉間的小路雖算不上崎嶇,但卻因為昨晚下了一場大雨而變得坑坑窪窪。所幸過去的一些小路都已經拓寬了,並鋪上了水泥,所以經過一小陣顛簸之後,我們便順利地將汽車停在了山腳,不久爸爸和媽媽也到了。像往常一樣,大家分配好各自需要攜帶的東西,便開始上山。在所有人之中,最輕鬆的自然是我了,我被分到的是兩個很大的袋子,裏面裝的都是一些紙做的冥具,所以我的步伐是最輕快的,一會兒我便將大家甩在了後面。微風迎面吹來,帶來了一陣泥土的芳香,走在山路上,腳下踩着樹上落下的松子簌簌作響,讓我感到一陣的輕鬆。就在我認為自己已經走在最前頭的時候,卻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在我前方慢慢的前進着。好奇地,我加快了步伐,跑近一看,啊,竟是爸爸!爸爸此刻正扛着那滿滿的一袋泥土不快不慢地走着,背後的衣服已經打濕了一大片。因為山路比較崎嶇,爸爸走得很踏實,並沒有發現身後的我,而我也放慢了步伐,緩慢地跟在他的身後。路上零零散散地散落着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爸爸幾次被絆到,搖搖欲墜的時候,我都緊跟在他身後伸出攙扶的雙手。幸好,每一次絆到了石頭,爸爸都能十分迅速地找回平衡,擦一擦汗,便又繼續前進。

終於,爸爸第一個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墳前,將肩膀上負荷往旁邊一摔,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我亦隨之跟到,當我再次看到那一袋似乎比我還要重的泥土時,我忍不住問了:"爸,你扛這袋泥土上來做什麼啊?"爸爸看了我一眼,説:"待會你和我一起給墳和上這些土。"我雖有些不滿,但還是點了點頭。不久,大伯他們也到了,於是大家便忙着一起給爺爺和奶奶的墳除草,我和爸爸還給墳和上了新泥,兩位伯母也點燃了蠟燭,分別給爺爺和奶奶上了香,我媽媽也在墳前擺好了杯子,並一一給倒上了茶和酒。接着,大家便一一跪在墳前,給爺爺奶奶"敬酒"、"敬茶"。像往年一樣,就在我認為一切都快要結束的時候,一聲細微的抽噎傳入我的耳朵,接着令我吃驚的一幕出現在我眼前:二伯突然跪倒在爺爺墳前,埋着頭哭了!山林一片寂靜,樹上的枝葉也停止了搖擺,蒼綠的四野只剩下斷斷續續的悲慼的哭泣聲。聽着那抽抽搭搭的哭泣聲,我望着二伯一臉的不相信,我從未想到,在我眼中高大堅毅的二伯竟會有如此的一面。氣氛在此刻變得更加嚴肅了,似乎連空氣也變得十分凝重,看着二伯埋頭低泣的樣子,我心中充滿了不解:"爺爺都已經逝世這麼多年了,二伯怎麼還……"

想到這裏,我無意間瞥見了爸爸那斑白的兩鬢在烈日下正滲出一顆顆碩大的汗珠,就在那一剎,我一下子便怔住了。下一刻,我突然理解到了二伯的心境。

當我們打開那塵封在腦海深處的記憶時,我們將會看到,爸爸用他那堅強的臂膀為他的兒女撐起一片成長的天空,而在這片天空之下,我們將永遠都是那個沒有長大的小孩。

清明節的作文篇2

清明節的那天,按照這裏的風俗,大約在下午2:00左右,我和親人要去了企石鎮的墓地來祭拜祖先,以示表達我們對祖先的懷念。儘管是一件嚴肅的事,但對我來説,出去走一走也比整日悶在家裏看書強,所以,我還是滿心憧憬下午的祭拜祖先這件事。

時間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和家人去到了企石鎮的墓地。踏上台階,只見一排排的青松翠柏肅立在那裏,沒有一絲的風,藍天白雲也似乎靜止不動了,而墓前的花啊,草啊也似靜靜地看着我們,難道它們和我們心靈相通,也在一起沉重地悼念逝去的親人。我很想問問大人,但看大人們一個個嚴肅的樣子,我只好作罷。

我注意觀看了,大人們祭拜祖先一共有4個過程。哪四個過程呢?

