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白酒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白酒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什麼是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包括多個行業,網站評價分析報告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及時發現和改善網站的問題、為制定網站推廣策略提供決策依據專業人士的分析建議用於指導網絡營銷工作的開展,檢驗網站前期策劃及網站建設專業水平等等。 獲得專業網絡營銷顧問的分析建議,讓網站真正體現其網絡營銷價值。

白酒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酒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白酒行業概況

(一)、定義

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兑而釀製而成的各類酒。

(二)、分類

1.按香型分:

1.1醬香型:醬香型白酒也稱為茅香型酒,是採用超高温制曲、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石窖或泥窖發酵。茅香就是由醬香、醇甜和窖底香三種混合而成的,所以香味成分比較複雜。醬香酒的特點是微黃透明,具特殊芳香,醬香突出,優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以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湖南武陵酒為代表。

1.2濃香型:濃香型白酒也稱為滬香型酒,是採用混蒸續渣工藝,陳年老窖或人工老窖發酵,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窖泥中的釀酒微生物愈多,生產的酒愈好。濃香型白酒其酒味芳香濃郁,綿柔甘烈,香味協調,綿甘適口,回味悠長。以四川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大麴為代表。

1.3清香型:清香型白酒也稱汾香型酒,是採用清蒸清渣工藝和地缸發酵,清香型白酒的特點為清香純正,酸甜柔和,諸味協調,後味很甜。乙酸與適量的乳酸乙酯為主。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武漢黃鶴樓酒和二鍋頭,河南寶丰酒為代表。

1.4米香型:也稱為蜜香型酒,屬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為原料,採取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酵劑,以米飯前期固態培菌糖化,後期加水轉缸半液態發酵,液態蒸餾而成,其特點是米香純正、清雅,入口綿甜,落口爽淨,回味怡暢,以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惠峯酒為代表。

1.5其他香型(復香型):

1.5.1芝麻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以芝麻香型為主體。它的典型代表是江蘇梅蘭春,山東的景芝白乾和一品景芝系列。

1.5.2兼香型白酒:四大香型之一,香氣和口感兼具瀘香型酒和茅香型酒的特點,所以稱之為兼香型白酒。常又稱為複合香型,以湖北白雲邊酒、黑龍江中國玉泉酒為代表。

1.5.3鳳香型白酒:酒質特點為無色,清而不淡,濃而不釅,融清香、濃香優點於一體。西鳳酒是典型的鳳香型白酒,產於陝西省。

1.5.4藥香型白酒:產於貴州遵義市的董酒,略帶藥香,所以稱為藥香型。董酒具有“清澈透明、濃香帶藥香、香氣典雅、酸味適中、香味諧調、尾淨味長”的特點。

1.5.5鼓香型白酒:廣東珠江三角洲盛產玉冰燒,以廣東佛山“玉冰燒酒”為代表。它的官語評價是:玉潔冰清,鼓香獨特,醇厚甘潤,餘味爽淨。

1.5.6特香型白酒:以江西樟樹“四特酒”為代表。特香型酒口味柔和持久,甜味明顯。

1.5.7老白乾香型白酒:以河北衡水老白乾酒為代表。它的口感官方評語:無色或微黃透明,醇香清雅,酒體諧調,醇厚挺拔,回味悠長。

1.5.8馥郁香型白酒:以湖南酒鬼酒為代表。它的特點是芳香秀雅,綿柔甘洌,醇厚細膩,後味怡暢,香味馥郁,酒體乾淨。

(三)、發展沿革

我國白酒文化歷史悠久,酒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白酒企業在現代發展過程當中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

90年代以前的“供給決定”時代,此時行業尚屬於賣方市場,計劃經濟下白酒企業的糧食採購受國家分配限制,直到1984年國家不再對白酒廠調撥糧食,酒廠採用市場價格採購糧食之後,酒廠才開始進入到擴產之路。

第二階段:

90年代的廣告營銷時代,這一階段正處於經濟轉型期,消費形態簡單,單一媒介的影響力強,因此以秦池、孔府家、孔府宴為代表的魯酒依靠鉅額廣告投入在業內外形成了很強的影響力。

第三階段:

