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700字作文 >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清明節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清明節的作文1

煙雨中,幾縷調皮的陽光在縫隙中穿梭着,我的家被蒙上了一層曚曨的光暈。眯着眼,我瞅着我家老舊的大門,古板的牆壁,凌亂的雜物,心裏沒來由的一陣舒服——這就是我十四年來的港灣。阿太坐在她那張專屬軟榻上,笑眯眯地看着我,時不時叫我幾聲,我回答得非常大聲,阿太鬱悶的看着我,説上一句:你那麼兇幹什麼!我不禁無奈的笑了笑,還不是你的耳朵不靈光哩。

天氣轉陰,陽光哆哆嗦嗦鑽進了雲層,留下亮晶晶的錯覺。

我就這樣站着。

任由細雨紛紛欲斷魂。

我就這樣想着——

一次又一次,來到祖上的墓前,爺爺奶奶總是催着爸爸,讓他動作快點。我早早的起牀,跟着他們,乖順地做好一切該做的,退到一邊。看着忙忙碌碌,卻一點兒也幫不上忙。每次的這一天,全家人都變得孝順了。因為誰也説不準哪個親人的不辭而別。本就是一天,一天的繁忙,然就是一年,一年的掛念。阿太還是很健康地活着,這點令我們欣慰,如今阿太已經九十二歲高齡,她時不時的抱怨我們也早早的習慣了。

以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總是在這一天準備許多好吃的。晚上,大家熱熱鬧鬧的在一張桌子上。我還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子。

現在,我當然已經懂了,我們留不住生病的離去,卻可以使它更温暖,更温情。奶奶處理好一隻雞,在煲裏燉着,濃濃的香味讓我想流下口水,媽媽麻利的切好菜,和爸爸一起炒菜。爸爸有意地將鹽抖落了一些,放的清淡可口。媽媽也有意的提醒爸爸將菜煮的透些,咬起來輕鬆。爺爺在大鍋裏煮着二次換地方的鴨子。撲鼻的香氣縈繞在廚房,我微眯起眼睛。這就是長輩孝敬長輩的誠懇心意。

飯桌上,阿太一如既往地笑開了花,樂呵呵的,全家也跟着樂呵呵。都夾菜給阿太,讓她多吃點。我不知道她還能陪我多久,所以我必須珍惜這有限的時光。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日惆悵,又是一餐温馨。我要珍惜,珍惜每一秒,和每個人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我都會銘記。長輩的孝心,阿太的笑容照亮我心房,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我時刻謹記敬孝。讓惆悵的清明多一些慰藉,多一份像樣的開始……

哎喲,兇什麼!你阿太我聽得見!賭氣的話語使我又彎起脣,笑了開來。

不遠處,妹妹銀鈴般的咯咯笑聲混雜着濕漉漉的青草香,給清明畫上明亮的一筆。

清明節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裏,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裏。

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着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着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裏面裝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課件下載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

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的作文3

清明至,雨紛紛,人斷腸。

最近心情頗不寧靜,並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是因為很久沒有返鄉祭祖的我,終於要踏上熟悉的回家路了。不知道天上的祖先們可會原諒我多年沒有前來的不孝,能否接受子孫最誠懇的自責。

走在故鄉的小路上,多日連綿的陰雨已經讓這條小道泥濘不堪,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陷入淤泥之中。不知走了多久,直到褲腿上沾滿稀泥時,才看到一排排的墓碑。這裏埋葬着我的曾祖父母。雖然兩位老人已去世多年,但我仍然記得兩位老人慈祥的面容以及我們之間為數不多的瞬間。

我記得曾祖母經常會在每天買菜錢中拿出幾毛來買糖,然後故意騙我説沒買。在我快要哭出來的時候,她才從手絹中拿出來遞給我,然後説我真愛哭;我記得我曾經對曾祖母説過,要讓她有生之年看到我事業有成。那時她就開玩笑説:“那時我已經在土裏睡覺了”,而我總是説:“您長壽着呢!”可是我現在依然學業未成,更談不上事業了。我估計這些一定讓老人傷心了。想到這裏,我深感愧對老人家,心中不禁一片酸楚。還記得曾祖母在世時我們每年去祭奠那些埋葬在土裏的亡靈,他們所有的怨恨與苦難都已化為灰土,深埋在土地中,滋潤了一年又一年的青草。墓碑上灰黑相間的文字分割了兩個世界的人,曾祖母曾説遲早有一天她也會長眠於此。她説這話時冥紙燒得正旺。現在,我又在曾祖母的墓前焚燒冥紙了,透過耀眼的火光,我彷彿看到了十年前那個懵懂的小男孩,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一輩子都難以磨滅的痕跡,他的存在見證了兩個老人的死亡。如果説幼小的心靈不能承受有關死亡的字眼,那麼我註定要在一場又一場的死亡中獨自長大。