首先,到了墓地後,大人們(12歲至50歲左右)就開始忙開了,大家不怎麼説話,但配合卻好像是事先商量過似的,那麼的默契,有的在用鋤頭把土挖開,再細細地搞成一塊橢圓型的樣子,然後將帶草的一塊泥土鋪上去,像一塊浮在水上的一朵荷花;有的把那些泥塊搬到墓地上面,好讓那雜亂的石頭變得整齊;有的則將墓前的雜草一棵棵地拔去,不讓墓前留下半點的荒蕪。我試着去搬那些泥土,真重啊!大約有三四斤重吧,我只把泥土抬了起來幾秒就已經跟本沒力氣了。

這樣做其實就是為了讓墓地上重新種上新的小草,把墓地整理變得更乾淨、更美觀。於是我便去幫大人們拔草了。不過你別看那些小草,不用一點力氣想把它拔出來是不可能的事。我用盡全身的力氣去拔,手一下子就感覺很疼,再看看我的手,留下了滿是青青的草汁。啊,還有一個水泡呢。難怪我疼得要命。沒過多久,墓前顯得乾乾淨淨了。

過程2: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一起來完成這個過程。

這個過程就是插香,擺祭品。只見大人們從菜籃子裏抽出香來,到點燃的蠟燭前將香點燃,一會兒,一股濃烈的檀香味便瀰漫在四周,好聞的很。然後手持着香,走到墓前,雙手合一,頭低下,嘴裏在念念有詞。好一會兒,唸完了,將香插到墓前,再回到剛才的位置,對着墓拜了四拜,就結束了。大家挨着順序,一個一個地拜。終於輪到我了,我也學着大家的樣子,點燃,唸唸有詞。我念的是,求祖先讓我把成績提上去,求祖先讓我們的家人更幸福快樂。然後,也把香插到墓地兩側和上門,同時把祭品擺到墓地的面前。

第三步就是燒紙,沒錯,就是燒紙錢。

大人們從籃子取出大捆大捆的紙,拿到墓邊的一角堆放好,只見一個叔叔用打火機將一張紙點燃,然後再用這張燃着的紙去點其它的紙,很快地,紙燃起來了,而且越燒越旺。在這個過程,那些拿紙的人都用手去點一下紙,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也學着樣子,從籃子裏去取紙,這約是黃的,和我們練書法的紙有點一樣,只不過沒有格子罷了。我用手指點了一下紙,叔叔在旁邊輕聲地説:“這是數錢給祖先的。”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趕緊在燒紙錢那裏數了數有多少錢,情不自禁地説:“啊,好多錢啊,足足的有10000000元,給你”。我後來才知道自己的不對,不禮貌。記得叔叔跟我説過在燒紙錢時,不要大聲喧譁,要在紙錢上用指紋按按紙錢,在紙錢上留有你的指紋,這樣,祖先就會保佑你。我趕緊閉上嘴。

最後一個過程比較簡單,就是放鞭炮。一時間,整個墓地鞭炮聲大作,我們趕緊捂着耳朵,遠遠地看着鞭炮的爆炸。風來了,那炸完的鞭炮紙隨風飛舞,像一隻只彩蝶,非常好看。那鞭炮的味道也四處瀰漫開了,祭拜也就結束了。

我們挑着祭品往山下走,再回過頭去望望那些墓地,墓更乾淨了,樹更直了,花也更豔了。再隨着那飄向天空的縷縷輕煙,我驚奇地發現,天也更藍了,連太陽都更燦爛了。我知道,這裏有我的心理因素,就像老師所説的,境由心生。但我還是挺高興的,因為我經歷了一個難忘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篇3

“清明”是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中寫道:“春分後十五日,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

“春分過後是清明”,這是小時候在農村從大人們口中聽到的一句話。現在看來,這句話更像是一個哲理。只有陽光直射黃經之時,方可日夜等長,陰陽平衡,清心明智,才有清明。

“清明”這個節日的設立,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心境。中華文化講究已“和”為貴,求同存異,固有“雜而不亂,方可大同。”漢字是博大精深的,其每一個構成都有其特殊的韻意。“青”在古文中曾引申為山的意思,因此,山水相依為“清”,日月相擁為“明”。水因山而靈動,山因水而穩重,月因日而增輝,日因月而不烈。這一切,便在一種“大同”的境界中得以實現。因此,清明不僅僅是一種節日的符號,更是道出了中華文化的內涵。道出了中華民族的人格——山一樣的敦穩,水一樣的靈動,如日般的剛烈,似月般的柔和。