進入2000年以後的渠道競爭時代,這一時期政商務活動發展、餐飲渠道興起,中高價位白酒開始成為主流,以口子窖、洋河為代表的老名酒企業走向復興之路,盤中盤、後盤中盤、深度營銷模式開始推廣,直控終端,區域市場滾動發展成為渠道競爭的核心策略。

第四階段:

經過13年調整以後的以品牌為核心的系統化競爭時代,經過行業洗禮,消費者品牌意識開始崛起,那些具備歷史和傳統的品牌獲得了更多的青睞,可以看到近幾年來行業發展的共性是老名酒的復興,傳統白酒品牌的發展速度要遠超行業的速度,我們認為未來這一態勢將會延續。

(四)、行業現狀分析

白酒行業目前正處在成熟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集中度不斷提高,該階段主要走品牌和渠道路線,通過不斷壓縮成本,營銷、策略等不斷創新,產品高端化趨勢愈加明顯,帶動市場價格上漲,促進行業發展。

1.從產銷量看:從白酒產量來看,2011-2018年,中國白酒年產量總體有顯著增長。2005年,中國白酒行業產量呈下降態勢;2005-2016年,中國白酒產量逐年遞增,就此迎來了白酒行業的“黃金十二年”;2016年白酒產量達到1358.4萬千升,達到了歷史峯值。2017年,由於受白酒質量安全事故、政府嚴加懲治政治貪腐以及多項禁酒令的影響,白酒行業產量出現負增長;進入2018年後,白酒產量延續上一年低迷態勢,白酒產量約871.2萬千升,同比減少27.2%。2019年上半年,中國白酒產量同比小幅回升,增長了2.2%。銷量變化特徵與產量基本一致,但在2019年上半年,中國白酒銷量繼續大幅下滑,同比減少了20.7%,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發展放緩,導致白酒消費疲軟。

2.從產能來看:儘管近兩年國內白酒產量有所下滑,但是國內白酒產能卻持續增長,以保證長期白酒供應。具體來看,2001-2017年,中國白酒產能不斷增加,但新增產能趨於理性迴歸。2001年至今,儘管國內白酒新增產能波動變化,但均為正值,且自2004年開始有顯著增加,並在2007年創下歷史峯值,當年新增產能達518.2萬噸/年;但自2008年開始,白酒新增產能保持相對穩定。2015年開始,白酒年新增產能均在140萬噸以下,處於近十年的較低水平,主要是因為前幾年國內白酒庫存增長、產能過剩,白酒生產理性迴歸所致。

3.從白酒進出口關係來看:一方面,相較於國內白酒產量,中國白酒進出口量極少;另一方面,相較於白酒出口,國內白酒進口需求更為旺盛。可見,目前國外市場白酒接受度不高,國內才是白酒消費主要市場。一方面,2016年至今,白酒進口量增速明顯快於出口量,這與近年來國內白酒產量及增速下滑密切相關;另一方面,近年來白酒出口量增速持續低迷,表明白酒走向全球市場仍面臨巨大挑戰。可見,未來國內白酒消費需求依然是拉動白酒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而國內白酒消費需求又有賴於國內自產來滿足。

4.從白酒細分產品來看:按價格劃分,白酒產品有明顯的價格帶區分,消費者會根據不同的消費場景選擇不同價格帶的白酒。總體來看,目前,白酒可分為高端白酒(價格高於600元/瓶)、次高端白酒(價格區間300-600元/瓶)、中端白酒(價格區間100-300元/瓶)和低端白酒(價格低於100元/瓶)四個層次。其中,中高端白酒市場佔有率最高,規模佔比達42.9%;其次是低端白酒、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市佔率依次是33.6%、17.0%和6.5%。

5.從價格來看:白酒的高端化發展必將帶動白酒產品整體價格的上揚。以茅台53度、五糧液52度和國窖1573為代表的高端白酒,近年來價格不斷走高。而普通白酒產品受此影響也將有提價趨勢,將為行業發展帶來利好。

6.從白酒企業來看:近兩年在白酒產量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也加劇了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上市酒企等知名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而中小酒企經營困難,甚至停產,而被市場所淘汰。從白酒規模以上企業來看,2018年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為1445家,較2017年有明顯減少。

二、白酒產業鏈

(一)、白酒行業上游來看:

