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自然作文 >大自然作文 >

優秀作文大自然的啟示

優秀作文大自然的啟示

導語:大自然是孕育萬物的根本,是萬物成長的樑柱,也是萬物生長的地方。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優秀作文大自然的啟示,歡迎大家參考。

優秀作文大自然的啟示

篇一:大自然的啟示

我們作為華夏兒女,就應該愛祖國,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祖國的一草一木,更應該愛哺育我們是大自然。

大自然中有高大挺拔的大樹,有五彩繽紛的花兒,還有鮮嫩美麗的小草……美麗的大自然色彩鮮豔,耀眼奪目,那麼,它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呢?

當你抬起腳,踏入大自然的瞬間,你看到了什麼?當然是一棵棵的參天大樹,它們在陽光下利用水分製造出了新鮮的'氧氣。它們如此辛勤,如此奉獻,但它們既不是居功自傲,也不是沾沾自喜,而是站在一邊默默無聞,這是不是在啟示我們要無私奉獻呢?

讓我們先穿過樹林,來到花兒面前,一看到它,你是不是會想起梅花,我至今還記着那首古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對呀,梅花,它不畏嚴寒,競相開放,還開得那麼美,那麼豔,在寒冬季節,別的花都枯萎了,凋謝了。只有梅花卻傲雪開放。就是這種精神讓我們不由欽佩,敬仰。這是不是在啟示我們要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呢?

再度前行,你又會發現腳下那一顆顆的小草,他行走在整個草原,它一望無際,生機勃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夏秋冬,一季又一季,小草不停地在變,但它卻從沒有退縮、膽怯過。這又是不是在啟示我們要堅強不屈,堅忍不拔呢?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爬遍了一座座崇山峻嶺,趟過一條條寬闊大河,看遍了一種種奇花異草,但當你真正靜下心來,屏住呼吸,是否能感受到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大自然的啟示又是多麼多,多麼妙。它在等待我們去感受,去領悟。

篇二:大自然的啟示

在生活中,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有很多的發明創造都是從動植物身上發現的。小青蛙為什麼一定要等飛蛾起飛才發動攻擊呢?通過多次實驗,仿聲學家終於發明了電子蛙眼。

為了弄清楚為什麼青蛙一定要等飛蛾起飛才發動攻擊,仿生學家對青蛙進行了特殊的實驗研究。原來,蛙眼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分成五類,一類只對顏色起反應,另外四類只對運動目標的某個特徵起反應,並能把分解出的特徵信號輸送到大腦視覺中樞——視頂蓋。視頂蓋上有四層神經細胞,第一層對運動目標的反差起反應;第二層能把目標的凸邊抽取出來;第三層只看見目標的四周邊緣;第四層則只管目標暗前緣的.明暗變化。這四層特徵就好像在四張透明紙上的畫圖,疊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圖像。因此,在迅速飛動的各種形狀的小動物裏,青蛙可立即識別出它最喜歡吃的蒼蠅和飛蛾,而對其他飛動着的東西和靜止不動景物都毫無反應。

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準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準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在生活中,我們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生物,有所發現,有所發明。

篇三:大自然的啟示

成熟的麥子低着頭,那是教我們謙虛;滿路的蜜蜂在花叢中穿梭,那是教我們勤勞;弱小的草兒能刺穿巖石,那是教我們堅韌。美麗的大自然裏藴涵了許多啟示,需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思考才能領悟。

未成蝶的蠶,不知疲倦地織着閃光發亮的絲,從口中吐出,慢慢裹住自己。吐絲很累,但它毫不猶豫,只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破繭化蝶,朝天飛去。然而,就在它破繭而出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翅膀枯黃,醜陋。它驚異了,蠶竟成了娥!化蝶竟是一場夢!它的魂飄向了天空,它的心變成了蝶!執着的蠶教會了我不懈追求。

比如月亮,陰晴圓缺可意味着親友的團聚離散;比如大海,潮漲潮落喻示着生命的起起伏伏,生生不息;再比如螞蟻,為了生存而合作互助,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團結一心。

它們教會我懂得親情,懂得合作,懂得互助。

上學期期中考試,我沒有考好,惆悵失落,漫無目的走在小路上。一片落葉飄然落在我頭上。這片落葉已經枯黃了,但仍可以看到的脈絡,它一樣也曾年輕過。面對即將逝去的這片落葉,我不禁一陣惋惜。然而,葉落就一定要悲傷嗎?不,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枯葉落了,才會長出新葉。此時我豁然開朗,面對失敗,收拾心情,從新出發!

枯黃的葉子教會我笑對坎坷!

你看那日出日落,彷彿剛剛旭日初昇,轉眼間卻是星月稀疏。花蕾初生的光彩轉眼化為死寂的乾枯!

在歲月的長河中,人的一生只是匆匆一瞬。然而生命雖然短促,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稱上永恆。所以,在這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沒一秒。做有意義的事,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價值!

篇四: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他告訴人們,隨意地砍伐樹木,最終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人類根據水母順風耳的功能和結構,發明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

其實,大自然中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還有很多。科學家們探究蝙蝠飛行的祕密,從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人們仔細研究了鯨,發現了它的身形是一種極其完美的“流線型”,得到了啟發,將這種“流線型”運用到輪船的設計中,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人們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構造和功能,研製成功了許多新型儀器。

大自然給予了我們這麼多,而我們又對它做了些什麼呢?我們隨意地破壞它。我們往河裏亂丟垃圾,小河沒有了往日的清澈見底,魚兒們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我們亂砍伐樹木,蒼翠的森林變成了一個個樹樁,鳥兒們也不見了。我們亂捕獵生物,全世界每小時約有3個物種離我們而去,我們的食物來源日益減少。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來回饋大自然對我們的`給予呢?我們要保護環境,愛惜一草一木,我們還要愛護小動物,跟它們做最忠實的朋友。有興趣的話,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廣告牌,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我們要向全世界呼籲:“不要再破壞環境了,地球只有一個!”

大自然的給予,我們永遠不能忘懷,讓我們一起好好地回報它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ranzuowen/daziran/llpo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