這便是中國古人所信奉和追崇的天地精神。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精華思想內容。“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由欲也,以觀其所徼”,是説要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古人們對於“有”“無”的領悟相當深刻,對生與死的參悟也極為透徹。“天同覆,地同載。齊生死”便是由此而來。

或許,對於中國人來説,從來就沒有所謂的“生”或“死”,有的是對生命的頓悟,有的是對曾經真誠而沉重的懷念。而這種無我的意境和懷念便來自於人格,來自於覺悟,來自於“大同”,來自於“清明”。而要參透“清明”,則要待到“晝夜等長,陰陽相協,萬物復甦”之時方可生死並參。

而只有當人們生死並參,才能真正的認識到凌外於生死之間的真我,一種對人生境界的追求。生而清,死而明,讓靈魂光輝永駐,“贏得生前身後名”。

古人於清明之時,獨愛尋山水之處郊遊尋步,所尋求的不僅僅是歡歌笑語,更是與山水精神的一種融合。現代人對於清明掃墓之後的郊遊,理解為放鬆身心,野外踏青,這未免過於膚淺。真正郊遊的意義,在《莊子》中已經道明。莊子認為,人沒有必要太執着於生,倘若人生是一次遠行,那麼死就如同“歸”。因此,出遊的途中,我們感到放鬆感到愜意,美景之處,流連忘返,那是因為我們在路上,在“生”的路上,而出遊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感受那個“歸”。莊子説過,上天給予我形體,是讓我承受,賦予我生命,是讓我承受世間百味,賦予我衰老,是讓我安逸,賦予我死亡,是讓我安逸。視生若死,視死若生;視有若無,視無若有。便可生死並參。這便是莊子的智慧與祥和,是莊子所理解的“道”。

孔子説的更為透徹“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個道,便是清明。它在滿山遍野的青青綠草中,在水邊的依依楊柳中,舊墓新墳,山川海濱。無處不在。只有領悟這個“道”,我們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理解了“清明”。

中國的節日,無不包含對“道”的感悟,比如“重陽節”讓我們悟到要珍惜生命,珍惜年華。“清明”讓我們悟到山水之高廉,天地之正大。不同於西方一些節日韻意的直接,中國的節日則顯得更為深奧,委婉。它是要你通過一系列的方式去感受其沉厚的藴含。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祭有關。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除夕是冬祭。而在這祭中,既有哀愁,也有祥樂。例如清明,人們往往會去給已故的親人上墳弔唁。追思以往。之後,是親朋好友相約踏青,去感受春的氣息。哀以樂感,樂以哀感。幸福高興之時,不忘追思。這便是中國人的內心和品格。

清明的主旨是鑑死知生,在我看來,清明的祭祖不僅僅是香火和紙錢,因為建功立業,有所作為,光宗耀祖才是最好的祭奠。

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品格。一種生死有無,大同精神的延續。

清明節的作文篇4

清明節,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節日,習慣稱為“鬼節”。

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地概括了時人的心情與掃墓的特點。

春天,民間多修補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聯想到死人,田間墳頭經過風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時節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將墳堆加高加固,習慣稱為整修陰宅,表現了兒孫對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説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裏。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説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麪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麪餅放在院裏,吹曬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清明節,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蓆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綵勝(頭飾)貼在兩鬢。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麪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清明節,全省盛行“打鞦韆”。時間講究前三天、後四天。太陽出山後開始,姑娘、媳婦們都要一展風姿。太陽落山後,必須停止活動。傳説清明前後,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間出來玩鞦韆,人是不敢與鬼爭的。雖然荒唐,卻也反映了對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親人能夠與生者同樂的傳統心理。

清明節,全省還盛行放風箏。田間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歡樂的孩童,手牽長線奔跑競比。

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説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哀與樂並存、敬與畏同在,是清明節民俗活動的最大特點。

清明節前後,還要過“三月三”。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上巳”,亦稱為“三巳”。三國魏以後,把節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襲至今。

《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為大潔”。後來則變成了每到三月三,人皆到水邊遊玩飲宴的習俗。山西舊有“三月三日天氣新,汾河兩岸皆麗人”的説法。