白酒行業上游包括生產白酒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小麥等穀物的生產,此外,存放白酒成品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以及紙盒紙箱等紙製品也屬於產業鏈上游。作為農業大國,相關原料供應充足,相關原料種植代表企業有北大荒、新賽股份、金健米業等;在包裝材料領域,主要分為紙製品包裝製造以及玻璃陶瓷瓶製造,其中紙製品包裝製造領域代表企業有裕同科技、合興包裝、景興紙業、萬順新材等,白酒玻璃陶瓷瓶製造領域代表企業有瑞升玻璃、晶玻集團、宜賓環球集團、華聯瓷業等。

(二)、白酒行業中游來看:

在中游白酒生產領域,白酒產業鏈中游是白酒生產企業,隨着我國白酒消費的不斷提升,我國白酒種類也在不斷豐富,目前來看,以濃香型白酒為主的生產企業居多,代表企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劍南春等;醬香型白酒生產代表企業有貴州茅台、郎酒集團、釣魚台酒業等;清香型白酒生產代表企業有山西汾酒、牛欄山、青青稞酒等;其他白酒生產代表企業有西鳳酒、白雲邊、衡水老白乾、酒鬼酒等。

(三)、白酒行業下游來看:

白酒產業鏈下游包括經銷商和終端消費者,經銷商主要包括專賣店、商場超市、餐飲企業和電商平台,其中專賣店是白酒銷售的主要渠道。近年來基於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電商平台成為許多白酒品牌新興的經銷商。白酒終端消費者主要由黨政軍、商務、個人三大客羣構成。以往黨政軍和商務羣體為主要的消費者,自2012年中國政府提出反腐和限制“三公消費”後,黨政軍消費佔比由2012年的42%降至2019年的5%,白酒消費迴歸理性,大眾羣體成為白酒的消費主力軍。

(四)、白酒行業產業鏈區域來看:

白酒行業產業鏈區域:貴州、四川企業密度最高,從我國白酒產業鏈中上游環節的企業中註冊資金為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從分佈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白酒企業分佈廣泛,初步形成了以四川和貴州為首的兩大產業集聚區。

從代表企業分佈情況來看,我國白酒產業鏈上游相關企業在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迅速,以廣東為例,白酒紙製品包裝製造企業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頭萬順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盈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酒瓶生產企業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均位於廣東。

在白酒產業鏈中游,白酒生產企業在四川、貴州等地發展迅速,產業聚集效應明顯,以四川為例,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四川郎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均位於四川。

三、競爭格局分析

截至2019年末,我國已上市的白酒企業共19家,酒類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順鑫農業和古井貢酒7家,較2018年增加3家。2019年,白酒行業進一步順應行業分化加劇、集中度提升的趨勢,但沒目前沒有一家白酒企業能佔據市場絕對份額。

貴州茅台:貴州茅台公司為白酒行業龍頭和醬香型白酒行業壟斷者,其銷售收入佔細分醬香型白酒市場總收入的80%,是典型的產品壟斷。公司產品收入90%以上進入高端市場。市值不斷擴大,結構升級,品牌提升,核心壁壘加固,一步步侵蝕濃香型白酒市場,主要產品:茅台飛天系列、迎賓酒系列,王子酒系列,陳釀年份系列。

五糧液: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佔領大的市場份額。五糧液企業戰略特點就是品牌多元化戰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品牌羣落”,它既有高端品,也有適合百姓日常消費品。多層次多區域的消費區分,使它具有較強的產品競爭力。主要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

洋河股份:江蘇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江蘇省宿遷市洋河新區,擁有洋河、雙溝、來安三大釀酒生產基地和蘇酒集團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以來,洋河憑藉其強大的品牌力、營銷力,牢牢佔據了白酒一線品牌陣營。洋河在全國大部分市場高歌猛進,在江蘇本土市場更是形成了絕對壟斷位置,核心產品香型為濃香型。主要產品:夢之藍、天之藍、雙溝大麴。

瀘州老窖: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四川瀘州。瀘州老窖特曲、頭曲、二曲均有較強歷史沉澱和較高品牌知名度,公司連續兩年不斷對特曲控量挺價,終端成交價由100元+上挺至目前300元左右,同時頭二曲亦逐步挺價補足價格帶空缺。西南、華中、華北為核心市場,增量明顯,華東市場處於恢復期;將持續推進華南市場,核心產品香型為濃香型主要產品: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

