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知識問答 >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詞內容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2、學習問得清楚、聽得明白、答得準確。

3、學唱問答歌,學習用歌唱的形式來交流。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大象和白兔的毛絨玩具以及其他小動物的玩具。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通過遊戲:我來問你來答,讓幼兒用語言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鼻子長?教師可以出示大象毛絨玩具,邊操作邊引導幼兒一起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耳朵長?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白兔,邊操作邊回答: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邊唱邊引導幼兒做出相應動作,並且注意説話的節奏,為學習演唱歌曲奠定基礎。

教師問:“剛才的遊戲好玩嗎?這個遊戲還可以唱出來”。

第二個環節

學唱問答歌,包含着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欣賞歌曲、情感體驗:首先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請幼兒説出跟剛才玩的“問答遊戲”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説出和剛才玩的遊戲內容一樣,只是把説變成了唱。

第二環節節奏朗誦歌詞,首先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學習音樂的節奏。教師用形象的比喻引導幼兒,然後根據歌詞內容運用語言節奏朗誦歌詞。第三環節整體跟唱,分別採用集體無伴奏跟唱跟唱和分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環節讓幼兒按意願分成兩組,一組當發問者,一組當回答者,合作演唱歌曲。第三部分仿編問答歌,教師首先出示部分動物玩具,問:誰來了?能不能把他們也唱到歌裏去呢?首先,教師示範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蹦又跳,引導幼兒將蹦又跳的動物唱到歌曲裏面,如:小兔、小青蛙。然後讓幼兒嘗試仿編問句,向其他幼兒徵集答句。當一個問句有多個回答時,可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回答比較合適。最後,選擇其中大家都很喜歡的問答句,集體學唱。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麼,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繫,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這是以後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唱問答歌,瞭解歌曲的結構,並能根據動物的特徵仿編歌詞。

2、學習用歌唱的形式來交流,問的清楚,答的準確。

3、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説習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象、兔子、松鼠、長頸鹿小動物的貼絨。

活動過程:

一、遊戲:我來問你來答。(學習節奏和歌詞)

1、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鼻子長?(大象)教師邊出示貼絨邊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

2、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耳朵長?(兔子)同上。

二、學唱問答歌。

1、教師範唱一遍。師:剛才我們玩的遊戲老師還可以把它唱出來,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吧!

2、幼兒學唱歌曲二遍。

3、問答歌。師:你們覺得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歌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教師小結:這首歌真有趣,一個問,一個答,就像我們小朋友説話一樣,所以我們叫它問答歌。

4、幼兒分組演唱問答歌,一組問,一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兒面對面)

三、仿編問答歌。

1、教師出示松鼠的貼絨。師:我們唱了這麼有趣的歌,森林裏的其他小動物聽到了,它們也想讓小朋友把它們編到我們的歌裏去。你們看看是誰來了?

2、教師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物尾巴大?(松鼠)

3、長頸鹿,重點把握三個字的節奏,要唱的快一點。

4、幼兒仿編問句,向其餘幼兒徵求答句。當一個問句有多個答案時,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樣的答句最合適。

5、選擇創編的好的問答句,集體學唱。

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問答歌》是一首帶有遊戲性很強的歌曲,可通過與歌詞一致的節奏來讀問句和答句,在問與答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為後面的歌唱做好鋪墊作用。我想該內容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們,所以我投幼兒所好,把握住孩子的興趣點,並結合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理念,將音樂與動作、舞蹈和語言聯繫在一起的,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綜合教學,儘量喚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兒童對音樂的情感,從而培養了幼兒音樂感覺和情感。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知問答歌一問一答的格式特點。

2.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嘗試多種形式唸誦詩歌。

3.樂意參與詩歌表演,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與詩歌相匹配的圖片、與詩歌相匹配的表格、背景圖。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瞧!這裏好看嗎?就好像來到了畫裏面一樣,説説看畫裏面都有些什麼?什麼樣的寶塔?除了尖尖的還有什麼特點?誰能用更好聽的話來説説?