三月三日,民間也演變成祀神活動。北部地區有祀“真武神”與“西王母”兩種,祀王母稱作“蟠桃會”。南部地區大多為祭祀“華佗”。襄汾習俗到華佗廟焚香,每人要敬獻一隻雄雞,並用針刺雞冠淌血以祭祀,俗稱“千雞會”。

三月三日,晉東南地區婦女習慣到野外挖取野菜,加工而食,稱為斬百病。晉西北地區則在穀雨節前後挑野菜吃。也用榆菜和米粉作餌,蒸麪成塊,稱為“榆錢傀儡”。吃起來軟美可口。

三月三日,晉北地區民間習慣做醋。

清明節的作文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清明節既是我們懷念故人的時候,也是我們出外踏青的好時節。今年的清明節又到了,學校也放假了,我和父親母親也要去祭奠我們的親人。

星期一的大清早7:00鍾,我和父親母親還有舅舅和舅媽還有哥哥一同前往商洛,去給親人們掃墓。舅舅開着黑色吉普車,帶着我們翻山越嶺去商洛。一路上,我看見很多人的手上都拿着黃色和白色的菊花,在路上等車。父親説:“他們肯定也是去祭奠自己的親人呢!”當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時候,我看見還黃牛在地裏幫農民耕地,白色的山羊在地邊上悠閒的吃草。

我們到達商洛後,先去了三舅的公司,本來是等大家都集合起來後,一同去掃墓的,可是由於突然颳起了大風,天空中佈滿了灰塵,所以就沒有讓我們幾個孩子去掃墓了,我們就留下來在公司裏玩。過了一會兒我老哥家的孩子樂樂也來了,她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了,她比我還大3個月呢,可是還得把我叫姑姑了,母親説這就是“輩份”。我已經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沒有見我的好朋友樂樂了,我們都覺得樂樂曬黑了很多,老哥對我説,是因為樂樂他們開了三天的運動會,在外面坐了三天,所以太陽把她曬黑了。

等母親回來的時候已經快12:00了,母親問我們餓不餓,我們都説快餓死了,於是母親帶着姐姐和我們三個小孩子來到了米旗蛋糕店,給我們買了抹茶餅乾,個蛋撻,還有奶油蛋糕,三明治,終於我們不餓了。之後,我們就從三舅公司回家了,我去了樂樂家。樂樂家有一個大古箏,還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我和樂樂還有朵朵一同玩了過家家,最後覺得很沒意思,就跑到樓下的朵朵家去玩電腦了,你們知道大人們都在幹什麼嗎?他們都在朵朵家打麻將呢!

到了晚上,我們去了一家飯店,我和樂樂早早的就吃完飯了,我們三個小朋友還各得到了兩包QQ糖呢!吃完了飯,回到樂樂家,我們都聽了樂樂彈古箏,她彈得古箏可真好聽啊!而且她很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我也要向他學習,彈好鋼琴,表演給大家聽!

第二天,我和樂樂起牀後,發現家裏面沒有人,只有老哥在那裏躺着睡覺呢!於是我們刷完牙洗完臉就開始玩了,我們又到朵朵家去玩電腦,父親母親回來之後就開始在朵朵家做飯,炒菜,把大人們忙得滿頭大汗。吃完飯,已經到了13:00了,吃完飯後,老哥帶我和樂樂還有朵朵一同騎着摩托車去丹江公園玩!因為是中午,太陽比較曬人,所以公園裏人不是很多,感覺很舒服。在公園的小河邊,我們看到有很多小蝌蚪在自由自在的遊着,旁邊還有人拿着漁網在撈,我們當時也想抓小蝌蚪玩,可是我們沒有漁網,只能用手去抓,拿手抓特別費勁,我們折騰了好長時間,累得氣喘噓噓,滿頭大汗,筋疲力盡,腰都直不起來了,才抓了幾隻小蝌蚪,看着人家抓的那麼多的'蝌蚪,我們可羨慕了。沒想到,我的朵朵小妹妹,竟然跑到拿漁網的一家人面前説:“叔叔,能不能幫我們抓幾隻小蝌蚪呢?”那位叔叔爽快地答應了,這下子有了工具,我們也抓了很多小蝌蚪,真是高興極了。等回到了樂樂家,父親母親已經收拾好行李了,我們就出發回西安。我和樂樂依依不捨,都捨不得離開對方,樂樂還哭了呢。可是因為我們還要上學,所以只能戀戀不捨得離開了商洛。不過我們約好了,下次有假期了,我們再一同玩,到時候請他來我家,我帶她到西安的公園去玩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們走了盤山公路,到處林遮樹掩,山清水秀。公路在山中順着小河彎彎曲,時不時的就感覺前方沒有路了,一轉彎卻發現路就在前方,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看到在石頭縫裏還有冰呢!走到半路上還看到了美麗的瀑布呢!父親給我説:“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我還試着摸了一下那個水,感覺好冰爽啊!