山西汾酒: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是我國唯一同時擁有汾酒和竹葉青酒兩個國家名酒的企業。是全國最大的名白酒生產基地之一,產品有白酒、配製酒、葡萄酒、黃酒四大系列,擁有汾酒、竹葉青酒、杏花村酒等13個品牌,主導產品汾酒是中國傳統的歷史名酒,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核心產品香型為清香型,主要產品:汾酒、竹葉青酒、杏花村酒。

順鑫農業:是一家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蔬菜、瓜果、果樹種植、加工與銷售;白酒生產與銷售;肉食品加工與銷售;農業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相關多元化大型企業。其中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場、內蒙古順鑫寧城老窖酒業有限公司為生產白酒的分公司,核心產品香型為清香,主要產品:牛欄山二鍋頭。

古井貢酒:中國釀酒界的著名企業—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貢酒作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企業,生產的核心產品香型為濃香型。主要產品:古井貢酒。

(一)、從2019年中國白酒企業市場競爭數據分析可以看出:

1、2019年中國白酒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8億元。2019年,白酒行業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着去產能和調結構的逐步深化,行業總體呈現產出規模穩中有降、產出效益逐步提升的新特徵,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617.82億元,同比增長4.74%。

2、“貴州茅台”龍頭地位穩固、行業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18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5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正增長。其中,貴州茅台和五糧液2家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在500億元以上;有5家上市公司營收規模在100-300億元之間;其餘11家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下。貴州茅台以854.30億元的營收規模位居行業龍頭地位,其營收規模佔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的比重達15%;其次是五糧液,市場份額達9%。

(二)、不同檔次白酒的競爭

我國超高端白酒市場主要被貴州茅台、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等知名企業佔據,競爭優勢突出。貴州茅台酒、五糧液、國窖1573等超高端單品的銷售收入遠超競爭者,近年來銷售單價整體呈穩定上升趨勢。

我國高端白酒市場仍處於藍海,尚未形成絕對強勢品牌,對市場參與者的品牌知名度、優質基酒產能、銷售體系建設、投融資能力等方面要求較高。隨着超高端產品的提價,高端產品的價格帶也逐步向上延伸,產品盈利能力也將持續增強。在中高端白酒市場和中低端白酒市場中,全國性白酒企業和眾多區域性白酒企業之間競爭非常激烈。

(三)、不同香型白酒的競爭

較長時間以來,白酒市場保持着以濃香型白酒為主導、醬香型白酒次之、清香型白酒位居第三的產業格局。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主要分佈於四川省、安徽省和江蘇省,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主要分佈於貴州省,清香型白酒生產企業主要分佈於山西省和北京市。前述3種香型白酒在全國市場展開競爭,其他香型白酒在地域特點和消費者偏好的影響下主要呈現區域性競爭特點。

(四)、從市場集中度競爭來看

目前,我國白酒行業競爭結構處於壟斷競爭狀態,並沒有形成真正的行業寡頭,2018-2019年,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2019年,CR3達28%,較2018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CR5達34%,較2018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

(五)、從銷售渠道的競爭格局來看

電商平台的的市場規模增速明顯。2019年綜合電商平台和酒類供應電商平台的合計市場規模佔比約23%,目前,白酒類電商平台中,既有購酒網、酒仙網等綜合性酒類B2C網站,也有也買酒等葡萄酒專項B2C網站。此外,茅台和五糧液等酒類企業都自建了B2C網站。因此,未來電商渠道佈局是白酒企業的競爭焦點。

四、白酒行業關鍵取勝因素

在白酒行業關鍵的取勝因素中,品牌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白酒市場變化的根本來自於消費者,消費者決定着未來白酒的生死。白酒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真正的品牌,用品牌與消費者溝通,讓品牌變成一種理念,成為購買的`行動指南。而渠道更多地起到基礎性的作用,白酒渠道模式持續演變,先進的模式可以穩固公司增長根基,帶動品牌力提升。

(一)、品牌力是白酒行業的立足之本

品牌力是白酒行業的關鍵競爭要素,追求品牌力的提升亦是白酒各企業不斷努力的方向。對於白酒行業的公司而言,品牌力強的名酒增長快於行業,品牌力較弱的企業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品牌力強的白酒企業提價能力強、護城河深厚。能經受了時間考驗、質量得到證實的白酒品牌,在消費者的認知裏更容易被勾勒出獨特的形象,更容易被消費者信賴和認可,從而得到更高的評價,促進消費。