師:告訴你們哦,這麼美麗的地方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這裏住着一羣聰明善良的壯族人民,瞧!就是他們!咦!他們張着嘴巴好像在幹嗎呢?他們在説些什麼呢?想來聽聽看嘛?

二、教師完整示範《問答歌》,引導幼兒感知詩歌的問答的`特點。

1.教師第一次完整示範詩歌,幼兒自由説説自己的感受。

師:師:好聽嗎?你有什麼樣的感覺?那你注意到他們説了些什麼嗎?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2.教師第二次完整師範詩歌,幼兒感知詩歌問答的特點。

師小結:好像是個問題,對嗎?好像一個人在問一個人在幹嗎?(回答),一問一答,壯族人們叫它“問答歌”。

三、出示表格,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的特徵進行匹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出示表格,初步感知詩歌的結構。

師:那麼這首詩歌裏到底説了些什麼呢?告訴你們哦,就藏在這個大大的表格裏?

2.學習詩歌第一段,感知詩歌一問一答的特點。

師:(教師揭開第一段問題部分)猜猜是什麼意思?咦!什麼尖尖尖上天,什麼尖尖在水邊呢?答案就藏在這幅美麗的畫裏面,趕快來找找看!為什麼你覺得是寶塔?你能用好聽的話來回答嗎?我們是看看是不是寶塔河菱角好嗎?(教師揭開第一段回答部分)對了嗎?真了不起!我們一起和他來完整説一説?

3.引導幼兒猜測創編第二段“問”的部分,學習詩歌第二段。

師:(教師揭開第二段問題部分)換成什麼圖形了?猜猜這是什麼意思?那什麼圓圓圓上天?什麼圓圓在水邊呢?(幼兒根據猜測將相應的圖片放到回答部分的空格中)那你能用好聽的話説出來嗎?我們一起和他來説一説!

4.引導幼兒猜測詩歌第三段。

師:(揭開第三段問題部分)這是什麼形狀?下面好像少了一句,猜猜會是什麼?(幼兒根據猜測將相應的圖片放到問題部分的空格中)誰學小老師來問一問?你也來試一試!那什麼方方方上天?什麼方方在水邊?(幼兒根據猜測完成回答部分)我們一起來説一説。

師小結:你們真動腦筋,一下子就把答案全部找到了!

四、多種形式朗誦詩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師幼完整朗誦詩歌(完整唸誦詩歌三遍:第一編:師幼完整唸誦。第二遍:教師與幼兒一問一答唸誦。第三遍:男生女生一問一答唸誦)

師:想和我一起來念念這首有意思的《問答歌》嗎?陳老師來問,你來…?(答)

你們還想怎麼來念誦詩歌(男孩女孩分開念。)

2.加上圓舞板,唸誦詩歌。

師:看來在這一點也難不倒你們,這一次我可要增加難度了,仔細聽,這一次我念得詩歌有什麼不一樣?聽出來了嗎?有什麼不一樣?你能像我一樣加入“嘿,尖上天”來回答嗎?

五、教師用歌唱形式表演詩歌,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念得太好了!我剛剛還看到幾個小朋友一邊唸詩歌一邊做動作呢!真動腦筋!

師:告訴你們哦,這首好聽的詩歌壯族人們還能唱出來呢?今天這裏還來了位壯族的大哥哥呢,瞧!他來了!(老師表演壯族對歌)

六、師幼表演詩歌

師:想和我們一起來參加對歌嗎?你想和誰一起表演?那趕快站到***邊上的線上準備好吧!把你們響亮的聲音唱出來,讓後面的老師聽到,好嗎?

附詩歌:

《問答歌》

什麼尖尖尖上天?

什麼尖尖在水邊?

寶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邊。

什麼圓圓圓上天?

什麼圓圓在水邊?

太陽圓圓圓上天?

荷葉圓圓在水邊。

什麼方方方上天?

什麼方方在水邊?

風箏方方方上天。

漁網方方在水邊。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麼,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於“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繫,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羣體中的協調能力。這是以後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

小百科:問答是提問和解答,一個過程。

標籤: 教案 音樂 問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ishiwenda/80x2n9.html
專題