這次旅行,我覺得真開心啊!心情很高興,因為,終於見到樂樂了,還可以見到,春季秦嶺美麗的風光了!

清明節的作文篇6

又是一年期清明時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身在異鄉的遊子禁不住總會想起記憶中那些熟悉且又模糊的身影。他們或許是你的親人、愛人、朋友......或許僅僅只是在你生命中某個瞬間與你肩擦而過的陌路人,如今,轉身已是天涯,別離成為永恆。此時此刻,我強迫自己不願意再去想那些心碎的往事,不想再次勾勒起那份悽苦的記憶,可是,我卻偏偏要這麼固執,我忍不住會常常想起他們,想起曾經的某一個時間我們還聚在一起,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可是,不曾想你會散手離我而去。

隨着清明節日的來臨,這種哀思的情感會愈發濃烈。想想在這個季節,家鄉的天空早就已經是細雨纏綿,這如是詩人杜牧筆下描寫的這般景象一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季節,天氣似乎也變的憂鬱和滄桑起來,下幾場綿綿細雨,浸濕了行人的衣物,也浸透了那一顆顆傷感懷舊的心。

認識我的人都説我是一個憂鬱的人。我不喜歡追趕時髦、我更不喜歡人云亦云,多年來我一直都堅守着自己的內心,我喜歡真誠,生活中我儘可能的努力着用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惜緣,我會珍惜每一次的相遇,儘管有些錯過的緣分,可我依舊是很歡喜;我會因為遇見而情緒激動,我不善於言談,所以在遇見志趣相投的緣時我會變得羅嗦起來,能和自己聊的來的人談心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這是我早已適應了的普通生活。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也許,在同齡人的眼裏我就是一個與他們格格不入的人。我是一個懷舊的人,總喜歡在一個人的時候拾起曾經的點點滴滴,想着過去的往事,想着曾經美好的瞬間,想着那些逝去的親人、朋友還有兄弟。想着的一瞬間,淚水就打濕了臉頰。

我不是一個柔弱的人。可是現實是殘酷的,面對親人的別離,我再也不能若無其事的説“我沒事”。有時候,人需要的是真誠的表達,而不是用一副表面看似無動於衷的態度來掩飾真實的自己。這是不幸的事,這也是我最不想成為的一種人。

又到清明時節,濃濃的愁緒,再也無法掩飾此刻悲慟的心情,思念的情結被再一次狠狠的打開。身在異鄉,每每在這夜深人靜時分,獨孤的守在窗台旁,目視着遙遠的前方,心開始變得躁動起來。黑夜裏,突然會有一種想失聲痛哭的感覺,可我還是不得不壓抑着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知道我不能哭,我絕對不能哭泣,儘管人生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可是,只要活着我們就得向前看。困難是如影隨形的,我們不可以認輸,更不能自甘墮落。

還記得我曾經最好的兄弟,他和我年紀相仿,是病魔奪去了他年輕寶貴的生命,他的父母遭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病魔奪走了一個好兒子,我失去了一個好兄弟。每每想起他,我的心總是澀澀的發苦,我知道,我們已經永遠的失去他了,可我還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少年的時光是美好的,可是,對他來説卻是不幸的。

在我小的時候,爺爺和奶奶相繼離開我,那時候對於這種別離還不是很理解,漸漸的長大了,懂事了。就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會離開自己,事實就是這樣,怕什麼偏偏就來什麼,在我14歲的時候我的父親,他也離開了我,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病魔也奪走了父親的生命。那一刻,我徹底的懵了,我不相信我好好的父親怎麼突然間就沒了,我難以釋懷,我怪我自己,我怨恨我自己,曾經我還和您頂過嘴,讓您為我操碎了心,可我還當那是理所應該當的事。過了這麼久,如今,我想起來,我還是無法釋懷,我無法原諒那個時候的自己,我太不懂得好好珍惜了,我心痛、心真的很痛、很痛......