1.對貴州茅台來説,其銷售淨利率從2016年的46.14%,到2017年的49.82%,增長了3.6818年為51.37%,又增長了1.55%,過去五年銷售淨利率最高為2019年的51.47%,最近幾年銷售淨利率均實現正增長。是關鍵的是,貴州茅台極高的毛利率及銷售淨利率遠遠高於行業平均,説明近幾年茅台通過一系列宣傳和運作品牌力不斷提升,營收、利潤、價盤等指標不斷創新高,將自己的品牌力從高端提升到超高端,成為白酒行業的絕對龍頭,深受消費者喜歡,用品牌與消費者溝通,讓品牌成為了一種理念,成為了購買的行動指南。

2.五糧液公司主要產品“五糧液酒”是我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同時,公司根據生產工藝特點開發了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特頭曲、綿柔尖莊等品類齊全、層次清晰的系列酒品牌,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深入人心,在消費者心中最近三年銷售淨利率均在30%以上,2019年達到36.37%,為近五年新高,最近三年銷售淨利率實現連續增長。説明五糧液集團品牌羣落以及品牌渠道強勢,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加強了消費者對五糧液品牌的認同和信賴,促進消費,使之在白酒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

(二)、渠道是白酒行業發展運作的前奏:

渠道對白酒行業起着基礎性作用。渠道鏈和企業自身的物流鏈和產品市場佈局聯合構成了整個企業的市場流通鏈。渠道的有效建設,能夠彌補企業自身資源不足的現實問題,滿足大市場開發的需求;能夠降低企業本身的渠道運作風險係數,提高企業的資源獲利能力。

在渠道建設上,一些中、小型白酒企業過分的依賴單一產品或者單次交易來獲得利益,來迎合經銷商表面上的利潤率獲得的最大化追求目標,形成不了企業核心品牌、核心市場及核心競爭力,弱化了企業資源的再開發能力。而一些中高端白酒企業的渠道建設,建立在企業現實條件的基礎上,結合整個行業市場的流通結構性特徵,確立企業長期的、個性化的渠道策略,將渠道商同企業融為一體,達成共贏的局面。

1.茅台:公司通過增加直銷、電商和超市渠道銷量優化渠道組合,並優化高價茅台產品銷售如生肖酒、精品茅台等一直領航白酒。

2.五糧液:通過數字化營銷體系對盤價、庫存等進行管控,進而對經銷商和終端等進行利潤的二次分配。公司目標是長期達致經銷商/企業團購與電商之間60%/40%的渠道銷售組合。由於售價較高,企業團購與電商銷售組合的增加將促進收入和毛利率增長。

3.瀘州老窖:線下渠道方面,劃分四大戰區,河南啟動戰區制,充分發揮經銷商的主觀能動性;線上渠道方面,創新開展封藏大典“雲封藏”“雲上大師課堂”等直播活動,利用網絡直播平台、電商平台進行品牌宣傳。

五、行業的發展趨勢

(一)、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政策)

根據近年來政策的分析總結:為了白酒行業的規範發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從生產環節和市場流通體系環節,確保了生產准入和流通規範運行體系的建立和執行。實現依法整頓和淨化酒類市場,依法促進酒類產品以更優異的質量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依法打擊粗製濫造、存在質量隱患的劣質白酒產品,抑制不規範的小型白酒企業的生存空間,增強白酒行業的壁壘,促進了白酒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提高中高端品牌的市場價值,促使消費結構由過去政務消費佔大頭轉變成商務消費和個人消費佔大頭的可持續的健康消費結構,使得高端白酒企業繼續深化完善經營管理理念,降低資本進入門檻和推動行業洗牌,推動外資本的進入,促進白酒企業的做大做強。

(二)、天花板_____需求(驅動力)