又是一年清明至,雨紛紛,人斷腸。當我數着紙錢祭奠那個在我八歲那年離開我的老人時,我依然會感到一種時光流逝的疼痛從頭頂直穿骨髓,深入心脾。天空中又飄起細雨,有人説雨是天上的人的眼淚,“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大的遺憾,在曾祖母墳前磕幾個響頭,站起的時候,有一種晶瑩的液體淌過我的臉頰落在墓碑上,不知是天空紛飛的雨絲還是我零落的眼淚。

那些打馬而過的舊時光馱着我年少斑駁的心跨越了生與死的地平線,在生活密不透風的罅隙間總有一種情感叫人淚流滿面。

清明節的作文4

以往的清明節,我們一家三口一般不回老家,就到菜市場買一些紙錢,準備晚上找一個空曠的位置燒。

今年我們也如此,放假第一天一大早,就跟隨爸爸到菜市場,先買了一些菜,然後就去買紙錢,當我們詢問價格時,老闆張口就説:“一百億!”把我和爸爸嚇了一大跳,後來才發現上面有價格:兩塊錢,面值是一百億的一大捆。我想:“天上一天等於地上十年,那地上一百億,不是最多等於天上十元。所以,我懇求爸爸多買點,這樣我們的列祖列宗可以多點錢花。買了正準備走,老闆又跟爸爸説,今年出了新花樣,什麼金元寶,金磚,紙牌,紙籌碼等。爸爸就又買了一點,一共花了24元錢。

回到家,我寫作業,爸爸也學習,準備考一個什麼工程師的試,説這是他的飯碗。下午,我跟媽媽還有舅舅,舅媽一起去爬山,爸爸去打球,媽媽讓我呼吸新鮮空氣,所以沒跟爸爸去羽毛球館打球。

晚上,我們都很累了,差一點忘了最重要的事,最後還是我想起來的,於是我們一起出發。以前的深圳灣有一個F1賽艇比賽場,它的停車場是一大片空地,在深圳灣公園還沒有建好時,我們一般在那裏燒紙錢。現在公園建好了,用了這塊空地,所以我們只好在一個小路邊上燒,對於以前荒蕪一人的空地來説,這裏已經“人滿為患”了——到處都是燒錢的人們。

開始燒紙錢了,爸爸先用一張紙錢來引燃,接着就四張五張的往火裏丟,然後用木棍把燃燒的紙錢挑起來一點點,火就越燒越旺,火星飛濺的很高,差點燒到我的眉毛。我們“一百億”“一百億”的往裏面燒,最後差不多都燒完了,火漸漸的熄滅了。我們正準備走,爸爸突然發現還有幾億沒燒,他説:“這可這麼辦?火都滅了,不能再燒了,留着也不行。”最後,決定再次燃燒,雖然燒兩次,但是也都燒了,也送錢給老祖宗了。後來回到家,躺在牀上,心中想:“每年清明節光燒錢不能解決問題,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光宗耀祖才是真正重要的!”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節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樣和外婆、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四月五日一大早起牀外婆做了幾個外公最喜歡吃的菜,拿上柳樹枝和菊花,十點左右我們就出發了。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着媽媽:“"媽媽媽媽、,外公長什麼樣子呀?“"媽媽和藹可親地説:“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我有七個月大的時候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十多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福安園的山下,抬頭仰望,看見漫山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爸爸、媽媽和我開始除雜草,不一會我們就把墳墓邊上的雜草給割除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把柳樹枝靠在了外公的墳墓上,外婆説,夏天到了我們把柳樹枝靠在外公的墓上,外公在夏天就不熱了。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墓碑前,聽媽媽説,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外婆也在墳墓前擺上了外公生前最喜歡吃的菜有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油炸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各式糕點……