在眾人的眼裏,人生是美好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我的記憶里美好談不上,有的只是苦楚和滿腹的心酸,也許,我不該這樣,很多人也都勸過我,可我還是無法釋懷。就像人生總有許多的遇見,那些駐足了卻又離開了的、那些遇見了又錯過的、那些與你只能相識卻不能相守的緣分,終究是與你無緣。

又是一年清明來臨,千里之外,流浪的人兒唯有將滿腹的哀思深埋心底......

清明節的作文篇7

清明時節,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在這個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季節,總有一種思緒在湧動,那就是——思念。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清明,是祭祀祖先、懷念先人的時節。借一縷春風,送去你、我、他對逝去親人的深深懷念之情。我和爸爸媽媽為外公掃墓時,想起了外公。外公比較矮,但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頭烏黑的頭髮,走路總是昂首挺胸,顯得有風度。外公還有一雙長壽眉,鄰居們都説他可以長命百歲。誰知歲月不饒人,外公因中風而到了另一個世界。

兒時,外公帶我盡情地玩耍。春天,他帶着我在開滿野花的田地裏奔跑,摘酸酸甜甜的草莓給我吃;夏天,他帶我去鄰居家的田地裏,問鄰居拿幾個又大又胖的香瓜,黃燦燦的,讓我垂涎三尺;秋天,他爬到樹上為我捉全身碧綠的金龜子,即使被抓得手心生疼也不放手;冬天,他帶我在雪地裏嬉戲,留下一串串清脆的笑聲,留下一串串奔跑的腳印。他的善良和風趣使他和鄉鄰們相處和睦。夏夜的晚上,我們都喜歡圍着他,聽他講故事。大樹下、石橋邊、田畔上,處處有他的身影,一把大蒲扇,一碗淡茶,伴着外公嘹亮的嗓音和爽朗的笑聲,這都讓人倍感舒適。

記得有一次,外婆煮了點花生和毛豆,買了些豬頭肉之類的,準備給外公當下酒菜。但饞嘴的我和表哥表姐可不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簇擁着外公,討些吃食,甚至動手去搶,外公也不惱火。下酒菜被我們搶光了,外公只得喝點大舅媽買的茶。他喝茶之前先用鼻子聞一聞以後,才輕輕地喝上一口,眯起着眼睛,一邊細細的品賞着茶味的清香,一邊似乎在悄然的體會百味人生······他還哼哼所謂的民謠和小曲,卻總是跑調。哈哈!

外公有許多愛好,最喜歡的非屬釣魚了。我打開他的釣魚包一看,哇!釣魚用具應有盡有。一把橘色的中號摺疊遮陽傘靜靜地躺在裏邊,外公説之所以用橘色既引人注意,是因為能保證自身安全;外公的魚竿也有四五根,材質也不同,有碳素的,有鋁合金的,用它們來釣不同環境、不同深度、不同重量、不同種類的魚;包裏還有各種各樣的魚線,型號不一的魚鈎,五顏六色的魚漂,真是琳琅滿目,我忍不住摸摸這個,摳摳那個,外公在一旁不停地叮囑我,小心不要把他的東西弄壞弄亂,看着外公那“小氣”的樣子,我也只好忍“痛”收手。他的釣魚裝備自是令同行們望塵莫及,而他自制魚食、自綁魚鈎,更是令魚友們對他刮目相看。每次釣魚前,外公都要先綁好三十個魚鈎備用,按照魚鈎的大小順序,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魚線板上。別看外公年紀大,可綁起魚鈎來可是動作嫻熟。只見他戴上老花鏡,魚線在手裏上下翻飛,左右交替,一會兒纏,一會兒拉,一會兒掏,一會兒系,看得我眼花繚亂!外公像變魔術似的,沒多大功夫就綁好了這三十個魚鈎。連我也自歎不如啊!外公自制的魚食兒對他來説更是如虎添翼,每次出釣都是滿載而歸。外公把魚拿回家收拾乾淨後,便炸成色澤金黃、外焦裏嫩的小魚。聞一聞,愛的味道撲鼻而來;嘗一嘗,愛的味道潤入心間。

外公,又是一年清明節,我想你!你的可愛可敬,讓我再一次懷念!