驅動力1:消費升級

基礎消費擴容,產業結構升級,2020年,中央提出雙循環發展格局,通過需求側、供給側改革重新構建國內經濟循環,充分挖掘14億人口的消費潛力,完善供需體系。深化需求側改革後將有效擴大中等收入羣體,以此為根基夯實內需基礎,我國個人消費支出佔比將持續提升。特別是年輕消費羣體的壯大直接推動了傳統酒類消費的分化和裂變,酒類消費已進入到一個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為全方位地滿足年輕人羣、現代人羣和特定人羣的消費需求,跨品類新品和小酒品類新品不斷推出。消費升級促使白酒行業通過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中高端產品佔比提升來催生新增動能。

驅動力2:渠道創新

受疫情影響以及白酒行業渠道升級。不同酒企根據自身特點採取的大商制、深度分銷以及廠商協銷等多種模式。直銷、經銷、電商等並行,線上網絡、商超便利店渠道保持穩健增長。使得消費者購物習慣改變導致的銷售渠道從線下向線上遷移趨勢明顯,線上銷售渠道帶來發展機遇。此外,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業務發展迅速促進白酒行業的發展。

驅動力3:白酒文化

白酒作為我國獨有的酒種,是我國傳統的飲品之一,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地位和獨特的文化底藴,擁有廣泛的消費羣體和深厚的社會基礎。經過歷史的沉澱,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白酒飲用文化和習慣。餐桌禮儀、飲食文化中白酒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白酒顯然已是文化的一種載體,促進消費羣體的擴大,促進白酒行業的發展。

驅動力4:國際市場

在國內酒類市場整體向好的趨勢下,白酒產業的發展從擴大內需向擴大出口轉變,走向國際市場,外資已成為茅台的第二大股東,茅台不再是中國的茅台,它是世界的茅台。國際化促進企業加強產品的創新能力,讓國外消費者深入瞭解中國白酒的深刻內涵;各企業針對產品特徵進行有效的宣傳,引導消費,以健康,舒適,安全,衞生的理念引導國外消費者.開拓國外市場,建立白酒世界品牌,走向國際化發展道路,推動白酒行業的進步。

驅動力5:科技技術

科學技術進步將有效推動白酒事業的發展。隨着生物技術、分析技術的突破,人們對釀酒原理的認識將更加深刻。與此同時,部分生產環節可以通過先進的技術和機械化水平統一工藝標準,保證酒質的穩定性,提高成品酒的生產效率,從而有利於白酒產品的推廣和產量的提升。

(三)、供給____競爭格局

在當前的競爭格局下,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擠壓式增長不可逆,有向頭部優質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趨勢,所以要優先關注品牌效應比較強和渠道建設比較完整的企業。茅台、五糧液地位持續凸顯,建議關注。

2017年,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場佔據一半以上份額,達到63.5%;五糧液緊隨其後,市場佔比為25.9%;國窖1573僅有5.6%份額,其餘品牌瓜分剩下的5%市場。2019年,我國白酒行業18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5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正增長。其中,貴州茅台和五糧液2家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在500億元以上;有5家上市公司營收規模在100-300億元之間;其餘11家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下。在市場競爭中,貴州茅台以854.30億元的營收規模位居行業龍頭地位,其營收規模佔白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的比重達15%。

2019年茅台佔比42%,其次為五糧液,佔比31%,第三是老窖,佔比9%,三者合計超過82%%的份額。當下高端酒市場不可逾越的堅固陣線。規模大、資金足、品牌強的優勢造就了富有彈性與韌性的龍企,加之長期增長邏輯充分的高端酒產品,所以其經營更具持續性。對於高端消費品行業,不再是渠道為王,而是品牌和產品。“茅五瀘”品牌塑造相對成功,對產品皆有特色鮮明的定位,產品形象深入人心。消費升級大環境也會助推市場向各行業龍頭集中。難以複製的品牌建設和打造,以及渠道的有效搭建是高端酒最堅固的壁壘。因此高端白酒座次將保持穩定,茅、五作為高端酒領銜者地位持續凸顯。

首推茅台重點關注:公司隨着未來茅台酒及系列酒擴產項目的推進,產能將逐步上行,疊加渠道管控持續改善,直銷渠道佔比逐步加大,預計未來茅台的業績仍將穩步上行。

1.公司渠道結構逐步完善,營銷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2020年公司直銷收入為132.40億元,同比增加82.66%;收入佔比提升至13.96%,同比上行5.74pct。整體來看,公司大幅加強直銷渠道建設,進一步加強渠道管控。經銷商方面,2020年公司為進一步優化營銷網絡佈局,提升經銷商整體實力,公司對部分醬香系列酒經銷商進行了清理和淘汰,報告期內經銷商減少數量346個,促進的營銷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2.雙輪驅動成效顯著:

2020年醬香系列酒銷量29743.35噸,同比-1.13%;銷售收入99.91億元,同比+4.7%;對應平均噸酒價格33.59萬/噸,同比+5.9%。系列酒短期產能受限,2021年預計銷量繼續保持3萬噸同比持平,收入和利潤提升主要依靠價格,包括部分產品提價和產品結構升級。當前,系列酒收入體量接近百億,在國內白酒企業中可排進前8;銷售毛利率也已達到70.14%,同比下降2.06pct,盈利能力遠超大部分中高端白酒產品。收入體量和噸價的持續提升,體現了消費者對醬香系列酒的認可。未來隨着產能的增加和市場的拓展,雙輪驅動的成效將更加顯著。

3.“十四五”規劃逐步推進,未來業績確定性強:

公司通過“茅台酒+系列酒雙輪驅動戰略”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中的目標。2015-2020年收入從334.46億元上漲至979.93億元,未來公司將逐步推進“十四五規劃”任務進程,公司將鞏固深化營銷體制改革成果,加強渠道建設和管控,持續強化經銷商管理,積極關注庫存緊張及終端價格高等問題,基礎建設投資有望加快。

“十四五”規劃期間,貴州茅台將堅持穩中求進,聚主業、調結構、強配套、構生態為發展思路,築牢“質量、安全、環保”三條生命線,推進品質茅台、綠色茅台、活力茅台、文化茅台和陽光茅台建設,鞏固茅台酒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地位。

五糧液---高端市場有力競爭者,建議關注:高端白酒量價齊升賽道持續擴容,行業進入壁壘高集中度高,2019年高端酒茅五瀘三家CR3超90%,其中五糧液市佔率超30%,行業進入壁壘高,五糧液作為高端市場有力競爭者,以上屬性更加深厚。五糧液古窖池距今625年,產量有限,稀缺性顯著,歷史文化底藴深厚。另外,五糧液從2017年開始堅持控量挺價,理順渠道價格體系,不斷上探千元價格帶,高端屬性不斷得到強化。因此,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五糧液借名酒光環培育產品收藏價值、金融屬性具有可行性。

1.五糧液“二次創業”,從治理、產品、渠道多維着手,成效顯著:

2017年,公司管理層變換後,2018年實施股權激勵,高管及員工、經銷商、財務投資者參與,內部治理激活;2019年第八代五糧液推出,產品煥然一新,同時數字化及渠道控盤分利模式開始推行;2020年是公司渠道調整的關鍵年,產品實現順價銷售。從財務指標來看,公司近三年營收/淨利CAGR達到28.8%/34.1%,ROE增長5.28pct,改革成效好。

2.五糧液從產品端出發,八代五糧液緊咬充分,蘿蔔瓶開啟復興之路:

普五奠定五糧液發展的基礎,以前大商制模式下終端市場的量價節奏由經銷商出貨來決定,廠家提價的舉措一般是通過“提價—倒掛—控貨—停貨—順價—提價”的循環還實現,並不是一個良性循環。通過“渠道精細化管控+數字監測+團購發力”,多管齊下,批價逐步上行,渠道利潤增厚,產品順價銷售,實現正循環,批價持續拔高是未來價格主線。五糧液更大的發展得靠更高階價格帶的推動,2019年推出“501”產品,2020年交杯停產,推出經典五糧液,在2000元以上價位帶發力,超高端產品講的是品牌力,品牌力的宣傳需要突出文化屬性,培育收藏特性。

3.控盤分利模式與數字化監控、新型渠道拓展使得渠道更加扁平化:

2020年以來五糧液以“傳統減量,團購增量”為渠道調整主線,發貨節奏更加精細化,團購渠道佔比持續提升,2021年有望由20%提升至30%。與此同時公司加快營銷數字化轉型,導入控盤分利模式,有效監督市場運行。此外公司着力打造數字酒證及酒交所概念,培育老酒市場,加強五糧液儲存價值。“傳統經銷—團購—數字酒證”的渠道蓄水池逐漸打通,渠道利潤增厚,開啟正向循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yeqr9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