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2021年新高考I卷語文真題和答案解析

2021年新高考I卷語文真題和答案解析

2021年新高考I卷語文真題和答案解析

高考知識覆蓋面廣,由全國各地優秀的命題專家、特高級教師結合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和高考研究成果命制,充分地體現了教學目的和要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2021年新高考I卷語文真題和答案解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試卷真題: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十八世紀德國學者萊辛的《拉奧孔》是近代詩畫理論文獻中第一部重要著作。從前人們相信詩畫同質,直到菜辛才提出豐富的例證,用動人的雄辯,説明詩畫並不同質。

據傳説,希臘人為了奪回海倫,舉兵圍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後他們佯逃,留着一匹腹內埋伏精兵的大木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見木馬,把它移到城內。典祭官拉奧孔當時極力勸阻,説留下木馬是希臘人的詭計。他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於希臘人的天神。當拉奧孔典祭時,河裏就爬出兩條大蛇,把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一齊絞死了。

這是羅馬詩人維吉爾《伊尼特》第二卷裏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紀在羅馬發現的拉奧孔雕像似以這段史詩為藍本。萊辛拿這段詩和雕像互較,發現幾個重要的異點。因為要解釋這些異點,他才提出詩畫異質説。

據史詩,拉奧孔在被捆時放聲號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現一種輕微的歎息,具有希臘藝術所特有的恬靜與肅穆。為什麼雕像的作者不表現詩人所描寫的號啕呢?希臘人在詩中並不怕表現苦痛,而在造型藝術中卻永遠避免痛感所產生的面孔筋肉攣曲的醜狀。在表現痛感之中,他們仍求形象的完美。

2021年新高考I卷語文真題和答案解析
  

雕塑《拉奧孔》

其次,據史詩,那兩條長蛇繞腰三圈,繞頸兩圈,而在雕像中它們僅繞着兩腿。因為作者要從全身筋肉上表現出拉奧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詩,筋肉方面所表現的苦痛就看不見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讓拉奧孔父子赤裸着身體,雖然在史詩中拉奧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萊辛推原這不同的理由,作這樣一個結論:“圖畫和詩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號完全不同,圖畫用存於空間的形色,詩用存於時間的聲音。……全體或部分在空間中相併立的事物叫作‘物體’,物體和它們的看得見的屬性是圖畫的特殊題材。全體或部分在時間上相承續的事物叫作‘動作’,動作是詩的特殊題材。”

換句話説,畫只宜於描寫靜物,詩只宜於敍述動作。靜物各部分在空間中同時並存,這種靜物不宜於詩,因為詩的媒介是在時間上相承續的語言。比如説一張桌子,畫家只需用寥寥數筆,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語言來描寫,你須從某一點説起,説它有多長多寬等等,説了一大篇,讀者還不一定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詩只宜敍述動作,因為動作在時間上先後相承續,而詩所用的語言聲音也是如此。這種動作不宜於畫,因為一幅畫僅能表現時間上的某一點,而動作卻是一條綿延的直線。比如説,“我彎下腰,拾一塊石頭打狗,狗見着就跑了”,用語言來敍述這事,多麼容易,但是如果把這簡單的故事畫出來,畫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觀者一目瞭然。

但是談到這裏,我們不免有疑問:畫絕對不能敍述動作,而詩絕對不能描寫靜物麼?菜辛也談到這個問題,他説:“圖畫也可以模仿動作,但是隻能間接地用物體模仿動作。……詩也能描繪物體,但是也只能間接地用動作描繪物體。”

換句話説,圖畫敍述動作時,必化動為靜,以一靜面表現動作的全過程;詩描寫靜物時,亦必化靜為動,以時間上的承續暗示空間中的綿延。

(摘編自朱光潛《詩論》)

材料二:

《拉奧孔》所講繪畫或造型藝術和詩歌或文字藝術在功能上的區別,已成老生常談了。它的主要論點——繪畫宜於表現“物體”或形態,而詩歌宜於表現“動作”或情事,中國古人也浮泛地講過。晉代陸機分劃“丹青”和“雅頌”的界限,説:“宣物莫大於言,存形莫善於畫。”這裏的“物”是“事”的同義字。邵雍有兩首詩説得詳細些:“史筆善記事,畫筆善狀物。狀物與記事,二者各得一”;“畫筆善狀物,長於運丹青。丹青入巧思,萬物無遁形。詩筆善狀物,長於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遺情”。

但是,萊辛的議論透徹深細得多,他不僅把“事”“情”和“物”“形”分開,還進一步把兩者各和時間與空間結合;作為空間藝術的繪畫、雕塑只能表現最小限度的時間,所畫出、塑出的不可能超過一剎那內的物態和景象,繪畫更是這一剎那內景物的一面觀。我聯想起唐代的傳説:“客有以《按樂圖》示王維,維曰:‘此《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批駁了這個無稽之談:“此好奇者為之。凡畫奏樂,止能畫一聲。”“止能畫一聲”五字也幫助我們瞭解一首唐詩。徐凝《觀釣台畫困》:“一水寂寥青靄合,兩崖崔萃白雲殘。畫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聲出樹難。”畫家挖空心思,終畫不出“三聲”連續的猿啼,因為他“止能畫一聲”。徐凝很可以寫“欲作悲鳴出樹難”,那不過説圖畫只能繪形而不能“繪聲”。他寫“三聲”,寓意精微,就是菜辛所謂繪畫只表達空間裏的平列,不表達時間上的後繼,所以畫家畫“一水”加“兩崖”的排列易,畫“一”而“兩”、“兩”而“三”的連續“三聲”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2m8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