清明節的作文篇8

當夕陽收拾起潑灑在花間的那一抹蒼涼晚照,暮色茫茫,夜幕徐徐降臨。在您的世界是否還有白晝之分,我只恐白天的嘈雜與浮躁打擾您的安寧,乘着夜色,伴着從樹梢上冉冉升起的月亮,踏着佈滿青苔的小徑,靜靜地來到您的身旁。

説是來到您的身旁,眼前展現的只有一個山坡,一叢樹木,一塊草地,一抔黃土。星光閃爍、流螢飛舞,枝頭鳥叫、田壠蛙鳴,樹木和野草也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尋尋覓覓,可就沒有您的身影。母親,您在哪裏?

靜靜地來到您的身旁,點一注心香,獻一束鮮花,我匍匐在地,塵封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家裏姐弟四人,我最愛吃您包的肉丸子。年少的時候,每逢過時過節,您都要先把瘦豬肉剁成肉泥,然後與茴餅、八角、茴香和在一起,包成丸子,作為上菜。我還拿起刀剁肉泥,幫您打過下手呢。

當知青下鄉後,每次從家裏回生產隊時,都要帶上一瓶您做的蒸油渣,裏面放有豆豉辣椒,雖算不上美味佳餚,卻開胃可口。在農村的幾年裏,蒸油渣幫我熬過多少個餓肚飢腸。高考前,我白天做功夫,晚上覆習功課,累得精疲力竭,黃皮寡瘦。您看在眼裏,急得流淚,想盡辦法擠出了壹塊五毛錢,買了一包鹿茸粉,給我營養營養,滋補滋補。

吃了母親包的肉丸子,我度過追夢的青春年華;吃了您做的蒸油渣,我在蹉跎歲月中奮起;吃了您買來的鹿茸粉,我揚起人生的風帆,開啟了新的航程。每每想起這些,總會在我心中綻放幸福的花朵,蕩起愛的漣漪。

有一句歌詞叫“沒媽的孩子是根草”。過去聽起,不以為然。當您真正離開我們之後,我也有過一番心靈上的掙扎。從年齡的概念説我不屬於孩子的範疇;温馨的家庭和知足的事業,也給我帶來其樂融融,我怎麼會是一根草呢?但面對現實,我不得不承認對歌詞的全部認同。

不管年齡性別,不管貧窮富貴,在母親眼裏永遠都是孩子。沒有了母親,孩子就失去了根,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命的力量。就象路邊的小草,烈日炎炎下枯萎,風霜雪雨中夭折,只有在春風母親的輕撫下,才顯得葱綠欲滴,生機盎然。我逐漸理解了草,也理解了自己常常陷於悲傷和鬱悶的情感本源。

總想把這些記憶撕成碎片,留向永恆,而又總是撕裂着自己的心。四年,一千四百個日日夜夜,牽扯出一種綿綿的痛。承受苦難需要一個過程,在歲月的流水清洗下,很多痛苦的傷口會慢慢地癒合,很多痛苦的記憶會漸漸地遺落。

可失去母親的悲傷和思念母親的苦楚交織而成的痛苦,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不會磨滅,而會變得愈加強烈,愈加深刻。我深深地意識到,這種痛苦已經成為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所經歷的過程,必將是我的一生。

最近閒讀時看到一篇名為《藏羚羊跪拜》的散文,裏面敍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那個槍殺、亂逮野生動物而不受法律懲罰的年代,有一個老獵人活動在青藏公路附近。

一天大清早,老獵人正準備喝一碗酥油茶,突然發現兩步之遙的對面草坡上站立着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前一亮,舉槍瞄準,奇怪得是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衝着他前行兩步,撲通跪下,兩行長淚從它的眼裏流出。

老獵人感到蹊蹺,懷着忐忑的心情用顫抖的手對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他驚訝地叫出了聲,手中的刀咣噹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裏,躺着一隻小藏羚羊。

當天,老獵人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兩隻藏羚羊掩埋。從此,老獵人消失在藏北草原。看到這裏,我感到震撼,我為母愛而震撼。動物的母愛,尚能如此,那麼,在這個物慾橫流、世淡炎涼的紛繁人世,還有什麼比母愛更偉大、更無私、更聖潔呢?