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對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哭了起來:“"外公我好想你!“"媽媽對我説:“"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的作文6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説:“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歎一聲説:“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裏,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裏,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裏,活在歷史裏,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清明節的作文7

小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着年滿七旬的曾爺爺玩耍。

每年的清明節,我都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後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但有了曾爺爺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爺爺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並不明白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爺爺就會高興地説:“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着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誇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傢伙關注的焦點。曾爺爺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我十歲時,曾爺爺就患了嚴重的咳嗽,卧牀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牀前,眯縫着眼,頭往後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裏的人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爸爸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爺爺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爸爸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曾爺爺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爺爺最後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着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後來也明白,在曾爺爺的眼裏,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遊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來到曾爺爺的墓前,我高聲朗誦着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着。

清明節的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為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説話間,不知不覺就到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卻不幸得重病去世……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説“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爸爸點上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

清明節的作文9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中似乎還有些涼意。在這個春風拂面的清明時節,我們去濕地公園踏青。

路上,我興奮的觀賞着路邊的風景。桃樹已經開了花,粉紅粉紅的,給馬路增添了幾分生氣。花壇裏的草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襯托着那粉紅粉紅的花朵。春風像媽媽那温暖的手輕輕地撫摸着我的臉。我迎着春風,不一會兒就到達了濕地公園。

剛走進濕地公園的大門口,那迷人的景色就把我迷住了。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的樹木都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往裏走有一個大湖,湖邊上栽種着許多花花草草,它們爭奇鬥豔,競相開放。看,那雪白的櫻花,一簇簇,一串串。還有紅色的櫻花也開了,滿樹花朵開得火紅,一朵朵,一團團,像孩子們的笑臉。最漂亮的要數那桃花了,奼紫嫣紅,遠遠望去,彷彿從天上落下來的一片片朝霞,散發着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吸着香氣,彷彿總也聞不夠。走近一看,有的桃花半開半合,只綻開兩三瓣,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桃花全開了,露出黃色的花蕊,在枝頭怒放着;有的含苞欲放,彷彿一個等待出世的嬰兒。總會引來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它們圍繞着一朵或兩朵花不停的飛,有時停在那上面吸點花蜜。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再往裏走,我們發現了一大片漂亮的油菜花地。金燦燦的油菜花連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美麗極了。我不由得深深呼吸,那香味沁人心肺,讓人心曠神怡。那誘人的香味還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一時間,我彷彿進入到了一種幻想的情境當中。我在油菜花中跑着,跳着,笑着。真象是“待到油菜花開時,我在叢中笑”。

不知不覺,我們都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濕地公園那美麗的景色仍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我不會忘記今天,這個陽光明媚的清明時節。

清明節的作文10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放假了一天,我們準備組織去果園看看,各種樹的花,瞭解春天的生機勃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間,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大家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尋找春天。

到了下午,我們集合之後,便開始上了路了。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看到了許多用粉筆畫的圓圈,裏面彷彿寫着什麼字,上面還蓋着紙燒完的灰。我不明白那是什麼,便問媽媽:“媽媽,你看地上用粉筆畫的圓圈是什麼意思?”“這是那些遠離家鄉的人無法回家上墳,所以在這裏燒些紙錢,祭奠和懷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冥界過的更好一些。”媽媽回答道。

我們在路上悠閒的騎着自行車,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説,時而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果園。

走進果園,先看到了蘋果樹、桃樹、杏樹、杏梨樹等幾種果樹,其中杏樹開的最好了,一朵朵潔白的小花,那麼聖潔。只要輕輕搖一搖樹枝,那白色的花就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

走到前面,在往果園深處走,你可以看到一從綠油油的小苗,仔細觀察會發現在綠葉的掩護下,有許多小白花藏在哪裏,有的還是花骨朵呢。

等享受完美景後,我們開始返回了,在返回的途中有看到了玉蘭花、迎春花和梅花,他們依依不捨的在跟我們打着招呼,爭先恐後的再跳入我的眼簾,想讓我欣賞他們的美麗,感受它們的魅力,分享它們的快樂。

我們今天走進了春天,看到了漂亮的花,欣賞了美麗的景,感受到了春的勃勃生機。春天,充滿了能量,孕育着希望。此時,果園花朵爭豔;秋天,果園瓜果飄香,美麗的果園將會是碩果累累,一片豐收的景象!我期待着。秋天,我一定要再去果園,收穫果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qibaizi/22gz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