我默默地坐在草地上,坐在您的身旁,仰望長天,手捧黃土,想想您,想想那隻藏羚羊,久久不能釋懷……

——謹以此寄託對母親的思念

清明節的作文篇9

窗外的楊樹有些惆悵的發了新芽,大概是冷的時間太長,就近些前幾天人人還都穿着棉衣,如今連野貓都開始歡快了。只是那樹上的新芽確有些勉為其難,一個長冬,光禿禿乾癟慣了,某過一夜,添了點新綠,心裏固然欣喜,又有些笑不出。

活該這陽光灼眼的媚,無奈我依然會打着瞌睡。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很幸運又固執的堅持着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我們有了那些自以為是幸運,固執就要有人受傷,高雅讓人不願去觸碰。這多少是自我戲謔一番,做了罷。還不能埋怨些生活的不如意麼?不是懷疑,是無奈。又突然欣喜起來,塵土撲面,大風起兮,與預料般如出一轍。壯觀而靚麗的失落感錯綜的傷害着我們的每跟神經。

我的神經同樣被傷害,若愛這春天,實是勉強了點。若説不愛,當真辜負了揚州的煙花夜月好韶光。可我是不喜歡高雅的,灼眼之媚的陽光使我昏睡不堪,可惜找不到合適的牆角。當然,即使生了抓蝨子的豪情,也只能作罷。我甚至發現,許多生活開始倒敍,這樣的奇妙並非幻覺。這讓我對春天有所警覺,生活一旦倒敍起來,有太多的驚喜,亦有太多的大悲痛。走入這樣的倒敍,亦另我度過了一個痛苦不堪的時節,楊絮飄落之前,我開始清楚春天沒有遲來,反倒是我們,開始時便遲到了。雖然頓有了“我言秋日勝春潮”的惺惺相惜,卻也並不喜歡秋天。這樣的矛盾也像是倒敍,關於前後的問題上,寫滿了滄桑的歲月早已不知被誰付之一炬,無處可查了。

臨近清明,之於春天,我在灼眼之媚下“刻舟求劍”。從老家回學校的路上,許多墳上多了新土。風實在大,無名的小白花竟着桃李瘋狂又一如既往的盛開着。春天的村陌上很少有人會在意這些白色的小花,弱小的總是太普遍,普遍的總是不被人提起。然而它們在風中飄曳起來,似是微笑。人初生是攥拳,應是追逐而來;人仙去是敞着五指,才懂得放下。就人生而言,有一種幸福叫倒敍,同樣有一種悲哀也叫倒敍。墳裏的人是幸運的,死在人生之前,真的讓生活都變得簡單純粹了。可這根本不合邏輯,或許我們可以杜撰一個主人公死在故事的前面,真正的人生誰又配得高尚呢?高尚是自己説別人、別人説自己,“高尚”只因我們太世俗卑微常常互相吹捧又不想歷史太平淡才被人們冠以這些冠以那些。這樣看來,“高尚”讓歷史失去了真實,也讓人失去了真實。

真實使得苦難常在,苦難就像頭上的蝨子,您很難捉摸它會在何處。苦難不是癢,是蝨子未能除掉。自己頭上的蝨子自己抓,這有“各掃門前雪”的意思。當然這春天不該有那麼多“雪”掃,倒是該有不少花開。我們享了盛世,就也該受這盛世的苦難。苦難和蝨子,這讓我有了“捫蝨話良圖”豪邁與激情。我憶起阿Q把蝨子咬的啪啪響的時候該也是豪邁的,那我們就理解他要嫉羨王胡竟能抓到更大的蝨子的緣由了。又或許他只是單純的嫌棄自己身上的蝨子小罷。是啊,那些苦難算什麼,那終究會算什麼呢。就像一些自然的死亡並沒有太讓人傷感,我們有“喜喪”的説法。然而太多的非正常死亡還是會發生,於是,其實春天是讓人傷感的季節。

傷感的春天,新墳看舊墳,安靜佇立。雨水肆虐後的早晨,鳥兒不合時宜地早早叫醒了喜歡忙碌的人們。東方天際慢慢泛黃,太陽照常升起了。我忖度着一些懷疑似乎是多餘的,美好還遠遠在後面,只是確實不願意在多等。長長的等待,會毀滅人的心性,猜忌也總是接踵而來。人生呃,該是一段多艱辛的旅程,不僅僅是能依靠寬容和堅韌就安穩度過的,還需要太多。

看着遠道而來的春天,惶惶不能終日。春天也需要太多,我們給不了它,只能又是長長的等待。還好,快了,明兒清明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2r9v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